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成文法的局限性需要刑法解释,司法解释在刑法解释中占了大部分比例。目前,我国刑法司法解释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如刑法司法解释主体不规范、刑法解释内容立法化、刑法司法解释与立法解释效力冲突等,因此,需要找到相应的完善方法。  相似文献   

2.
张晶 《理论月刊》2014,(4):107-111
越权刑法司法解释指超出法定解释权限的刑法司法解释,主要有违背罪刑法定原则、刑法基本理论以及超越解释的本体限度三种类型。针对刑法司法解释中存在超越限度的情形,提出从观念树立和制度构建两方面来把握刑法司法解释的限度。在观念上,应当坚守罪刑法定原则和提倡形式解释论。在制度上,需要构建一元二级的解释主体机制,建立法官个案解释,引入判例制度,建立司法解释备案审查制度以及构建越权司法解释的撤销机制。在观念和制度双重作用下,实现刑法司法解释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3.
关于刑法适用的司法解释,有的由最高人民法院制作并发布,有的由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共同制作和发布,都可以作为判决依据在判决书中援引。最高人民检察院也会单独发布相关司法解释,这种司法解释虽然属于法律渊源,可以作为判决论理的依据,但不能作为裁判的依据。因此,不能在判决书的判决依据中援引,只能在论理部分提及。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公安部联合发布的立案标准,同样不能直接作为裁判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2020年伊始,万象更新。连载栏目从第1期迎来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刑庭副庭长臧德胜的著作《法官如此裁判:刑事审判要点解析(刑法总则卷)》.臧德胜作为一名法官,在这本书中从刑事审判的角度谈刑法适用,很有特色。他通过自己审理的案件,归纳出刑法适用的30个要点,结合这些案件阐述自己对案情的研判、对刑法的理解、对案件作出裁判的心路历程。无论你是年轻的律师、法官还是检察官,阅读本书都可以跨过基础知识,直击刑法适用中的问题,跟随法宫的裁判思路,增长适用刑法的经验和智慧。  相似文献   

5.
中国刑法与少数民族人权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大华 《人权》2005,(5):34-37
一、静态存在的民族刑法现行刑法是一部兼重社会保护与人权保障双重机能的刑法。静态存在的民族刑法包括刑法总则关于少数民族之变通规定和刑法分则关于少数民族的若干规定。从总则来看,关于刑法之变通规定存在两处:一是总则规定刑法适用效力范围上,少数民族属于法律有特别规定的情形,部分地不适用刑法规定。即第6条第1款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本法。”这是我国刑法关于刑法空间效力的基本原则。根据本条规定,不论犯罪人是我国公民或外国人,也不论被侵害的是我国利益或外国利益,只要是在我国…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出现了大量的刑法司法解释(尤其是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所作的联合司法解释),这些司法解释对于统一各种不同的认识、协调各类法律规范的内容,以及在保持各地执法工作的相对平衡等方面,无疑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理论上缺乏对司法解释应循原则的深入研究,而法律上又没有对司法解释进行监督的程序规定,因此,近年来我国的某些刑法司法解释也存在着一些明显的不足,并且一直得不到应有的纠正,以至于影响到刑事法律规范的正确适用,影响到实际执法与刑事立法的协调一致。有鉴于此,笔者试图通过对现行刑法司法解释中存在的问题的剖析,以说明在当前加强刑法司法解释法律监督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7.
《刑法》第330条设立的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在实践中面临适用困难的问题。从法律原因上看,主要是与刑法、行政法相关规定衔接时没有体现违法和犯罪的差别,刑法与相关司法解释衔接时出现该罪主观罪过受限、与他罪适用竞合有关。为此,有必要从立法和司法两个层面完善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在日常传染病防治和重大疫情期间的适用情形,使刑法与行政法、司法解释相关规定衔接补充,为构建公共卫生防疫和重大传染病防控现代化体系提供刑法保障。  相似文献   

8.
一、刑法溯及力的裁判规则作为制定法,都存在是否适用于该法制定或者施行之前发生的行为的问题,理论上称之为法的溯及力,即溯及既往的效力。我国刑法第1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本法施行以前的行为,如果当时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的,适用当时的法律,如果当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的,依照本法总则第四章第八节的规定应当追诉的,按照当时的法律追究刑事责任,但是如果本法不认为是犯罪或者处刑较轻的,适用本法。本法施行以前,依照当时的法律已经作出的生效判决,继续有效。”  相似文献   

9.
罗钢 《理论月刊》2014,(5):102-105
城市违法建设出售行为是目前我国城镇化过程中的热点问题,对此,地方司法实践有扩张适用非法经营罪的冲动和趋势。若深度解读非法经营罪相关司法解释的价值倾向,尊重司法解释演进中所形成的传统,结合情节犯中蕴育的刑法谦抑性原则,则可由此判断城市违法建设出售行为不宜作为犯罪处理。即使司法实践中遇有特殊情况确实需要定罪处理,也必须按照司法解释中的双重审慎原则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10.
最高人民法院于1998年作出的第四号司法解释(即1997年11月4日颁布的《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突破了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关于盗窃罪的规定,增加了盗窃罪构成的选择性条件,而且第四号司法解释基本上是1992年同一名称司法解释的翻版。类推制度施行时对刑法进行类推解释是允许的,而当罪刑法定原则确定后仍将以前的类推解释搬来照用不误,或者继续进行类推解释,那就难以理解了。  相似文献   

