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毛泽东宪法思想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毛泽东宪法思想的主要内容是光辉的,其涉及宪法的由来和地位、类型和性质,新中国宪法的制定、修改和实施,宪法的发展趋势等方面;其不足和问题也是明显的,晚期的曲折和失误尤其严重.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毛泽东宪法思想的失误被纠正,科学成果得以坚持和发展,新中国宪法事业取得了重大成就.  相似文献   

2.
关于西方宪法史的研究,很大程度上就是对于西方宪法历史的阐释。它涉及如何理解宪法的涵义,如何理解历史上宪法事件或者具有宪法意义的事件,如何理解宪法性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等等。这些先决性命题,决定了西方宪法的历史图景及其线索。古代希腊以降的早期宪法思想与宪制实践,为西方宪法的成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近东一带的政治法制实践,对于西方宪法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重要的影响,这些早期的宪政因子对于西方宪法制度和宪法思想提供了重要的知识渊源。  相似文献   

3.
喻中 《政法论丛》2015,(2):28-37
从总体上说,梁启超不是坐而论道的书斋学者,他的宪法思想不是学术研究的结果,不能从体系化与本质主义的角度来理解。梁启超的宪法思想是对实践过程的表达,是宪法实践在梁启超心镜中的投射。因此,应当根据"见之于行事"的理路来看待梁启超的宪法思想。从19世纪末到1918年,在大约20年左右的时间段落里,梁启超在不同的时势背景下,分别强调了宪法的多个面相,这些随势赋形的宪法思想,是流淌的宪法思想,是梁启超"见之于行事"的思想结晶,具有鲜明的液态属性。  相似文献   

4.
《法治与社会》2004,(4):6-9
此次修宪除了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保障人权的内容写入宪法外,还将"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紧急状态"写入宪法.专家认为,对这些焦点问题的修改是非常及时、十分必要的,具有重大、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墨子》证明我国早在先秦已经产生了价值极高的宪法思想萌芽,即关于政权产生、监督、更替的思想,治国方略,基本人权保障,权力制约。这些宪法思想萌芽是中华思想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探索有中国特色宪政制度的重要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6.
中国宪法学世纪回眸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主要回顾了二十世纪宪法学在中国的发展概况 ,阐述了从清末民初到新民主主义时期 ,从建国初期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各个时期的宪法思想 ,并揭示同期政治人物的宪法思想对宪法学发展的影响。文章认为当政治人物的宪法思想同学术人物的宪法思想以及民众的宪法思想趋同时 ,宪法学对宪政实践的指导作用才可能真正实现。文章最后还展望了中国宪法学的走向。  相似文献   

7.
孙中山宪法思想的精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中山宪法思想的精粹孙庆明孙中山在领导辛亥革命的过程中,提出了"四大民权"和"五权宪法"的理论。这些理论思想已为人所共知.但是,这些理论的思想精粹是什么?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发掘.孙中山的宪法思想,虽然还局限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之内,但是他以忠...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同志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在他所创导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法制思想占有重要地位,虽然邓小平没有就他的立法作专门性的系统表述,但三卷《邓小平文选》中有许多相关的精辟见解.这些文章、讲话依其内在逻辑,形成了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思想,包括法制建设的基本方针.立法思想、执法思想、守法思想、综合治理等方面.其中的立法思想对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起着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张振国 《河北法学》2000,(6):99-102
本文简要回顾了思想信仰被写进我国宪法的经过,并进一步进行思考.指出:《中国宪法作出有关思想信仰的规定是历史的必然;宪法规定的思想首先为一个党所信仰,在其夺取政权后上升为统治思想;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才会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10.
民国时期的法学译著成果卓著,其中以国家与宪法为主题的法政类译著尤其值得深入研究,这些译著可分为国家学说、民主思想、宪法概说、宪法专论和宪法文本等类别,其著者主要来自英、美、法、德等法治先进国家,而译者则多有留学海外之经历。这些译著不仅奠定了近代中国法政类学科的基础,更对民国时期现代国家建设和宪法法律的创设与发展起到了直接的促进和推动作用。当然,在此西学初来、移译方始的过程中也有需要总结的不足之处,如移译所选择的作品存在不少盲区和缺漏,未涉及托克维尔、韦伯等重要思想家的作品;其思想立场多倾向于国家主义、社会主义,而忽视对保守主义和古典自由主义脉络的介绍;以及过分关注当时流行的思想理论,缺少对西方整体和历时性的考察等。通过对民国时期法政类译著的总结和分析,可以为当代中国的法治建设提供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法治思想对我国宪法制度的切实运行、宪法理念的深入人心、宪法文化的亘古长青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习近平法治思想强调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作为一项制度、一种精神和一种历史叙事与宪法制度紧密地契合在一起,党的领导制度、国家制度和法律制度成为了相辅相成、相互统一的体系.我国宪法制度与西方宪政制度有着本质区别,充分体现了鲜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征.2018年我国宪法修订及时回应了世界格局重大变化和我国改革发展的客观需求,以宪法实施推动国内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新格局,这也是习近平法治思想中体现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法治思想还明确了新时代我国宪法实施的三大方略,即政治方略、法律方略和意识方略,并对宪法实施的具体路径进行了指引.  相似文献   

