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 毫秒
1.
2月26日,中共山东省委副书记、济南市委书记姜大明在听取章丘市委汇报时,就“征求意见”谈自己的看法时说:现在征求意见,听真话,并不是那么容易。尤其是领导机关,握有人权、财权、物权,下面的不同意见,不太容易听进去。很多“意见”其实都是说的漂亮话,都是摆设。民主生活会上,提意见也很有“水平”。批评别人,就说“不爱护自己,不注意身体健康”;自我批评就是“工作上有时求稳,有时求急……”全是表扬话!  相似文献   

2.
领导者处理与下级关系的误区领导者处理与下级关系的误区,可分为心理上的误区和领导方法上的误区两大类型。心理上的误区具体表现有以下几种:1.自负型:一些领导者自负独尊,只相信自己的意见正确,对其他人的意见拒不采纳或轻易否定,以显示自己的所谓的魄力或才能。...  相似文献   

3.
张锋 《群众》2000,(10)
人们常说,尊重他人意见是做人的一种美德,尊重群众意见更是领导者的必备素养。意见者,见解也。相同的意见、拥护的意见,往往听起来顺耳;而不同的意见,即所谓“异见”,往往听起来有点逆耳。“异见”者,不外乎三种情况:不同见解也,独到见解也,反对意见也。所以说,尊重意见关键在于尊重“异见”。其实,有不同的看法、不同的意见并不奇怪,更不可怕。正如毛泽  相似文献   

4.
一个聪慧的领导者,应当善于“听话”,在广泛听取各种声音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领导方略。判断一个领导者会不会“听话”,关键要看他有没有“想听话”的愿望和“会听话”的能力。有经验的领导者认为,“听话”不仅要善于用耳听,还要善于用眼听,更要善于用心听,做到耳朵、眼睛、大脑并用,使之听得真、听得实、听得切。  相似文献   

5.
“下级病”的病根子是干部机制方面不健全。倘若干部的提拔使用都是民主化的,透明度很高的,被遴选的干部都有充分展示自己才华和能力的机会,群众也有反映自己意见的畅通渠道,班子在表决时每个人投上神圣的一票,那么,下级就不会生出这个“病”来了。  相似文献   

6.
途径一目标理论是在伊万斯和豪斯及其同事的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提出的。它研究领导者在其影响下的下级行为有效通达工作目标途径的一种领导方式。有作为的领导者,应下大力气研究自身的领导风格、领导方略,及时研究分析自己所处的领导工作环境,去帮助下级有效地完成工作目标,才能在千变万化的环境中,保持冷静的头脑,担当起“领导者”的责任。显而易见,作为一名领导者,最重要的是能够影响下级的满意感、动机和行为。然而,我们不得不指出,在当前的干部队伍中,无论哪一层级领导,能够有这种意念并身体力行的,并不多见。显然,借助途径…  相似文献   

7.
以不能为能     
以不能为能 ,是领导艺术和用人法则中的最高境界。它指领导者和管理者不一定熟悉某项具体的工作 ,但靠部下却能完成这项任务。即领导者和管理者必须具备弃细务、识大体 ,变自己的“不能”为“万能” ,从而成就一番事业的能力。为此 ,领导者首先要分清领导与被领导之间的关系 ,认清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在事业中的不同职责。荀子曰 :“人主者 ,以官人为能者 ;匹夫者 ,以自能为能者也。”即领导者以知人为本 ,以管理部下为能 ;部下以知事为本 ,以自己会干为能。也就是说 ,领导以会用人为才能 ;部下以出谋划策为才能 ;领导以善于听取大家的意见为才…  相似文献   

8.
在现实生活中,似乎被下属“仰视”的领导居多,一方面,是“下级服从上级”的纪律观念惯性;另一方面,是下属出于对领导的尊敬、恭敬。然而,正是往往由于这种“正常”的“仰视”,无形中疏远了领导与下属、领导与群众的关系。以致上下级之间只有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忽略了更应该有的平等的同志之间的关系;以致一些不清醒的领导觉得下属和群众对自己“仰视”是天公地道的,甚至总觉得自己“永远是对的”,听真言、诤言更是无从谈起。  相似文献   

9.
常言道:“会说的不如会听的。”领导者只有做到会“听”,及时发现和了解他人的长处、短处、思想、情绪、意见和建议等,才能实现与人沟通,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0.
在社会组织系统中,除了最基层的群众,凡在一定岗位上的领导者或管理者,都有自己的上级和下级,都面临着处理上下级关系的问题。因此,领导者处理好上级与下级的关系,对于领导者实现领导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有利于工作环境的改善。领导者对上级领导,起着承上启下、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桥梁作用;对于下级,则起着组织、指挥、调度、控制、协调、平衡的纽带作用。领导者可以凭借自己的有利地位,采取行政干预手段,施加强有力的影响,按照工作需要和自己的意愿,去调整、改善、加强工作环境内的人际关系。同级之间、同事之间,由于都是同级的人…  相似文献   