11.
3.但书规定的适用【裁判规则】裁判文书中可以引用刑法第13条作为裁判的依据。适用但书规定的案件,介于罪与非罪之间,法官需要遵循司法解释等规定并合理行使自由裁量权。第一,但书规定可以在判决书中作为出罪理由。如前文所说,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行为,首先符合了犯舉的构成条件,尤其是对行为性质的定性上与认定有罪基本一致,如前述《未成年人刑案解释》中规定的不认为是犯罪的行为,均已符合了盗窃犯罪的构成要件,如果将其认定为犯罪,也并不存在适用法律上的明显错误。  相似文献   

12.
在司法实践中,法官和律师就合同法第114条规定的违约金调整规则的适用问题,存在很大分歧与争议。最高人民法院于2009年2月9日通过《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法释〔2009〕5号,简称《合同法司法解释(二)》),该司法解释第27-29条则对如何适当调整违约金提供了较为具体的裁判规则。研究合同法及《合同法司法解释(二)》的违约金调整规则,以把握其制度指向和适用方法,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3.
刑法新变化引起的理论问题主要是单行刑法时间效力和罪名规定问题 :单行刑法从通过、公布到生效施行之间必须有一定的时间间隔 ,不能同时生效 ;单行刑法应遵守刑法所确定的“从旧兼从轻”的溯及力原则 ,并加以明确规定 ;对罪名确定问题应从长远角度考虑 ,尽早在单行刑法中实现罪名立法化。  相似文献   

14.
刑法司法解释应坚持反对类推解释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刑法虽然在立法上废除了类推制度、将罪刑法定原则予以立法化,但并未遏制住在我国刑法司法解释实践中类推解释较为普遍地长期存在的现象。类推制度借类推解释还魂的现象,使罪刑法定原则在刑法司法解释领域的贯彻面临困境。  相似文献   

15.
刑法的适用范围刑法的适用范围,指刑法的效力范围,即刑法对什么人在什么地点、什么时间实施的犯罪有效。我国刑法对适用范围的规定有:①对地域上的适用范围。凡在我国领域内(包括领土、领水、领空)犯罪的,不管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我国刑法。在这里有两个问题需要注意,第一,在我国船泊或者飞机内犯罪的,即使我国的船泊或者飞机不在我国领域以内,也适用我国刑法。第  相似文献   

16.
在实践中,司法解释能否成为行政执法依据是行政机关的一大困惑。根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要求,司法解释作为依法行政的依据并不合理。由于不能体现人民的共同意志,司法解释的效力范围应限定在司法机关内部,否则难以实现司法公正的目标,更不符合法治统一的要求。对此,人大应当加强立法,行政机关要严格地依法行政,司法解释的效力也应尽快被明确,才能统一行政机关对司法解释的适用态度,这对于推进依法行政和依法治国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7.
刑法解释的时间效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人权保障的考虑,现代法治国家无不将"罪刑法定"作为刑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加以规定,我国1997年修订刑法时,也将该原则作为刑法的三大基本原则之首在刑法典中作了规定(第3条),并废止了与该原则相悖的类推制度.作为"罪刑法定"原则的一个重要派生原则,刑事立法在时间效力上坚持"从旧兼从轻",即法不溯及既住,除非依照新法对被告人更有利,这也是没有疑义的,我国刑法第12条对此也作了明文规定.本文要探讨的是刑法解释的时间效力问题.  相似文献   

18.
王君祥 《前沿》2006,(8):85-87
习惯国际刑法指的是那些旨在制裁、防范国际犯罪,维护国际社会共同利益而且具有明显强行法性质的各类国际刑事习惯规范的总称。习惯国际刑法在国际刑法的实体和程序领域有广泛的适用;国家法院的司法判决有助于习惯国际刑法规则的形成,同时,国家刑法在适用习惯国际刑法裁判某一国际犯罪案件或者执行国际犯罪案件判决的时候,会与本国固有法律相冲突。  相似文献   

19.
论宪法基本权利的效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何正确认识宪法基本权利的效力,是当前法学理论和实践领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宪法基本权利应当具有直接效力,这种效力源于宪法本身的最高效力和法律权利的基本属性,它具有广泛性、具体性、现实性和可诉性的特征。宪法基本权利的效力有3种基本表现形式:基本权利对国家权力的效力;基本权利对私人之间活动的效力;基本权利对社会生活的效力。宪法基本权利的实现主要是通过基本权利的普通法律具体化、基本权利的直接适用和对基本权利的司法解释3种途径来完成。  相似文献   

20.
法律溯及力即法律溯及既往的效力,就是新的法律颁布后,对他生效前所发生的事件和行为是否适用的问题,如果适用,就具有溯及力,如果不适用,就不具有溯及力。我国刑法对溯及力的规定采取了“基本上不溯及既往”的原则,即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刑法施行以前的行为,采取从旧兼从轻的原则,也就是原则上不溯及既往。我国的行政诉讼法虽是一部程序法,但也存在着溯及力的问题。由于该法对其实施前发生的具体行政行为能否适用溯及既往的原则没作明确规定,因此,行政诉讼法实施后,其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