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英国法律职业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廖益新  舒细麟 《现代法学》2004,26(5):174-181
英国法律职业人才培养模式分为理论、职业、实习和继续职业教育四个阶段,其特点是虽无统一的法律教育体制和司法考试制度,各地区和各法律院校在法律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较大的自主性,但同时有相应的机制保证法律职业人才的同质性;法学教育注重法律的实践性和应用技能的培养,法学教育机构和法律职业管理机构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相互协作,共同发挥作用。英国的法律职业人才培养模式有可供我们学习借鉴的优点和经验。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民事立法和学说的不断发展完善,法学研究方法论日渐受到法律人的重视。比较法研究尚方兴未艾,判例研习的方法又成新的热点。第三人惊吓损害侵权责任问题涉及某人因侵权行为遭受损害,而损害波及于与该人有特定关系的他人时,该他人的损害赔偿请求权问题,乃是各国侵权法理论与实践的重点与难点。为此,本刊特约请四位在侵权法方面素有研究的学者分别从德国、瑞士、奥地利、日本、英国和美国的法学理论与法律实践出发,对我国的一起典型的第三人惊吓损害案例进行评析,以期寻求各国不同侵权法制度下对第三人惊吓损害处理的共同评价,构建起各国法制共同的"上位模式",实现超越空间的比较研究的目的。在此,对于各位学者的赐稿及朱晓喆副教授的协助组稿,一并致以诚挚的谢意。  相似文献   

3.
《判例与研究》2003,(2):F002-F002
约瑟夫·拉兹(Joseph Raz)英国法学家,牛津大学研究员,新分析实证法学代表人。主要著作有《法律制度的概念》(1970年)、《实践理性和规范》(1972年)、《法律的权威、法律与道德论文集》(1979年),  相似文献   

4.
教育法学是整个法学体系中的一个分支,是以法学理论和教育学理论为基础,与其他相关学科相联系,研究存在于教育过程中的法律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教育法学作为一门新兴的部门法学,它是在教育行政规范的不断法律化和教育立法工作的逐渐深化、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教育法学在世界各国的发展情况不很平衡,从总的情况看,西方发达国家对于教育法律科学的研究起步较早,最早在观念上形成“教育法学”的要属西德和美国(大约在本世纪60年代).此外,英国、法国和日本几乎是在与美国和西德同期着手  相似文献   

5.
读编往来     
《法学》1991,(4)
前不久,我们从留美研修法律的学者那里获悉“《法学》杂志是美国国会图书馆中国法律(现代)期刊中收藏量最大、最齐的,而且许多美国法律专家(尤其是搞中国法的)都认为《法学》信息量大……”。这一信息对我们编辑来说,无疑是一种莫大的慰籍。因为我们不曾奢想去发表惊世骇俗之作以一鸣惊人,而是将编辑旨趣始终定位在法学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运作过程中,默默地耕耘。《法学》的任何收获,既是意料之外的,又是意料之中。尽管《法学》研究的是当代中国法制中的理论和实际问题,但是《法学》仍然因之而走向域外。中国的法学研究应  相似文献   

6.
全国法解释学研讨会纪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法学研究》2001,(2):154-160
最近数年间,对法解释问题的研究和讨论日见升温,书市已有多种专著在售,各种期刊公开发表的论文也不在少数。学者们见仁见智,以自己不懈的努力拉动了法解释理论与实践的进步。呼应这一学术动向,《法学研究》编辑部和山东大学法学院于2000年7月30日至8月2日在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联合主办了一次“全国法解释问题学术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分别就解释学与法解释学的定义、法律解释的必要性、法律解释的主体、法律解释的目的与原则、法解释与法学教育、我国建立判例制度的意义等展开了讨论。一、解释学与法解释学的定义洪汉鼎(北京市社会…  相似文献   

