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运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实现尺、桡骨远端骨骺发育分级的自动化评估。方法收集我国140例11~19周岁青少年左侧腕关节X线正位片作为训练样本。将尺、桡骨远端骨骺分为五个发育分级,每个分级均包含28例样本。另选35例作为独立校验样本。建立尺、桡骨远端骨骺五个发育分级的SVM分类模型,用留一交叉验证法(leave one out cross validation,LOOCV)进行模型内部交叉验证以及梯度方向直方图(histogram of oriented gradient,HOG)进行模型外部验证,分别计算其准确率(PA)。结果桡骨远端骨骺分级SVM建模、LOOCV和HOG的PA分别为100.0%、78.6%和82.8%。尺骨远端骨骺分级SVM建模、LOOCV和HOG的PA分别为100.0%、80.0%和88.6%。结论运用SVM建立的尺、桡骨远端骨骺发育分级的自动化模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为法医学骨龄评估软件的开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初步分析和探讨西藏地区青少年手腕关节骨骺发育情况.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法调取西藏自治区13~21岁青少年手腕关节X线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法庭科学汉族青少年骨龄鉴定技术规程》(GA/T 1583-2019)进行手腕关节处尺骨远端、桡骨远端、第一掌骨、第三五掌骨、近节指骨、中节指骨、远节指骨7个骨骺骨发育分级评价.结...  相似文献   

3.
男性青少年左右侧骨骺愈合推断年龄的差异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Zheng J  Lu HL  Chen L 《法医学杂志》2003,19(3):138-139,142
目的比较左右侧骨骺愈合差异对推断年龄的影响。方法观察130名男性青少年全身六大关节及骨盆X线片上27个骨骺愈合指标,比较左右侧骨骺愈合程度有差异的部位及级别;左右两侧分别用多元回归方程推算年龄,做比较分析。结果76例左右侧推算年龄一致,47例左、右侧差值小于0.5岁,7例差值在0.50~1.0岁之间,94.6%左右侧推算年龄误差在0.5岁内。左右骨骺愈合差异多见于肱骨近端、桡骨远端、尺骨远端、髂嵴。结论左右愈合度的细微差异对年龄推断无统计学意义。左右骨骺愈合差别不存在一侧的偏向性。  相似文献   

4.
在腕部损伤中,舟骨骨折的发生率比较高,仅次于桡骨远端骨折。舟骨骨折一般通过影像学上检查可以确诊,但在一些情况下易出现误诊,现报道1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四川省藏族青少年膝关节骨发育趋势,更新利用膝关节骨龄推断我国藏族青少年活体年龄的数据资料。方法在我国四川省阿坝地区调查483例14~19周岁藏族男、女性青少年膝关节X线片,选取股骨远端、胫骨近端及腓骨近端骨骺作为骨骼发育指标,观察骨骺发育情况,并运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计算出青少年膝关节骨骺闭合年龄的描述性数据。结果膝关节中,闭合最早的骨骺是股骨远端骨骺,闭合最晚的是腓骨近端骨骺,其中女性青少年膝关节骨骺发育较男性提前约1岁左右。结论应用于法医学活体骨龄鉴定的藏族青少年相关数据资料应定期更新。本研究结果可为法医学、人类学及临床医学等相关学科在进行骨龄评价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青少年膝、踝关节骨骺闭合趋势与骨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针对当代青少年膝、踝关节骨骺发育的特点,分析青少年骨骺生长发育的变化趋势,并探讨其在活体年龄鉴定中应用的可能性. 方法 摄取华东、华中、华南三地区1 709名年龄介于11-21周岁两性青少年双侧膝、踝关节正侧位X线片,从上述关节中遴选出股骨远端、胫骨近端、腓骨近端、胫骨远端及腓骨远端骨5个骨骺作为骨骼发育指标,观察各个骨骺的发育情况;通过统计分析得出各骨骺在不同年龄组中处于骨骺闭合等级的比例,确定研究膝、踝关节骨骺闭合的纳入人群,并计算出每个骨骺闭合的年龄范围.结果 与上世纪60年代的研究资料相比,5个骨骺闭合年龄提前约2-3岁;与本世纪初的其他研究相比,结果 基本一致. 结论 利用骨骺闭合时间推断活体年龄所依据的数据得到有效更新,并对当代两性青少年年龄界定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Ye LY  Li K  Ye K  Zhang QC  Liu ZH  Wen XM  Liu SH  Peng YB  Ni J 《法医学杂志》2008,24(3):182-184
目的描述当前我国14岁青少年手腕骨发育特征,并初步评估14岁的青少年骨发育的变化趋势。方法以湖南娄底地区14岁青少年为对象(男53人,女56人),拍摄左手腕部X线片,参照顾氏图谱法描述各选定观察部位并分析发育特征,将统计结果与顾氏图谱法14岁骨龄标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顾氏法相比,男生组桡骨远端、第1掌骨近端和近节第4指骨骨骺发育程度较高,而女生组桡骨远端、第2~5掌骨、第1~5近节指骨和第2~5中节指骨骨骺发育程度较高。结论当前我国14岁青少年骨发育存在提前趋势,在女生组尤为显著。14岁是刑事责任年龄点之一,法医推断该年龄时应注意该特征对推断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桡骨远端骨折是指距桡骨远端骨关节面3cm以内的骨折,1783年Pouteau首次对其进行描述,桡骨远端骨折约占急诊骨折的1/6[1],前臂骨折的3/4[2],是腕关节最易骨折的部位,其中桡腕关节内骨折约占桡骨远端骨折的25%[3]。  相似文献   

