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武汉城市经济圈建设问题研究报告(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特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经济圈的崛起,是当今世界区域经济竞争与发展的大趋势。顺应区域经济一体化潮流,建设和发展武汉城市经济圈,是充分发挥武汉“龙头”作用、带动武汉城市圈和全省经济跨越式发展的科学决策,也是建设和发展长江中游经济圈、应对国内外日趋激烈的地区竞争与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
加快建设武汉城市经济圈是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依托全省发展武汉,发展武汉带动全省,尤其是带动武汉周边城市发展”决策的重要举措,也是武汉经济社会发展新的重大战略机遇。  相似文献   

3.
聂利军 《政策》2004,(9):35-35
孝南区毗邻武汉,应发挥比较优势,主动融入武汉城市经济圈建设,在融合中扩大开放,在服务中加快发展。 孝南区融入武汉城市经济圈已具有较好基础: 一是农产品向武汉大量输出趋势明显。据调查,我区综合农产品商品率达到80%,其中向武汉的输出率达到50%,是武汉市重要的农副产品供应基地之一,供  相似文献   

4.
在中部六省中,无论是从经济实力、现有基础.还是从历史地位和地理区位看.湖北都应该加快发展.走在前列,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做出更大贡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在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表示。打造武汉城市经济圈和发展县域经济是湖北省确立的最突出的经济发展战略。2002年6月,省委、省政府在省八次党代会上明确提出了一项重大战略部署:建设武汉城市经济圈,  相似文献   

5.
武汉经济圈资源要素的互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颖 《长江论坛》2005,(4):21-25
21世纪经济的发展趋势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其基础和前提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动机是区域内城市经济一体化,即城市圈经济的发育形成.武汉作为我国中部最大的城市,具有承东启西的战略支点作用,是东西互动、南北联动,共同推动我国经济稳定协调发展的纽带和桥梁.建设武汉经济圈,对我国中部地区的振兴崛起和经济区域的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重大的战略意义.本文通过对武汉城市经济圈资源要素的现状分析,初步提出了武汉经济圈资源要素互动规律和武汉经济圈良性互动模式.  相似文献   

6.
在湖北省第八次党代会报告中,省委书记俞正声代表省委对武汉提出希望,要求武汉着眼于提高综合竞争力,构筑在国际竞争中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体系和现代化基础设施框架,拓展和完善城市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形成武汉经济圈,更好地发挥对全省的辐射带动作用。为学习、宣传、贯彻省党代会精神,促进武汉经济圈的建设与发展,本刊特刊发一组关于建设武汉经济圈(城市群、城市带)的理论文章。  相似文献   

7.
大力建设专题博物馆是国内特大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和重要标志,武汉是中国交通建设的重要基地,兴建交通博物馆以弘扬交通文化,既有得天独厚条件,又可凸现地方特色和优势,对于大力提升武汉城市文化品位和增强城市综合实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武汉是长江中游经济圈即武汉经济协作区内城市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城市。在长江中游经济圈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武汉与经济圈内其它城市因区位、发展条件、国家投资和长期积累等发展基础的不同,形成了以武汉为核心,其它城市为边缘的核心——边缘关系。这种关系的形成,一方面决定了武汉在经济圈内的支配地位,和承担带动经济圈内其它地市发展或为其发展提供条件和机遇的重任;另一方面也决定了其它地市共同支持武汉发展,为武汉发展提供发展空间、发展资源和必要发展条件的责任。由于核心——边缘关系的形成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武汉通过经济联系和经济合作,与经济圈内  相似文献   

9.
今后五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武汉市从小康走向基本现代化的转折时期,能否抓住西部大开发和长江流域开放开发的机遇,充分发挥武汉区位、市场、科教、交通和产业等综合优势,推动武汉与长江中游经济圈经济互动、互联、互补、互利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武汉在全国经济发展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影响着  相似文献   

