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无论是经济发展、社会管理还是公共物品供给都在不断地跨越行政区划这一壁垒,现今,跨区域公共事务治理问题也越来越引起各方的关注。本文旨在将以“多中心”、“交叠”、“自主治理”为核心思想的复合行政理念引入到对跨区域公共事务治理中来,寻求区域政治、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2.
申琪 《法制与社会》2012,(27):143-144
公共事务跨域治理合作机制作为一种新型的治理模式,强调政府组织、企业、非政府组织、公民之间的互动合作治理,在当今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成为解决区域问题的有效模式.公共事务跨域治理合作区域与区域间合作的发展是行政协议产生发展的母体和推动力,本文主要基于区域政府行政协议的视角来展开讨论,分析行政协议存在的基础和现实发展状况并结合美国州际协定来看我国公共事务的跨域治理问题.  相似文献   

3.
韩志红  付大学 《北方法学》2009,3(2):121-132
为了解决跨地区性公共物品供给不足和跨地区性公共事务治理失灵等问题,需要建立地方政府制度化协调模式,即成立区域政府。与地方政府相比,区域政府在其属性、设立、功能、权力来源、经费来源、组织机构等方面具有特殊性,在解决跨区域问题方面有其优越性。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区域政府,要在借鉴其他国家先进的区域治理模式基础上,从区域立法机制、区域执法机制和区域司法机制的角度构建区域政府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4.
刘珺如  毛艳华 《公共行政评论》2020,(2):94-108,196,197
跨区域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运营和管理是区域治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往往面临集体行动困境。因此,需要建立区域治理的协调制度来协调多元治理主体、项目建设和不同利益群体这三个层面来克服集体行动困境,共同提供跨区域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欧盟和粤港澳大湾区在各自的跨区域基础设施项目中建立起了各具特色的区域协调制度。未来粤港澳大湾区跨区域基础设施的治理可以借鉴欧盟的经验,在法治化的框架下实施区域协调;完善中央层面、区域层面和地方层面的多元治理主体间的权能分配制度;区域协调机构应着重提升"跨区域"的公共利益;扩大区域治理的协调范围,创新公众参与机制。  相似文献   

5.
区域法治发展的概念忽略了法治与主权的关系,在逻辑上不能自洽,区域的范围也难以准确划定,而且概念内涵也无法与地方法治进行有效区分。目前区域法治的研究带有强烈的问题导向,但无论是发展意义上的区域法治,还是协调意义上的区域法治,抑或是地方法治意义上的区域法治,都没有能够在法学视角下把握区域问题的本质。区域问题集中在区域合作、区域竞争和跨域公共事务治理等三个领域,它表明以地方政府为主体的区域关系事实上已经处于紊乱状态。因此,需要从中央立法、地方联合立法、区域行政和区域纠纷解决等四个方面加快区域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6.
杨爱平  林振群 《公共行政评论》2020,(2):40-57,194,195
跨域治理机构是因应和解决区域公共问题,协助政府开展跨域事务治理的不可或缺力量。世界三大湾区在长期的演进发展过程中,逐步建构生成了类型多样、功能各异的跨域治理机构。依据"类同度"和"依存度"两个分类维度,可以对世界三大湾区的跨域治理机构做不同的划分,识别出官方型、半官方型、专区型、协会型、商会型跨域治理机构。通过对五种模式的代表性机构的比较分析,总结其优缺点、共性与差异及适用性,进而找寻出对粤港澳大湾区跨域治理机构建设的几点启示:一是借鉴东京湾区经验,建立健全类同度和依存度都较高的官方型或半官方型跨域治理机构;二是吸收旧金山湾区和纽约湾区启示,创设类同度较低、依存度较高的协会型跨域治理机构;三是探索建设商界驱动的商会型跨域治理机构,从而形成以政府为核心、多元主体参与的大湾区跨域协作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7.
"区域"概念由来已久,这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广泛、涉及诸多学科的多层面的综合性概念。法学视野中的"区域"概念,就主权国家范围内的区域现象而言,蕴含着两个层面的含义,意即一定行政区划中的地域空间单元和跨行政区划的地域空间单元的有机集合体。由此,"区域法治"不仅指主权国家范围内基于特定行政辖区的依法治理活动,而且指基于跨行政辖区的协同治理活动,因而内在地包含着"区域法制"的概念要素。在当代中国,区域法治是与国家法治相对而言的,是国家法治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体现了国家主权统一性的核心要义,构成了单一制国家结构体制条件下的区域社会治理权力或治权的实践载体,根本不存在"以国家主权二元论为基础"的区域法治发展。因之,"区域"与"法治"在逻辑、历史与现实意义上是完全能够自洽的。此外,区域法治与地方法治这两个概念虽然具有相通的意蕴,但是"区域法治"概念致力于引入空间变量因素,展示区域法治发展进程中的丰富多样的空间结构关系,藉以揭示区域法治发展现象的内在逻辑与运行机理。所以,我们有足够的理由去发展"区域法治"概念,丰富中国法治话语体系,以期回应变革时代的法治中国进程的理论呼唤。  相似文献   

