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黄遵宪警政思想述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遵宪是创建中国近代警察制度的先驱,其警政思想和实践在中国近代警政史上产生过重要和积极影响。黄遵宪的警政思想一是来源于对西方警政的实地考察和思索;二是源于他在湖南的警政实践。黄遵宪强调警察制度的重要性,特别专注于将西方警察制度移植到中国,建立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警察组织──湖南保卫局;他对警察职能的认识较全面、系统;重视对警察权力的防范和制约;主张官“民”合办警察,即官府和地方绅商人民共同举办、管理警察机关,行使警察权力;注重对中西警政史的比较认识,以西方警政为参照物,考察中国历代的警察制度。  相似文献   

2.
中国近代警察诞生在哪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警察称谓以及警政制度是外来事物,尽管我国维护社会治安的机构和官吏早已有之。已知世界上的警察制度产生于欧洲,因为这一新生事物在维持国家安全和社会秩序等方面所起的作用得到广泛认可,于是各国争相效仿,18世纪后,在世界各国蓬勃发展起来。1840年6月,被鸦片战争炮声震醒了的中国人“开眼看世界”,于是,警察制度作为“良法美政”被从西方引进。西方警察形象首次在中国亮相,是在租界内。这以后,中国开始逐渐接受西方的警政思想。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中国近代警察究竟诞生在我国的哪一个地方呢?一说在湖南,一说…  相似文献   

3.
清朝末年引进、推广近代西方警察制度失败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权力运行机制中存在中央权力薄弱、官僚积习深重等问题 ;经费短缺 ;国人对于警察的认识存在缺陷 ;警政人才缺乏 ,等等。  相似文献   

4.
作为中国近代建警第一人,黄遵宪在警政理念和实践上都有突出的贡献。在理论上,他最先关注西方的警察制度,首次使用近代意义的"警察"一词。在实践中,他创办中国警政的滥觞——湖南长沙保卫局,制定《湖南保卫局章程》等规章,赋予长沙保卫局鲜明的时代特色,寓意了保卫局近代民主观念。其创办工作不仅是举办地方警政的一次有益尝试,也是实行地方自治理论的一次有益实践,书写了中国近代警察制度史上别具风格的篇章。  相似文献   

5.
四、中国近代警察制度的创生 中国近代警察制度属于资产阶级警察制度范畴。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进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由其特殊的社会制度属性所决定,中国的警察体制又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警察体制有所不同。1840年之后,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坚船利炮的轰击下,中国保守、固步自封的传统秩序被打破。为了寻求强国之路,有识之士面对世界资本主义先进警政制度,认识到自己国家“百弊丛生”的治安  相似文献   

6.
袁世凯虽然在中国近代史上扮演了一个极不光彩的角色,但他在引进西方警政思想,举办警务学堂,推动中国近代警察教育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影响。研究袁世凯的警察教育思想,能够从中吸取历史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7.
晚清时期中国近代警察制度建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近代警察制度产生于晚清。早期改良派关于警察制度的设想是中国最早的警政理论 ,而组织健全、职责明晰的湖南保卫局则已具备了近代警察的性质。日本人川岛浪速的《上庆亲王书》提出了近代中国警察建设的完整方案 ,他创办的京师警务学堂则是中国最早的警察教育机构。清警察制度的确立包括中央警察机关和地方警政两方面。由于理论准备不足 ,中央权力过于虚弱、地方行政命令不力及军警不分等原因 ,清朝警政未能建立起一个强国的警政基础。  相似文献   

8.
李士珍是南京国民政府中著名的警政教育家、理论家。他在从事警政事务中,既承袭了北洋时期建警的成果,又结合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时需,逐步形成其操作性极强的警政建设思想,并勾勒出涉及警察数量、警察机构、警察教育、警察待遇、警察地位、警察经费等诸多方面的警政建设框架,为南京国民政府的警政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南,也加快了中国警政建设。  相似文献   

9.
清朝末年政府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实行新政成为朝野共识.其中,建立近代警政走在最前列.建立近代警察制度,通晓警政的人才必不可少,这就需要警察教育的辅助.清末警察教育一度大规模展开,在培养警政人才,探讨警察理论,提高民众觉悟方面都有建树,为以后的民国警察教育奠定了基础.受制于落后的制度,保守的文化和混乱的局势,清未警察教育步履维艰.  相似文献   

