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二手房交易中买卖双方不仅要考虑该房地产的面积、质量、是否适合居住等物理属性,还要考虑房屋所有权登记等法律属性,同时又因为房地产价值较大,买卖双方还需要考虑交易资金安全甚至资金贷款等问题。如果所有事项和问题均由买卖双方自行解决.对于非专业人士的买卖双方而言,这将是个巨大的交易成本。但若引入专业第三方协助买卖双方进行交易,帮助买卖双方解决上述所有事项和问题,设计房地产交易流程,则可以控制交易风险,降低交易成本,方便当事人交易。  相似文献   

2.
目前,二手房市场房价波动不断,导致在二手房房屋买卖合同案件中,履行合同纠纷不断。在房价上涨时,在因出卖人过错导致合同无法履行而被迫解除的情况下,买受人往往提出赔偿房屋差价损失的请求。而在房价下跌时,则是出卖人提出赔偿房屋差价损失的请求。对于当事人提出的该种请求,人民法院能否予以支持,存在多种观点,争议较大。因此,结合理论以及司法实践探讨该类案件的  相似文献   

3.
二手房市场作为住宅交易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住宅一级市场的繁荣和满足居民住房需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从南宁市二手房市场的现状出发,对南宁二手房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所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从而为南宁市二手房市场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南宁市二手房市场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红 《法制与经济》2008,(18):90-91
二手房市场作为住宅交易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住宅一级市场的繁荣和满足居民住房需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从南宁市二手房市场的现状出发,对南宁二手房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所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从而为南宁市二手房市场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二手房交易中,一方在尚未取得房屋产权证时即与他人订立转让合同转让房屋的案件屡见不鲜,而法律界对于未取得产权证的二手房屋转让合同的效力认定存在争议。本文试图通过民法理论分析和法律解释,明确如何将《房地产管理法》、《合同法》及新《物权法》的规定协调适用,合法合理地认定房屋转让合同的效力,以期促进房地产交易法律体系内部的有效整合,统一房地产类似案件的审判标准。  相似文献   

6.
惠宁 《法制与经济》2008,(10):60-61
在我国二手房交易中,一方在尚未取得房屋产权证时即与他人订立转让合同转让房屋的案件屡见不鲜,而法律界对于未取得产权证的二手房屋转让合同的效力认定存在争议。本文试图通过民法理论分析和法律解释,明确如何将《房地产管理法》、《合同法》及新《物权法》的规定协调适用,合法合理地认定房屋转让合同的效力,以期促进房地产交易法律体系内部的有效整合,统一房地产类似案件的审判标准。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的发展,居者有其屋的需求越来越明显,二手房买卖是房地产交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成交量也呈逐年上升趋势。"阴阳合同"作为二手房买卖"公开的秘密",催生了诸多法律问题。本文主要围绕其概念、特征、风险、存在原因、法律效力、解决对策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8.
一、二手房交易市场的现状及未来走势 2005年,石家庄市二手房交易市场异常活跃。据权威人士分析,除2005年6月1日前的密集交易.石家庄的二手房交易量在经过05年6月1日开征营业税后的短暂低谷后迅速回升,且大有超过之前的态势。2005年10月普通二手房与上市公房的成交件数总共在1200宗左右,与包含商品房在内的所有交易房件数1700多宗相比,所占的比例是相当大的。有关数据显示,石家庄仍存在相当数量的具备交易条件的公房转私房源,这无疑将推动二手房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9.
一、二手房交易市场的现状及未来走势 2005年,石家庄市二手房交易市场异常活跃.据权威人士分析,除2005年6月1日前的密集交易,石家庄的二手房交易量在经过05年6月1日开征营业税后的短暂低谷后迅速回升,且大有超过之前的态势.2005年10月普通二手房与上市公房的成交件数总共在1200宗左右,与包含商品房在内的所有交易房件数1700多宗相比,所占的比例是相当大的.有关数据显示,石家庄仍存在相当数量的具备交易条件的公房转私房源,这无疑将推动二手房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研究房屋租赁合同存在的各种问题及危害。探讨此类问题产生的根源,发现房屋租赁合同中存在的陷阱,针对各种问题提出防范与救济措施,从而保护承租人的合法权益。房屋租赁合同也是法定合同类型中的一种,固然双方的当事人有着相应的权利也要承担着对等的义务,当然一方权利的实现必须以另一方义务的履行作为保障。房屋租赁的管理有很多急需解决的问题,为了更加完善房屋租赁市场的相关的政策和法规是当务之急,加强发展和培养房屋租赁的服务市场是解决此类问题的保障,规范房屋租赁服务的市场主体行为是必须放在首位的。  相似文献   

