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魏中礼  申世涛 《前沿》2009,(7):73-76
目前侦查程序法律制度存在的最大弊端是侦查机关权力过大与犯罪嫌疑人权利弱小以及司法过程中滥用职权等方面的不足。未来侦查法律将对此作出调整,为此侦查机关应该早做准备,以适应现代侦查法制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侦查机关撤案权的有效行使能节约司法资源,保护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目前我国侦查机关的撤案权在行使过程中仍然存在法律规定宽泛、权力行使不到位以及缺乏有效监督等问题。在以审判为中心的制度改革中,为了更好地兼顾司法公正和保障人权,提高司法效率,应该转变对撤案权的认识,完善撤案权的法律规定,保障撤案程序的公开与参与,妥善做好善后工作,并且尝试通过撤案决定审查备案制度加强对侦查机关行使撤案权的监督。  相似文献   

3.
权力机关和司法机关在限制人大代表的人身自由时,都应当恪守自己的权力边界。正当合法地行使自己的权力,并做到合理的互动。 为了保障民意代表机关代表能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世界各国一般都对民意代表的人身自由权予以特殊保障。在我国,司法机关如果要限制人大代表的人身自由权,必须经过权力机关的许可,或者在对人大代表采取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后,立即向权力机关报告。因此,人大代表人身自由特别保障权主要体现在权力机关的“许可”权与司法机关向权力机关“报告”后而产生的“知情”权(为了行文的方便,笔者将之统称为特许权)。  相似文献   

4.
我国现行侦查程序缺乏有效的法律监督.检察院对侦查程序的提前介入没有立法上的保障,法院无权对侦查机关的行为进行审查和控制,犯罪嫌疑人无权与侦查机关进行平等的对话和抗争。因此,从基本理念和基本结构上对我国侦查程序进行反思,有必要限制侦查机关的权力,保护被追诉方的权利,并赋予法院对侦查行为的司法审查权。  相似文献   

5.
对完善我国侦查程序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侦查程序是在刑事案件立案后至起诉前收集证据 ,查明案情 ,确定是否起诉的准备程序 ,是刑事诉讼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阶段。对于侦查程序而言 ,现代刑事诉讼法学和侦查学所关注的更应是有关如何在侦查中确保犯罪嫌疑人的权利、约束侦查机关的权力、防止滥用国家权力、如何公正、公平执法等。这些问题直接涉及到侦查机关、犯罪嫌疑人、检察机关、法院等各方法律关系问题 ,也因此涉及到侦查模式等问题。然而长期以来 ,侦查程序的研究在学界一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从理论来说 ,应从研究侦查程序的对象入手对侦查模式加以论证 ;从实践来说 ,应从侦查权的分配、侦查监督机制完善、犯罪嫌疑人在侦查阶段享有辩护委托权、保释制度和救济程序加以构造。  相似文献   

6.
关于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文章对司法实践中,适用刑事诉讼法中的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存在的疑难问题进行了论证和解答,并提出了立法建议。第一,采取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应当依法贯彻决定权与执行权分离的原则。其中,保释金的收取、退还、没收以及罚款,亦应统一由公安机关执行。第二,这两项强制措施的期限应当理解为公、检、法三机关各自分别适用的期限,但是审查起诉、一审、二审中继续适用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的,其期限应当与本阶段办案期限一致。每一机关在各自办案程序中不得重复计算有关期限。第三,对被监视居住人的活动范围,应掌握两项基本要求:一是保证有效控制;二是保障基本生活条件。  相似文献   

7.
侦查机关的侦查权力如果不受有效监督,很可能会侵犯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利。应对侦查机关的侦查活动加强监督,扩大犯罪嫌疑人和律师的诉讼权利,加大社会公众对侦查活动的监督,以有效制约侦查活动,保护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利,实现实体真实和程序公正的双重目标。  相似文献   

8.
在刑事诉讼中,犯罪嫌疑人供述是证据种类之一。在侦查实践中,犯罪嫌疑人的供述是获取线索,查明案件事实真相的重要途径。正是基于供述之于刑事诉讼程序和侦查实践的重要性,导致了侦查机关为获得犯罪嫌疑人供述而对其进行强制讯问的危险。基于国家社会治理的现实需要,侦查讯问权的存在有其目的正当性,基于程序的正义要求,侦查讯问制度的构建应当符合法治的精神。犯罪嫌疑人在侦查讯问中应当享有沉默权、知情权、律师帮助权。侦查讯问应当保持在必要的限度内,确保犯罪嫌疑人的供述是在一种理智、理性、自觉、自由的状态下作出。  相似文献   

