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校共青团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力量。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技术的进步,高等艺术院校大学生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方面呈现出新特点,为共青团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为此,高等艺术院校共青团应立足实际、创新思路、改进方法,努力探索出适合高等艺术院校共青团工作的实践育人模式。艺术院校共青团将主题创作、社会实践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探索出主题创作与大学生社会实践联动模式,为艺术院校形成富有特色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创造条件与可参照路径。  相似文献   

2.
李焕梅 《学理论》2009,(12):12-13
共青团工作在高校教育事业中处于基础性战略性的重要地位,本文结合科学发展观的内涵,阐述了新形势下高校共青团工作必须转化理念,树立服务意识,加强大学生的校园文化建设与社会实践,提高共青团干部的素质修养,不断丰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内容,树立共青团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动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许力  郭钟群 《学理论》2014,(5):128-129
随着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高校共青团工作有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由于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社会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方式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共青团的工作如不能推陈出新,很难以上层次、上水平、出成效。推行"四育扎根、四创开花、四向拓展、四化成才"的共青团工作模式,可以更好地为高等教育服务。  相似文献   

4.
高校共青团组织是联系学校和学生之间的桥梁和纽带。通过对高校共青团组织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的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充分挖掘高校共青团自身特殊优势,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文化氛围,整合资源,搭建平台,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发展,通过营造支持大学生创业的良好文化氛围、完善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教育培训机制、大力加强学校与社会的服务联系来充分发挥高校共青团在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方面的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5.
胡俊峰 《学理论》2014,(7):85-86
共青团是中国特色社会管理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要求来推动自身发展,不仅可以有效推动青年参与社会管理,更能为党构筑牢固青年基础。从共青团组织格局创新、工作方法创新、工作模式创新三方面论述共青团组织如何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工作。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5,(30)
知识是高校共青团组织运作的核心资源。高校共青团组织依据知识管理理论,运用其方法和手段,创造有利于知识共享和创新的文化氛围和管理机制,将有利于提高团干部工作能力,提升共青团工作水平。高校共青团组织实施知识管理需要加强文化建设、组织建设和信息化系统建设。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7,(1)
共青团提升就业能力的"六维"服务体系是指:高校共青团通过利用大学生的闲暇时间对大学生进行闲暇教育,包括对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心理、技能、考评、激励、渠道这六个方面给予支持。要做到端正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和就业心理,激励其积极参加各类活动,提升其就业技能,正视自身优势劣势并加以改进。从新生入学开始就形成一个系统的提升就业能力的服务体系,使他们可以积极参与到激烈的社会人才竞争中,实现校企顺利过渡。  相似文献   

8.
浅析共青团学生干部创新潜力发掘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共青团学生干部创新能力培养是基层团组织工作的重点,发掘共青团学生干部创新潜力是建设创新型团组织工作的关键。我们应当对共青团学生干部的创新潜力进行发掘,通过建立健全高校团学干部的选拔任用、评价机制,培养团学干部养成良好的创新性思维习惯,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从而更好地发掘共青团学生干部的创新潜力,培养他们良好的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9.
高校青年志愿者组织内建立共青团的可行性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小舟  李红坦  赵刚 《学理论》2010,(7):172-173
高校青年志愿者组织在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促进其自身发展上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在高校志愿者组织内建立共青团组织是一种管理团员青年的新模式和新做法,它可以将共青团组织与志愿者组织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团员青年服务社会、提高自己,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及教育意义。也是新时期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孔翠花  李红坦 《学理论》2010,(19):23-24
高校共青团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今社会,网络已成为广大团员青年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利用网络加强对青年的思想方面的引导和教育,成为共青团组织工作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分析了高校建设网上团工作阵地的必要性,初步总结出共青团组织利用网络的原则,提出了网络时代下共青团组织工作方向。  相似文献   

11.
周伟珍  杨晨 《学理论》2013,(8):323-324
对2007年至2012年高校共青团工作的研究成果从高校共青团工作面临的挑战、解决高校共青团工作发展的对策、高校共青团工作的新延伸三个方面进行总结,并为今后高校共青团工作研究指明了方向,希望能对我国高校共青团工作的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杨春苔 《学理论》2009,(30):253-253,248
高校共青团组织作为团结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的一支后备力量,已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其工作内容。那么究竟高校共青团组织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是否有积极影响,而这种积极影响又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本研究运用SCL-90对903名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获得了加入共青团组织可以提升心理健康状况的客观证据,并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明确了共青团组织促进高职校学生心理健康主要体现在减少高职校学生的敌对心理方面。  相似文献   

13.
崔新 《学理论》2008,(22):61-62
科学发展观是推动我国经济和社会各个方面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鞍山师范学院高职院共青团"四大工程"工作体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人为本、统筹兼顾、体系完备、有机统一,成为新时期推进高校共青团工作建设的生动实践。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14,(36)
当前,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是政府实施社会管理工作的重点工作之一。高职院校共青团作为枢纽型社会组织,如何在社会治理创新背景下适应社会变革和社会转型,加强和改进工作方式,实现自身转型。在分析高职院校共青团工作转型的现实背景和发展机遇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案例对高职院校共青团发挥枢纽型社会组织作用,融入社会管理的路径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5.
高校共青团在共青团工作中具有基础性、源头性、战略性的地位和作用,高校共青团改革也必然成为共青团改革的关键。高校共青团在整个共青团系统中具有主体先进性、任务政治性、地位关键性等独特性特点,因而高校共青团改革要针对"四化"现象整改,注重分类推进,提升工作全局性和统筹性;高校共青团改革思想引领要从"大水漫灌"变成"精准滴灌",组织改革坚持"一心双环"带动"心心相印",队伍建设坚决"做青年友、不做青年官",工作开展要构建"互联网+青年团建"模式,保证改革举措的精准性。  相似文献   

16.
于泽环 《学理论》2015,(3):265-266
企业团组织具有服务企业、服务社会的双重职能,如何平衡这两方面的作用对企业是十分重要的。有效引导青年,促进他们的全面成长,为企业的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企业共青团组织不仅要向青年员工宣传党团思想主张,还要为青年员工提供服务。着重分析了企业共青团组织服务青年成长成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提高企业共青团组织培养人才能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吴冰 《学理论》2013,(12):154-155
共青团始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做好基层电信企业共青团工作,为企业储备青年人才,真正实现企业全面可持续发展,是目前电信企业共青团组织面对的重要研究问题。分析了基层电信企业共青团现状,提出了基层企业开展共青团工作要抓住育人的主线,建立自己的骨干队伍,开拓育人的环境。在业务和思想上高质量地培养青年人才,使团组织在创新中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刘飞 《学理论》2010,(11):46-47
社会化是人类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过程。这一转变过程关系到人成为社会人之后的发展轨迹。本文集中讨论了青年大学生社会化进程中的若干问题,并对共青团在这一进程中的作用作了深入探究,同时对如何推进青年社会化提供了可行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3,(35)
在网络迅速发展的推动下,高校信息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高校共青团工作也随之发生深刻的变革。毋庸置疑,网络的发展给高校共青团工作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是极为难得的机遇,同时,这也意味着高校共青团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通过对高校共青团网络化转型趋势的分析,结合南京财经大学共青团工作网络化具体措施,进而提出一些转型的策略如下:进一步明确高校共青团组织的根本任务;明确高校共青团工作网络化转型目标;在高校共青团工作中建立完善网络管理系统等等。  相似文献   

20.
何婧云  谭敬康 《学理论》2009,(9):142-143
本文从和谐校园文化的内涵、意义以及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内容出发,分析了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从而提出了加强高校共青团工作,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几点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