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正> 例1 男,56岁。1985年7月23日被他人拳打脚踢头面部。伤后无意识障碍和神经系统定位体征。17天后 CT 扫描见侧脑室扩大,医院诊断为“脑积水”。半年后,为确定脑积水与外伤的关系进行法医学检查。查体:神志清,视神经乳头无水肿,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CT 片测得侧脑室前角指数(前角间最大距离与颅骨最大内径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PMCT研究我国汉族人群骨盆特征,通过统计学方法分析盆部骨骼各测量指标与身高之间的线性关系,获得身高预测方程,并评价其推断身高的准确性。方法 筛选满足一定条件的尸体影像共420例,测量骨盆髂前上棘宽、中骨盆宽度、髂前上棘与坐骨结节之间的距离等14个指标。测量尸体长度。建立单一测量指标与多指标的身高回归方程。计算每个公式的相关系数(R)、决定系数(R2)和估计标准误差(SEE,cm),以评估回归的显著性。结果 除女性骨盆髂前上棘宽(X1,p=0.446)外,其他测量指标均与身高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单一测量指标LHAIT(X4)获得了最高的相关系数(R=0.726)和最低的SEE值(SEE=5.906)。多指标逐步回归分析可获得的最高相关系数为0.761。结论 在无法获得更理想的骨骼元素(如完整的长骨)时,使用盆部骨骼PMCT测量结果可能有助于我国华北地区汉族人群身高的推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头颅多层螺旋扫描CT(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在道路交通事故颅脑损伤案件中颅骨骨折检验分析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司法鉴定中心2015年至2017年交通事故致颅脑损伤伴颅骨骨折死亡案件52例(包括案情、受伤过程、尸体检验、头颅MSCT及临床资料)。影像学诊断同头颅解剖阳性所见比对验证。结果头颅暴力作用部位以颅前部、颅侧部和面颅部受力容易出现颅底骨折,颅前窝、颅中窝部位骨折MSCT检验准确率低于颅后窝骨折线的检验。结论头颅MSCT对于颅骨骨折类型判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尸检与影像学结合及三维影像重建的使用是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1 案例资料 简要案情某男,26岁,某日被发现死于某高速公路桥下.既往健康状况不详. 尸体检验 双侧球、睑结膜充血,末见出血点.右额部2处、鼻背部1处表皮剥脱.头皮下无出血,颅骨无骨折,硬脑膜内外无出血、无破损.脑重1 400g,全脑表面见散在片、灶状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干周围出血,双侧小脑扁桃体疝形成;双侧侧脑室积血(图1)、扩张,以右侧为重,基底节区未见出血,第四脑室积血、扩张.左肺外膜下见片状出血.体表其他部位及其他器官均未见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5.
脑室周围系统位于脑中线部位,其损伤属于中间型脑损伤。目前多认为中间型脑损伤因减速运动伴有头部旋转时,脑组织因脑膜等结构限制而受剪切力作用所致[1]。另有观点认为中间型脑挫裂伤见于脑中线附近,是由于头部受伤后脑组织做水平旋转运动时,在大脑纵裂附近发生脑挫裂伤[2]。脑室周围系统损伤被认为主要是因暴力作用在额部或枕部时,脑组织沿前后方向猛烈运动,脑室壁发生剪力变形,进而撕破室管膜[3]。笔者遇到1例单纯性脑室周围系统损伤未发现剪切力作用的案例,报道如下。1案例资料某男,39岁,被人拽倒、脚踹头部后立即死亡。尸检见:右顶部片状头皮下出血,左枕部头皮下血肿;弥漫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以脑底面为著。脑沟脑回轻度肿胀,双侧小脑扁桃体疝及轻度海马钩回疝形成。脑动脉未见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瘤和血管畸形。冠状切面可见脑室系统内出血及血凝块,中脑被盖部、双侧侧脑室枕角及第三脑室周围脑实质质软,呈粉红色(照片1,2,3)。病理组织学检验见:中脑被盖部、双侧桥臂表层点灶状出血和组织破损,呈挫伤病变,侧脑室枕角及第三脑室周围等处的脑实质内亦可见组织疏松、新鲜出血和水肿,近脑表面的脑组织内可见多量吞噬细胞,脉络丛内未见畸形血管。脑组织水肿。检...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利用三维重组形态学指标判定胸骨性别来源的方法,并对其判定效果进行评价,考察虚拟骨骼的法医学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胸部螺旋CT扫描图像,通过多层面重组法获取胸骨的二维影像,结合容积再现技术得出的三维模型,分别测量胸骨的全长、柄长、体长、柄最大宽、体最大宽、柄最大厚、体最大厚、体上端厚等8项指标,并计算出3个比值指标;筛选出其中有性别差异的指标,建立性别判别方程并评价其判别效果。结果 11个指标的性别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以胸骨全长、胸骨体长、体最大厚及柄最大宽的判别效果较好。所建方程组中,全指标、长度指标判别方程及逐步判别方程的判别率较高,88.6%的判定率与近期国外有关性别判定研究的报道结果基本一致。结论应用多层螺旋CT三维重组技术判定国人胸骨性别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准确性,该技术有望应用于胸骨年龄推断及其它虚拟骨骼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外伤性气颅(traumatic pneumocephalus)是指颅脑外伤后,在颅内出现气体。外伤性气颅是颅脑损伤的常见并发症,其发生率占全部颅脑损伤的0.5%~0.88%。外伤性气颅的发生一般都是因为颅盖骨骨折或颅底骨骨折所引起,而由于项部裂创导致颅内积气的案例尚少见报道。1案例简介某男,30岁,2003年11月10日被人用刀刺伤头部、项部。入院查体:左颞顶部至颈部左侧有纵行20cm长裂创深达肌行MRI检查示双侧脑室额角、左侧颞角积气,与2003年11月11日CT比较积气明显增多。2讨论外伤性颅内积气是颅脑损伤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原因一般有3种:一是颅盖骨开放性骨…  相似文献   

