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未成年人犯罪治理应秉承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既要加强对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打击力度,又要合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和强化对涉罪未成年人教育矫正,实现未成年人犯罪预防。随着《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修正和“刑法修正案十一”的出台,需法法衔接,方能形成系统化的处置预防模式,从而构筑起从预防、处罚、挽救未成年人的犯罪治理新模式。  相似文献   

2.
国务院办公厅文件国办发[2011]3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工作,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但受人口流动加速、一些家庭监护缺失和社会不良因素影响,未成年人流浪现象仍然存在,甚至出现胁迫、诱骗、利用未成年人乞讨和实施违法犯罪活动等问题,严重侵害了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妨害了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为进一步完善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体系,切实加强和改进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3.
正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关乎亿万家庭的幸福安宁、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未成年人检察是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重要环节,主要负责未成年人犯罪和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审查逮捕、审查起诉、法律监督,开展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和犯罪预防等。10月21日,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听取和审议省检察院关于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情况的报告。  相似文献   

4.
《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能更好地满足未成年人保护的需要,有利于增强这部法律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为解决新形势下未成年人保护存在的问题提供法治保障。调查显示,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特征表现为故意犯罪较多、犯罪呈现出团伙化特征、犯罪低龄化趋势明显、再犯率较高、罪犯的文化程度偏低等。未成年人犯罪既有个人和家庭原因,也有学校和社会原因。为实现对未成年人犯罪的有效预防,促进他们健康全面地成长,结合《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的主要内容,有必要开展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教育,增强自觉预防犯罪的意识和能力;优化家庭教育,营造积极、健康、愉快的家庭氛围;注重学校教育,实现对未成年人犯罪的有效预防;整合社会各方力量,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5.
"教育为主、惩罚为辅"是未成年人司法的基本方针,最大限度地降低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批捕率、起诉率和监禁率是切实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具体表现。但涉案未成年人社会调查机制的不完善却使得检察机关难以准确评估涉案未成年人的社会危险性,无法深入挖掘未成年人的犯罪根源,这不仅降低了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工作的针对性,而且影响了涉案未成年人社会帮教的实际效果,导致未成年人再犯罪率居高不下。  相似文献   

6.
2020年,未成年人保护立法向前迈出了一大步。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相继修订通过,将于2021年6月1日起一同施行。两部法律属姊妹篇:未成年人保护法注重创造优良环境,最大限度地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注重预防,采取教育、干预、矫治等多种措施,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因此,在修改过程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始终考虑两部法律的呼应与衔接,努力织密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法治保护网。  相似文献   

7.
我国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法律主要针对外来因素对青少年的伤害,忽略了家庭暴力对未成年人造成的伤害。家庭暴力致使家庭教育缺失,对未成年人产生不良示范作用,造成未成年人严重的心理创伤,影响其个性成长和行为方式,应该高度重视针对未成年人的家庭暴力行为。面对家庭暴力,未成年人权益的保护存在事后处罚措施乏力、立法缺乏未成年人视角、强制报告制度缺失、刑事自诉制度的限制等法律困境。因此,应该努力完善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法律规定:在《反家庭暴力法》的司法解释中完善涉及未成年人的相关法条、构建完善的事后处罚体系、建立强制报告制度、改进未成年人家庭暴力案件的诉讼模式。  相似文献   

8.
未成年人的法律责任能力是未成年人承担法律责任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未成年人法制教育的重点和难点。因此,科学把握未成年人的法律责任能力,对正确处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切实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和推进未成年人法制宣传教育均大有裨益。未成年人的法律责任能力,是指法律规定的,未满18周岁的公民构成违法并承担法律责任所必须具备的辨认和控制其行为的能力。而人的辨认与控制能力决定于其年龄、智力和精神状况,因此法律责任能力实际上是以年龄、智力及精神状况为依据划分的。基于此,认定未成年人的法律责任能力,主要从未成年人的年龄、智…  相似文献   

