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南斯拉夫哲学界,自一九六○年分裂为两大派:“实践派”和“辩证法派”。“实践派”自称为“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者”,主要代表人物有米·马尔科维奇、迦·彼特洛维奇、晋·弗兰尼茨基。“辩证法派”被认为是“正统的”马克思主义派,又称本体论主义派。代表人物有安·斯托伊科维奇、博·舍希奇、杜·涅德尔科维奇。在六十年代,实践派占压到优势,在社会上影响很大。从六十  相似文献   

2.
皮影戏曾是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河北农村最流行的民间艺术,据传,北京宫廷皮影传入冀南后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冀南皮影,曾有过“北有唐山,南有邯郸”的美誉。2006年,冀南皮影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午,该剧班还荣获河北省文化厅“农村文化之星”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3.
周秋君 《现代领导》2004,(10):38-38
冷战结束后,国际关系学界对世界格局的总体看法分成两派:一派是以“历史终结论”、“民主和平论”以及新近的“市场国家和平论”为代表的乐观派,它们举着自由主义的旗帜,对自由民主和市场国家在促进和平世界的来临方面信心十足;而与此相反的另一派论调则从现实主义的视角,悲观地预测了国际格局的未来走向,其代表有塞缪尔·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罗伯特·卡普兰的“黑暗时代和混乱说”等。在  相似文献   

4.
茶陵派与复古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明代文学研究中,以李东阳为首的茶陵派和前七子复古派的关系,一直是一个聚讼纷纭的问题。作为当事人,前七子的代表人物李梦阳一方面说过“我师崛起杨(一清)与李(东阳),力挽一发回千钧”,肯定李东阳是复古派的开路人;一方面又批评李东阳“承弊袭常”,“工雕浮靡丽之词,取媚时眼。”二说似乎自相矛盾,不免滋人疑惑。明末清初钱谦益编《列朝诗集》,以力诋复古派为职志。他在李东阳与前七子的师生关系上作文章,把  相似文献   

5.
闺中既以深远兮,哲王又不寤。 ——《离骚》 在屈赋中,“闺中”仅此一见。纵观古今各家对“闺中”句的理解,明显地分为两派:一派以王逸为代表,释闺中为王宫,即楚王所居宫殿,《楚辞补注》以前都如此;另一派以朱熹为代  相似文献   

6.
自蒋经国去世以后,国民党由权威主义独裁统治时代进入了群雄并起的“战国时代”,派系运作成为国民党权力斗争的主要形式之一。如所谓的“起立派”与“票选派”之争;“主流派”与“非主流派”之争;“官邸派”与“郝家班”之争等等。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一向俯首听命于党中央的国民党“立法院”党团也派系纷起,并以集团的势能向党中央的权威发起挑战。派系斗争掀起的政治波澜,不仅冲击着台湾的政治  相似文献   

7.
<正>踔厉奋发共襄复兴伟业,勇毅前行再谱时代华章。3月13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胜利闭幕。8天半的时间里,2900多名全国人大代表召开了一次民主、团结、求实、奋进的大会,拉开了新的历史帷幕。全国人代会是读懂中国的一扇“窗口”,是“中国之治”一次精彩的全景展示。读懂全国人代会,我们将进一步读懂“中国之治”,凝聚起新时代新征程上更大的发展信心。  相似文献   

8.
从知行合一到实事求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知行观念的不倦思索和研究是中华民族传统认识论的一条主线。从传统的知行观到毛泽东对实事求是的新概括,再到邓小平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之间存在着一脉相承的必然联系。这条贯穿古今的认识线索也遵循着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逻辑关系,符合列宁所讲的“螺旋式上升”的认识运行规律。一、传统知行观对“知行合一”的追求传统的知行观大致可划分为两条线索:一条是以孔子为代表的重“知”派,另一条是以荀子为代表的重“行”的派。当然所谓重“知”重“行”是相对而言的,到后期这两条线表现出合一的倾向,都向“知行合一”靠拢。孔子对知…  相似文献   

9.
一段时间以来,叙利亚从黎巴嫩撤军成了国际舆论关注的焦点。黎国内反对派天天游行示威,要求叙利亚“结束对黎占领”;美趁机施压,对叙文攻武吓,指责叙为“中东民主的障碍”,就连阿拉伯国家也纷纷要求叙利亚撤军,为“中东和平做贡献”。众所周知,1976年,为平息黎巴嫩内战,阿拉伯国家联盟授权叙利亚派3.5万军队,以“阿拉伯威慑部队”的名义进驻黎巴嫩。这一驻就是29年。如今黎巴嫩国内形势剧变,点燃了叙利亚撤军的导火索。2月14日,黎巴嫩反对派领袖、前总理哈里里遇刺身亡。这起看似偶然的暗杀事件迅速在黎掀起了一场规模空间时事报告52黎巴嫩…  相似文献   

10.
曾熙,号农髯,是海上的大家,他的名声一直与李瑞清捆绑在一起。作为北碑派在上海的领袖级人物,他在任何情况下,都紧紧跟着李瑞清而位列其次,所谓“千年老二”。李瑞清在民国初,以两江师范高等学堂“监督”(校长)的教育界身份,奠定了自身社会名流的声誉;再以其一手锯齿形北碑石刻线条之惊世骇俗,博取了大量好奇的眼球。而曾熙则甘拜下风,甘愿追随李瑞清而为其副,两者在书法上共同形成碑派书法  相似文献   