11.
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与发展,土地使用权成为一种商品进入市场流转,与此相关,农村房屋、宅基地使用权交易也开始市场化。但是,长期以来农村房屋、宅基地使用权买卖缺乏明确的法律、法规的规范,以致交易秩序出现混乱,甚至出现了违反法律的现象。针对当前农村房屋、宅基地使用权交易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并从物权制度、债权制度的二维角度阐述了如何完善农村房屋、宅基地制度。  相似文献   

12.
朱静芬 《检察风云》2010,(18):80-80
二手房买卖中,资金交易安全非常重要。一个不慎,极有可能造成重大损失。因此,防范交易风险关键在于多留个心眼,选择安全的付款途径,并在此基础上寻求有效降低购买成本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曾竞 《法庭内外》2012,(4):26-27
在北京,二手房是很多买房人的第一选择,相比新房,二手房具有是现房、地理位置佳、价格便宜等诸多优点。但是由于中介公司资质不一、买卖双方的相关知识缺失等原因导致二手房买卖纠纷频发。二手房交易涉及的环节比较多,各种手续也比较复杂。首先,这类交易一般涉及三方主体,买房人、卖房人、中介公司。其次,签订的合同也不止一份,除了存量房屋买卖合同,还有居间服务合同、定金合同以及各种补充协议等等。再次,买房人需求多样,购买能力不一可能涉及贷款等手续问题。所以任何一方出现问题、任何一个环节出现争议,都会引发纠纷出现,直至诉讼到法院。  相似文献   

14.
王尧峰 《法庭内外》2013,(10):36-38
近几年,房地产市场呈现出繁荣景象,房屋价格以及房屋租金居高不下,这催生了房产中介市场的繁荣,大大小小的房地产经纪公司——也就是众人熟知的中介公司不断涌现,甚至出现一些无证无照无资质的个人也在做房屋中介代理,就是俗称的"黑中介"。这些中介公司逐步掌握了大部分的二手房屋租赁市场。其中,二手房租赁市场中存在一种常见的租赁方式,即大家熟知的房屋"托管",就是房东与中介公司签订房屋出租委托合同,房东委托中介公司处理房屋出租事宜,中介公司以自己的名义与租户签订合同,并将出租房屋所得租金交付给房东。房东、中介  相似文献   

15.
房屋租赁作为住房流转的一种重要形式,在房地产交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国房屋租赁市场尚欠规范,租赁陷阱层出不穷。本文将通过对几种典型的房屋租赁陷阱的研究,来分析探讨房屋租赁陷阱的成因并就如何解决提出笔者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汶川大地震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其中,房屋倒塌现象尤为严重。从民法角度来看,倒塌的房屋会引发很多问题,如倒塌房屋致人损害的责任承担问题,在建工程的风险负担问题,以及分期付款的房屋倒塌引起的债务负担问题,这些都是需要我们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7.
陈昶屹 《法庭内外》2012,(11):34-35
据有关媒体报道,浙江的单女士通过房屋中介买下一套1 90多万的二手房,等她全额支付了购房款并办理了房产证后却发现这套房子她根本住不进去,因为房屋里已经有承租人,而且跟原来的房东签了20年的租赁合同,承租人表示除非单女士将租金及房屋装修费退还给他才同意搬出,否则按照他手里的租房合同,单女士别想住进来,这下单女士傻眼了。当前,在中央楼市调控政策仍持续严控房价上涨趋势之际,原先冷清的楼市在全国各地也开始逐渐回暖,不少购房者不断人市购房,其中二手房交易日渐活跃,但二手房交易过程中不少"隐忧"也不断出现,可谓防不胜防。  相似文献   

18.
媒体反馈     
《中国公证》2012,(9):62-63
筠连公证监督为民生97户廉租房申请户园住房梦(等5则)海珠公证处为二手房交易当"证婚人"2012年7月25日羊城晚报羊城晚报讯(记者温建敏实习生邱妍)时下楼市余热未消,但房地产交易市场上层出不穷的陷阱,却让有房出手和有意购房的市民都"心惊惊"。海珠公证处通过在房地产交易市场推广"二手房"交易公证,希望以此重建二手房市场信用体系和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19.
房产是近几年人们热议的话题,法院受理房屋纠纷的案件也呈现上升趋势,房屋买卖尤其是二手房买卖问题最多。在一家上市公司工作的李慨就经历了二手房买卖的困扰。  相似文献   

20.
我国证券信用交易风险控制的几个法律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证券信用交易是海外资本市场颇受投资者欢迎的一种交易制度,但因其保证金的杠杆作用,也容易产生风险倍增的效应。证券信用交易的风险控制,涉及资本市场及金融市场的安全与稳定,是全球证券信用交易制度建设的核心。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我国证券信用交易风险控制制度的建设虽然已经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但也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法律问题,如券商的风险控制问题、投资者的信用账户管理问题、证券信用交易的"让与担保"问题、保证金制度的完善问题等。探寻这些问题产生的制度根源,并寻求解决的思路与方法,是目前我国证券信用交易法律制度建设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