9.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状况与社会环境的优劣状况密不可分,未成年人的成长与社会环境、社会教育相互影响、作用和发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是把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为未成年人的道德意识,并进一步固化为道德行为的过程。因此,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过程。实际上是德育内化与外化彼此结合、互动的过程,是外部的社会道德规范逐渐为广大未成年人所内化的过程。结合本刊与温州市文明办在浙江温州联合召开的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实践论坛,特别推出本期策划,希望为进一步切实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带来些许启示。  相似文献   

10.
日本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对策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未成年人犯罪率大幅攀升,并且呈现出群体性、突发性、盲目性和严重性等发展趋势,未成年人犯罪已经成为当前我国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本文拟通过对日本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及特点、犯罪原因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对策等研究,结合我国的国情,借鉴和学习日本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的有效经验和成功之处。以期为我国有效开展预防及控制未成年人犯罪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张连举 《公安学刊》2008,(4):56-56,57,58
未成年人犯罪既有社会根源,又有环境影响,还有其主观因素。针对未成年人犯罪活动的特点和规律制定科学的预防和控制未成年人犯罪的对策尤为必要。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建立社会、学校、家庭、未成年人自身四位一体的预防体系,通过政治的、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文化的、教育的等多种手段进行综合治理,以有效引导未成年人健康地成长。  相似文献   

12.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监测网络建设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我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因应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任务和内容的变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考核的指标体系和监测手段亟待创新。本文采用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以南京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监测网络建设为例进行个案分析,在界定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就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监测网络建设的空间布局、组织机构、运作机制、预警机制和监测方法予以分析研讨,旨在为新时期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社会各界要立足当前,着眼于长远,积极为未成年人办实事、办好事,着力探索未成年人道德建设的新方式,逐步构建起以学校教育为主体、家庭教育为基础、社会教育为依托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立体网络等长效机制,促进未成年人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勿以恶小而为之。"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是促进和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底线要求。新修订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针对当前未成年人犯罪的新特点,重新界定了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完善了分级干预、教育矫治等一系列制度措施,切实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5.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我代表未成年人保护法执法检查组,报告检查情况,请予审议。为了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今年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法执法检查。这是本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的第一次执法检查。吴邦国委员长对这次检查非常重视,作了重要批示,指出:"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关系亿万家庭,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执法检查要精心组织、突出重点、务求实效。要充分发挥人大监督工作的特点和优势,抓住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侵犯未成年  相似文献   

16.
未成年人犯罪与毒品泛滥、环境污染并称人类的三大公害,也是世界各国十分突出的社会问题。新形势下我国公安机关防治未成年人犯罪工作,既是对未成年人犯罪的控制和打击,更是依法维护未成年人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人性化服务工作。笔者根据所从事学习研究的方向,结合我国公安机关在防治未成年人犯罪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如何改进防治未成年人犯罪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10多年来,福建省在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维护和保障未成年人权益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近日,本刊就该省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采访了福建省副省长、省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主任汪毅夫。  相似文献   

18.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民检察院:近年来,各级检察机关增强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法制观念和责任意识,加强未成年人检察工作专业化、制度化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为进一步做好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工作,保证国家未成年人保护法规落到实处,更加充分发挥检察机关在保护未成年人中的作用,最高人民检察院制定了《检察机关加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八项措施》,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19.
未成年人犯罪是主客观方面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仅仅从一个方面或主要从一个方面予以阐释,难以得出科学的结论。未成年人犯罪原因的研究应立足于——多重性、差异性、特殊性和时代性。基于此,未成年人犯罪原因可从未成年人主观方面和影响未成年人正常发展的社会环境两个方面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重庆市某区人民法院少年刑事审判庭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情况的调查研究,发现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主要包括:家庭的、学校的、社会的以及未成年人自身的原因。对家庭、学校、社会及未成年人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