10.
产业集群与武汉经济圈发展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城市经济圈在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的作用已经越来越明显,产业集群已成为当代经济发展一个普遍现象.与发达地区相比,武汉城市经济圈主要有三大不足:一是产业聚集不足;二是行政干预弊端;三是思想观念落后.促进武汉经济圈的发展,要在完善相关政策框架和营造优越的综合环境、积极促进区域产业集聚、重视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建设等几个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11.
加快武汉经济圈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加快武汉经济圈建设对湖北和武汉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对此提出对策与建议,即近期工作重点和重点政策取向。  相似文献   

12.
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加快鄂东城市群发展、加强武汉与周边城市联合协作”和“依托全省发展武汉、发展武汉带动全省”的战略思想,有利于各城市从战略高度寻求合作的结合点,实现优势互补、互惠互利、联动发展、共同繁荣。发展武汉都市经济圈是湖北省委、省政  相似文献   

13.
曾翔旻 《理论月刊》2006,(3):99-101
武汉经济圈的建设,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把握机遇,以制造业的发展为抓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不断壮大武汉经济圈产业实力,以武汉为龙头,带动湖北中部崛起,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历经39个月的拼搏奋战,武汉城区第三座飞跨长江的大桥——武汉白沙洲大桥即将正式通车。这是世纪之交武汉市建成的一项宏伟、标志性工程,是武汉市打“桥牌”、充分做活桥文章的又一篇力作,是武汉城市建设、发展的一座重要里程碑。白沙洲大桥的建成通车,标志着武汉市的第二条交通大动脉——武汉城郊快速公路(中环线)初具雏形,它将根本改变武汉城市建设和交通布局,并将与京珠、沪蓉等国道对接,为武汉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构筑了一条顺畅通道,成为21世纪大武汉快速发展的起跑线。  相似文献   

15.
鄂政发[2008]66号各市、州、直管市及神农架林区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空间规划纲要》、《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产业发展规划纲要》、《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综合交通  相似文献   

16.
交通格局是决定一个城市发展战略空间的重要外生变量。武广高速开通使武汉进入新的“合纵连横”时代、新的“极化发展”时代、新的“功能提升”时代,扩大了武汉的战略发展空间。武汉要高度重视交通格局变化带来的机遇,充分认识武汉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进一步明确发展战略定位,充分拓展发展的战略空间,完善和推进新一轮长远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7.
武汉城市经济圈建设若干对策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设武汉城市经济圈,是发挥武汉市龙头作用,加快湖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率先在中西部地区全面实现小康的宏伟目标,推进湖北工业化、现代化和城市化的重大举措.本文对此提出若干对策建议:加强领导,形成合力;统一规划,合作分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城市网络对接;调整区划,理顺关系;拆除门槛,统一政策,形成共同市场体系;整合旅游资源,统一招商引资政策;注重武汉远城区发展,加速区域城乡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18.
在长江中游经济圈的范围内来分析该经济圈的经济互动对武汉产生的影响,有利于我们认清经济互动对武汉产生的影响,有利于我们认清经济互动对武汉经济发展带来的历史性机遇和可能面临的多方面挑战,有利于我们在把握机遇、迎接挑战的同时增强武汉在长江中游经济圈内的中心城市地位。一、经济互动将给武汉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增强武汉的中心城  相似文献   

19.
武汉城市经济圈建设工作,必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区域空间一体化: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区域产业一体化;必须加快市场建设,促进区域市场一体化;必须建立完善城镇体系,推进区域城乡一体化。在政策环境上,要力争中央政府和省政府的多项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20.
《创造》2018,(7)
正呈贡是昆明的政治、行政、交通中心,是昆明"两核一极两区六廊"城市发展格局中的"一核",是昆明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的核心区域。"十三五"以来,呈贡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化科教创新新城目标,抢抓国家"一带一路"、云南滇中城市经济圈和昆明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等重大机遇,以国际化的视野定位呈贡,以现代化的标准建设呈贡,以精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