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胡迌 《台声》2008,(6):70-73
书院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独特的教育机构,有别于一般学校(官学)。最著名的四大书院是江西庐山自鹿洞书院,湖南长沙岳麓书院、河南商丘应天府书院和河南登封嵩阳书院。书院萌芽于唐,兴盛于宋,延续于元,全面普及于明清,延绵1000余年,起到社会教化(“正人心,存天理”)、知识传播(“虞山会讲,来者不拒”),学术传承(“求道问学,非书院不可”)的作用,对文化教育,学术思想的发展产生过相当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富饶的中岳腹地,雄奇的嵩山脚下,有一个远近闻名的历史名镇——登封市城关镇。城关镇位于登封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是登封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城关镇文物荟萃,名胜棋布。有闻名中外的禅宗祖庭少林寺和道教圣地中岳庙;有中国第一古塔——嵩岳寺塔;有中国古代四大著名书院之一的嵩阳书院等人文历史景观,不胜枚举。城关镇交通便利,条件优越,郑州、洛阳航  相似文献   

3.
由于水平有限,本人不敢讲述关于“第一”的故事。退而求其次,还是讲讲关于“第二”的故事吧,显得实事求是些。中岳嵩山上,有座古老的学府叫嵩阳书院。建于公元484年,宋代大理学家程颢、程颐在此讲学,名扬四海,为宋代全国四大书院之一。咱按下学问不表,且说嵩阳书院内的两棵惊世骇俗的松柏。刚入院门,便见到一棵平生从未见过的巨大松柏,枝粗叶茂,生气勃勃,让人激动不已。导游不紧不慢地说:“这叫大将军柏。”正当我们满怀敬意凝望,导游却催促我们继续走向庭院深处。忽然,面前又出现了一棵比“大将军柏”更为壮观的松柏,像…  相似文献   

4.
嵩阳书院     
嵩山主体为太室山,位于登封西北,其势如《诗经》所记"嵩高惟岳,峻极于天"。太室之阳的苍翠之中,掩映着的那座古老的院落就是嵩阳书院。走近书院,就是那简朴的瓦当,青黑的小砖,不高的厅堂,一切都并不起眼,但倚在山坡之上,却给人以步步向上的振奋和向往。  相似文献   

5.
关于中国古代书院制度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书院是中国古代独特的教育机构,书院制度具有独特的办学理念和学规,书院制度不断创新,积累了丰富的教学及办学经验,使书院良好运行,促进了社会文化的繁荣。历代教育家视其为我国古代教育制度中的典范。  相似文献   

6.
正北京古代书院教育是一笔重要的文化遗产,其管理、教学等对当今学校教育改革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书院是我国古代社会一种介于官学和私学之间的特殊的教育组织形式,主要活动是讲学,兼作藏书和祭祀场所。中国古代的书院萌芽于唐朝,本义是把院子用院墙围起来用以藏书,所谓"院者,取名周垣也",最初的书院即是藏书之所。随着书院的发展,其功能和种类越来越多,按照功能来划分我国古代书院的种类,有用于读书的,有用于藏书的,有用于著述的,有用于讲学的,有用于会讲的,有用于科举应试的,有用于军事教育的,名目繁多。按照级别划分,书院有家族的、有乡村的、有县级的、有州级的、有府级的、有道级的、有省级的。书院  相似文献   

7.
向华 《求索》2013,(6):121-123
本文对中国古代书院教育理念及人文精神进行研究.旨在通过弘扬古代书院的教育理念及人文精神补益当今存在割裂知识弊端的“学科教育”或“专门教育”,通过充分挖掘中国古代书院的教育理念及人文精神.并将其转换为大学“道德个人”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来推进为我国大学的人文建设。  相似文献   

8.
阚燕 《前沿》2011,(6):198-200
书院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千年之久,为我国古代教育的发展和学术的繁荣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书院既是教育组织,又是与教育密切结合的学术研究机构,在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起过重大的作用。书院在其漫长而曲折的发展过程中,在传递中国文化,传播学术思想,开创一代学风,丰富发展古代教育思想,积累和创造教学经验等方面,都具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9.
侯龙书院     
位于永春县吾峰镇后垄村的“侯龙书院”,是永春仅存的至今仍保护完好的古代书院,2002年1月列入县第四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相似文献   

10.
正江西是文化大省,不仅因为江西文化历史悠久、名人辈出,还因为江西文化内涵丰富,艳冠群芳,特色鲜明,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印记。(一)书院文化"江右书院甲天下。"在1000多年的古代书院历史中,江西一直是全国书院发展的中心地区,并且数度"独领风骚",成为中国的一个文化重镇,拥有独特的历史地位。高安桂岩书院和德安东佳书院是我国创办最早的私家招徒授业书院;庐山  相似文献   

