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论经济法效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论经济法效益●刘大洪自罗马法伊始,公正、正义作为法律至高无上的价值取向,一直为众多法学家所推崇,而作为经济学研究之重心的效益原则却始终游离于法学视角之外。但现代社会经济与法律全面渗透和融合的态势,导致本世纪法经济学的兴起。它运用包括效益在内的经济理论...  相似文献   

2.
简论法律经济分析的三个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法律进行经济学分析,为认识和评价法律提供了新的观念和视角,是法律经济学的开始。法律经济学的核心在于用经济学的方法和理论分析法律的形成、结构、效果、效率及发展。微观经济学理论的效益原则、供求原则以及均衡原则便是法律经济学构架的核心。  相似文献   

3.
李振宇 《经济与法》2003,(12):22-23
法律经济学源自外国,因而我国自上而下没有法律经济学的意识,对于法律的成本与效益并不看重。由于我国长期计划经济的缘故,法律制定和实施没有讲究经济原则的习惯,没有形成法律经济化的社会观念,仅仅从维护国家安定的角度实施法律。法律制定与实践成本非常昂贵,而且效果并不理想,效率也不快捷。这都严重地违背了法律本来应该具有的经济、高效原则,  相似文献   

4.
刘兴成 《法人》2011,(10):82-83
经济学主要研究效率与公平,法律追求的目标是公正与效率。法律经济学是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和研究法律问题的社会科学。那么,法律经济学如何解释中国的房地产制度?  相似文献   

5.
杨蓉 《中国检察官》2002,(3):52-52,69
效益一词原本属于经济学的基本范畴,经济效益原则强调的是,在资源稀缺的情况下,如何以最少的资源消耗取得最大的效果。经济学的这种效益观具有普遍的方法论意义,同样可以用来对法律进行规范性和实证性分析,因为作为建立于经济基础之上的法律关系。其核心内容权利义务关系本身,  相似文献   

6.
效率作为近代经济学的概念,它的基本含义是指投入与产出之比。随着社会经济化的深入发展,效益极大化成为市场经济的重要法则,而法律同社会经济生活联系越来越紧密。法律已无法回避接受经济功利规则的支配和影响,法学理论固守古罗马文化遗产和理性观念而孤芳自赏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经济分析法学把效率(效益)原则作为研究和解决法律问题的核心,其代表人物波斯纳指出,“从最近的法律经济研究中获得的一个最重要的发现是,法本身——它的规范、程序和  相似文献   

7.
经济分析法学是经济学和法学两大学科相互渗透的产物。经济分析法学的核心思想是“效益”。在经济法学家看来,效益原则是经济分析法学的最基本和最主要的原则,法律的根本宗旨在于以价值极大化的方式分配和使用资源,或者是通过法律的参与使社会财富达到极大化的效益目标。当代环境  相似文献   

8.
关于法律移植的经济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丽 《法学杂志》2005,26(1):96-98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思考、研究法律移植制度,将有助于提高法律移植的质量和效益。依照信息经济学理论、宏观经济学理论、微观经济学的供给需求理论,以及经济学的成本理论和博弈理论,法律是一种文化资源,而法律移植活动是通过法律文化资源的有效配置、供给与需求的最佳组合,以及效益最大化等原则实现法律文化自身价值的增值和高效益的。重复博弈的最终目的是法律移植的本土化,这是法律移植成功的标志。  相似文献   

9.
电子商务立法三题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中性原则是电子商务立法所独有的基本原则,包括技术中性与媒体中性两方面;在不损及现有法律框架的前提下,电子商务宜走统一的、形式意义上电子商务立法的道路,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配套的单行法规。根据电子商务的内在要求,电子商务立法应以内含公正的法律效益为其价值取向。加入WTO后我国司法解释的法律地位需重新界定。  相似文献   

10.
证据开示制度应以公正价值作为重要的价值取向,同时有助于法律效益价值的实现。本文指出证据开示制度的设计应高度关注公正与效益价值,并寻求两者的有序协调。  相似文献   