7.
种若静 《中国司法》2007,(10):102-105
从现代法治国家的制度安排看,法学教育是培养法律人才的主要途径,司法考试是选拔法律人才的基本方式。各国法治国家因为法律体系和法律职业结构不同,司法考试制度和法学教育模式也不尽相同。但无论何种司考模式和法学教育制度,两者最终皆为法律职业指向,二者之间关系的协调对于培养法律人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加入WTO后,中国法学教育发展的趋势》文:程春明《法制日报》2002年10月17日第11版中国加入世贸后使得中国法学教育和法律服务进入法律全球化领域。中国法学教育应该是高等法学和法律职业教育的结合,同时培养世界法律人才。其制度设计应是竞争性和开放性的。我国的法学教育面临着这样一个事实:实行的是粗放规模经营;培养的人才绝大部分都只是所谓“通识型”人才;法学教学与法律职业教育基本脱钩;在西方发达国家被认作是“情英教育”的法学教育在我国却被当作是“大众教育”;中央集权的管理模式限制了各院校之间的公平竞争,也不利于法学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在课程设置上不能与社会需求和市场对法律人才新的要求接轨。加入WTO后,我国法学教育定位的趋势是:我国法学教育的目标也因此发生变化,从培养准法律人到培养完全合格法律人;从培养国家法律人到培养世界法律人。高等法学教育制度层面发展的趋势是:高等法学院校必须成为具有竞争力的、开放性的大学。高等法学教育内容新的趋势是:从单一法系形式和内容统一转变到吸收多法系的教育形式和内容的融合模式上来。  相似文献   

9.
《法学研究》2014,36(1):208-208
《法学研究》拟于每年四月和十月的第三个周末举办春季论坛和秋季论坛,聚多方智慧,襄法治盛举。论坛将通过征稿、约稿等途径,邀请学界对论坛主题有深入研究的学者参与讨论。《法学研究》2014年春季论坛以“全面深化改革与不动产法律制度的完善” 为主题,现面向社会公开征稿。  相似文献   

10.
王娟 《法制与社会》2011,(2):5+7-5,7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大力支持,很多学者也加强了对西北地区法学研究的重视。有学者倡导西北地区法学研究的"区域特色",也有学者倡导西部法学流派。一时间,西北地区的法学研究的区域特色"特"在哪里?这样的特色是否是西北地区法学研究所独有的?以及西北地区法学研究的区域特色与我国法治统一之间如何协调,国家法治统一与民间习惯、民间规则之间如何取舍等,这种种问题还在激烈的讨论之中。本文在对王勇《有场景的法律和社会科学研究》部分章节评论的同时,提出对于我国法治统一与民间习惯以及西北地区法学研究区域特色的思考。并认为,从长远看,国家法治统一将成为法治建设的主流。民间规则、民间习惯作用的发挥有其时空性,要解决部分地区民间习惯、民间规则与国家法的些许差异尚需制度改革和公民法律意识的加强。  相似文献   

11.
在公正与效率之间——英国刑事诉讼制度的最新发展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 长期以来,我国法律学者习惯上将英国和美国的法律制度统称为“英美法”,对这两个国家的刑事诉讼制度不加细致的区分。但实际上,英国与美国的刑事诉讼制度在不少地方存在着很大差别。  相似文献   

12.
《哈佛法律评论》:关于法学教育和法学论文规范的个案考察方流芳一、美国风格的法律评论1887年,哈佛法学院一位名叫JMcKelvey的3年级学生发起了《哈佛法律评论》(以下简称:《评论》)———美国第一家由学生编辑和管理的法学刊物。《评论》创刊号的...  相似文献   

13.
凌杰 《法学研究》1988,(6):78-78
由中国法学会召开的《十年法制建设理论讨论会》于1988年11月12日至15日在京举行。近百名从事法学教学、科研,以及立法、执法部门的专家、学者与会,就解放思想繁荣法学、法学教育改革;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法制建设近期目标;我国立法制度的完善、政府法制建设的加强;我国司法制度的改革、法制监督制度的健全等四个方面展开充分讨论。  相似文献   