8.
主持人的话     
<正>公共治理是对复杂社会条件下多重公共事务管理需求的综合回应与概括。公共事务管理走向治理时代,说明人们管理公共事务的方式与途径选择,已经从传统公共行政时期相对单一的模式转变为包括传统公共行政在内的更为多元与复合的模式。协商治理就是在这样一种背  相似文献   

9.
殷敏 《法学》2012,(6):98-106
全球政治经济的发展已跨入新区域主义时代,跨区域贸易协定在全球区域贸易协定中的比重日益提高。从旧区域主义向新区域主义的转化使各国在加入区域贸易协定时更多会去考虑各种政治动因,新区域主义时代下国家加入跨区域贸易协定的核心要素是"国家安全和外交"。针对美国在去年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提出的《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中国政府应做出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10.
霍珍珍 《中国司法》2014,(10):43-47
正近年来,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政策措施不断出台,对社会治理问题的高度关注和研究,逐渐凝聚成为一种社会共识。律师作为"社会主义法律工作者",在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积极参与社会治理,既是律师建设"法治中国"的职责所在,也是律师服务构建和谐社会的职能所在。长期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协调,使得西部地区社会治理问题在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中显得尤为突  相似文献   

11.
王智军 《河北法学》2004,22(12):103-108
治理理论对国家与市民社会关系的认识思路是国家和市民社会相互"型塑"达致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善治"。在国内外警务战略模式变革中成为潮流的"国家警事社会化"战略,是指在警察机关专业警务活动的同时,动员社会组织和社区公众共同参与防控违法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秩序活动的过程。显然,"国家警事社会化"寻求警察与社会组织及社区公众的互动合作基础上公共安全管理的改善。因为警察与国家的对应、社会组织及公众正是市民社会的具象,所以可以用治理理论作为分析"国家警事社会化"的框架,并将其定义为"警事治理"。  相似文献   

12.
李云新  刘然 《公共行政评论》2016,(4):147-170,209
社会创新作为一种现代社会发展和社会问题解决的有效机制,逐渐引起国际国内的广泛关注。当前中国社会创新活动不断涌现,然而国内研究依赖国外现有理论的复制与消化,难以满足社会创新的发展需要。论文整理三届"中国社会创新奖"全部的69个获奖项目,采用多案例文本分析法对中国社会创新的时域分布、主体、领域、内容、方式等基本特征进行统计分析与描述性解读,并以此为基础在理论层面上对社会创新的主体参与、动因机制、绩效评估、模式扩散等方面进行了深层探讨,全面考察了中国社会创新的特征、动因与绩效。当前的社会治理格局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社会创新的发展,需要重新思考政府、社会与市场的各方定位,探索多主体参与下的协同治理成为未来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13.
当今,城市公共事务治理变得异常复杂,以往城市管理部门许多治理经验已难以适应新的治理情境,于是创新城市治理模式成为必然。在这样背景下,杭州市试图运用社会复合主体模式突破城市治理困局。对于社会复合主体治理创新这一新生事物,人们的认知大多聚焦在理念和价值功能的建构上,而很少关注其隐含的制度结构和关系结构。事实上,通过多案例的分析,我们发现社会复合主体的"共治"结构属性,即平等的关系结构和规范制度结构;而社会复合主体的成功运行也表明"共治"结构的前提是政府前瞻性的理念创新和民主开放的价值取向,而非社会资本和公共精神的充裕程度。  相似文献   