8.
1案例资料杜某,男,27岁。2003年9月10日被人用拳头击伤左眼后昏迷,经北京某医院抢救无效于2003年9月12日凌晨死亡。据医院病历记载:左眼拳击伤6h。伤后意识模糊,呈持续昏迷状态,并呕吐数次胃内容物,呈喷射状。查体:浅昏迷,双瞳等(?),光反应(+);左上睑挫裂伤,球结膜水肿,脱出睑裂,角膜上皮水肿,四肢刺激可动;病理征(-)。头颅CT(照片1、2)示左侧蝶骨体骨质不连续影,颅内气体影,左颞枕、纵裂池及脑室系统高密度影,中线结构右移,双侧上颌窦内异常密度影。入院诊断:(1)急性闭合性颅脑损伤(重型),颞枕左脑挫裂伤,左侧脑室积血,脑干损伤,左蝶骨体…  相似文献   

9.
微波消解-扫描电镜联用法在溺死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微波消解-扫描电镜联用法在溺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已知死因的尸体标本105例,其中水中尸体85例(生前溺死70例,死后抛尸入水15例),陆地自然死亡尸体20例。水中死亡案例同时收集落水处水样。分别用微波消解-扫描电镜联用法(方法 A)和硝酸破机-光镜联用法(方法 B)对上述尸体的离体肺、肝、肾、骨髓组织及水样进行硅藻定性、定量检测。结果①溺死尸体的肺、肝、肾、骨髓中及落水处水样硅藻检出率:A法分别为100%、94.3%、92.9%、82.9%、100%,硅藻检验阳性率为100%;B法分别为90%、62.9%、51.4%、28.6%、92.9%,硅藻检验阳性率为65.7%。②两种方法检出的硅藻种类与落水处水样中硅藻的种类均一致。③两种方法在死后入水尸体离体的肺中也检出少量硅藻(<3个/2g肺组织),但在死后入水尸体的其它脏器及陆地自然死亡尸体脏器中均未检出硅藻。结论微波消解-扫描电镜联用法较硝酸破机-光镜联用法对尸体离体组织脏器中的硅藻检出率高,方法灵敏,定性准确。  相似文献   

10.
在凶杀案尸体检验中,根据损伤形成的分析是推断致伤物(凶器)的一个有效方法,绝大部分能够区分是钝器伤、锐器伤或是火器伤,但有少部分损伤(除火器伤外)较难推断致伤物。本文通过3例杀人案尸体损伤检验,及其对损伤特征的分析,探讨致伤物在致伤体上的非典型钝、锐器损伤特征,现报告如下。1案例资料案例1郭某,男,54岁;某四合院居民,因多年邻里纠纷矛盾较深,一日再次发生争吵并欧斗,被他人顺手拿起一把尖头铁锹砍在头部致死。尸体检验:郭某头左顶部至左额部有一12cm头皮裂伤,创缘整齐,创角锐,创壁平整,创腔内无组织间桥,创口周围无挫伤带,裂伤处…  相似文献   

