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当防卫是排除社会危害性的有益行为。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是我国刑法的一项重要制度。刑法关于正当防卫的规定,对于保障公共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扶持正气,维护社会治安秩序,打击和震慑犯罪分子,鼓励和支持公民同正在发生的不法侵害作斗争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相似文献   

2.
正当防卫是法律赋予公民的合法权利。是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合法权益而进行的正当防卫行为。我国3月14日颁布的新刑法和1979年7月6日颁布的刑法中都有正当防卫的规定,本文就有关正当防卫的几个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一、关于正当防卫的概念我国1979年刑法第十七条规定的正当防卫是:为了使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正当防卫行为,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危害的,应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酌情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因为上述关…  相似文献   

3.
我国《刑法》第20条第1款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它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第3款规定,对正在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及其它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故此,我国刑法将正当防卫分为一般正当防卫与特别正当防卫两类,两类正当防卫的对象即侵害行为的范围是不同的,需要分别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4.
所谓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这是我国刑法第20条第一款关于什么是正当防卫的阐述。也是我国公民正确行使正当防卫这一权利的唯一合法、权威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假想防卫刑事责任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刑法》第十七条第一款规定:"为了使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正当防卫的行为,不负刑事责任."根据这个规定,我们可以看出,正当防卫的实施,必须要有不法侵害为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6.
我国刑法第十七条规定了正当防卫:"为了使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正当防卫行为,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危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酌情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相似文献   

7.
我国刑法第十七条明确规定:“为了使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正当防卫行为,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危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酌情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可见,正当防卫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合法权利,是受法律保护的。国家不仅依法保护公民的正当防卫  相似文献   

8.
根据我国新修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规定,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正当防卫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9.
正当防卫是我国刑法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其目的是鼓励公民与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作斗争,从而保障社会公共利益及公民的合法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本文通过对正当防卫的概念、构成要件,并结合我国刑法关于正当防卫内容的规定,对正当防卫制度的完善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7条规定:“为了使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正当防卫行为,不负刑事责任。”上述正当防卫制度在我国的确立,是党和国家的群众路线在社会治安工作方面的一种生动体现,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11.
同犯罪行为作斗争,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保障四个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这不仅是政法专门机关的任务,而且也是人民群众义不容辞的光荣责任。我国刑法规定的正当防卫制度,就是赋予每一个公民同犯罪行为作斗争的一种合法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规定:“为了使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正当防卫行为,不负刑事责任。”不言而  相似文献   

12.
完善刑法中正当防卫条件的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 由于我国现行刑法典对正当防卫条件的规定过于简略,这次修改刑法之际应完善这一问题。为此,本文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对条件之一的不法侵害作一重点探讨。 一、不法侵害的界定 我国现行刑法第17条第2款规定:“为了使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和其它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正当防卫行为,不负刑事责任。”这里的“不法侵害”条件,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两个方面把握: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公民受到不法侵害而围观者和目击者却无动于衷的现象屡见不鲜。笔者认为,这种不正常现象的发生,除了责备围观者和目击者缺乏正义感外,还应当引起我们对正当防卫社会效果的重新审视。我国现行刑法第17条明确规定:“为了使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正当防卫行为,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危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从这一规定来看,我国现行刑法对这一问题的规定是明确的,然而社会舆论宣传和司法实际处理方面过分强调正当防卫  相似文献   

14.
浅谈正当防卫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鄢传瑞 《法学杂志》2001,22(1):50-51
正当防卫已经成司法实践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对法条的理解、执行尤为突出。现刑法第20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与原刑法相比,它有很大进步:一是加大了正当防卫者的权力;二是拓宽了正当防卫的范围;三是明确了对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犯罪可采取无限防卫行为。正当防卫必须具备的条件:(一)必须具备正当防卫的目的。正当防卫的目的必须是为了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  相似文献   

15.
新刑法第20条规定了正当防卫.它把正当防卫分为一般的正当防卫和特殊的正当防卫.特殊的正当防卫也称无过当防卫.规定无过当防卫,对于保证正当防卫立法的科学性,鼓励广大公民同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作斗争,具有重大意义.一、规定无过当防卫的必要性1.1979年刑法对正当防卫中的“不法侵害”,规定得过于宠统,对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和一般的不法侵害行为没有进行划分,立法上缺乏科学性.1979年刑法第17条第1款规定:“为了使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  相似文献   

16.
试论正当防卫的前提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刑法学界关于正当防卫的著述,可谓汗牛充栋。但关于正当防卫之前提条件的专题研究,尚不多见。笔者拟对这一问题作些探讨,以期抛砖引玉,完善正当防卫的理论与实践。一、正当防卫的前提条件的含义前提对事物的成立有先决意义.前提不存在,后继问题便无从谈起,正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我国刑法第17条第2款规定:“为了使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正当防卫行为,不负刑事责任。”这里的“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就是本文所称的正当防卫的前提条件。其含义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我国刑法第十七条规定:“为了使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正当防卫行为,不负刑事责任。”从这一规定中可以看出,正当防卫是针对不法侵害实施的,不法侵害的客观存在乃是正确行使正当防卫的一个重要前提。但是,对如何认定和理解不法侵害,刑法没有明确规定。刑事理论和实践也颇有争议。本文就此谈点粗浅的看法。侵害,顾名思义.就是对某种权益的侵入和损害。侵害有合法侵害与不法侵害之分。合法的侵害,是法律所要求和允许的行为,如公安人员依法逮捕罪犯、城市建设规划部门照章拆除违章建筑等都是合法行为,就不能以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受到侵害为借口而进行正当防  相似文献   

18.
正当防卫是我国刑法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其目的是鼓励公民与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作斗争,从而保障社会公共利益及公民的合法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本文通过对正当防卫的概念、特征以及防卫过当等法律问题进行评析,由此而提出关于正当防卫在司法实践中如何正确运用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9.
付兆玉 《法制与社会》2010,(20):296-296
正当防卫是世界各国刑法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是法律赋予公民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一种重要权利和手段,其目的是鼓励公民与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作斗争,从而保障社会公共利益及公民的合法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本文首先通过对正当防卫的概念及构成要件进行了评析,其次阐述了大陆法系一些国家的正当防卫立法,分析了比较我国与大陆法系国家在正当防卫的出发点及目的方面的不同,对我国与大陆法系国家正当防卫的比较研究提出了相关见解。  相似文献   

20.
我国刑法在规定允许对不法侵害进行正当防卫的同时,还作出了因防卫造成不应有的危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规定.这个规定,刑法理论上一般称之为防卫过当.根据刑法第十七条的规定,所谓防卫过当,是指这样一种行为:为了使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正当性的防卫行为,其行为结果超过了法律允许的必要限度,造成了不应有的危害.这种造成不应有的危害结果的正当性防卫行为,就是防卫过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