11.
倪安和 《现代领导》2004,(12):41-41
对话,进行形势教育,开展日常的思想政治工作,都要求领导者善于调换一个角度,放弃自己“评论员”、“观察员”的身份,克服“角色差异”,站在做工作的对象的一边来考虑问题,将“我讲你听”转移到“为他着想”上来。这种说话艺术,可以使对方感到句句都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切身利益,言者谆谆、被肝沥胆;听者动容,情谊交融,  相似文献   

12.
如何掌握十五字方法?怎样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全面的实际情况,避免决策失误?陈云认为一个重要方面是要善于听取不同意见。晚年陈云在阐述“难者在弄清情况,不在决定政策”时,语重心长地说:“要善于听取不同意见。对于一件事,我有了一个意见之后,可以先放一放,再考虑考虑,听听有没有不同意见。如果有不同意见,就要认真听取,展开讨论,吸收正确的,驳倒错误的,使自己的意见更加完整。驳倒错误意见的过程,也是使自己的意见更加完整的过程。如果没有不同意见,自己也要假设一个对立面,让大家来批驳。有钱难买反对自己意见的人。有了反对意见,可以引起…  相似文献   

13.
刘根生 《群众》2000,(3):63-63
关于讽刺弄虚作假的顺口溜,我已经听过不少。最近又听朋友讲了一则新的:上级压下级,层层加码,“码”到成功;下级骗上级,层层注水,“水”到渠成。从这则顺口溜至少能看出两点:有人喜欢说假话,有人喜欢听假话。喜欢说假话的,说起假话来已是一套一套:一是信口开河:上级要数据资料的时候,不经过调查就胡乱填  相似文献   

14.
武春 《人大研究》2011,(4):40-41
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专项工作报告后,都要形成并下发对专项工作报告的审议意见。不少地方的人大常委会下发的审议意见,标题或内容都有类似“人大常委会对某项工作报告的审议意见”这种提法,笔者认为欠妥。正确的提法应多加上“组成人员”四个字,类似“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对某项工作报告的审议意见”。实际上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审议意见和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也不完全是一回事,其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15.
《今日浙江》2007,(24):45-45
会前听取意见。认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是开好民主生活会的前提。听取意见要有广泛性,既要听取上级领导的意见和建议,又要听取广大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既要听  相似文献   

16.
由于受体制、法律等因素影响 ,“条管”部门自觉接受监督有所减弱 ,如何加强对“条管”部门的监督 ,健全监督制度 ,拓宽监督渠道 ,消除执法监督的“空白地带” ,是地方各级人大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课题。对此 ,笔者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建立干部任命征求意见制度。可作出规定 ,对“条管”部门主要负责人的任命 ,在征求地方党委意见的同时 ,要听取地方权力机关的意见 ,形成共识后方予任命。每年“条管”部门的上级对下级工作考核时 ,要征求地方党委和地方权力机关的意见 ,将意见作为重要的年度考核依据 ,并将此形成制度。二是建立法律…  相似文献   

17.
奖金,通常应该是上级发给下级的,或是单位发给职工的。但据报道,江苏扬州市原常务副市长戎文凤,先后收受贿赂116万元,有的就是下级发给她的“奖金”。下级给上级领导“发奖金”的事,在现实社会中并不少见。只是这种现象一直被有关部门漠视了,似乎也被公众默认了,大家彼此心照不宣。作为上级领导,对所分管的单位及下属给予支持,是其应尽的职责本分,不应以此作为向下级讨索好处的理由,其下级也无须敬奉回报。事实上,从来就不存在什么“下级奖赏上级”之说,所谓下级给上级“发奖金”,“联络感情”、“融洽关系”之类,在我看来,不过是一种障眼法…  相似文献   

18.
王晓东 《政策》2013,(2):4-9
<正>今天我们召开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调研工作座谈会,主要是就如何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刚才,听了大家的发言,很受启发。下面,我讲四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9.
日前,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参事室成立60周年座谈会上指出:要提倡敢讲真话的精神……关键要营造一种包容和宽松的环境,使人们能够独立思考,敢讲真话。领导者应有听取逆耳之言的雅量,能够包容不同意见,择其善者而从之。讲真话是我们党一贯倡导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但在现实生活中,说假话、空话、大话、套话却大有人在。究其原因,主要是欠缺包容和宽松的环境,欠缺敢讲真话的环境。何以见得?有的人不愿讲真话,是怕讲了真话得罪人。这个人,可能是下级、同级或者上级。得罪下级,怕丢选票;得罪同级,怕难相处;得罪上级,怕丢乌纱帽。因为真话  相似文献   

20.
作为领导者,应该从古代政治遗产纳谏、兼听中,学到善于听取不同意见,特别是批评意见,以及克服思想方法片面性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