11.
3月16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闭幕会召开.国歌声中,又一年两会落下帷幕.从春天里出发,代表委员们将把两会精神带到各自的岗位,继续唱响“两会好声音”. “一步实际行动胜过一打纲领,改革发展贵在务实、重在落实”“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做给农民看”“抓改革落实,要勇于创新,少讲不能办,多想怎么办”……观察今年两会,梳理代表委员言论,对“落实”的强调,无疑是一个共识.  相似文献   

12.
阳秀琼 《当代广西》2009,(16):10-11
八月的北部湾,风云际会。8月7日,2009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在广西南宁落下帷幕,这场以“共建中国一东盟新增长极,拓展合作化危为机”为主题的会议,经过为期一天半时间与会各方政府官员、专家学者、企业精英的深入研讨,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一是对金融危机下开展泛北合作的必要性、重要性有了新的认识;二是对以南宁一新加坡经济走廊为重点务实推进泛北合作有了进一步的具体论述和认识;  相似文献   

13.
步入2008年,一度热得发烫的房市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年初以来,对于房市走势,既有以易宪容、牛刀等为代表的“唱空派”,亦有以任志强、徐滇庆等为代表的“唱多派”。一时间,众说纷纭.你方唱罢我登场,让人大有雾里看花之惑。然而,随着深圳商品房均价下调近40%.随着北京、上海等地房市陷人交易量急遽下降的“滞涨”状态,  相似文献   

14.
何晓 《传承》2008,(1):31-31
四川省的阆中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她悠久的历史,孕育了许多灿烂的民间传统手工艺术,其中最有特色的莫过于以该市宝台皮影大师王文坤为代表的川北皮影。川北皮影,人物造型较高,头帽相连,头身可以更换。按其大小尺寸分为大、中、小三种。大的高2尺许,俗名"大门  相似文献   

15.
傀儡,似乎是一个含有贬义的词,但当我看到皮影艺人路联达操纵手中的那个小傀儡,用他那娴熟的动作,通过小小竹竿赋予皮影以鲜活的灵魂与生命时,我重新理解“了傀儡”的含义。路联达似乎和那小小“的傀儡”之间有着神秘的约定,他和它气息相通、相互感应,路联达刹那间从一个普通人变成了一个神奇故事的讲述者——手挥无弦琴,目接千里外“,一口道尽千古事,双手挥舞百万兵”。小小的皮影,浓缩的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承载的是一代代艺人们的智慧与艰辛。长年的皮影表演操作,使路联达的两个大拇指已经弯曲变形,在路联达的这双手上,凝聚着一个皮影艺人的全部辛劳和欢乐。路联达的身上有着枝桠纵横的陈年故事,皮影艺术的背后,有着深厚无比的中国艺术精神。  相似文献   

16.
他总是在列车硬座车厢中部放上一只装有“绞股蓝”或“胖大海”等中药的大茶杯,宣传到这儿就喝上几大口,清清嗓子再工作。一年一度的铁路春运又拉开了帷幕,老丁手中的小喇叭和哨子又派上了大用场。老丁是南京铁路公安处乘警支队的一名乘警,从1991年担任乘警工作的15年里,他以一套独特的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一次,我在某市效区采访乡民政助理员孟健。他很“忙”,正在集市的影棚里放电影……“咦!助理员怎么当上了放映员?乡长给我讲了一段益助理和哑巴青年李建军的故事──那天,哑人儿找上门来了,两手比比划划,指指墙角的抹布、管帚,再指指自己的嘴巴,又从身上掏出一张毛票子,扔在地上,用脚踩了几下。益健看不懂,哑人儿急得“哇哇”直叫,重复了几遍“哑剧”,他才明白了,哑巴是在“说”:“你给我找个事做,干什么都行,擦桌子扫地都能干好,不挣钱,管我一口饭吃就行了。”孟健笑了,冲着他点点头。点头就是应允,就得认真去办。孟…  相似文献   

18.
<正> 问:当前我国的文化大讨论中,有人列举了“儒学复兴”、“彻底重建”、“两体中用”和“哲学启蒙”几大派,把您作为“哲学启蒙”派的代表,请问“哲学启蒙”的内涵是什么?答:这几年文化研讨的热潮中,出现了观点上的许多分  相似文献   

19.
何国强  唐凯勋 《思想战线》2005,31(5):132-140
中国民族学界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就有了"北吴南杨"之说.北学派的代表人物吴文藻和南学派的代表人物杨成志虽求学、治学和教学经历不同,学术倾向各异,但他们对中国民族学的贡献都非常突出.比较和分析南北两派,凸显其与学派的关系,客观地看待两个学派的学术传统,师其所长,大有裨益,同时,有助于中国民族学研究的发展定向.  相似文献   

20.
日本自1868年明治维新后,国力增强,便开始向外扩张.1874年以琉球国及日本备中州两起船难事件为借口出兵台湾,是其南进政策的一次实施,也是对中国领土主权的一次严重侵犯.1871年日本太平山(宫古岛)一艘贡船遇风漂至台湾南部北瑶湾触礁沉没,船员69人中,3人淹毙,54人被高士佛、牡丹两社山胞杀害,12人遇救生还.此原是一起寻常的船难事件,历史上曾屡次发生.此时日本竟以此作为侵台、侵琉的一种借口,首先于1872年册封琉球王尚泰为“藩主”,强迫确立日、琉的宗藩关系,作为侵犯台湾的根据,亦为其吞并琉球野心的初步实现.1873年来华换约的日本外务卿副岛种臣又派外务大臣柳原前光至总理衙门试探清廷对琉球船民被杀一案的态度,抓住“生番”未服“王化”,“姑置之度外”等一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