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村级组织换届选举使村党组织建设面临新的挑战,突出的问题有;村委会成员和村民代表中党员比例下降、村党组织发挥作用面临新的难题、村党组织群众基础弱化、村党支部成员连选连任比例下降、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形同虚设.如何将村党组织建设真正融入村民自治是目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周作武 《湖湘论坛》2007,20(5):31-32
下派村干增强了村级党组织的团结,提升了村级党组织亲民的形象,夯实了村级党组织"执政"的业绩.但下派村干个人作用有限,村庄建设需要配套政策支持,村级党组织建设和村庄建设很难在短期内取得根本性转变.下派村干工作核心应该放在支部自身建设和帮助建立一套决策民主、管理科学、运行通畅、配合协调、监督有效的"两委"运行机制,变"能人治村"为"制度治村".应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建立起下派村干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3.
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是我国农村现实的需要,有利于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有助于充分发扬社会主义基层民主,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在建构村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机制中,必须把坚持党的领导、依法办事和尊重群众等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创新活动方式,推进村级党组织建设,健全村民自治组织,进行制度创新及提高村民政治法律素质等。  相似文献   

4.
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农村村级基层组织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和关键。目前我国农村村级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领导班子执政水平低,村党组织发展滞后,领导农民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共同富裕的功能难以发挥,其他村级组织发育水平低,村级经济组织空壳化严重等。以上问题的出现既有村级组织自身的原因,也受客观发展条件的限制。对此,应当从组织、人力、资金、制度等四方面入手,为村级组织的发展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5.
正甘政办发[2018]120号2018年7月21日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兰州新区管委会,省政府有关部门,中央在甘有关单位: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全面消除贫困村村级集体经济"空壳村",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意见。一、总体目标到2018年底,全省7262个贫困村中的3594个村级集体经济"空壳村"都有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基本消除贫困村村级集体经济"空壳村"。到2020年,全省贫困村村级集体经  相似文献   

6.
村党组书记是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蒙山县通过提高村党组书记的四种能力,推进新农村建设。提高科学执政、推动工作的能力。一是强化村务。首先健全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制度。各村都实行“一支笔”签字制度,设立村财务审计小组,对村财务进行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7.
《当代广西》2012,(3):36-36
结合2011年村(社区)“两委”换届,武呜县创新选人用人机制,打破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任职村域限制,破解部分村班子战斗力凝聚力不强、作用发挥不明显的实际情况,为培育创新型村干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带动村级经济发展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村级党组织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斗堡垒和领导核心。当前,部分村级党组织在领导经济发展、民主政治、整合利益以及应对复杂局面等方面的能力欠缺。因此,深入分析村级党组织领导能力弱化的深层次原因,努力探寻提升村级党组织领导能力的治理对策,对于进一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推进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提高村党组织书记做好农村工作,特别是发展"一村一业"的能力,市委决定对全市村党组织书记进行专题培训,共举办五期,历时一个月。5月28日,沈阳市村党组织书记"一村一业"专题研讨班在中共沈阳市委党校举  相似文献   

10.
正今年以来,为提高村干部后备储备,柳州市选出137名优秀农村党员挂任村级党组织书记助理或村民委员会主任助理。选拔的主要标准是在群众中有较高的威信和号召力、高中以上学历、有技术专长或者致富特长的35岁以下农村党员。对挂职农村党员,采用县、乡、村三级三重管理模式。日常业务由村级党组织书记、村民委主任"一带一"手把手培养;具体业务由乡镇党委具体指导和结对帮带。同时,将挂职农村党  相似文献   

11.
田麦久1940年出生于山东青岛市.1964年毕业于北京体育学院研究生部,1982年获德国科隆体育学院体育科学博士学位,是新中国的第一位体育博士.现任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九三学社中央常委、北京市委主委,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理事,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运动训练学会主任委员、北京体育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并受聘于清华大学等21所大学任客座教授.  相似文献   

