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多年以来,南亚地区安全形势一直未能有较大改观,极大地制约了南亚地区整体及各个国家的发展潜力,尽管各方均有意愿实现"吴越同舟"的梦想,然而现实是持续冲突的特点更为突出。多重层次是形成南亚地区安全困境的重要诱因,也是南亚地区难以摆脱安全困境的桎梏。正是各个层次之间的互动及影响导致了南亚地区的安全困境。面对安全困境,南亚地区各个国家根据规模与国家实力的不同采取了相应的因应战略,即自助、借势与合作战略。总体而言,实力较强的次地区大国的因应战略以自助为核心,较弱小的南亚国家则采取合作的策略以求得生存。针对多重安全困境对地区安全形势的影响,南亚各国的战略倾向有所不同,效果也不尽相同。从发展趋势来看,南亚次地区的安全仍然不容乐观。作为南亚地区的紧邻,中国在推进"一带一路"合作中将面临南亚地区安全困境所带来的挑战。  相似文献   

2.
南亚地区的历史赋予独立后的印度以特殊的南亚政策遗产,深深影响了独立后印度在南亚地区的国家利益。印度不同政党政府的南亚政策及其策略手段具有共性也存在差异,既有继承也有创新,但是,直到印度人民党莫迪政府才第一次给予邻国政策以清晰的战略界定,并对南亚邻国采用现实主义与建构主义相结合的实用主义外交手段。直到1985年印度才开始在南亚地区采用多边主义的政策,但是其自始至终是以双边主义为主轴。印度一直强烈排斥域外大国进入南亚,其领导南亚、超越邻近地区的信念一直没有改变;但是印度对待美国和中国在南亚存在的态度也有所改变,它允许美国介入,承认中国在南亚的事实存在。  相似文献   

3.
美印战略关系互动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国和印度出于各自战略和经济利益,决定将两国关系推向全球战略伙伴关系阶段。为此,双方寻求战略交汇点,缓解或回避彼此之间的分歧和矛盾,以实现各自的战略目标。但是,由于反恐是美国南亚战略的主要任务之一,美国还需在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保持一定的平衡,因而难以完全满足印度对其在南亚地区乃至全球的战略利益关切;作为地区大国,印度也并不愿成为美国全球战略棋盘上的马前卒,而是牢记传统,执行独立的外交政策,基于自身的国家利益把握与美国的关系。美印双方关系将在这种互动中向前推进。  相似文献   

4.
美国调整南亚反恐战略:观察与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在阿富汗的反恐战争至今已逾7年,南亚地区的反恐局势依然十分严峻。奥巴马2009年1月就任新一届美国总统后,宣布了一系列针对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新政策举措,在地区反恐的框架内与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印度等国开展积极外交互动,美国针对南亚地区的反恐战略调整初现端倪。新政策包括在决策层面注重阿富汗与巴基嘶坦的整体关联,强调军事和民政努力齐头并进,关切印巴和平进程并试图扩大介入等。这些措施表明奥巴马政府力图摆脱目前的困境,推动反恐战争,但其实际效果、局限性和不确定因素仍值得继续观察。  相似文献   

5.
中巴经济走廊的提出和建设引起了南亚地区国家的广泛关注.作为南亚的核心大国以及中国在亚洲的战略竞争对手,印度对中国致力于推动的中巴经济走廊计划心态复杂.准确把握印度政治、经济、军事、媒体等各界对中巴经济走廊的的战略认知及原因,深入分析印度运用何种对抗手段与中国在南亚地区进行地缘战略竞争,探讨中国的应对策略,思考中印在南亚的良性互动与合作,无疑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6.
陈利君  杨思灵 《东南亚》2013,(1):19-31,92
2012年南亚国家政治局势发展跌宕起伏,个别国家甚至爆发政变。在外交领域,南亚地区大国更重视与区域外大国的关系,而南亚地区小国则非常重视多元外交,平衡外交的理念被越来越多的南亚国家接受。受全球经济发展不景气的影响,南亚地区经济增长活力受到打击,再加之政治局势动荡、社会安全形势严峻等因素,南亚国家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多。  相似文献   

7.
2004年,美国的单边主义引发大国间新一轮互动,多边机制成为大国互动的主要平台。大国间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大国在地缘战略要地和战略资源上的争夺呈加剧之势,但大国关系总体平稳。中国在大国关系中的地位更加突出。长远看,大国之间既合作又竞争、既协调又斗争的总体框架仍将是大国关系的常态。  相似文献   