14.
《政府法制》2012,(16):49-49
各国政治家在从政前往往都有自己的职业背景,各国政坛也有对某种特定职业背景的偏爱。例如美国偏爱律师,埃及则钟情学者。英国《经济学人》杂志曾在《世界人物志》的参考书中拉网式地收集了一个包含了近5000名政客的样本,并对他们的背景进行研究。结果并不出人意料。在世界范围内,近1/5的政治家是前律师,均有着法学背景。紧随之后的是商人,统计显示,17%的政治家曾是商人。之后是外交官、军事领袖、记者、经济学家、医生、学者和工程师。  相似文献   

15.
<正> 《国外法学》1981年第1期登的日本学者浅井敦著述的《中国现代化与法律学》一文,对我国解放后法学三十年来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回顾和系统的研究探讨。无疑对于我们总结解放后法学发展的经验教训将有较大帮助。但文中也有不确之处:一、文中说到"文化大革命"前法律方面的高等院校,有武汉大学法律系。事实上,武  相似文献   

16.
法律体系理论 ,是近世西方学者甚为关心的问题。英国著名法理学家约瑟夫·拉兹教授的代表作《法律体系的概念》一书 ,可说是此问题的集大成者。本文作为一篇读书笔记 ,主要根据拉兹的研究 ,分别对奥斯丁、凯尔森、拉兹三位有代表性的西方法学家的法律体系理论作以介绍 ,从中去体会、理解和发现迥然不同于我们以往所理解的法律体系理论之处 ,以检讨我们的法律体系理论。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法律人才培养应当形成一个由高等法学教育制度、统一司法考试制度、统一法律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和终身化的继续教育制度构成的相互衔接的、一体化的法律人才宏观培养模式。法学教育的管理应当是在教育行政部门的行政管理与司法行政部门的行政指导相结合的基础上,加上法学教育行业协会的自律性管理,三者有机结合,构成有中国特色的法学教育宏观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8.
法律方法与几个相关概念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我国法学研究中,法律方法、法学研究方法、法学方法论、法律方法论等概念经常被混淆。文章通过比较法律方法与法学研究方法、法律方法与美国的法律方法课程、法律方法与法学方法论(法律方法论)等概念及其所对应的研究领域,阐明我国的法律方法研究,与世界各国法学界与法律界所关注的法律方法,都是围绕法律人实施法律的工作技艺与思想方法而展开的,重点是研究和探讨法律实施中的各种有效且有益的具体制度与思想方式,这一特点决定了它不同于更为宏观的法学研究方法与法学方法论(法律方法论);同时,由于我国开展法律方法研究迫切需要解决的是与我国法律实施相关的问题,因此,我国的特殊性,决定了我国有关法律方法的研究,主要是针对我国法治建设所面临的具体问题,故而,又不同于美国的法律方法课程。正是在与相关概念的区别中,展现出法律方法研究独特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法律文化”是一个晚出的概念,也存在不同的理解。国外学者有的认为它是“人们对法律、法律机构、判决的制作者的各种观念、态度和期望”,以便与法律的“现实内容”相区分。([美]温伯格:《论法律文化和美国人对法律的依赖性》,载《法学译丛》1987年第1期)有的将它视为“凝结”在“法律制度”中的“法律传统”和“文化观念。”([美]亨利、埃尔曼:《比较法律文化》,英文版)这些都是从文化对法律的影响和作用的角度立论的。国内学者论述不多,武树臣、李贵连同志曾指出“它是社会上层建筑中有关法律、法律思想、法律制度、法律设施等一系列法律活动及其成果的总和。”(见《自修大学》1987年  相似文献   

20.
电视剧中的法律瑕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些时候,我们不需要阅读大量的法律条文和法学著作,而是通过欣赏一些与法律有关的影视作品就可以了解该国的法律文化和重要的司法制度。比如美国电影《十二怒汉》、日本电影《罗生门》和巴基斯坦电影《人世间》等。在我国,自“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确立之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