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伊金霍洛旗法院从2011年年初开始对法官进行专门业务培训,由资深法官讲解调解技术,以求最大限度调解好每一个案件,并将调解工作从民事诉讼案件延伸到行政诉讼案件、刑事附带民事案件以及执行案件。  相似文献   

2.
一、问题的提出刑事和解与量刑规范化是我国审判机关当下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展着的两项重大刑事审判改革。这从最高人民法院2007年颁发的《关于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司法保障的若干意见》中强化诉讼调解,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拓宽诉讼调解的适用范围,尝试刑事自诉案件和其他轻微刑事案件调解解决的新模式,加大刑事附带民事案件调解  相似文献   

3.
陈学权 《法学杂志》2015,36(4):52-59
刑事和解在我国重罪案件中的适用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我国新《刑事诉讼法》第277条规定刑事和解仅适用于轻罪案件,这为今后在重罪案件中适用刑事和解带来了挑战.我国刑事和解制度包含的内容在附带民事诉讼调解中均能直接或间接地体现出来,因而新《刑事诉讼法》第101条关于附带民事诉讼调解的规定为刑事和解适用于重罪案件提供了可能.为了规范刑事和解在重罪案件中的适用,建议明确可以适用附带民事诉讼调解的重罪案件范围、在附带民事诉讼调解中确立刑事和解优先原则、明确附带民事诉讼调解的最高赔偿标准和从宽处罚的幅度.  相似文献   

4.
刑事调解之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调解是中国独特的纠纷解决方式,至今仍然被大量的民事案件和少量的刑事自诉案件所采用。由于人类对付犯罪的主要手段———刑罚是以报应主义为基础的,其弊端日渐为人们所认同,刑罚因此日趋缓和、文明,刑事调解的价值也随之凸现,世界各国刑事调解立法蓬勃发展。在此背景下,我国应当借鉴国外的相关立法,进一步扩大刑事调解的适用范围,完善我国的刑事调解制度,以更好地发挥这一颇具中国特色的司法制度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刑事附带民事案件调解工作的现状调解结案已成为主要结案方式,但调解结案率因审级、地域差异呈现出不平衡。2006年以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两级法院共受理刑事附带民事案件2894件。其中,刑事自诉案件11件,刑事公诉案件2883件。结案2883件,平均结案率99.62%。其中,判决结案的709件。占结案总数的24.59%;调解结案的2174件,占结案总数的  相似文献   

6.
袁立 《法制与社会》2013,(26):134-136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调解,是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工作的难点,探索新时期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调解机制,对于有效化解矛盾,修复因被告人刑事犯罪破坏的社会关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司法能力,促进社会和谐,湖北省通城县人民法院着力在"三项重点工作"创新社会管理上做文章,通过延伸立案窗口职能、延伸民事审判触角、推行刑事审判职能向审前判后延伸,案件调解率大幅度提升。今年1至7月,民商事案件调解率达到了70%,同比上升15个百分点,刑事附带民事案件调解率达91%,同比上升10个百分点。"预立案"延伸立案窗口职能2012年5月,通城法院对近一年来调解、撤诉结案的案件进  相似文献   

8.
贾宇 《法律科学》2014,(6):188-197
运用调解处理案件属于我们的文化传统,刑事和解制度曾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成功实践。调解工作在陕甘宁边区处理刑事案件的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仅刑事自诉案件经调解可以不判实刑,公诉案件、伤害致死的案件,经调解也可以不追究刑事责任。陕甘宁边区在实践中形成的刑事调解制度的基本原则对今天的刑事和解实践依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刊讯2009年以来,广西省上思县人民法院为有效化解刑事附带民事案件中原、被告双方的矛盾,始终坚持“多调少判”的司法理念,努力实现“案结事了”的最佳司法效果,并采取四项措施推进构建“大调解”工作格局:一是进一步拓展调解工作的广度和深度,切实做好刑事附带民事案可调解案件的调解工作;二是将调解工作贯穿于审判、执行的各个环节,  相似文献   

10.
介莎莎 《法制与社会》2013,(17):127-128
最近几年,我国开始提倡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的调解,本文主要就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调解的特点和在调解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讨论,以便能更好地指导司法实践。  相似文献   

