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秩序:治安学的逻辑起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论体系的建立依赖于学科内在的逻辑,而学科的内在逻辑首先是要有正确的逻辑起点."治安"不是治安学的逻辑起点,不符合学科逻辑起点的基本要求.逻辑起点的确立有助于学科研究对象、基本问题和基础范畴的确立.秩序由于其抽象性、内在的矛盾性及丰富的内容等特点具备治安学逻辑起点的要求,按照秩序内在的矛盾性的自然展开建立有机的治安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2.
论治安学的研究对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究对象的确立是学科体系构建的基本前提。从治安管理学和治安学研究对象的研究状况看,学术界普遍认为“治安”是治安学的逻辑起点,治安、治安秩序、社会秩序之间有密切的联系;普遍承认治安秩序是社会秩序的一部分,对于研究对象的论证大多以治安为核心。从多种学科对于秩序、社会秩序的研究结果判断,以“社会治安秩序”作为逻辑起点较为恰当。社会稳定与安全是社会治安秩序的两个主要的社会属性,也是治安学长期以来关注的两个研究领域。在对治安学的逻辑起点和研究内容进行比较分析后发现,以“社会治安秩序运行机制”作为治安学的研究对象,比治安现象论、治安规律论等理论更具备特殊性、概括性、抽象性和可操作性。新的范式不但可以包容以往的研究,便于建构治安学的研究内容和学科体系,而且更有利于解释治安现象、解决新的治安问题。  相似文献   

3.
新世纪我国治安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世纪治安学理论研究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但存在治安概念不规范、治安学研究对象悬而未决、治安学逻辑起点不明晰、治安秩序形成和社会治安主体研究缺乏、治安学理论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在治安学作为公安学二级学科的背景下,应调整治安学理论研究的"着力点",在公安学的平台上思考与探索,从丰富的治安实践中汲取"营养",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构建理论及其体系,以开放的心态提升理论"品位"。  相似文献   

4.
治安学是一门研究治安秩序形成规律的学科,要想对治安秩序形成规律具有科学的认识,必须借助于科学的治安学研究方法。它不仅影响治安学学科体系的完整性,而且直接关系到治安学的发展和完善。因此,研究治安学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有着一定的学科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提出“治安”概念是警察学的逻辑起点,并从研究对象、基本问题、警察学学科体系和警察学的发展关系方面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6.
维护治安秩序的关键是要了解治安秩序的特性。治安秩序具有主观性和客观性、稳定性和协调性、目的性和持续性、变化性、具体性和抽象性等特性。认识和掌握这些特性对治安学学科发展和具体治安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7.
治安秩序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必须经历从对事物表面状态的研究到结构层面的研究,治安学的发展才能摆脱“散” “乱”的局面。治安秩序的结构由三个重要因素组成:治安实体、治安规范和治安权威。它们的相互联系 和相互作用构成了治安秩序。治安实体是治安秩序的载体;治安规范是治安秩序的核心;治安权威是治安 秩序的保证。必须从这三个方面入手分析治安秩序才能对其有深入理解。  相似文献   

8.
治安秩序是治安学的核心内容之一,探讨治安秩序维护的过程、原则及规律,有助于解决治安实践和理论研究的混杂问题.治安秩序维护的过程可以分为治安预防、治安控制、治安处置和治安重建四个过程.治安秩序维护的过程中要坚持治安秩序维护一致性、规范性及适度性原则.治安秩序维护是治安三要素相互作用的过程,是治安需求和治安供给的平衡的体现,是循环往复的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门尚未成熟的学科,治安学的学科体系还没有自身的哲学基础,这严重地影响了学科的发展和对实践的指导能力。治安哲学认为治安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治安哲学具有思辩性、抽象性和现实性特征,它对学科发展和指导具体治安实践都具有重要意义,在治安学学科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0.
论治安学研究对象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确定治安学研究对象应当遵循独特性、概括性、确定性、表述简洁性、继承性、与研究内容区别性六个原则。关于治安学研究对象存在13种观点,研究趋势是从现象论到本质论、从单一结构论到系统结构论。从学理分析,中文治安一词本质以秩序为宜,包含了英文public order(公共秩序)和部分public safety(公共安全)的内容。根据六原则,治安学研究对象的本质是治安秩序,其系统结构可概括为治安秩序的形成;与其他学科不同,治安学是全面、综合、系统地研究特定时空环境中治安秩序形成规律的科学。  相似文献   

11.
历史决定论的理解模式、历史主体本身的不成熟以及历史主体与实践主体的混同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主体被遮蔽的根本原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的主体性和马克思主义主体的历史性之间是一种逻辑互动的关系,前者是实现后者的力量源泉,而后者则是彰显前者的基础和保障;总的来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主体有三种存在样态.即知性存在样态、意义存在样态和实残存在样态.  相似文献   