11.
弥漫性脑损伤(diffusebraininjury,DBI)是闭合性颅脑损伤的一种类型,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1]。DBI后多伴有昏迷,本文作者遇1例车祸后致DBI不伴有昏迷症状的案例,现报道如下。1案例资料简要案情某男,27岁。在2004年4月19日下午骑摩托车与汽车相撞,造成头部等多部位损伤,伤后无昏迷。受伤当日和次日在当地医院诊治,CT未发现明显异常,遂在家休息,其间常有头痛。2004年5月8日晚10时,患者感到头痛剧烈,急送医院抢救无效,于当晚11时30分死亡。尸体检验尸体冷冻保存,36h后检验。左额部、右眉弓外侧有多处陈旧性擦伤,多数结痂并脱落。全脑…  相似文献   

12.
脑出血的损伤程度鉴定是法医日常工作最常见的,但是因为外力作用于非头部致脑出血的案例很少见,且鉴定难度较大.笔者在检案中遇到1例他人脚踢腰部致脑出血的损伤程度鉴定,现报道如下. 1 案例资料 某男,58岁.2011年某日,因琐事与人发生口角,被他人用脚踢了腰部一下倒地.伤后1.5h查体:头痛、头晕,左侧肢体运动不灵活,脉搏80次/min,血压21.3/12kPa(160/90mmHg).既往高血压病史多年,一直口服药物治疗.入院诊断:闭合性颅脑损伤、左侧基底节区脑出血、左侧枕部软组织挫伤、腰部软组织挫伤、额骨陈旧性骨折、左侧义眼、高血压3级(极高危险级)、继发性脑室出血、脑疝、动脉粥样硬化.左枕部头皮可触及4cm×3cm×2cm肿胀区,腰部触痛,左侧肢体肌力0级.头部CT示:左侧基底节区脑出血,总量约8.5mL.  相似文献   

13.
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王某,男。2004年9月2日上午被人打伤头部,送医院治疗。入院检查:神志浅昏迷,血压27.5/16.0kPa(207/120mmHg),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重型(3-8分)。定向力障碍,检查不合作,语言状态只能发音。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0.2cm,对光反射迟钝。右顶枕部见4cm×3cm不规则皮内瘀斑,右颞枕部见3cm×1cm斜形皮内瘀斑。头颅CT:右颞枕部、后顶枕部头皮血肿,右侧蛛网膜下腔出血,右额颞脑内血肿(量约30ml),左颞脑内血肿(量约10ml),脑内中线左侧移位0.8cm,脑室受压。2004年9月2日当日行右额开颅脑内血肿清除术,于10月初好转出院。法医…  相似文献   

14.
1案例资料陈某,女,5岁。2005年1月2日下午,在横穿公路时被小客车撞倒致头部损伤,当即不省人事,约20m in后有哭闹,精神差,嗜睡,伤后住院诊治。查体:体温36.4℃,脉搏140次/m in,呼吸20次/m in,血压9.6/6kPa。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嗜睡状;右枕部和左顶部分别触及2cm×2cm和4cm×2cm两处血肿,右外耳道见少量出血,未见脑脊液漏;GCS评分为9分。头颅CT示右枕部、左顶部头皮血肿,颅内未见血肿征象;颅脑MR I平扫未见异常。诊断急性闭合性颅脑损伤(中型):①顶枕部头皮血肿;②颅底骨折;③脑挫裂伤?2005年4月19日法医学检查。伤者神志清楚,对答切题,查…  相似文献   

15.
1 案例资料 1.1简要案情 某日凌晨3时许,莫某(男,17岁)、李某(男,18岁)、谢某(女,21岁)、吴某(女,19岁),4人在共同驾/乘一辆二轮摩托车行驶途中与道路右侧花台外沿剐碰摔倒,致李某当场死亡,其余3人受伤.因在驾/乘位置上有不同解释,故要求进行鉴定. 1.2尸体检验 双侧鼻腔及左侧外耳道内有血液流出;全颅可触及骨擦感;额部正中处、左颞顶部明显凹陷;额顶部见6.5cm×1.4cm纵行创口,深达颅腔,后侧创角处见4个"星芒"状创口;躯干、四肢少量皮肤擦挫伤.  相似文献   