11.
民事案件与商事案件适用诉讼调解的区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诉讼调解是新时期人民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的重要内容,在定纷止争、化解矛盾、确保案结事了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人民法院处理的民事案件包括传统民事案件和现代商事案件,两者在基本法理上存在许多共通之处,但是不同之处亦客观存在,体现在诉讼调解程序中,两类案件呈现出各自不同的外观,这给调解参加人和调解主持者的行为带来了不同的影响,本文的主要目的即在于通过对两类案件诉讼调解涉及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进行区分研究,有针对性地适用不同方法处理民商事案件,以达到案结事了、不留后患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在历史步入新世纪、新阶段的时候,人民调解工作有了长足发展,所调解的民间纠纷范围不断扩大。然而,许多调委会在遇到一些刑事自诉案件的当事人要求给予调解的时候,调解员们却一律"摆手",更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刑事诉讼中,只有在自诉案件和附带民事诉讼过程中可以进行调解,在其他领域不能够进行调解适用。这几乎成为众口一词的铁律。笔者认为,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在刑事诉讼中建构调解制度有正当基础,建立该项制度,不仅不会对惩罚犯罪造成消极的影响.反而有利于消除当事人之间对立的不和谐状态,彻底解决刑事纠纷,切实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障社会秩序的安宁。  相似文献   

14.
李浩 《法学》2012,(1):139-148
调解结案的民事案件大量进入强制执行是近年来法院调解中出现的新动向。调解案件进入执行比例畸高违反了调解的规律,颠覆了调解的比较优势,损害了债权人的权益,削弱了调解本应具有的"案结事了"的功能。调解案件大量进入执行程序有着复杂的原因,主要原因在法院方面。树立正确的调解观,理性地对待调解结案率,建立调解与执行相衔接的工作机制,是从理念和技术上防范和减少调解案件进入强制执行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5.
马瑛 《法制与社会》2011,(30):152-153
我国实行公诉与自诉并行的刑事起诉制度,因此,刑事自诉案件也是我国刑事诉讼案件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检察机关在刑事自诉案件中却存在着法律监督的缺失,本文拟对法律监督缺失的现状、原因及法律监督的必要性和完善方案作尝试性探讨。  相似文献   

16.
罗永怀 《法治纵横》2013,(17):35-38
刑事自诉案件与刑事公诉案件的控辩双方力量对比是不同的,公诉案件是国家与个人的对抗,自诉案件是个人与个人的对抗,两者的举证责任分配不同,需要合理分配自诉人与被告人的举证责任,使刑事自诉案件的举证责任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17.
刑事科学技术鉴定引发的信访案件涉及到刑事侦查、移送起诉等各个刑事诉讼阶段,涉及到刑事科学技术鉴定的各个专业。从2005年5月18至9月6日,山西省公安机关受理的群众对刑事科学技术鉴定结论不服而提出申诉的信访案件的统计数字来看,反映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对伤情鉴定结论和死因鉴定结论不服,其中对伤情鉴定不服的51起,约占54%,对死因鉴定结论不服的申诉案件43起,约占46%。笔者通过对信访案件的调研和分析,探讨了技术鉴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刑事科学技术鉴定工作,从根源上减少或杜绝此类案件发生的对策。1刑事科学技术鉴定引发信访案…  相似文献   

18.
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民三庭注重知识产权案件的调解工作,把调解作为平衡权利人、被控侵权人和社会公众利益的重要手段,作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社会和谐建设的重要途径。2010年,该庭二审知识产权民事案件调撤率达到89.1%,比2009年提高了30%。全区法院2010年一审知识产权民事案件调撤率达到  相似文献   

19.
众所周知,当事人是一个法律术语,在任何法律领域,都要涉及当事人这个概念,民事案件有当事人,刑事案件有当事人,仲裁案件有当事人,当然,调解案件也有当事人。那么,何谓调解案件当事人?需要指出的是,本文所指的当事人,主要是指商事调解案件中的当事人,所谓商事调解当事人是指:与商事争议有直接利害关系并以自己的名义参加到调解程序中自然人、法人和有关组织。而商事的概念,应是对经济、贸易和海事的统称。  相似文献   

20.
刘娜 《犯罪研究》2014,(6):60-71
刑事辩护的价值在于均衡控辩双方的力量,从而查明案件,避免刑事错案。死刑案件的复杂性、重大性和死刑的不可撤销性,使得刑事辩护在死刑案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死刑错案是发现目前死刑案件中刑事辩护所存在问题的重要途径,对完善死刑案件刑事辩护制度也有重要价值。死刑案件辩护制度的改进方向应由"有辩护"转向"有效辩护",而这需要通过设立死刑案件刑辩律师专门管理制度和特殊参与机制来予以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