9.
刑事司法改革背景下侦查讯问工作的挑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志卿 《前沿》2011,(5):105-109
随着我国刑事司法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侦查法治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侦查讯问工作正面临着由封闭走向开放、侦查讯问权力将受到严格制约、犯罪嫌疑人供述的自愿性将得到法律的保障、非法获取的口供将被排除、讯问的难度将越来越大等严峻挑战。侦查机关及其侦查人员应当转变执法观念,强化法治意识,强化侦查手段的综合运用,强化侦讯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强化心理策略方法在讯问中的运用,努力提高侦查讯问谋略水平和能力,充分发挥讯问的功能和作用,积极应对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各个国家对侦查权进行的控制方式大致包括司法授权、司法救济和权利制约等。在我国,对侦查杈缺乏有效的控制,主要的控权方式是侦查机关的内部控制和检察机关的外部制约,对权力的制约基本不具有效用。鉴于此,应完善我国的侦查权控制方式。司法授权目前不具可行性.理性的做法是,建立司法救济制度、完善内部控制、加强检察监督、赋予犯罪嫌疑人更多对抗侦查行为的权利。  相似文献   

11.
Yu Ran 《今日上海》2014,(3):42-47
过去来上海定居的台湾女性同胞绝大多数都是陪同丈夫来沪工作,近几年黼岸开放直航,上海虹桥机场与台北松山机场往来直飞,尤其是上海逐渐建成了国际化大都市,服务产业日趋繁荣吸引了更多女性台商前来定居工作,有的甚至将家人留在台湾独自来沪打天下而且创下一番事业,  相似文献   

12.
Cities of War     
Shanghai: Humanity Amid Occupation Shanghai of the 1930s had particular appeal for Japan, being a large international metropolis in its immediate vicinity. After World War I, Japan concentrated all its China trade, shipping and manufacturing in Shanghai, and by 1930, 30,000 of the 50,000 foreigners living in Shanghai were Japanese.  相似文献   

13.
长三角共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郁鸿胜 《中国发展》2010,10(2):73-74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基本框架体系是以上海港为中心,以江苏、浙江部分港口为两翼,沿海港口为纵深,以枢纽港、干线港、支线港和喂给港为主体的组合港口群。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重点要在三大体系上有所创新,一是构建分工合理的港口物流体系,二是构建优化整合的集疏运体系,三是构建现代国际航运服务业体系。这三大体系就需要长江三角洲共同建设。  相似文献   

14.
LOCATED in southwestern Shanghai, the Shanghai Minhang Economic &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as emerged as a superior development zone with a favorable environment for foreign investors to work and establish businesses.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上海市以“创建”着手,探索城市管理新机制,围绕“三年目标”着重抓了拆违、清路、治脏、植绿、除害、添美等工作,城市卫生管理水平逐年提高。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发展》2009,9(5):10-13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带动作用。改革开放,特别是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以来,上海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也带动了长三角及周边发展。该文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上海在促进长三角区域合作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和面临的挑战,探索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及促进长三角区域合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当代中国》2005,14(44):563-567
Conventional wisdom holds that the high competitiveness of the newspapers in Beijing and Shanghai is due to fast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se cities. This research, however, finds that the degrees of newspaper competitiveness in Beijing and Shanghai do not relate positively to their GDP growth rates. While Shanghai's GDP outranks Beijing, the newspaper business in Beijing outgrows Shanghai. This paper argues that under the current Chinese management system, economic impact upon newspapers' development is limited. Only after the government management over media is reformed, can economic factors become a decisive force behind newspapers' innovation and advertising competitiveness.  相似文献   

18.
徐敬  和磊 《青年论坛》2011,27(1):138-142
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呈现出极其活跃的大众文化现象。市民、职员中层消费群体的崛起和壮大,滋生和推动了大众文化的繁荣。普通民众藉此实现情感释放,也促进了中国现代化/现代性的发展。该时期的大众文化也存在矛盾与悖论——在欣赏、效仿租界的西方文明时,又有一种反现代的情绪,并产生乡土怀旧情结。但这种“回归”是暂时的、想象性的情感,由于大众文化过度的商业化和娱乐性,共最终表现为对社会现实想象性的建构和诗意的反叛。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上海市积极探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路径,形成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在完善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探索征地留用地制度、促进村级工业经济转型、发展特色农业等方面,取得了不少创新成果,使村级集体经济得到持续发展,农村面貌得到持续改善,农民收入得到持续提高。该文通过对郊区三个村庄发展路径的深入剖析,深刻总结了三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0.
Located 50 minutes by bus from the center of Shanghai is an institution that used to be shrouded in mystery. Its location is better known to Shanghai locals than its name. Over the past decades, its address was commonly used in local jokes or even insults, such as the phrase "You'll be sent to 600 Wanpingnan Road." People considered visiting this place, the Shanghai Mental Health Center (SMHC), a disgrace as those suffering from mental illness were labeled as "abnormal people." Little was known about what went on within the walls of this place, which has been known simply, and pejoratively, as "the mental hospital" since its establishment in 193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