9.
正1案例资料1.1案例1伤者韩某,自称与张某发生纠纷时被拧伤左手腕,造成左桡骨骨折。张某在韩某骑二轮摩托车欲离开时,抓住其左手阻拦,韩某甩开后骑车走出场区。约5min后,韩某单手骑车返回,并称被抓手腕时受伤,不敢活动。医院X线检查示:左桡骨远端骨折,手术内固定治疗。经法医鉴定构成轻伤。双方对损伤形成过程各持己见,要求进行法医学鉴定。  相似文献   

10.
<正>骨折的成伤方式或者成伤机制分析在损伤程度鉴定中是必要的,甚至是不可或缺的,具有重要价值[1]。文献有关于颅脑损伤[2]、颅底环状骨折[3]和肋骨骨折[4]等致伤方式、成伤机制的报道,提示不同部位骨折成伤机制的分析对还原案件事实、判断案件性质具有直接的证据价值。本文报道一例以桡骨远端骨折的形态特征来分析成伤方式、重现致伤过程的案例,为办案机关查明事实、解决纠纷、公平公正处理案件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1案例例1:某女,36岁,农民。某日在田间看水时与村民发生争执,被对方用耙把捅及左肘部,当即后仰倒地受伤。被送往医院,经X线摄片,诊断为左肘关节后脱位、左桡骨头骨折,手术在左肘关节腔内取出桡骨小头碎骨片二块。经当地法医两次鉴定其损伤为“轻伤,其损伤符合他人直接用钝器打击所致。”被告人认为伤者的损伤并非耙把打击所致,而系伤者摔跌于田间时造成,要求重新鉴定。重新鉴定认为伤者左肘关节后脱位并左桡骨小头骨折符合被捅后摔倒时手掌着地时所形成,而不符合钝器直接打击所致。例2:某男,45岁,农民。因与邻居发生纠纷扭打而倒地受伤。1…  相似文献   

12.
复核鉴定是对原鉴定的认定或否定、补充。我室自1991年8月至1996年12月期间受理的1542例活体检验中复核鉴定有150例,占鉴定总数的9.72%。本文将150例复核鉴定情况总结分析如下:资料分析1.案件性质刑事案件143例,民事案件7例。2.复核鉴定时间距发案最短31天,最长4年,平均157天。3、伤情及原鉴定结论头部外伤69例,容貌毁损10例,各种骨折42例(肋骨骨折8例,肢体骨折26例,脊椎骨折6例,鼻骨折2例),耳损伤5例,眼损伤14例,外伤性血尿6例,外伤性癫痫2例,软组织挫伤2例。150例中,原鉴定重伤73例,轻伤70例,轻微伤7例。4.鉴定…  相似文献   

13.
医源性损伤责任参与度的评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医源性损伤在人体损伤中作为条件性、偶然性因素,在法医学专著中提及甚少,且在损伤鉴定中也未引起足够重视,可能加重被告的法律责任。本文就实际案例中所遇到的情况,对医源性损伤在伤情鉴定中责任参与度的评定进行探讨,旨在引起司法鉴定工作者的重视。1案例案例1:某女,学生,因被同学推倒致伤,即到当地卫生院按左前臂双骨折行外固定并收住院。治疗期间,患者诉左前臂痛,未引起医生重视,仅予止痛处理,1周后发现左前臂皮肤发黑,左前臂软组织大面积坏死,诊断为室筋膜综合征而行截肢处理。案例2:某男,38岁,因外伤到县医院拍片后按左桡骨远端骨折行…  相似文献   

