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浅谈9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及相应教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0后大学生进入大学校园,已经逐渐成为高校的主力军。在新时代背景下成长起来的90后大学生思想和行为具有一些普遍的特点,他们在思想、价值观、人生态度上表现出了一些的改变。本文通过对9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的分析,提出了高校教育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
石岩 《青年论坛》2002,(1):47-47
在大学生行为塑造过程中教育管理者 ,用正强化手段激发、鼓励、维持好的行为 ,用负强化手段使得大学生的各种不良行为逐渐减弱或消除 ,从而达到高校教育管理的目的。由此可见 ,行为强化是塑造大学生行为的得力“法宝”。强化作为一种心理学的术语是指对有机体 (包括人和动物 )的某种行为 ,通过给予一定的刺激 (如肯定或者否定 ,奖励或者惩罚 )促使这个行为增强或者是减弱甚至消退、激发或者压抑的心理过程 ,叫做强化。强化理论是建立在条件反射理论基础上的 ,即原苏联生理学家巴浦洛夫关于刺激导致反应的理论。例如 ,对一个大学生的志愿者义…  相似文献   

3.
高校诉讼案频频发生,引发了高校行为性质的争议。公益性教育产品决定了高校除了具有民事主体资格外,还可能是公法人,如此高校即有可能作出行政行为。在高校行政执法中,授权理论在高等教育领域产生歧义,法律授予的是权利还是权力需进一步厘清。德国重要性事项理论为弥补宪法、法律明示权利的不足以及判定高校行为是民事行为还是行政行为提供了借鉴,但在我国还需要将普遍性、基础性和深远性等三项标准具体化。  相似文献   

4.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高校的法律教育存在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从完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视角,国家应合理设置高校法律教育机制,高校要从大学生心理入手,本着以人为本,探索高校法律教育新模式,思政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法律素质、合理安排法律课程、改革授课方式,以多种途径提高法律教育的效力,提升大学生的法律修养。  相似文献   

5.
王禹  孙宝成 《前沿》2013,(22):193-194
随着高校大规模的扩招,大学生行为失范现象也在不断地上升,大学生整体素质出现下滑趋势,大学生的行为也日益受到整个社会的关注.了解大学生行为失范现象产生的动机,并探讨如何避免大学生失范行为的发生,从而不断提高高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6.
目前,网络已经深入到大学生学习、生活等各个领域,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交流沟通的重要平台。但是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发展,大学生在虚拟网络世界中的行为失范问题已引起学界的关注。大学生的网络失范行为将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负面影响,甚至对社会构成严重危害。因此,新时期要积极加强对大学生网络失范行为的研究,通过网络主体建构、高校建设、网络立法、技术控制的方式对大学生网络失范行为进行规制。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采取整群抽样法对来自山东三所高校的大一、大二和大三年级的579名大学生进行了《大学生问题行为量表》问卷调查,考察了目前大学生问题行为的基本特点。结果表明:大多数大学生(66.7%- 82%)在总的问题行为以及各分维度上均表现正常,14.3%-27.7%的大学生有轻微的问题行为,具有中度和严重问题的占1.6%-5.5%。不同年级、性别的大学生问题行为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8.
网络失范与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的虚拟特性让法律、道德规范在网络空间里几乎无法发挥作用。相关法律法规的滞后,引发大量的网络失范行为,具体表现为人肉搜索引擎的集体无意识、权利义务关系的虚拟化、“三人成虎”的言论传播模式、网络色情和网络暴力污染等。高等院校要改革法律教育方式,加强对网络社会的规范和引导,建立大学生网络法律意识评估和预警机制,全方位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  相似文献   

9.
由于社会环境、高校管理模式、法律教育方法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法律意识整体状况不尽人意。增强大学生法律意识,除了改革法律课程教学之外,还应加强大学校园法治文化建设、大学生法律实践和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0.
邓国彬 《传承》2009,(16):50-51
大学生集体行为是—种缺乏规范的群体聚合行为,大学生集体行为往往突破现有体制和规范,产生较大影响,是高校稳定与社会和谐的潜在威胁。总结国外有关集体行为的理论,分析大学生集体行为的发生机制,提出相关预防机制。  相似文献   

11.
论高职高专院校诊所式法律教育模式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诊所式法律教学模式的引入和推广,改变了我国传统法律教育的教学理念,弥补了我国传统高职法律专业教育的诸多不足,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符合时代需要的合格法律人才也有着重要意义。虽然诊所式法律教育模式在高职高专院校的推广和实施过程中遇到了困难,但是只要我们通过改革将诊所式法律教学模式不断的完善,中国高职高专院校的法学教育就会取得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积极影响: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境界,激发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等。中国传统文化中消极、腐朽的思想观念对当代大学生的民主法制观念、权利意识、竞争意识及心理健康等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对此,应发挥大众传媒作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建构校园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结合起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3.
陆传照 《桂海论丛》2002,18(2):53-55
法人道德行为问题是我国改革开放以后道德领域里出现的新情况 ,和个体道德行为相比 ,法人道德行为具有行为意识特定性、行为方式团体性和行为效应显著性的特点。无论从理论还是从实际情况看 ,都必须加强法人道德行为的调控。要从提高认识入手 ,以建立完备的法人道德规范体系为基础 ,建立具有法人特点的完善的法人行为调控体系  相似文献   

14.
公安院校法学实践教学途径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有效教学方法。公安教育在人才的培养目标上带有明显的职业教育属性,因此其法学实践教学方法应该因地制宜地、积极探寻适合自己和对自己能够产生实际影响的教学路径,使学生了解办案实际,增强感性认识,增加实践业务知识,从而提高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本文主要论述了公安院校法学实践教学的几种途径。  相似文献   

15.
随着基本权利保障观念的兴起并日益成为法教义学的重心,制造法外空间的特别权力关系理论逐渐失去其影响。我国台湾地区"大法官解释第684号"通过基本权利的解释路径彻底解除了对大学生诉权的限制,加速瓦解了大学校园领域的特别权力关系。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法律保留原则对该领域的顺利接管,相反,大学自治、特别权力关系与法律保留原则三者之间呈现出一种更为复杂而有趣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法律专科院校的紧迫问题是生存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路径就是在积累办学经验、提高办学水平和改善办学条件的基础上提升办学层次,由专科教育过渡到本科教育层次。本文在分析高等职业法律教育特征的基础之上,认为我国高等职业法律教育应主要定位在本科教育和法律硕士教育层次,大专层次法律教育随着我国高等法学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可以逐渐淡出法律职业教育市场。  相似文献   

17.
法学教育中引入双语教学是我国改革开放、与国际接轨、教育改革发展以及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必然趋势,但这一新领域的理论基础薄弱、实践问题突出。为此,文章从法学双语教学含义入手,结合教学实践,对高校法学双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学习权具有自由权属性与社会权属性。从应然的角度讲,具备独立法律人格的大学生具有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以及要求司法救济的权利。大学生的学习权利属于大学自治权属范围,就是依据学术共同体的自律作为营造大学法制秩序,保护大学生学习权的拥有、行使与受益。但是,由于大学内部利益预设的多元化并存,单纯的大学自治无法有效保护大学生学习权益。所以,有必要拓展大学生学习权司法救济的空间,让司法的阳光照进大学校园。  相似文献   

19.
高职院校学生因学生生源与普通本科学生生源的差别,高职院校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也有其自身独特的特点和自身的规律。加强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尤为重要,一方面因为高职院校学生数量相对与本科要多,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学生毕业后一般从事着一线的工作,并且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不容乐观之处等的客观存在,迫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以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的方式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对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状况有一个常态化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