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新闻闪回     
<正>全国铁路第六次大面积提速铁道部确定,2007年4月18日,全国铁路正式实施第六次大面积提速,时速达到200公里以上,其中京哈、京沪、京广、胶济等提速干线部分区段可达到时速250公里。这次提速最大的亮点是时速200公里及  相似文献   

2.
1 1997年4月1日第一次提速。开行了11对带“K”字头的快速列车 (最高速度140公里 ,全程旅行速度在90公里以上 )。2 1998年10月1日第二次提速。进一步增强了快速列车的比重。京广、京哈、京沪快速列车最高时速达到140至160公里。广深线最高时速达到200公里。3 2000年10月21日第三次提速。重点放在我国西中地区的陇海、兰新、京九、浙赣线 ,此时 ,全路旅客列车平均时速达到60 28公里 /小时 ,比1998年运行图的旅客列车时速平均提高5 12公里 /小时。中国铁路的三次提速…  相似文献   

3.
《时事资料手册》2004,(3):91-91
4月18日零时起,全国铁路第五次大面积提速,时速160公里及以上提速线路达到7700多公里。  相似文献   

4.
数字天下     
我国部分线路列车时速达250公里我国铁路4月18日实施了第六次大提速。实现了铁路既有线路时速200公里及以上提速资源零的突破,线路延展里程一次达到6003公里,其中时速250公里线路延展里程达846公里。全世界时速200公里及以上铁路路段近一半在我国。  相似文献   

5.
《半月谈》2004,(8):11-11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铁路客车的平均时速是48.3公里。中国铁路自1997年以来,已经进行了4次大面积提速。这4次大提速在大幅度增加铁路提速线路资源的同时,相应提高了列车运行的最高速度,  相似文献   

6.
《政策》2008,(3):63-64
铁道部表示,通过技术改造,我国铁路时速200公里及以上线路延展里程已经达到6227公里。我国已全面掌握了时速200公里及以上线路的成套技术.进入世界铁路既有线提速先进行列.我国铁路跨入高速时代。通过第五、第六次大提速调图,铁路运输能力提高50%以上。我国铁路以占世界铁路6%的营业里程完成了世界铁路25%的工作量,运输效率世界第一。  相似文献   

7.
1998年6月24日,京广线提速试验传出时速240公里的捷报,中国铁路第一速诞生了。 作为牵引动力的韶山8型001号电方机车将挂上纪念铜牌,载入中国高速铁路发展的史册。 240公里,这一“追风”时速,不仅为我国高速铁路的起步和发展写下了辉煌的篇章,也把中国铁路带进了高速起飞的崭新时代。  相似文献   

8.
面对运输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铁道部把列车提速作为铁路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于去年4月1日实行了新的列车运行图,全面提高了列车速度,开行了最高时速为140公里、全程旅行速度为每小时90公里以上的快速列车和夕发朝至客车。全路旅客列车平均旅行速度由过去的每小时48公里,提高到55公里,长途客车最高旅行速度达到98公里,部分干线提速区段客车旅行速度超过110公  相似文献   

9.
4月18日零时,中国铁路成功实施了在繁忙干线上的第五次大提速,提速网络总里程达到1.65万多公里,其中,时速160公里及以上提速线路达到了7700多公里。据悉,铁路路轨的水平误差不能超过3毫米。一旦超过,列车车厢就会摇晃。在高速的情况下,列车脱轨翻覆的风险就明显地加大,要在1.65  相似文献   

10.
2004年4月18曰,中国铁路顺利实施了第五次大面积提速调图。此次提速后,我国新增3500多公里提速线路,主要干线列车时速达到160公里,标志着中国铁路在扩充运能和提高技术装备方面实现新的突破,此次真正意义上的提速将载入中国铁路的史册,对推动中国铁路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提速是铁路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 中国过去经济的落后导致了铁路建设的滞后。从1949年到1991年,中国工农业总产值增长了40倍,铁路  相似文献   

11.
中国铁路历史上的第五次大面积提速于2004年4月18日开始启动。此次提速将新增3500公里提速线路,主要干线达列车时速达到160公里,标志着铁路在扩充能力和提高技术装备方面实现了新突破。我局自提速以来,主要行车设备运行情况良好,客流、货源稳中有升,"安全、平稳、有序"地实现了新图过渡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有了明显提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 应当看到,自提速调图以来,一是职工思想观念和精神面貌有了积级的变化,干部职工对铁路跨越式发展有了更坚定的信心。跨越式发展是铁路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  相似文献   