11.
胡素萍 《新东方》2009,(1):63-68
海南书院肇始于北宋,兴盛于明清,先后出现约60所书院,至清末衰微,延续了近千年。虽然与内地文教发达的地区相比,海南书院出现稍晚,制度和学术上建树不多。但是,对海南这样一个相对偏远的海岛而言,书院的存在对于古代海南社会产生了相当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快2000年了,康成书院的牌子还挂在崂山山麓。近年来,赞美者有之,参拜者有之,求学者有之。我也随中华传统文化的大潮拜渴了康成书院。说到康成书院不能不提及郑玄。郑玄是东汉儒家学者,是两汉经学之集大成者,晚年在崂山创办了康成书院,为青岛地区古代文化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因此,作为一个青  相似文献   

13.
《群众》2021,(6)
正我国传统的书院,是传道授业的教学机构,也是研究学术和敦崇教化的重要基地。重视道德教化是书院教育的鲜明特色,其中诚信教化居于道德教化的主体地位。中国古代书院重视诚信教化的优良传统,对当代立德树人具有借鉴价值。教之以儒学经义以儒学为核心的书院诚信教育,主要通过学习书目的选定、考试科目的安排以及教学宗旨的突出来体现。  相似文献   

14.
朱火金 《台声》2001,(3):43-43
朱熹( 1130- 1200),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作为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朱熹一生除任 9年地方官和 46天宁宗皇帝侍诏兼侍讲外,均从事教育。他生前曾竭力推行书院教育,亲手创办兴复福建武夷、考亭、庐山白鹿洞、湖南岳麓书院等书院,在书院讲学和著述终其一生,时间长达半个多世纪。在长期的实践中,对我国古代教育和书院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   与厦门隔海相望的金门,是朱熹最早办学的地点之一,岛内的“朱熹燕南书院”是朱熹最早的授课之所。宋神宗熙宁年间( 1068- 1077),金门始立都图,归统于…  相似文献   

15.
书院是我国古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清末由于书院教育的官学化和科举化愈发严重,清政府不得不对积病甚深的传统教育施行一系列的改革,书院改学堂成为重要内容。陕南地区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建立起完善的近代教育体系,其具有时间上的阶段性、地域上的不均衡性和内容上的外部输入性等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16.
白雁 《传承》2010,(22):36-37
自唐代初年产生,到清末退出历史舞台,古老的书院体系在中国存在了1000多年。在各种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中,我们曾无数次地看到古代学子们的书院生活,似乎和现世的学校生活差不多。事实果真如此吗?  相似文献   

17.
作为我国古代重要的教育机构,书院从唐朝到晚清持续了千余年,在学术研究、文化传播、文脉传承方面为中华民族的延续和发展作出了独特的贡献。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目前的实体书院有近千所,网络虚拟空间办的书院有百余多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传统的书院如何才能守正创新,继承传统并经世致用,如何通过传播与弘扬书院文化,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爱护人才、涵养人格的良好氛围,以增强民族文化的自信自强?记者采访了岳麓书院、淮河书院、红洲书院,希望对书院在复兴过程中如何形成与学制教育的互补,如何和不同层次的教育自然融合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8.
鹅湖书院     
鹅湖书院坐落在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城东南约15公里,占地8000平方米,自南宋迄今已有800余年的历史,是我国古代著名的书院之一,曾被称为天下名书院。书院前面有石山作屏,山巅巨石覆盖,石尖耸立,千姿万态,突兀峥嵘。左右两侧山势合抱,重峰叠峦,苍翠欲滴。其左侧山顶,还有飞瀑倾泻而下,巧似垂挂的银钩。书院所在的那块山谷小平川,更是古木参天,曲径流泉,幽静无比。  相似文献   

19.
在湖湘文化的发展过程中 ,以岳麓书院为代表的湖南书院发挥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一方面 ,书院士人的学术研究与创新提升了湖湘文化的理论思维的高度 ,使湖湘文化能够与时俱进 ,不断立足于中国文化发展的前沿 ;另一方面 ,书院的普及以及文化传播活动 ,促使主流文化向边远地区不断推进及向下层民众传播 ,拓展了湖湘文化分布的广度 ;同时 ,书院的藏书、刻书事业推进了湖湘地区文化事业的发展 ,书院的教学活动又培养造就了大量人才 ,为湖湘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基础。一、古代湖南书院的发展概况书院是中国历史上独具特色的文化教育组织。它肇始于唐…  相似文献   

20.
湖南衡阳石鼓书院为我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范成大在《骖鸾录》中称:“天下有书院四:徂来、金山、岳麓、石鼓。”马端临在《文献通考·学校》中也把石鼓与岳麓、睢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