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鞋底整体分离痕的检验是刑事技术领域出现的一个新问题。鞋底整体分离痕的形成机理不同于一般足迹,不同种类的鞋底整体分离,其形成的痕迹特征亦各有特点。刑事技术人员在应用鞋底整体分离痕时,要重点做好案件现场分离体的发现、提取、保存和分离痕的分析、比对检验工作,为侦查破案和刑事诉讼服务。  相似文献   

2.
鞋底整体分离痕迹的检验是刑事技术领域所研究的课题之一。不同种类的鞋底分离形成的鞋底分离痕迹各不相同,这就要求基层刑事技术人员在勘验现场时认真发现、提取、保存分离痕迹,根据痕迹的种类,形成原因、特征等进行比对检验,为刑侦工作服务。  相似文献   

3.
利用鞋底痕迹长减系数法推算遗留人身高是足迹分析中常用的方法,由于已有的经验系数取值都有一定的幅度,导致不同人利用该方法推算身高时差距较大,影响了该方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对几种常见鞋种系数进行了系统实验,得出了部分鞋种更为准确的系数取值,进一步完善了利用鞋底痕迹长减系数推算身高的方法,为足迹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完善和实际部门利用此公式推算作案人身高提供了较准确的参考系数。  相似文献   

4.
在交通事故逃逸案中,常常在事故现场遗留车体油漆碎片,车辆灯具玻璃碎片或者其他遗留物,如何利用这些遗留物认定肇事车辆十分重要。在平时的检验工作中,整体分离痕迹检验可以说是一种快捷有效的方法。 一、交通事故中整体分离痕迹的形成 在交通事故中,车辆由于撞碰、括擦、震动或因材料疲劳老化断裂,使物质断裂分离成若干部分,从而形成新的界面形态。 二、整体分离痕迹同一认定的原理 整体分离痕迹的形成过程中,由于新的界面形成的随机性,使物体原来的形状、连接方式、花纹、裂纹延续形态发生随机变化,具有不可重复性,这就构成了…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研究鞋底内面的省料槽结构,以及这种结构在鞋印中的痕迹反映,进行了解剖鞋底的实验,分析和总结了鞋底省料槽结构痕迹的特征属性,解决了省料槽结构痕迹特征中哪些是种类特征,哪些是细节特征问题。最后结合鉴定实例,充分阐明了此类特征的鉴定利用方法,为足迹鉴定更准确地进行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物体表面被破坏的情况与工具的强度和形状有着重要的关系。根据物体表面的打击痕迹推断工具的种类,可以从多角度进行分析。垂直打击,留下的是工具打击面的完整轮廓;倾斜打击,留下的是工具打击面的一个部分。从痕迹的轮廓和反映出来的边数、夹角、痕迹中心点之间的距离等特征可以推断出工具打击面的形状。  相似文献   

7.
车体痕迹是以车体作为承痕客体,与其他车辆或物体相互作用时在车体上形成的痕迹。刮擦痕迹在交通事故中属于轻微印迹,其形态结构能很好地反映接触部位的凹凸结构与运动过程。为准确比较同向行驶车辆速度的大小,可根据车辆刮擦痕迹附着物质翘起端的指向和堆积物的形态,利用现场材料制作的样本进行比较,判断出车辆的相对运动方向,从而确保交通事故处理工作更加客观公正,并对样本制作需注意的事项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案件现场众多特殊痕迹中,物体边缘痕迹是其中一种,它是由灰尘、水渍等物质在空间换位后形成的痕迹,此类痕迹没有严格的造痕体、承痕体之分。最为常见的边缘痕迹是由灰尘和水渍形成的。通过观察和分析灰尘和水渍形成的边缘痕迹,可分析留痕物体的基本形状,进而根据留痕特征进行同一认定。在检验过程中需要注意环境、留痕物质等对痕迹特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足迹识别是现代犯罪现场侦查的一个重要手段,而基于图像分析的足迹识别技术大大提高了足迹鉴定识别的效率。由于图像采集过程中无法避免出现各类噪音,在后期对足迹图像进行LBP特征提取时也会降低识别精度。针对这个问题对LBP算法进行研究,引入一种混合滤波LBP和PCA的图像特征提取算法,并应用于犯罪现场足迹识别工作中。算法首先采用中值滤波与小波变换的结合算法对采集的鞋底足迹图像进行去噪处理,并通过PCA算法对特征向量进行降维处理,最后采用SSIM结构相似度对鞋底图像进行匹配识别。经过与现有的LBP算法比较,引入的混合滤波算法可以明显提高鞋底足迹的识别准确度,在鞋底足迹识别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为犯罪现场勘查提供高效、精确的线索突破口。  相似文献   