12.
2004年4月18日,中国铁路实施了第五次大提速。这次提速不仅仅是在前四次基础上简单的再提速,而是铁路统筹考虑客货运输需求、区域经济发展和运力资源配置,大幅度增加和利用时速160公里的提速线路资源,从运输能力、列车速度、产品结构、效率效益等诸多方面进一步进行优化和提升的生产力变革,也促进管理现代化得到进一步提升。 铁路的大提速与管理现代化有着内在的密切关系:大提速为管理现代化提供了新的平台和新的课题,而管理现代  相似文献   

13.
一、大提速是科学发展观的铁路行业实践 铁路第五次大面积提速是一次质的飞跃,是科学发展现在铁路部门的具体实践。 1.铁路第五次大面积提速,是铁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次创新实践。在第五次大提速中,我国的铁路提速线路新增3000公里左右,提速网络总里程达到16500公里,时速160公里及以上的提速线路资源增加到7700公里。运输产品结构全面优化,运输能力大幅度提高,生产力布局调整也实现了重要突破。随着劳动组织的新变化,各项技术作业标准更加科学合理,规章制度更加科学,生产效率进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后三十年间,我国火车的变化,用普通老百姓形象的话可以描述为:火车头由原来的蒸汽车、内燃机车到现在的电力机车;旅客列车车体也由几十年不改变颜色的绿车皮,设计新颖、颜色艳丽的双层车厢到现在和谐号动车组的子弹头流线型车厢;火车的速度更是变化快,仅从1997年到2007年的十年内,火车经历了六次大提速,由1997年第一次提速后的最高时速140公里,到今天的最高时速250公里,火车进入了“追风时代”。  相似文献   

15.
一、建设提速安全标准线是连续实施提速战略的必然要求 实施提速战略,走內涵扩大再生产的路子,努力缓解铁路运输的"瓶颈"制约,是全面推进铁路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举措。而建设提速安全标准则是实施提速战略的必然选择。首先,新的提速目标任务,要求我们加快建设提速安全标准线。今年实施的第五次大面积提速,实现了重要干线列车长距离按160公里的时速运行,明年实施的第六次大面积提速,将实现列车长距离按200公里的时速运行,这将给中国铁路各个方面都带来质的变化和飞跃。没有高质量的、安全可靠的线路设备基础,实现这样的目标是不可想象的。其次,历史的经验教训启示我们,必需加快建设提速安全标准线。以长沙总公司为例,过去我们的安全处于严重失控状态,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线路设备标准低、质量差。近几年,我们按照铁道部的部署,大力推进安全标准线建  相似文献   

16.
4月18日开始实施的铁路第六次大提速,在京沪、京广、京哈、浙赣、陇海、胶济、广深等干线,成功开行时速200公里及以上的动车组,标志着我国铁路既有线提速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继1997年4月1日开始铁路第一次大提速以来,十年中持续实施六次大提速,在世界铁路史上绝无仅有。大提速战略是铁路发展战略的重要创新,它的成功实践,大大加快了中国铁路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7.
数字贵州     
蒋红燕 《人大论坛》2014,(12):15-15
贵广高铁时速达250公里 12月6日起贵广高铁将启动全线试运行。正式开通运营后,贵阳到广州有望从22小时缩短至4小时,计划每日开行列车20对。贵广铁路线路全长约857公里,设计最高时速为250公里每小时。其中,广东境内约207。5公里,广西境内约348.5公里,贵州境内约301公里。  相似文献   

18.
全路第六次大面积提速在即。届时浙赣线将成为我国铁路历史上第一条真正意义200公里时速的铁路。铁路运输生产力的历史性大跨越,给工务的线路养护工作提出了严峻的课题。能否适应并促进发展,实现安全平稳目标,基础工作显得十分重要。200公里时速是运输生产力发展的创新,这一创新呼唤工务基础工作必须同步创新。创新工务基础工作,尽管千头万绪,纷乱繁杂,只要我们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与时俱进,就能抓住根本,理清头绪,增强适应提速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19.
1994年 12月 22日,广深铁路开行了最高时速 160公里的“准高速列车”。   1996年 4月 1日,沪宁线上首次开出了时速达 140公里的上海至南京的快速客车,全程运行 2小时 48分,缩短 1小时 11分。   1996年 7月 1日,北京至秦皇岛开行时速 140公里的“北戴河号”,全程行驶  相似文献   

20.
一年多前,国产“和谐号”动车组列车在京津城际高速铁路上创造了时速394.3公里的纪录;武(汉)广(州)高铁客运新干线开通后,列车运行时间由原来的11小时缩短至2小时45分……中国高铁平均350公里的日寸速,比西方著名的高速火车“欧洲之星”的平均时速还快了50多公里。高铁的这种发展势头,让铁道部总工程师何华武感到欣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