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民间妇女法律援助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根据中国民间妇女法律援助实践及笔者从事该项工作两年的体会,试图从妇女的立场出发,探讨民间妇女法律援助问题及特色.认为民间妇女法律援助和妇女维权是不同的概念,民间妇女法律援助是以妇女的需求为前提的诱致型制度创新.妇女的特殊权利障碍需要为妇女提供特殊的法律援助,并应该建立以妇女为本位的权利和援助策略.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法律援助制度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法律援助机构不统一;法律援助人员不符合中国法律援助的需求;法律援助经费匮乏。本文对这几个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后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冯祥武 《前沿》2011,(11):85-89
法律援助程序是指法律援助机构和当事人在法律援助活动中所应遵循的一定的操作规则,是法律援助制度有机整体的组成部分。在梳理法律援助程序的概念、特征及相关规范的基础上,若对法律援助程序进行价值思考和价值分析,则其价值目标主要是理陛价值和正义价值;其价值形态表现为显性价值和隐性价值。  相似文献   

4.
妇女法律援助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和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妇女法律援助的模式选择问题决定了妇女法律援助的发展方向。在中国较为丰富的妇女维权经验和相对较少的妇女法律援助实践中,中国妇女法律援助形成了三种模式:政府型妇女法律援助、民间型妇女法律援助和妇联型妇女法律援助。在甄别三种模式之后,本文创设第四种妇女法律援助模式:以政府型妇女法律援助为基础,以民间型妇女法律援助为主体,以妇联型妇女法律援助为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5.
中国青少年的"公民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体公民的总和构成了一个国家的整体;个体公民的整体素质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强弱。培养和造就一代具有现代公民意识的高素质公民,公民文化与公民教育是不可或缺的,尤其对于年轻的公民来说。能亲手建设中国人的公民文化,对于所有想为中国的现代化做出独特贡献的当代青年人来说,的确是一种幸运。  相似文献   

6.
李泽焓 《前沿》2014,(7):97-98
对于国家的法律制度来说,法律援助制度属于诉讼法律制度当中较为关键的部分,在社会保障体系当中不能够忽视,对我们国家目前的司法人权保障体系进行了一定的补充。我国现阶段法律援助制度虽然实施力度有很大提升,但是依然存在很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和现状给予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数字新闻     
5年援助60万人法律援助制度基本成形近5年来,中国有近60万人通过法律援助,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法律援助范围已经涉及到刑事、民事、行政诉讼及非诉讼的各项事务。日前,司法部部长张福森表示,经过7年来的探索和实践,中国法律援助事业获得很久发展,已建立了中央、省、地、县四级与人民法院相对应的法律援助机构,全国从事法律援助的专职人员队伍已达7000多人,已组建法律援助机构2156个。中国法律援助的范围正不断扩大,受益人数日益增多。  相似文献   

8.
中国法律援助制度:司法人权的重要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路易 《人权》2003,(5):31-33
2003年7月2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第385号国务院令,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分总则、法律援助范围、法律援助申请和审查、法律援助实施、法律责任和附则,共6章31条,自2003年9月1日起施行。这是中国第一部关于法律援助的全国性立法,目的是保障经济困难的公民获得必要的法律服务,促进和规范法律援助工作。它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中国法律援助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9.
杨毅周 《台声》2003,(10):10-11
一个中国原则,就其指明台湾与大陆的主权关系来说,是一个法理的概念。从历史到现实,一个中国原则从法理上台湾当局难于撼动。但从情感上,并不是没有影响。其中影响最深的,当是台湾同胞对中国的感情,更确切地说是对中国的认同感。在台湾的现实社会中,台湾民众对中国的认同感出现逐渐弱化的趋势,呈现混乱的局面。有的学者称之为“认同的危机”。这种“危机”对于两岸关系的发展和两岸的和平统一都将产生消极的影响,对此我们应当有所认识。因此,我们不但要关注一个中国原则的法理面向,也要重视一个中国原则的情感面向:中国认同的情感。一、关于…  相似文献   