11.
一、督促程序对诉讼公正和诉讼经济二原则的悖离,任何一种法律制度的存在,都有其内含的价值取向。民事诉讼法律制度的存在,其价值就在于公正、迅捷地解决纠纷,以保障实体法律制度的最终实现,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我国民事诉讼法虽然未将诉讼公正与诉讼经济二原则明确规定为基本原则,但其许多规定都直接地体现了二原则的精神,二原则贯穿于民事诉讼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2.
张燕 《法制与社会》2011,(24):32+49-32,49
侦查效益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侦查效益原则的确立是侦查效益研究的根本。兼顾公正与效率的原则,侦查资源合理配置原则、侦查行为迅速及时原则是侦查效益原则中的最主要的内容。  相似文献   

13.
效益一词原本属于经济学的基本范畴,经济效益原则强调的是,在资源稀缺的情况下,如何以最少的资源消耗取得最大的效果。经济学的这种效益观具有普遍的方法论意义,同样可以用来对法律进行规范性和实证性分析,因为作为建立于经济基础之上的法律关系。其核心内容权利义务关系本身,由一  相似文献   

14.
英国行政裁决中的听取相对方意见的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行政裁决中的听取相对方意见的原则陈端洪英国行政法在实体上遵奉法治原则和不得越权的原则,在程序上除制定法的限定外"自然公正"主宰一切.自然公正是古老的道德--法律原则,与美国宪法上的正当法律程序起着同样的作用。自然公正蕴含多种意义,在最广泛的意义上...  相似文献   

15.
本文概略地分析了亚当·斯密以来经济学向法律渗透,并最终导致法律经济学或经济分析法学的形成过程,认为这一过程的实质影响在于把效益导入法律,从而使效益与正义等范畴共同成为当代法律的基本价值目标;从内在根据看,效益目标在法律中的确立既同法律在当代的基本使命及其作用领域的变化相关,也与单一的正义目标的局限性相关;社会主义中国的法律制度更应重视法律的效益价值,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把提高法律实施的效益作为我国立法与司法的重要指导思想,并从效益角度分析了我国立法与司法实践中的几个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16.
程序正义是程序法追求的终极目标,而效益是程序正义的应然价值之一。效益和公正共同构成程序正义价值,两者相辅相成,相互补充。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的今天,法律中的效益问题经常为人们所忽视,影响了法律的制订和实施,进而影响到了法律正义的实现。本文拟借鉴法律经济学的理论和分析方法,提升效益价值在程序正义中的地位,以期在今后的司法实务中能以较小的成本实现较大的收益。  相似文献   

17.
法律经济学派将成本效益分析引入法学领域,法律在追求自由、正义价值的同时也关注法的效益价值。本文分析了法律经济学中成本效益的相关理论,法律运行中成本效益的内涵,考察了我国的立法现状。最后指出成本效益分析作为经济学研究的方法论在法学领域中的局限性,立法成本应当以最合理而不是最小的投入来衡量,涉及公共利益的法律的正义价值应当始终优位于效益价值。  相似文献   

18.
对于第三人侵害他人债权有无规制之必要性和可能性,从立法程序、诉讼程序、侵权行为经济学成本理论分析,运用法律关系主体的潜传导功能。在维护传统民法理论之余,既可体现法律公平正义的自然原则,又能实现效益和幸福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9.
法经济学从经济的视角研究法律,以效率诠释正义,以法律引导效益。传统的法学理论,主要是规则分析,法律经济学则是运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以经济分析方法为主要手段,以经济学的内容为前提.其中最为基本的分析方法就是对“交易成本”进行分析。成本一收益的比较是经济学考虑问题的基础,是人类的基本思维方式。对法律问题进行成本一收益的经济分析.有助于避免主观性判断,对于判断法律规则以及判决的合理性起着重要的作用,经济学对法律的分析,始终是以成本和效率作为分析问题的切入点和最终归宿,对侵权的经济分析也同样如此。  相似文献   

20.
刑事诉讼公正与效益关系之检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刑事诉讼公正与效益关系之检讨沈丙友公正与效益,是当今世界各国所普遍关注的经济与社会问题,也是人类探索的恒久主题之一。刑事诉讼,作为控制犯罪和保障人权的调整器,作为整合社会关系,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推进器,必然要求将公正与效益纳入其基本价值范畴之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