14.
一例外伤性眶尖综合征的法医临床学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眼眶外伤在法医临床学的鉴定中已不乏见,一般多由跌撞或拳击眼部所致。钝器造成的单纯性眼眶捅创较为少见。由于此类损伤易伴有视神经或颅脑损伤等合并症,故损伤评定较为复杂。其中外伤所致的眶尖综合征(Orbitalapexsyndrome)在法医临床学的文献中尚未见报道。本文通过一例伞端致眶尖综合征的检验,对其诊断标准、发生机理及法医临床学鉴定中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及探讨。案例资料齐某,男,32,既往体健。1994年8月15日因问路与他人发生口角,被对方用伞端捅入右眼眶上缘致伤,齐将雨伞拔出后,自感右眼胀痛,视物模糊,即刻到医院治…  相似文献   

15.
郭兵 《证据科学》2004,11(1):65-66
《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标准》(GB18667—2002)将四肢长骨-骺板以上线性或粉碎性骨折分别评定为X级、Ⅸ级伤残。对此两条款存有两种认识,一种认为指关节内骨折,一种认为系儿童的骨骺及骺板骨折。笔者认为以上两种认识均是片面的,前者忽略了骺板的特有概念,将骺板与相当于骺板位混淆,后者又人为缩小了评定的范围,将之局限于儿童。从法律角度讲,儿童指未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此年龄界限与骺板的发育过程不符。以下谈谈笔者对条款的粗浅看法和骨骺及骺板损伤的法医学鉴定要点。  相似文献   

16.
交通事故活体鉴定125例分析冀建华,吴宝琛,靳永胜道路交通事故人体损伤常与刑事责任和损伤赔偿密切相关,少数利用车辆进行他杀或自杀伪装交通肇事。本文总结在北京市大兴县境内发生的125例交通事故损伤,就其损伤及鉴定特点进行分析讨论。资料及结果为统计分析方...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交通事故眼部损伤的致伤方式、损伤特征、伤残等级鉴定等相关问题。方法对本所2007年3月至2009年3月鉴定的84例交通事故眼部损伤致残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研究其致残原因、鉴定时机及鉴定方法。结果视力障碍是最主要的致残原因,其余如眼球缺失,眼睑、泪器损伤和外伤性白内障及视野缺损等情形则相对少见;大部分眼外伤均为单眼损伤,致残后果也多为Ⅶ~Ⅹ级。结论通过一些测试和视觉电生理技术,可有效地提高视力障碍鉴定的准确性:对于一些存有眼部既往疾病的伤者,应要求其尽可能提供伤前视力或眼科资料;对于一些视觉功能存在变化可能的眼部损伤,可适当延后鉴定时机。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踝关节MRI T1加权图像中胫骨、腓骨远端及跟骨骨骺发育特点,为踝关节MRI成像是否有助于青少年14、16及18岁年龄推断提供明确的答案。方法收集1025例8-25岁的汉族青少年踝关节MRI T1加权图像,探索年龄与分期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各期年龄分布的性别差异,并建立推断个体是否年满14、16及18岁的Logistic回归方程。结果年龄与胫骨、腓骨远端及跟骨骨骺分期呈正相关。胫骨、腓骨远端骨骺完全闭合的最小年龄为男性14岁,女性13岁;跟骨骨骺完全闭合的最小年龄为男性14岁,女性11岁。除胫骨、腓骨3期,各期年龄分布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判断个体是否年满14、16及18岁的方程的推断准确率分别为:男性97.52%,90.08%,82.64%;女性97.59%,97.59%,87.95%。结论踝关节MRI T1加权图像在法医鉴定的活体年龄推断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胡春  汪龙飚 《证据科学》2000,7(4):182-183
肋骨骨折是胸部常见的损伤,要求作法医学鉴定的案例也很多。本文结合122例肋骨骨折的鉴定实例,对有关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材料和方法 1.材料来源 122例材料来源于兴化市人民法院和兴化市公安局两家1989年~1998年的10年法医学鉴定档案材料,各例均有检案记录。 2.方法本文按性别与年龄,损伤部位,肋骨骨折数目,骨折部位,骨折原因,并发症,损伤程度逐项填表整理分析。  相似文献   

20.
郭红斌 《法医学杂志》1996,12(2):93-93,92
损伤与疾病13例法医学鉴定分析郭红斌(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北京100039)在法医学活体鉴定检案中涉及损伤与疾病关系的案件日益增多,随着临床学科的不断发展,法医临床学也需要更多的临床知识来武装。近二年来我室13例法医学鉴定涉及损伤与疾病的关系,下面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