8.
国际关系理论大多认为,国际关系史是一部大国兴衰的历史,大国兴衰及所由带来的国际格局转换是历史发展的动力之一,守成大国与新兴大国的互动及轮替也因此成为国际关系的经典命题.中国和美国被认为是当前国际体系转型进程中的新兴大国和守成大国,处理好彼此关系不仅关系到中美两国的国家安全,而且关系到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21世纪伊始,中美为了各自战略需要,全力打造双边战略对话机制,为建立新型双边关系构建了新的平台.本文对中美战略对话发展历程、产生原因及其对双边关系、国际关系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初步探讨,并认为这一机制的建立是国际体系转型时期处理当代守成大国与新兴大国关系的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9.
李荣  唐志超 《亚非纵横》2005,(3):11-12,45
伊拉克战争后,特别是2004年,大国在中东的角力主要表现为欧美的软实力较量。应该说,伊拉克战争充分显示了美国硬实力的强大,同时也暴露美国软实力的缺陷。伊战后,法、德、俄等大国以其地缘优势以及政治、经济和外交资本,与美国展开软实力的较量,对中东地区国际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奥巴马政府上台以来,继续推行"阿富巴战略",南亚地区形势呈现出新的发展特点。在此过程中,美分别调整了对印、巴政策,以求实现有关各国之间关系的平衡;同时,南亚内部各大国之间的关系也愈发微妙。作为阿、巴重要邻国的伊朗继续成为影响南亚局势的重要因素。"阿富巴战略"还将对亚洲大国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王南 《亚非纵横》2012,(4):35-41,60,62
中东地区历史悠久,文明灿烂,从古至今就是一个多种族、多民族和多宗教信仰居民的繁衍生息之地。中东地区既是一个内部各种势力角逐的地方,也是一个外部势力、外部强权争夺的重要场所。中东秩序曾在二战之后几经变迁,形成以美国为主导的局面。中东变局冲击着现有中东秩序,井使各种地区势力的影响上升。今后中东地区各类纷争将会变得更加复杂。  相似文献   

12.
唐志超 《亚非纵横》2011,(4):1-7,59,61
当前中东正经历着一场历史性的重大变革。发端于突尼斯的政局动荡迅速席卷整个中东,并使该地区陷入全局性动荡的不安之中。改革成为大势所趋,但未来不确定性大增。中东剧变不仅剧烈改写地区传统地缘政治关系,也对大国的中东政策构成重要挑战。  相似文献   

13.
美国新中亚战略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公布新的中亚战略包含四方面调整,即将中亚地区视为独立的地缘政治板块、将阿富汗视为中亚一部分、明确将在中亚加强对俄罗斯和中国的遏制、重新界定美国在该地区的比较优势。新中亚战略的实施将会对中亚地区稳定和主要大国在该地区互动产生一定影响。但由于美国在实施该战略中投入力度有限、比较优势不明显,中亚国家不会轻易改变自身多元平衡外交政策、对阿富汗及其局势的认知与美有明显差异,以及美国在中亚地区的战略冒进可能引发大国反制,新战略的实施不会一帆风顺。  相似文献   

14.
陈利君 《亚非纵横》2012,(2):44-51,60,62
2011年,尽管南亚的热度不及中东北非、南海等问题,但仍然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在这一年里,南亚主要国家政局基本保持稳定,经济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大国外交、地区外交活跃,但通货膨胀严重、社会发展滞后。反恐不仅未给南亚带来和平与稳定的社会环境,反而给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的社会安全局势增添了许多问题。2012年在全球经济前景不明朗的大背景下,南亚经济快速发展的势头可能会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15.
李长久 《亚非纵横》2012,(1):9-15,59,61
世界经济重心回归亚洲,亚洲正在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区域贸易和投资市场。虽然世界权力中心仍在西方,但是,亚洲存在广阔的商机和巨大的盈利空间,因此,亚洲正在成为大国博弈的主要舞台,亚洲国家要高度警惕外来大国的挑拨和利用,妥善解决国家间的分歧或争端,发扬亚洲精神,实现共同复兴。  相似文献   

16.
Since the year 2000, China and the ASEAN countries have promoted mutual trade and investment, strengthened political trust and increased cooperation in terms of economic aid, security, and cultural and educational exchanges. More and more people are realizing that China poses no threat to other countries. With China 's growing influence in ASEAN, the U.S., Japan, and other big powers have increased their strategic investment in Southeast Asia to try to maintain their long-standing strategic advantage in the reg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ASEAN countries are trying to play off these big powers against each other to maximize their own advantage.Ma Yanbing is Research Professor of CICIR. Her research interest is Southeast Asian affairs.  相似文献   

17.
亚太格局视角下俄罗斯的东南亚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冷战后随着俄罗斯国家定位的变化,其对外战略相应发生调整,亚太地区成为基本方向之一。进入新世纪,俄罗斯外交的平衡性和多向性不断加强;在其亚太战略中,东盟被看作参与亚太地区多边合作的重要支点。在变动的亚太格局中,东南亚是大国竞逐的重要对象;俄罗斯从自身利益出发,积极发展与东盟及其成员国的关系,以加强对亚太地区事务的参与。而在东盟的大国平衡战略中,俄罗斯被视为制约其他大国的关键性因素。  相似文献   

18.
南亚多数国家由于国内存在深刻的政治与社会矛盾,不得不实行“联盟政治”政府;在国际金融海啸的冲击下,南亚各国经济遭受严重危害;区域大国军备升级正在进行;暴力恐怖肆虐,各国安全形势持  相似文献   

19.
中东欧国家处于大国之间,在选择发展道路的关键时刻,往往仰仗大国或大国集团的保护,因而特别容易受到国际关系变动的影响,并且大多移植外来模式.中东欧国家的"欧洲化"道路也是对西方模式的移植,但与一战结束后模仿西方式民主制的尝试和冷战爆发后照搬苏联模式的实践不同的是,这次移植得益于中东欧国家的主观意愿、中东欧各国国情对西方模...  相似文献   

20.
美国作为具有深厚地缘政治思想传统的大国,其亚太战略无论是宏观的指导思想还是微观的具体政策,都无法隐匿其中的地缘政治考量。当前,美国深受"亚洲两大全球性强国的崛起"这一重大地缘政治事态的影响,结果使亚太地区成为它实现和维持其世界领导地位的关键地区。据此,美国全方位加大对亚太地区的战略投入,其防范和针对中国的一面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