14.
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本土化问题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ADR制度作为调解社会矛盾这一公共事务的重要工具,以多元组织参与社会矛盾调解为特征,充分体现了国家与社会共同有效治理社会的内涵,也反映了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实质。这一制度在多元化社会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既有利于社会矛盾的化解,也有利于政府与公民的互动,从而达到社会稳定、和谐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政法学刊》2016,(6):41-47
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明显特征和不可逆转的显著趋势,传统的"行政区行政"管理体制日益凸显其滞后性,难以满足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治理要求,蓬勃发展的经济需求与落后的行政管理之间的矛盾日渐尖锐。有必要优化地方政府的权力配置,创新行政管理体制,充分发挥非政府公共组织在府际合作中的作用,切实保证公众对府际合作的参与,形成多元化的协作治理模式,以适应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16.
尹姝 《法制与社会》2012,(22):129-130
地方政府间关系包括基于上下级关系的纵向地方政府间关系以及各地方政府间横向关系的横纵交叉的关系网络。改革开放后,我国地方政府间关系在竞争与合作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地方保护主义和跨区域公共事务治理失灵。对地方政府间关系进行法律重构的路径有修改我国宪法、地方组织法,对地方政府间关系作出规定;制定《地方政府关系法》,调整地方政府间关系;制定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对地方政府间关系作详细规定。  相似文献   

17.
当今世界,邪教和恐怖主义、黑社会并称社会三大"毒瘤"。近年来一些邪教组织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通过电脑网络传播妖言邪说,发展信徒,进行跨国家疯狂的邪教活动。①本文拟从邪教的定义和特征、邪教法律治理的比较,提出在我国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从法律上如何预防和治理邪教。  相似文献   

18.
《北方法学》2020,(6):17-24
以2012年步入新常态为标志性时点,保障区域协调发展的经济法治体系在整体的宏观调控法治系统中扮演了愈加重要的角色,并借此实现了"定位重塑"。与此同时,区域协调发展的经济法治未来发展路向呈现出"体系演进"中的继承与创新。这种体系演进的道德性基础在于寻求化解区域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其规范性基础在于实施宪法框架下的区域发展治理机制,进而构建硬法与软法合力共治的区域经济法治模式。展望迈向"十四五"的区域经济法治,有待解决"问题引领""价值协调"和"规范协同"三个方面的重要问题,由此增益区域协调发展中的良法与善治。  相似文献   

19.
社会组织正在逐渐从公共管理的对象转变为公共管理的参与者。在世界范围内,各国都在试图调整对社会组织的态度与政策,将其视为一个解决方案而非问题;这种转变为公共管理补充了新的资源、能力,提升了其合法性,为社会组织本身的成长和繁荣创造了基础,也为两者带来新的发展路径和挑战。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合作是对强调市场与竞争的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发展,继经济资本以常态化方式进入公共管理后,以社会组织为主要载体的社会资本对公共管理的介入,成为公共管理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尽管从近期看,将社会资本引入公共事务的核心在于其运作能力为改善社会服务提供的绩效与可持续性;从长期看,社会资本还将更多地参与到公共事务的议程设置和决策过程中,形成多中心的、协作的治理格局。  相似文献   

20.
<正>跨区域公益诉讼检察协作机制是综合运用行政、检察和社会等多元化治理手段完善环境管理保护体系、提升生态治理能力的创新举措,但当前该协作机制的运行仍面临诸多困境,亟须重视解决。一、跨区域公益诉讼检察协作机制运行现状2020年7月,甘肃省兰州市红古区检察院与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检察院签订《红古·民和跨区域检察协作框架协议》,基于框架协议,两院相关部门建立了公益诉讼和行政检察工作跨区域协作机制,就红古区、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湟水河流域公益诉讼线索分别认领,针对湟水河河道双氰胺厂废弃厂区段中掉落的建筑垃圾等长期占用河道问题,两院联合制发检察建议,敦促相关部门积极履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