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斌 《求索》2013,(9):260-262
法团主义已经成为分析中国国家一社会关系的重要视角。基于利益表达与聚合的法团主义分析框架可以区分为国家法团主义与社会法团主义。中国国家一社会关系的制度安排呈现出明显的国家法团主义特征。随着分析的深入.法团主义研究者通过“解集国家”的方式探析国家一社会关系的内在复杂性。将科层制等级、政府部门与官僚利益、社会组织利益、中国政治治理的历史遗产等因素引入到理论框架之中。但是,法团主义理论的内在问题一方面在于其制度安排内在的具有不稳定性且发展方向并不确定.另一方面更在于无法说明国家法团主义制度安排的未来走向.即无法建立从国家法团主义向社会法团主义转型的逻辑路径。  相似文献   

2.
作为中国社会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国政治发展理论方案的理论基础,当代中国国家—社会关系问题研究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本文对国内外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梳理,阐述了当代中国国家—社会关系的研究分期、主要视角,并对其中代表性的市民社会理论、法团主义理论等的适用性及其限度作出了评述;此外,本文关注和阐释了新近国内外关于当代中国国家—社会关系研究所使用的处于社会中的国家、分类控制、利益契合等新的分析框架,并在此基础上展望今后的研究进路。  相似文献   

3.
随着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术界对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重视,法团主义的分析框架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悉.法团主义是国家与社会的一种常规互动模式,而在中国这样一个具有全能主义传统的国家,社团组织的发展更具有国家法团主义的特色.本文以苏南模式为例,运用法团主义来具体说明中国的国家与社会合作共赢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国家政权建设”是西方学者解释欧洲早期民族国家形成的主流范式,西方一些汉学研究学者使用这一范式作为理论背景来研究20世纪中国的地方政权与基层社会。本文对这一范式能否适用于中国地方政权研究进行讨论。国家政权与地方政权在中国缺乏宪法意义上的明晰界定,而中国地方政权结构与能力的多样性,使得“国家政权建设”失去了西方原初的内涵。故本文主张用“地方政权建设”来解释20世纪前半期中国地方政权性质、结构及行为的转型过程。  相似文献   

5.
学术界关于国家与社会组织的关系有多元主义、国家主义、法团主义三种模式.从中国实践来看,计划经济时期是国家吞噬社会,属于国家主义模式;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加强社会建设以来,社会组织获得快速发展,正处在走向多元主义还是法团主义的关键时刻.基于中国的特殊国情以及合作治理的世界潮流,未来中国社会组织发展要在分立的基础上尽快实现国家与社会组织的合作,走一条混合型法团主义的独特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6.
<正> 西方哲学界是在传统上形成的流派的框架内了解当代世界中人的存在问题的。关于人,主要有两大哲学流派。其一是主观—人类学理论(存在主义理论、人格主义理论等等),它认为,对存在和世界的认识,来自人的自身,来自人的个体内心活动领域的深处;其二是客观—本体论理论(分析主义,结构主义,行为主义和技术至上主义理论),它认为,人完全受客观领域制约,人的行为由外在的行为和规范决定。这两大哲学流派在西方哲学史上都可以追溯到其渊源和继承关系,欧洲著名的大陆哲学中的理  相似文献   

7.
一些西方学者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视角出发,对"社会"范畴界定有唯名论和唯实论两种观点,唯名论和唯实论两种观点从局部上都包含着某些合理的因素,然而这两种理论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马克思从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考察"社会"范畴,在广义层面上超越费尔巴哈的类——社会概念,揭示了社会是一个系统,在狭义层面上超越了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认为社会高于国家、决定国家。马克思对"社会"范畴作出了迄今为止最为科学、合理的阐释,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历史时期,对"社会"范畴的正确理解,不仅应重视西方学者社会范畴的启迪作用,更应以马克思"社会"范畴理论为指导。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斯大林主义》一文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莫里斯·迈斯纳的一篇重要论文。该文主要研究了斯大林主义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影响以及"毛泽东主义"和斯大林主义的关系。但在政治保守主义和激进主义的分析框架下,迈斯纳的研究陷入了对中共党史、特别是对当代中国改革和发展的严重误解之中。全面评析迈斯纳的这篇论文,能够从整体上把握迈斯纳关于毛泽东和中共党史的研究状况,并能凸显出当代西方学者关于毛泽东研究的一些新特点。  相似文献   