10.
以聚氨脂材料制底的鞋是足迹检验中经常遇到的一种较新鞋种。这种鞋的主要特征有:耐磨、质轻以及生产中形成各种气泡。在足迹检验中,聚氨脂鞋底表面的气泡是重要的检验特征,不同性质的气泡对于足迹检验的价值不同。  相似文献   

11.
鞋底磨损特征的稳定性对于足迹的分析和鉴定具有重大的意义。文章以50位男性在不同时期内穿用不同鞋底花纹的鞋捺印的足迹为样本,分别找出每个磨损区域上、下、左、右四个最突出点,对其进行分别标记,同时测量突出点之间的距离。通过对所得数据进行列表计算和统计发现,尽管某人穿用不同的种类、大小、新旧的鞋子,但磨损特征的比值却较固定。  相似文献   

12.
一般情况下,道路交通事故逃逸案现场遗留的痕迹物证主要有:车轮痕迹、微量物证、手印、脚印、整体分离痕、擦划痕、擦拭痕、物品印压痕、DNA检材等,与之相对应的有关刑事侦查技术应用有如下若干方面。1.车轮痕迹技术的应用勘查逃逸案现场,首先应对地面嫌疑车胎痕迹进行发现和提取,通过对嫌疑车胎的检验分析可及时为逃逸案侦查提供重要线索和证据。因为逃逸车行经地面,其轮胎痕迹是逃逸案中最为常见、最容易遗留并被发现的痕迹物证之一,而且,其轮胎痕迹与形成此痕迹的轮胎和配用车辆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所以,在具体勘验时,应…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鞋底的物理性能、承受客体的物理性能、负重、伪装以及行走速度五个方面对影响足迹形成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和论述 ,指出了各自的特点 ,并就分析足迹时如何克服这些因素的影响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在实际工作中 ,个别的整体分离痕迹是由粘合体被分离后形成的 ,分离面与分离缘处同一平面 ,按照传统的检验鉴定方法 ,需将两部分分离面以相同比例一正一反的负片进行重叠比对 ,如使用图像处理软件就能快速的完成这项工作。本文将结合具体案例阐述该检验方法的具体操作过程 ,供广大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5.
对现有足迹检验技术的综合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足迹内涵的实质 ,决定了足迹检验技术的多样性和综合应用的可行性。行走习惯痕迹特征形成的科学理论依据及慎密的命名 ,以及传统的形象痕迹特征的命名 ,为研究足迹检验技术综合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足迹是犯罪现场常见的主要犯罪痕迹,但在犯罪现场上经常表现为残缺足迹。研究分析足迹的形成条件,有利于分析残缺鞋印的部位、种类及特征的可靠性;分析鞋印的类型及大小,可以比较准确地推断出现场鞋印的种类;分析鞋印的遗留部位、步态特征的位置、动作特点可作为参考依据;比对细节特征,作为检验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足迹,专业地说,是作案者在作案过程中遗留在承受客体上并能反映赤足或穿鞋袜的结构形态和人体行走运动的痕迹。它是犯罪现场遗留机率最高的痕迹。足迹检验不但能给侦查破案指明方向,缩小范围,提供线索,而且还是鉴别、证实和揭露犯罪的有力物证。中国是运用足迹作为刑...  相似文献   

18.
交通事故物证是指在交通事故发生后遗留在事故现场或从现场带走的能证明事故真实情况的一切痕迹与物品。根据痕迹物证的形态和形成特点,一般可将交通事故案件中的痕迹物证分为以下三类:(1)有形痕迹物证。车辆、伤亡的人体、现场路面及其它相关物体的表面上形成的撞击、刮擦、碾轧等痕迹称为有形痕迹物证;(2)附着痕迹物证。附着在车辆、人体及其它相关物体表面上的能证明事故发生情况的油漆、橡胶、塑料、油脂、纤维、毛发、  相似文献   

19.
足迹作为案件现场中常见的痕迹物证之一,在基层实践中对它的应用价值一直有不同的观点:一种倾向足迹无用;另一种倾向足迹万能。笔者认为这两种观点对我国足迹检验技术的发展都是有害的,全面正确客观地了解足迹,应从足迹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两个方面分析,将来的足迹检验技术应向着科学化、自动化和网络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0.
线条状痕迹是以凹凸起伏的线条反映工具上的特征的,并且凹凸象相反。工具与物体存在相对位移时,工具上凸起的部位能够形成凹陷的线条、工具上凹陷的部位能够形成凸起的线条。工具表面上的线条状加工花纹,通过压力作用,可以印压在物体表面上并形成线条状痕迹反映。根据线条状痕迹的具体情况,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断出形成痕迹的工具种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