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行政成本可分为显性行政成本和隐性行政成本.着重从隐性行政成本角度出发,对隐性行政成本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降低隐性行政成本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公共危机治理中的行政法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危机接踵而至,我们只有从体制、机制、法制等方面予以完善,不断提高预防和处置公共危机的能力,方可从容面对。其中,法制上的完善离不开对法学理论的研究,尤其需要以发展的角度深化对行政应急原则、行政主体制度、新型行政行为、行政协助制度、行政责任制度、特别权力关系以及行政法的国际化等诸多行政法学理论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要求行政法建立这样一个重要理念:政府与公民之间不是相互对立而是和谐共存、相互支持的关系.这与西方20世纪后期的公共选择理论适成对照.对于行政法学而言,公共选择具有两方面重要立论:行政主体具有经济人的自我定位;行政主体由自利功机引导,按照成本效益分析从事行政行为.本文围绕这两个立论展开论述,认为和谐社会下行政主体应当具有服务者的自身定位,行政行为应当以公共利益为取向.而对于公共选择理论的了解和研究则有助于从一个侧面为和谐社会中的行政法理念提供借鉴和比照,并有助于行政主体及其行政行为的进一步清晰定位.  相似文献   

4.
《公安研究》2010,(3):30-30
关保英在《现代法学》2009年第3期撰文认为,行政主体义务对行政法关系乃至于行政法治的走向起着决定性作用,它与行政法中的权利和权力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然而,在我国行政法学界历来重视对后两者的研究而忽视了前者,没有给行政主体义务以科学的定位,这不能不说是行政法学理论的一大缺憾。行政主体义务的成立,必须有法律或职权上的依据,有行政法上的义务形态,  相似文献   

5.
行政法“主体”称谓探索王先勇行政法的主体制度,既是行政法制建设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也是行政法学必须注意并加以认真研究探索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为与同行讨论,笔者对行政法的“主体”称谓问题谈一些看法。一、“行政主体”之说并不周全法学界、特别是行政法学...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成本分析的角度认为,采取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为主的混合模式会导致执行成本太大的不利后果。在当前,我国更应该采取以行政机关强制执行为主的混合模式,这既不削弱公正,又具有更高的效率和较低的成本。但是这必须与更加完善的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国家赔偿以及行政程序法制相衔接。  相似文献   