12.
“国安会”(及所属“国安局”)在台湾的政治体系里有着特殊的角色与功能。两蒋时期 ,“国安会”是“动员戡乱体制”的产物 ,而“国安局”的特务情治系统是其专制统治中的重要一环。在台湾政治转型时期 ,李登辉操控“修宪” ,保留并将其纳入“宪政体制”中去 ,首次“政党轮替”后 ,陈水扁有将“国安会”扩张为“政务会议”的意图。而由李登辉至陈水扁 ,都在建构“总统制”的“总统”权力 ,对“国安会”及“国安局”的操作是其中的一方面 ,但是由于“宪政体制”的不明晰和政局今后可能的变化 ,至今这仍不能称为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13.
为先进生产力服务是巩固和发展新时期统一战线的物质基础 ;为先进文化的发展服务是巩固和发展新时期统一战线的思想基础 ;为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服务是巩固和发展新时期统一战线的群众基础。新时期统一战线只有以“三个代表”为旗帜 ,把人心、智慧和力量凝聚在这面旗帜下 ,才能有“位”有“为”。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1978年的“北方谈话”和1992年的“南方谈话”,都是他创造性理论活动的经典之作。通过比较可以发现,两在形成背景、创新内容以及功能特征上存在许多共性,而在阶段性、层次性、系统性和成熟度上又有差异。无论共性还是差异,都映证了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连续性与统一性,这与毛泽东个人思想发展过程中的“断裂与矛盾”,具有不同的特征。这一结论的作出,对于新的理论创新不无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第一次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进行严格的概念性表述.第一次提出"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第一次指出"既得利益集团"的问题.第一次提出,全党同志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坚持从新的实际出发,以改革的精神研究和解决党的建设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第一次点明"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第一次提出不仅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而且要坚持其"科学精神".第一次系统地提出应当从哪些方面解放思想.第一次明确规定了判断一个政党是否先进,是不是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标准.第一次系统科学地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阶层构成"的新变化.第一次提出新形势下应吸收"社会其他方面的优秀分子"入党,并重申了吸收新党员的主要标准.第一次系统提出我们党要在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唐宋时期从"村坊制"到"城乡交相生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谷更有 《思想战线》2004,30(6):103-107
李唐王朝建立后 ,吸取隋炀帝施政失败的教训 ,尊重当时的城村各居的事实 ,推行了村坊制 ,即村自村、坊自坊的以土断之的管理方法 ,有效地维护了政权的稳定。“乡村户”与“坊郭户”出现的直接原因是由于国家财政对货币的大量需求 ,随着国家财政对货币需求量的不断增长 ,政府逐步放宽商业政策 ,提升工商业者地位 ,刺激了城市的发展 ,标志着真正意义上的“城市”与“农村”的形成 ,这个过程相伴随的则是城乡差别的出现并进一步拉大 ,宋代出现的“城乡交相生养”则是其具体反映。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仪式之樂,不仅在形态表征上具有综合及动态的特征,亦在人文蕴含中富有多重维度。因此,基于独立艺术门类标准的、以曲目音调文本为主体的音乐分析手段则不足以面对之。面对思想层面的认知模式以及行为层面互动关系构成的仪式音乐生态,应以仪式音乐自身来做研究的范畴。如果说仪式之樂是中国传统音乐的原在方式,它亦是中国传统音乐的源流方式。此樂,正是我们以本土话语折返音乐学本位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8.
在20世纪50-70年代农业合作化题材的文学作品中,出现了一个人数众多的"落后妇女"群体,她们思想品德不佳,好吃懒做,出身不好,同时还伴有身体的病痛。狂热的农业合作化和人民公社运动在当时造成的劳动力的巨大缺口,是这类人物大量出现的时代原因和逻辑起点。她们的大量出现及其躯体的反应是女性婚姻、女性生育、女性健康、女性身份与激进运动紧张关系的表征,同时也成为农业合作化叙事无法消弭的"症候"。  相似文献   

19.
“第三条道路”视野中的“和谐社会”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和谐是人类的普遍追求,"第三条道路"关于和谐社会的内涵及制度设计为:淡化意识形态,突出社会正义,团结各种政治力量,奠定社会和谐的政治基础;重塑国家政府,设计国家权力和谐运行的政治体制;创造有活力的现代经济,解决公平与效率的矛盾,追求的是经济的和谐运行;坚持权利与责任相统一,凸显社会和谐应遵循的伦理原则;建立合作包容型的新社会关系,是为了谋求社会关系的和谐;以"世界民族"为理念,主张建立新的全球治理机制,追求的是和谐的国际关系。在对以上诸领域的实践和探索中,"第三条道路"的倡导者们正在构建他们的"和谐社会"。他们的主张与探索对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从"放权"到"收权":"简政放权"的怪圈--"莱芜经验"的反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克服条块分割的矛盾,莱芜作为全国第一个县级市进行了简政放权的试点.改革之初,乡镇获得了比较充分的权力,乡镇基层政权的活力逐渐进发出来.然而,这次改革也未能跳出放权-收权的改革怪圈,部分站所被收回,"莱芜经验"夭折了.我们认为,夭折的主要原因在于当时没有进行上下联动的配套改革,相关站所没有走向社会化,改革没有纳入法治轨道,这些都值得今天的乡镇体制改革借鉴和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