10.
19世纪50年代,上海租界内出现的巡捕房已经有着统一的指挥监督系统、经过一定训练的专职人员、内容详尽的法规章程,近代警察制度在我国已经出现,影响了中国早期改良思想家的警政理论。改良思想家分析了在中国建立警察制度的原因,探讨了途径和方法及其职责,阐明了在中国建立警察制度的必要性、紧迫性和可行性,为清政府办理警政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推动了中国近代警察制度的创建。  相似文献   

11.
本文系统地介绍评述了德国的警察制度:分别从联邦与州两个层面着重讨论了德国警察机构的设立依据、组织原则、具体机构的管辖范围、管辖权限、人员组成、机构之间的相互关系,乃至警察机关与检察院等司法机关之间的关系等问题,并在适当的地方作了与我国相似机构的对比,最后对德国错综复杂的警察制度作了全局性的总结与分析。  相似文献   

12.
警察的现代性:概念、发轫及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性被看做是动态的现代化过程的本质、属性及结果。警察的现代性则是在现代警察制度发轫、成型及其特征日渐清晰的过程中逐渐显现的 ,警察的现代性是警察制度现代化的结果。警察现代性特征包括警察职能的独立化、警察组织的系统化、警察职权的法治化、警察职业的专业化和警察装备的专门化等。  相似文献   

13.
警务风险管理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警务风险管理,是指对警察组织或依法履行职责的警察个人造成伤害、损失或负面影响,以及对顺利完成警务工作任务、实现警务工作目标产生阻碍的各种事件发生与否的不确定性。警察部门的风险管理最先是从美、英等西方国家开始的,其产生背景是:私有部门风险管理理论为警务风险管理提供了借鉴,减少警察伤亡迫切需要,适应新的警务模式、更好地预防和打击犯罪的客观需要,以及解决因警察执法责任问题产生的高额赔付的直接动因。警察部门的风险管理经历了三个阶段。警务风险管理的基本程序主要包括警务风险管理计划、警务风险识别、警务风险衡量、警务风险处理、警务风险管理效果评价。  相似文献   

14.
中西警察职能比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近代专职警察产生后,西方国家经历了四次警务革命,每次都引起了警察职能的变化。追寻其变化轨迹,发现有一个“政治镇压→打击犯罪→服务民众”的职能重心转变过程。考察我国警察的发展,其职能的演变规律与西方具有明显的一致性。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实现了警察职能重心由“政治镇压”到“打击犯罪”的转变,现阶段正在进行由“打击犯罪”向“服务民众”的职能重心的转变。认识到这一规律,警察机关就会主动适应并促进警察职能的转变。  相似文献   

15.
瑞典实行中央集权与地方自治相结合的警察管理体制,警察机关对司法部负责,国家警察委员会是警察系统的中央行政管理机构。瑞典注重警察职业教育训练,警察教育和培训工作,主要由瑞典国家警察学院、于默奥大学和韦克舍大学承担。  相似文献   

16.
我国未来警务模式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个国家的社会治安是与该国现阶段社会结构的平稳和稳定程度相适应的。警务模式也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治安状况的变化而作出相应的调整。西方从1892年建立新警察体系以来,经历了四次警务改革,相继以制服化、专业化、现代化和社会化的警务理念,改变着警察行为。与这四次警务改革相对应,西方警务模式先后出现了"政治警务模式","合法警务模式","专业警务模式","反应式警务模式","服务与权变的警务模式"五个演变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未来的警务模式也不应是单一的,而应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集合性警务模式体系。  相似文献   

17.
新时期,在全军上下开展的反腐倡廉工作中,公安边防警察队伍反腐工作作为军队反腐工作的一部分,其自身的反腐体制也在面临新的考验,加上公安边防警察队伍所担负任务的复杂性和重要性,更要求我们努力探讨组织制度的反腐工作的不足。香港廉政公署作为世界闻名的成功反腐机构,研究其内部运作模式,对于推进公安边防警察队伍组织制度反腐的创新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监狱警察文化建设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监狱警察文化是指监狱这一特殊机构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民族传统、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关于监狱警察活动的精神、精神性群体行为和精神外化物产品的总和。监狱警察文化建设,主要包括监狱警察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和物质文化建设。加强监狱警察文化建设,应凸显监狱警察文化的时代性和人本性,增强文化信息管理的科学性,强化文化制度建设的有序性,提升文化环境建设的系统性,探索知行合一的协调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9.
警衔晋升培训教育是公安培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警衔制度的重要内容、是提高人民警察政治思想素质及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培训教育显示比正规学历教育需求广、规模大、结构复杂的特点,因此必须靠不断的实践积累经验,以专业化的理论为指导,以认真、负责和开拓的精神,全力搞好警衔培训晋升教育,才能为我国警衔.制度的法制化做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