9.
"国家VS.社会"理论是西方社会学研究国家组织形式和社会发展变迁的重要视角,也逐渐成为中国社会科学界的主流分析范式。然而,在运用该理论范式分析中国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时,中国学者更多的倾向了"社会"一侧,以至于国家和政府成了一个黑影,这种社会中心论不利于考察我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特性。随着本土化崛起和理论自觉的呼吁,国家开始回归,中国特色的地方政府治理行为研究兴盛。受此研究转向的启发,应用新经济社会学不完全契约理论中的"剩余控制权"思想,考察作为现代民主国家典范的美国历史上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形塑过程,或可为中国学界研究美国地方政府的治理问题提供一个统一的探索性的理论视角和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10.
在转型期中国社会与政治的发展模式分析中,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分析框架具有较强的适用性。极权主义理论、多元主义理论、市民社会理论、合作主义理论都是用来分析中国政治变化的理论范式。  相似文献   

11.
“和谐世界”理念与新自由制度主义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自由制度主义将制度经济学的思想引入国际关系领域,主张在国际层面建立广泛的机制和制度实现国际社会的长久稳定。"和谐世界"理念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理念,"天下观"与"和谐观"共同构成了"和谐世界"理念的主要内容。"和谐世界"理念与新自由制度主义在认定国家间利益存在和谐性方面有着共通之处。同时,"和谐世界"理念在国内政治与国际政治的一致性及对世界政治最优状态的设想两个方面做出了与新自由制度主义理论不同的判断,为当前世界秩序的调整提出了一种新的思路,也为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指出了一个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李佳薇 《湖湘论坛》2020,33(4):71-80
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研究呈现一种由"国家中心论""社会中心说"向"关系互动论"的转向。但研究中尚缺乏较为本土的分析框架。借用梁启超"超国家主义"的概念,以新中国成立之前国家与社会的长时段关系实践为分析对象,创造性地从"化"与"治"、"礼"与"法"两个维度的权力拉锯中对国家与社会关系展开权力视角下的研析,尝试进行实体论创新与关系论整合。研究发现,这一历史时期"国家融于社会""无国家"与"超国家"特征明显;"文明国家"与"伦理社会"并置,且在"化"与"治"、"礼"与"法"的权力互动中表征为"内圣外王"之理与"平天下"之目标的匹配,"皇权不下县"与基层乡治传统的耦合。新中国成立之前的国家与社会关系具有明显的"超国家主义"性质。  相似文献   