16.
目的回顾分析精神病人尸体检验案例的死亡原因及死亡方式,为医疗卫生服务和司法鉴定提供参考。方法收集中国刑事警察学院物证鉴定中心2004—2019年受理并结案的精神病人尸体检验案例105例,分为疾病死亡、自杀死亡、意外死亡及他杀死亡4组,统计各组的常见死亡原因,分析各组之间年龄、病程、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性别的差异。结果105例中,男性60例、女性45例,精神病病程(12.9±10.4)年,死亡时年龄(51.3±11.4)岁,61.0%为精神分裂症。疾病死亡50例(47.6%),该组死者年龄最大、精神病病程最长、BMI最低,肺动脉血栓栓塞、呼吸系统感染、心脏性疾病是常见死亡原因。意外死亡26例(24.8%),交通事故是最常见死亡原因。他杀死亡15例(14.3%),全部为男性,颅脑损伤是最常见死亡原因。自杀死亡14例(13.3%),该组死者年龄最小,病程最短,高坠是最主要的自杀方式。结论了解精神病人的常见死亡原因有助于制定措施以降低该群体的死亡率。分析死亡方式时需要综合考虑死者的年龄、病程、性别等因素。  相似文献   

17.
电击伤最佳病理取材部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日常低电压电击后机体电流通路上极向化等病变规律和最佳病理取材部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电击组和对照组,建立左前爪-右后爪路径220V电击大鼠模型,取电极接触处皮肤、四肢血管、神经和周边组织及腹腔大血管,常规HE染色病理组织学图像分析。结果电极接触处皮肤基底细胞(skinbasalcell,SBC)核明显极向化改变,长/短径比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高度显著,P<0.001;电流通路上腕和踝部血管及腹主动脉内皮、平滑肌细胞核的极向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其中腕和踝部病理改变最明显;周围骨骼肌细胞核的长/短径比值无明显规律性。结论在电击死中最常见的“手-足通路”,腕、踝部血管可能为病理取材的最佳部位。同时,由于腕和踝部距离手脚掌较远,直接接触热源和化学试剂等其他可能引起“极向化”改变的因素机会少,因此,腕和踝部血管及其周边组织的极向化改变更具有电损伤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三维重建的上颌尖牙髓腔体积与牙体体积在个体性别判定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8月山西医科大学口腔医院放射科患者的CBCT影像资料片103例(男51例,女52例),利用Mimics17.0分析软件测量上颌尖牙髓腔体积(PV)、牙体积(TV)及髓腔体积与牙体积比值(PV/TV),使用SPSS16.0统计软件和Fisher判别法对数据处理,得出性别判定函数,并采用Cross-Validated法进行效果评价。结果以牙体积(TV)和髓腔体积与牙体积比值(PV/TV)作为研究指标进行性别推断时,个体性别判别函数为Y=0.009(TV)+28.896(PV/TV)-6.962,采用Cross-validated法进行效果评价,判别符合率为男51例,判断正确率为64.7%;女52例,判断正确率为78.8%。结论上颌尖牙牙体积(TV)和髓腔体积与牙体积比值(PV/TV)能够做为性别推断的研究指标,它为法医个体性别推断提供一种新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三维重建测量上、下颌尖牙髓腔/牙体表面积比值(Pulp/Tooth area Ratio,PTR)来推断个体年龄,为临床年龄推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口腔门诊患者年龄在16~65岁200例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影像资料,以4个尖牙为测量对象并进行三维重建,测量各尖牙髓腔和牙体表面积,计算PTR值。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推导实际年龄的推断公式。结果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上、下颌尖牙PTR值与实际年龄呈高度负相关(P<0.001,r值为-0.833~-0.891)。4个尖牙间的PTR值无显著差异(P>0.05)。男女性别间尖牙PTR值无显著差异(P>0.05)。尖牙PTR值(x)推断年龄公式为:年龄=84.42-222.22x,R2=0.739。结论检测尖牙的PTR值,可明显提高临床年龄推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正> 案例男,43岁。1987年1月15日左下颌部被拳击,当即例地,急送医院。据病历记载:神志清楚,两侧瞳孔等圆,直径0.3cm,光反射灵敏;神经系统体征(一)。除枕部右侧有2×2cm头皮肿胀外,颅脑余无异常发现。伤后19天因出现颅内出血症状(其间无再次外伤史)收入院,检查发现左额叶内血肿;颈动脉造影见左大脑前动脉的胼周动脉末梢有一直径约0.3cm的动脉瘤。行血肿清除术及左胼周动脉瘤切除术,发现动脉瘤位于左额叶血肿右侧近矢状面大脑镰下,瘤体向外膨出,瘤囊壁不完整,囊内有血栓形成。镜检见瘤囊内有成片红细胞、白细胞,周围有血小板梁,少许胶原纤维及平滑肌纤维,未见明确血管壁。同年3月13日因脑干功能衰竭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