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群众》2008,(10):39-44
企业境外上市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国内企业到境外上市的基本动因是什么?企业境外上市有哪些模式、存在哪些风险?江苏民营企业又如何规避上市风险、有效利用外资,走出一条成功的境外上市融资之路?南京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理论专家赵曙东 戴枫——  相似文献   

2.
《群众》2008,(10):37-38
到境外去上市,是企业融资的重要渠道,是企业做大做强的有效途径。目前,我省民营企业到境外上市的现状如何,有何特点,前景怎样?请看本刊记者对省民营企业境外融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王艳副主任的专访——  相似文献   

3.
随着国内互联网企业赴境外上市的新一轮高潮来临,境外上市的风险再一次凸显出来,可以说中国互联网企业境外上市走的是一条机遇与风险并存的路。只有对境外上市风险有充分的认识,才能从根本上提升中国互联网企业境外上市的融资效果,进而推动我国互联网产业走出国内,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培育出国际化的现代互联网企业。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中国公司境外上市的趋势及对其进行法律监管的必要性出发,详细分析了我国目前对公司境外上市法律监管的现状,进而论述了我国公司境外上市法律监管的弊端.  相似文献   

5.
买壳上市去     
《今日浙江》2001,(16):38-39
买壳上市的主要做法祥源房产公司是一家民营企业,为使企业上规模上档次,一直在筹划如何走资本运作的路子。去年年末,公司董事会果断作出决定,为抢占市场,寻找机会买壳上市。为此,企业注意收集信息,通过各种渠道,了解有哪些壳资源?哪个最适合收购?有哪些竞争对手?并在收集的众多信息中进行比  相似文献   

6.
《民主与法制》2011,(24):27-28
海外上市的两种途径 一、以红筹形式上市: 二、中国的股份公司境外发行外资股。 红筹方式,通常是在境外离岸地设立国际控股公司,由该公司通过收购境内的实体业务公司的全部股权,并由国际控股公司在境外上市。在海外上市的中国企业,尤其是民企大都采取“红筹上市”模式。  相似文献   

7.
《群众》2008,(10):35-36,44
大力扶持、鼓励民营企业到境外融资上市,是省委、省政府推动江苏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多年来,全省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并为下一步发展积累了经验,探索了路径。省政府副秘书长韩庆华——  相似文献   

8.
1986年到1997年10年间,欧美公司到境外上市呈现出明显的地理趋势。在这10年间,到美国交易所上市的欧洲公司的数目呈上升趋势,而在欧洲交易所上市的美国公司和其他欧洲国家的公司数目则不断递减。除此之外,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公司大部分也都选择了美国交易所作为境外上市的去处。究其原因,除了各公司持有不同的境外上市动机外,欧美交易所不同的吸引力也起了很大的决定作用。很明显,这10年来美国交易所的吸引力不断增强而欧洲交易所的吸引力不断减弱。这一趋势对我国的企业境外上市和交易所发展也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民主与法制》2011,(22):68-68
据笔者所知,已经在国内创业板上市的民营企业和正在申报国内创业板上市的民营企业,原先都是有限责任公司,但是按照我国《证券法》以及《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在创业板上市的公司必须是股份有限公司。因此,属于有限责任公司的民营企业在上市之前必须把公司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于是,笔者让杨培国律师重点介绍一下民营企业把有限责任公司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的环节。  相似文献   

10.
民企海外上市:冷眼看热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在浙江八方电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董国民先生的桌子上,放着各种报表,最近这位高级经理人已经忙得不亦乐乎。董国民告诉记者,公司将于8月份在新加坡上市,目前正在做最后的准备工作。目前有3家民营企业已被浙江上市办确定为今年在新加坡首批直接上市企业,而浙江八方电信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的一家。这是继浙江金义集团新加坡买壳上市之后,真正意义上在新加坡主板上市的浙江公司。浙江省政府企业上市工作办公室主任丁敏哲也在新加坡表示,浙江民营企业对于前往新加坡上市,近期有较高的热情。  相似文献   

11.
“原则”与“数量”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词汇。“原则”,是指说话或行事所依据的法则或标准;“数量”,则是指通过计量单位表现出来的事物的多少。然  相似文献   

12.
13.
格里芬借用的概念—“祛魅”和马克思在早期著作中引入的“异化”概念都蕴含了一个相近的思想批判主客体的分离。但由于两人所处的时代、肩负的使命和建构理论的目的不同,这两个概念又反映出二者思想上的巨大分歧。对此进行比较研究,有利于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当代西方哲学,正确评价以格里芬为代表的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思想,澄清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西方哲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鲁迅是现代中国迄今无人超越的伟大思想家、文学家。他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他后来走上了“一条中国知识分子唯一正确的道路”,“终于成为了共产主义者”;而在于他为中华民族贡献了别人无法贡献的、他个人独有的东西;而这种贡献是早在五四时期就开始了。  相似文献   

15.
市场化在农村的推进全面地改变了过去计划体制下农村的传统块状结构组织和整体性社会结构.与此同时,过去"生产队"式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失去了原有的效果.因而要从思维认识上转变到农民现代化的核心主题上,改过去"单位化"动员为"市场化"组织调控,才能使新形势下的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发挥有效的功能.  相似文献   

16.
文章阐述了邓小平的“三个有利于”和江泽民的“三个代表”两个论断共同的历史观基础和历史经验基础 ,及其在内容上的内在一致性。从“三个有利于”到“三个代表” ,反映了两代领导集体之间一脉相承的继承和发展关系 ,反映了本世纪最后二十多年历程中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胜利发展的历史轨迹。  相似文献   

17.
从"认识论"向"本体论"回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30年代,毛泽东发表了《实践论》一文,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创立后又一次将实践问题提上了哲学的议事日程。自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人们已经看到,随着人类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包括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在内的几乎所有现存的一切,都成了实践的对象。实践的问题不仅是认识论问题,而且是本体论问题。以改造世界为己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提出实践问题并成功地指导了一个多世纪世界性的革命运动后,正在回归到实践本体上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在21世纪的发展前景召唤着我们必须重视《实践论》的再研究和再评论。这对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引…  相似文献   

18.
罗静 《前沿》2010,(24):46-48
我们党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思考,经历了从"共同富裕"到"和谐社会"的发展。如何考察"共同富裕"与"和谐社会"理论之间的关系,这种发展也告诉我们在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上永远没有唯一的、现成的、永恒不变的答案。如何正确地认识社会主义,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实现,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在1990-2005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中,我国法院工作主题经历了由“稳定”到“公正与效率”的变化。分析引起我国法院工作主题变化的经济原因,有助于我们正确把握中国司法体制改革的走向。  相似文献   

20.
“侦查虚拟化”、“虚拟侦查”是伴随智能犯罪高发、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侦查而来的新名词.这一新概念的提出引发了作者的思考:究竞何谓虚拟化?虚拟化这个概念在侦查中的应用是否得当?是否会带来新的问题?从“虚拟”一词的本源词义入手,对当前学界中的“侦查虚拟化”等观点进行详细解读.有助于揭去“虚拟化”的神秘面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