10.
冯祥武 《人权》2010,(6):41-45
我国《法律援助条例》(以下称《条例》)只是明确提出“公民”可以获得法律援助,但是对于外国人、无国籍人是否可以获得我国的法律援助没有作出明确的说明。这便引发了有关外国人、无国籍人是否是我国法律援助对象,享有与我国公民同等的法律援助权利的问题。对于外国人、无国籍人是否是我国法律援助的对象,并享有与我国公民同等法律援助权利,在法律援助理论界尚未形成统一的看法。而在法律援助业务实践中对外国人法律援助的做法是以刑事诉讼援助为原则,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援助要以我国与外国公民所属国之间存在司法协助协议为前提。  相似文献   

11.
“原则”与“数量”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词汇。“原则”,是指说话或行事所依据的法则或标准;“数量”,则是指通过计量单位表现出来的事物的多少。然  相似文献   

12.
13.
格里芬借用的概念—“祛魅”和马克思在早期著作中引入的“异化”概念都蕴含了一个相近的思想批判主客体的分离。但由于两人所处的时代、肩负的使命和建构理论的目的不同,这两个概念又反映出二者思想上的巨大分歧。对此进行比较研究,有利于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当代西方哲学,正确评价以格里芬为代表的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思想,澄清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西方哲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鲁迅是现代中国迄今无人超越的伟大思想家、文学家。他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他后来走上了“一条中国知识分子唯一正确的道路”,“终于成为了共产主义者”;而在于他为中华民族贡献了别人无法贡献的、他个人独有的东西;而这种贡献是早在五四时期就开始了。  相似文献   

15.
市场化在农村的推进全面地改变了过去计划体制下农村的传统块状结构组织和整体性社会结构.与此同时,过去"生产队"式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失去了原有的效果.因而要从思维认识上转变到农民现代化的核心主题上,改过去"单位化"动员为"市场化"组织调控,才能使新形势下的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发挥有效的功能.  相似文献   

16.
文章阐述了邓小平的“三个有利于”和江泽民的“三个代表”两个论断共同的历史观基础和历史经验基础 ,及其在内容上的内在一致性。从“三个有利于”到“三个代表” ,反映了两代领导集体之间一脉相承的继承和发展关系 ,反映了本世纪最后二十多年历程中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胜利发展的历史轨迹。  相似文献   

17.
从"认识论"向"本体论"回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30年代,毛泽东发表了《实践论》一文,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创立后又一次将实践问题提上了哲学的议事日程。自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人们已经看到,随着人类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包括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在内的几乎所有现存的一切,都成了实践的对象。实践的问题不仅是认识论问题,而且是本体论问题。以改造世界为己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提出实践问题并成功地指导了一个多世纪世界性的革命运动后,正在回归到实践本体上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在21世纪的发展前景召唤着我们必须重视《实践论》的再研究和再评论。这对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引…  相似文献   

18.
罗静 《前沿》2010,(24):46-48
我们党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思考,经历了从"共同富裕"到"和谐社会"的发展。如何考察"共同富裕"与"和谐社会"理论之间的关系,这种发展也告诉我们在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上永远没有唯一的、现成的、永恒不变的答案。如何正确地认识社会主义,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实现,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在1990-2005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中,我国法院工作主题经历了由“稳定”到“公正与效率”的变化。分析引起我国法院工作主题变化的经济原因,有助于我们正确把握中国司法体制改革的走向。  相似文献   

20.
“侦查虚拟化”、“虚拟侦查”是伴随智能犯罪高发、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侦查而来的新名词.这一新概念的提出引发了作者的思考:究竞何谓虚拟化?虚拟化这个概念在侦查中的应用是否得当?是否会带来新的问题?从“虚拟”一词的本源词义入手,对当前学界中的“侦查虚拟化”等观点进行详细解读.有助于揭去“虚拟化”的神秘面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