13.
王媛媛 《传承》2012,(16):72-73,96
理性选择制度主义是一种制度分析"典范",在美国政治学界中占主导地位,但在我国政治学界的研究和运用才刚刚起步。通过比较系统考察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理论产生的背景及特征、国外理性选择制度主义者的主要观点、理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国内学者对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的研究、理论的发展现状,对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做一个简单的梳理,对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关系"研究的"关系本位论"视"关系"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以此为中国社会研究与调查的理论前提,分析中国人文化心理和行为的特殊性,这种范式忽视"关系"的社会结构制约性及其变迁性,易陷入文化本质主义的窠臼;"关系"研究的另一范式则将"关系"视为社会资本,对关系运作现象作技术性实证描述与分析,希冀通过"关系社会学"的研究为世界社会学理论作出中国特色的贡献。两种研究范式都忽视了"关系"现象的"自我实现预言"机制,其研究本身也成为现实中"关系"运作合理化和自我实现的重要推动力量。因此,"关系"研究需要加强文化自觉和理论自觉意识,一方面,在概念和理论上,应强调关系的情感性,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礼尚往来的情感性关系及其在转型期市场经济陌生人世界重建和加强人际关系的情感纽带中的意义;另一方面,应注重"关系"现象背后的结构与制度原因,探索通过以制度建设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和文化心理建设,打破"关系"循环,使中国人摆脱关系困境,推动中国社会现代性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5.
"国家在场"理论在中国的运用及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榕 《理论月刊》2010,(9):42-44
"国家在场"理论,主要探讨国家与社会的关系,这一理论被引入中国学术界以后,许多学科将它作为一种理论框架来诠释中国的社会文化现象,取得了不少成果。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对国家、社会等有关概念的讨论以及对国家与市民社会、国家政权建设与乡村社会、国家与民间信仰、国家与宗族等互动关系的探析。这些研究为"国家在场"理论的进一步深化奠定了较好的基础,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但是作为"舶来品","国家在场"理论在中国的运用仍然需要继续进行学术理论的探讨与实践的检验。  相似文献   

16.
基于"中国道路"的世界性显著影响效应,如何理解、透视当代中国及其未来走向,如何从中国自身发展的独特经历中寻求充实当代人类社会发展的经验,构成了国外学者聚焦当代中国问题研究的主要动力。国外学者关于"中国问题"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四个方面:一是"中国道路"的属性界划、特征概括、兴起原因;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谱系以及改革开放前后两个30年之间逻辑关系;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问题、政府与市场关系以及经济体制改革问题;四是当代中国国家治理问题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系、理论渊源以及实践。  相似文献   

17.
赵稀方、严绍璗、张博三位先生对汉学主义理论提出了质疑和批评,为我们探讨汉学主义理论的深意提供了契机.提出汉学主义的理论着眼点并不完全是促进汉学研究和国学研究,甚至不仅仅是为了促进国内的人文社科研究,而是旨在认清近代以来中国社会以精神殖民为基础的文化无意识以及学界以智性殖民为核心的学术无意识,克服把西方学术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奉为普世真理的倾向,最终目的是鼓励恰当地看待西方他者的智慧和局限,客观地评估本土文化和学术的价值与不足,促进中国学术思想的解放,焕发中国学术的创造力和原创性,成为葛兆光先生呼唤的“涵盖了中国、亚洲和西方的顶级世界理论”的助产士.  相似文献   

18.
彭铭刚 《求索》2012,(9):208-210
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分析路径越来越多地运用于探析中国非政府组织的特征、结构以及发展状态。在"国家-社会"二元论的影响下,市民社会论和法团主义论都隐含着国家与社会"零和博弈"的色彩,不利于深刻了解国家与非政府组织之间微妙的互动关系。"国家-社会"互动论则把"国家"和"社会"在不同维度进行分解,将国家嵌入社会和非政府组织嵌入国家的部分进行动态的分析,有利于探析非政府组织嵌入于国家与社会中的结构、组织方式、角色策略以及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60年代,在西方国家出现了以对现代性解构和否定为基本特征的后现代主义.一些学者认为后现代社会思潮的本质是"非理性"的.笔者认为这一思潮是对现代社会所产生的"非理性"后果的"理性"反思."理性"、客观地对待后现代社会思潮对于中国当前社会的影响,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从"市场"与"社会"的关系去论证社会政策的理论基础,是社会政策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路向。卡尔.波兰尼的"嵌入性"理论分析了"市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存在吊诡:虚拟商品和社会自我保护运动之间的内在矛盾。基于该理论的逻辑分析,通过厘清"市场"与"社会"的本质关系,可说明市场"嵌入"社会是社会政策研究路向的解释框架,"劳动力去商品化"是突破"市场"与"社会"吊诡关系的路径和选择,"社会公民权利"作为获取社会福利的资格条件成为社会政策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