7.
腐败成本分析及其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腐败行为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损害。本文从腐败主体的角度出发,通过对腐败过程中存在的直接成本、机会成本和受罚成本的分析,阐述提高这三种成本,可以提高腐败者进行腐败行为的门槛,减少腐败行为,有利于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刘永健 《传承》2009,(16):140-141
行政行为是整个行政法学的核心,是行政法学的逻辑起点。作为行政行为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行政不作为,在我国行政法学界并未形成统一的观点,尚有较大的争议。本文将从各国关于其内涵的规定入手,着重对我国行政不作为的概念观点做一些简要的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9.
行政行为是整个行政法学的核心,是行政法学的逻辑起点.作为行政行为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行政不作为,在我国行政法学界并未形成统一的观点,尚有较大的争议.本文将从各国关于其内涵的规定入手,着重对我国行政不作为的概念观点做一些简要的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0.
我国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行政部门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难以还原明晰的元话语体系以探求本原,这使得府际争议的求解鲜有头绪。行政主体间性正是为破解难题而来,其基于行政主体范式和主体间性理念,构建行政法学与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桥梁,使之应用于公共行政之府际关系领域。行政主体间性倡导理性、创制规则,尊重多元行政主体的独立性,破除行政级别窠臼以实现多元行政主体间的全方位交流,营造排除强制力介入的自生自发秩序,实现后现代语境的多元政府间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1.
我国行政成本现状分析及优化路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控制和优化行政成本是我国当前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和途径之一。本文运用公共管理和财政支出的相关理论,对我国行政成本扩张、结构和收益等现状进行分析,对行政成本发展趋势做出判断,并提出控制和优化行政成本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2.
论行政标准成本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行政标准成本是行政成本控制的重要举措,是降低行政成本的有效途径。行政标准成本不仅是确定财政拨款的重要依据,而且是控制行政实际成本的重要依据。本文提出了测定行政标准成本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3.
蔡英辉  刘晶 《学习与实践》2008,(12):107-112
我国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行政部门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难以还原明晰的元话语体系以探求本原,这使得府际争议的求解鲜有头绪。行政主体间性正是为破解难题而来,其基于行政主体范式和主体间性理念。构建行政法学与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桥梁,使之应用于公共行政之府际关系领域。行政主体间性倡导理性、创制规则,尊重多元行政主体的独立性,破除行政级别窠臼以实现多元行政主体间的全方位交流。营造排除强制力介入的自生自发秩序,实现后现代语境的多元政府间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4.
政府组织规模与行政成本的财政思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合理确定政府组织规模,节约政府行政成本,构建一个成本低廉、运行高效的公共服务型政府是当前深化行政体制和财政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本文从合理政府组织规模的测度入手,对我国目前政府组织规模的现状、政府行政成本及增长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科学界定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提高财政资源使用效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行政立法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辨析行政立法效率与效益这对概念出发 ,借鉴当代国家行政立法经济分析的实践经验 ,从“成本———效益”的角度寻求实现行政立法效益的最大化 ,并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与新颁布的《立法法》 ,提出相应的思路与措施 ;依靠市场自我调节 ,节制行政法规的干预 ;多行间接诱导 ,少作硬性规定 ;健全行政立法过程公开、参与制度 ,重视经济专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公安研究》2012,(4):94-95
卢护锋在《当代法学》2011年第3期撰文认为,行政自制理论是近年来我国学者提出的行政法学新课题。该理论一方面是基于对立法和司法功能不足的反思,另一方面是基于对我国行政自制现象普遍化和内部行政法重新崛起的总结。行政自制理论的提出,改变了我国传统以立法和司法为中心建构行政法和行政法学体系的实践路径和理论模式,其对于行政法学研究视角的转换、研究路径与方法的拓展以及行政法学内容体系完善均具有变革性意义。  相似文献   

17.
《公安研究》2009,(5):92-92
陈永森、朱武雄在《云南社会科学》2008年第6期撰文认为,行政主体对成本的忽视造成了公共行政领域的成本困境。这种困境表现为行政成本不断攀升,公共行政领域的浪费得不到有效的控制,以私乱公、损公肥私的现象严重等。公共行政的成本困境有其深刻的文化根源,即公私不分的文化传统在行政主体头脑中形成的思维定势,  相似文献   

18.
我国行政成本多年来始终居高不下,严重影响了政府的运行效能和政府的对外形象,也阻碍了宪政体制下法治政府建设的正常进程。随着法治政府建设的逐步推进,各级政府必须引入法治控权思维,从制度机制上寻求降低行政成本根本之策。  相似文献   

19.
传统行政法学是以行政行为为核心概念构建的法学体系,行政行为概念的法治目的决定了其内涵,行政行为型式化支撑了其外延,两者共同决定了概念的核心地位。我国行政法学的核心概念经历了由具体行政行为到广义行政行为的变迁,其功能由形式法治向实质法治转变,但因型式化研究停滞导致广义行政行为概念外延的混乱,学界应加强对行政行为型式化的研究,构建以广义行政行为为核心的完整行政法学总论体系。  相似文献   

20.
公安行政成本包含显性可计量的公安行政物化成本和隐性不可计量的公安行政效益需求成本两部分内容。目前我国各地均不同程度存在公安行政物化成本投入低、分配不合理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滞碍了公安行政的有效实施,无形中加大了公安行政的效益需求成本。各级政府和公安机关应当以物化成本促效益,以效益保成本,对成本既敢于投入又防止滥用,以达到物化成本和效益需求成本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