12.
《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方案》的出台,标志着“行政三分制”这一新型行政管理模式的付诸实践。行政三分制在彰显其制度创新优势的同时,也面临着行政法治契舍的难题,而这则关系到行政体制改革的成败。  相似文献   

13.
贪污犯罪数额的大小,是惩治贪污犯罪的主要依据。在共同犯罪中,犯罪行为人贪污数额的认定相当复杂,既有共同贪污的数额,又有各人分赃所得的数额,还有因贪污的停止形态而未实际获取财产等情形。关于共同贪污犯罪行为人数额的认定,理论界存在着“分赃数额说”、“参与数额说”和“犯罪总额说”等不同的学说。笔者更倾向于“犯罪总额说”。  相似文献   

14.
论业主委员会的制度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业主委员会是城市住房私有化的必然产物,也是城市社区治理的重要制度支撑.由于政府管理部门、居民委员会、开发商、物业管理公司、业主之间利益关系复杂,现行法律法规对有关规定的不完善,政府主管部门的行政行为失当,业主普遍缺乏公民意识和责任意识,业主委员会在筹备设立和实际运行方面都存在诸多的问题.我国应尽快出台<业主委员会法>,明确规定业主委员会的法律地位,规范业主委员会各项基本制度;并且进一步调整完善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与业主自治的关系,在物权法中明确居民的房屋物权;健全行政程序的有关制度.  相似文献   

15.
所有人抵押是指所有人于自己所有物上存在的抵押权 ,是一种特殊的抵押权。确立所有人抵押制度可以防止后次序抵押权人获取不当得利 ,保护抵押物所有人的利益 ,有利于所有人进行融资 ,节省交易手续和费用 ,促进商品流通。我国《担保法》没有规定所有人抵押 ,可借鉴其他国家、地区的做法 ,从所有人抵押的思路选择、成立、变动等方面入手对此制度作出具体设计。  相似文献   

16.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茂名市电白区中学生对传统类毒品的认知程度较高,对常见的合成类毒品有一定的了解,对伪装类毒品认知较低;当地学校开展毒品预防宣传教育频率不高,方法缺乏创新,体系不健全等。对此,应加强对伪装类、液态类毒品的宣传;在宣传方式上要注意创新,应结合青少年规律特点,构建信息传播新平台;学校应从长远的角度出发建立健全毒品预防宣传教育工作体系。  相似文献   

17.
我国现阶段各种合法职业劳动者的劳动都创造价值。这里的价值是指凝结在社会产品、服务 (包括有形的和无形的 )中的一般人类劳动 ,它体现劳动者对社会财富 (物质的、精神的 )增长乃至社会进步做出的贡献。在新时代 ,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概念作进一步的扩展是必要的。一种劳动只要它是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或环节 ,那么 ,无论它的直接成果是否成为商品 ,都是创造价值的。在我国现阶段 ,政府作为国家机器的职能已经有了较大的变化 ,更多地从阶级统治转向发展经济 ,它对宏观经济的管理和调控作用不可或缺且十分巨大 ,因而也是创造价值的。  相似文献   

18.
不作为犯罪是我国刑事犯罪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作为犯罪一样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研究不作为犯罪,首先要明确不作为犯罪的义务来源,不作为犯罪的义务来源是不作为犯罪的核心问题,它包括四个方面:法律明文规定的义务,先行行为引起的义务,职务或业务上要求的义务以及法律行为引起的义务。除此之外,道德义务不应成为不作为犯罪的义务来源。  相似文献   

19.
监狱罪犯离监探亲是法律规定的一项有利于监狱罪犯再社会化的刑事政策,专门系统地探讨这个问题具有重要价值。现行离监狱探亲制度在《监狱法》、司法部规定和监狱实践三个层面均面临诸多问题,因此,在对策方面,基于对监狱离监探亲决定权的行政执法权属性分析,从法律上赋予罪犯法定离监探亲权,要从《监狱法》及司法部的规定上加以完善,还要解决监狱办理上面临的实际困难,以促使这项制度得到常态化落实,促进罪犯改造和再社会化。  相似文献   

20.
论虚假诉讼罪中的“捏造事实”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鉴于法条和司法解释内容规定的不明确性和不完整性,需要对虚假诉讼罪中"捏造事实"的含义进行进一步解释。虚假诉讼罪是单一行为犯,利用他人捏造的事实提起诉讼的,也构成虚假诉讼罪。篡改部分民事法律事实提起民事诉讼也属于虚假诉讼罪中的"捏造",成立虚假诉讼罪。虚假诉讼罪的行为方式不包括不作为,隐瞒他人已经偿还债务的事实依然进行民事诉讼的,是积极地虚构事实,理应认定为"捏造事实"。若捏造的事实不会影响法院的公正裁决,不能定性为虚假诉讼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