12.
高娃 《法制与社会》2014,(10):7+10-7,10
泽东宪法思想在我国的法律思想史上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其理论思想为我国宪政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直接影响了中国民主法制建设的进程。本文阐述了毛泽东宪法思想产生的背景和主要内容,并分析了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13.
五权分立的宪法思想是孙中山先生对于宪法的重要思想成果。它指的是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考试权以及监察权相互独立,相互制约的一种模式。主要基础就是"人民有权,政府有能"的权能区分学说。在民国初期是凝聚着大智慧的宪法思想,对其之后的几部宪法都有启示性的作用。本文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对五权宪法思想的一个粗略介绍;第二部分是论述五权宪法思想与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思想之间的内在关系;第三部分从正反俩个方面阐述五权宪法思想。  相似文献   

14.
关于邓小平的法律权威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宪法修正案》第12条进一步明确了邓小平理论作为国家指导思想的地位。当前,认真学习和研究邓小平的法律权威思想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法律要有权威性,这是任何一个法治国家在思想观念上应当首先解决的问题。社会主义国家的法律也理应如此。但是,从新中国成立到...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同志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宪法学说,结合我们党和国家长期进行政权建设的经验,在制宪理论方面提出了许多光辉的思想,并作了深刻的论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宪法理论。认真学习和研究这些思想,对于提高我们的宪法理论水平,指导我们的制宪和行宪实践,都有重要的意义。(一)宪法是国家的总章程,是根本大法。毛泽东同志在谈到什么是宪法时指出:“一个团体要有一个章程,一个国家也要有一个章程,宪法就是一个总章程,是根本大法。”  相似文献   

16.
我国宪法司法适用性的理论误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学栋 《现代法学》2000,22(6):92-94
宪法具有司法适用性 ,已成为当代宪法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但是 ,在我国 ,由于理论研究存在的误区 ,学术界和司法界普遍认为我国宪法不具有司法适用性。本文主要对这些理论研究误区进行了澄清。  相似文献   

17.
资产阶级革命以后二战以前,传统制宪思想和实践基本上都视政党为宪法之敌,对政党活动采取抑制态度。以英美法三国为例,英国宪法以限制大众参与并逐渐扩大选举权的方式来限制政党影响,美国宪法利用分权原则和联邦主义在限制政党活动空间上做出了大量制度安排,大革命后初期的法国宪法实践更是对政党极端憎恶。但这些抑制努力从未成功,政党活动依然在宪法的重重限制下发展开来,相反,政党活动有时还会对宪法实施稳定发挥积极作用,如美国宪法对在总统选举中加强政党作用的第十二修正案,政党活动对法国第三共和稳定的支持。这种将政党视作宪法之敌的思想与启蒙思想家对政党的轻视与偏见,以及一些启蒙思想家将多数人等同于全体的理论诡辩存在联系。德国基本法在继承传统制宪思想的基础上在政党制度上有所创新,将政党引入宪法并强化其宪法地位,但是在实践中也引起了政党垄断民主政治、政府与政党过度纠葛的问题。面对这些经验和教训,制宪者应当以一种积极的态度承认政党的宪法地位,在此基础上考虑政党否需要入宪、入宪后应该采取何种支持的问题,与此同时还应保证大众民主政治发展的开放性。  相似文献   

18.
关于建立宪法监督制度的几个理论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纵观古今中外的历史,人类社会的每一次重大变革及制度变迁,都是理论作用于行动的结果。建立宪法监督制度,同样离不开科学的、系统的理论指导。但是,作为“民主宪政新潮”的宪法监督制度,要在独步中华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主义文化土壤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必然面临巨大的思想阻力和障碍。研究、析辨、廓清这些思想阻力和障碍,对于建立、健全宪法监督制度,维护宪法权威,实现民主宪政,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拟择要评述几个反对或怀疑建立宪法监督制度的观点,以求教于同仁。一、“全能的代议机关”反对建立宪法监督制度的思想…  相似文献   

19.
杨士林 《河北法学》2007,25(10):48-54
基本权利是宪法的核心和关键,是宪法的生命和价值所在,是宪法之所以成为根本法的原因.通过历史和实证分析,探讨近代宪法和现代宪法在确认和保障公民基本权利方面的若干发展趋势,即由自由权发展到社会权,由法律保障发展为宪法保障,由国内保障发展为国际保障.基本权利的这些发展趋势对我国的宪政制度建设提出了若干引人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第四次修宪的法治亮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宪法1954年由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现行宪法是在1954年宪法的基础上,经过全面修改,于1982年由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并公布实行的.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1988年、1993年、1999年我国三次以宪法修正案形式对现行宪法作出修改.2004年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是对宪法的第四次修改.<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高度概括了本次修宪的主要内容,从法律的视角讲,第四次修宪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彰显了弘扬先进法治文明的特色.依笔者之见,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宪法,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愿望和广大人民的心愿,是从法律上保证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保障人民的权利.从法治文明的视角讲,第四次修宪的法治亮点还体现在人权保障、合法私有财产权的保障和"紧急状态"入宪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