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加坡是东南亚地区的一个小国。新加坡现政府被认为是“高效而廉洁的政府”。它的70001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1987年1月1日统计数)以高效廉洁闻名于世。 一、新加坡文官制度的历史背景 新加坡的文官制度属于英国类型,在许多方面与马来西亚有相似之处。这是与其历史背景有关的。 从1842年正式被英国人占领到1959年自治邦成立,英国在新加坡进行了长达一百多年的  相似文献   

2.
一、三国民商法轮廓描述 马来西亚、泰国和印尼尽管都属于东南亚国家,但民商法制度却存在较大的差异,形成这些差异的因素主要是各自的历史、传统、文化、经济、民族、宗教等。 19世纪20年代起,马来西亚逐渐沦为英国殖民地。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了马来西亚。日本投降后,英国又恢复了殖民统治。尽管马来西亚早已在1957年8月宣布独立,但它的宪政制度已经英国化,不仅如此,与之相适应的法律制度也基本英化,形成了英国法(普通法和衡平法)、土著法、中国习惯法、伊斯兰法、印度法、马来习惯法并存  相似文献   

3.
一 土地制度及土地法令 长期以来,土地问题成为马来西亚农业难以解决的重大问题。它的土地制度在十九世纪末形成。在英国侵入马来西亚以前,所有土地都归各州的苏丹所有。英国人在一七八六年侵占槟榔屿在佛兰西斯·菜特统治时期(一七八六至一七九四年)也没有制订土地制度。菜特慷慨地把土地拨给要求土地的申请者,他本人也占有大片土地,成为当时槟榔屿的大庄园主。雪兰莪州也有类似情况。十九世纪中叶,吉隆坡的开辟者叶亚来在吉隆坡拥有大片土地,但是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论述马来西亚现代政治制度的形成、发展和确立的历程。马来西亚现代政治制度由英国殖民统治者引入 ,在英国殖民统治过程中 ,由于殖民统治者与殖民地人民的互动关系而不断作出修正与调适 ,使之适合当地的实际情况 ,更好地维护了英国的殖民统治。马来亚独立前夕 ,双方斗争非常激烈 ,英国殖民者力图在撤退前尽可能保全英国利益 ,而马来亚人民则为捍卫自己的利益进行坚决的斗争。经过多番协调 ,马来西亚独立后的政治制度得以确立 ,马来西亚现代政治制度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英国殖民统治的遗产 ,但马来西亚人民并非被动地接受它 ,而是按自己的意愿作出修改 ,使之服务于本国人民的利益  相似文献   

5.
华人企业集团在马来西亚经济中的地位龚维一、华人企业集团的崛起马来西亚的华人企业早在殖民的时期就己出现了。在英国殖民统治时期,随着英国垄断资本的侵入,以华人资本为主体的马来西亚民族资本已获得了一定的发展。到二战前夕,一些拥有较大规模的华人家族企业,如南...  相似文献   

6.
泰国是东南亚地区最早实行文官制度的国家之一。据泰国内政部人口统计,1987年泰国总人口约为5,100万人,但各类文官总数却达799,491人(不包括在国营企业内任职的271,075名正式和临时雇员),平均约64个泰国公民中就有一个文官。  相似文献   

7.
要简概地表述马来西亚市场的特点,那就是其迅速而顺利的工业化,尽管这样,马来西亚仍然存在着没有多大改善的贫困问题。马来西亚以石油、橡胶、木材等丰富资源为背景,实行了几个五年计划。在此期  相似文献   

8.
“奥郎.阿斯利”是马来西亚的土著族群,国内相关论述极少。本文分析了“奥郎.阿斯利”问题的形成和政府为解决问题而针对“奥郎.阿斯利”人所实行的政策,并分析了这些政策对“奥郎.阿斯利”人的影响。最后从马来西亚现代化进程的角度对其政策进行了宏观上的评析。通过本文,可以清楚地看到“奥郎.阿斯利”这一落后族群在马来西亚现代化进程中的变迁以及马来西亚政府的政策得失,为多民族国家处理落后民族或者族群问题提供了一定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9.
战后英国对缅、马殖民政策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全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日益高涨,殖民地纷纷独立。英国在东南亚的殖民地缅甸和马来西亚也于1948和1957年先后独立。其间,英国在这两国实行的各种殖民政策,经历了从出笼到彻底失败的全过程。 英国战前的殖民统治,由于二战期间日本对两国的入侵而中断。1945年随盟军反攻重  相似文献   

10.
英国文官制度是现代公务员(文官)制度的范本,为许多国家所仿袭。自150年前诺思科特-屈维廉关于文官制度改革的报告提出以来,英国文官制度经历了数次重大改革。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最新一次改革中,英国政府裁减文官人数,以合同雇佣制取代终身雇佣制,设立行政执行机构,将政府的决策职能与供应物品和服务的职能区分开来,要求各部和行政执行机构制定和公布"公民宪章",切实提高服务质量,从而收到了减员节支的效果,大大提高了政府的运作效率,并从根本上变革了文官系统与普通民众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印度人是马来西亚的第三大民族,但与马来西亚其他民族相比,印度人是一个长期被忽视的群体.本文拟对马来西亚的印度人作一概述,分析其移民马来半岛的历史,并对独立后马来西亚印度人在政治、经济、民族教育等方面所面临的困境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2.
由于英国现在是欧洲经济共同体里地位很牢固的成员,所以马来西亚作为欧洲经济共同体的贸易和投资伙伴的重要性大大提高。马来西亚是世界上橡胶和棕榈油的最大供应者,它在传统上一直是欧洲这些农业原料的主要来  相似文献   

13.
1945年8月17日,印度尼西亚获得了独立。独立后的第二天,即8月18日,公布了新宪法,国家机器正式运转起来。殖民时代的所有官员变成了印尼共和国的第一代文官,其总数约为20万人。 印尼正式实行文官制度是从1950年开始的。这年创立了人事局,搭起了文官制度的基本  相似文献   

14.
马来西亚国家元首制度在一般的分类标准上可以归为君主立宪制,但其最高元首作为特定族群特权守护者和宗教领袖的特殊身份、选举轮任的产生方式则是一般君主立宪制下的国家元首所没有的。这一独具特色的国家元首制度和马来西亚在族群关系、政教关系、立法—行政关系与中央—地方关系上的一系列制度安排之间具有相当的互补性,从而使其在变迁的环境中能够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和强大的适应性。马来西亚国家元首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马来亚地区的王权。这种王权历经15世纪初马六甲王国的伊斯兰化、1874年《邦咯条约》后苏丹的虚君化和1946年马来亚联盟计划失败后马来人特权的宪法化这三个关键节点,才演化为今天的"选举轮任的马来伊斯兰君主立宪制"。  相似文献   

15.
一.日本对马来西亚的经济关系 战前在亚非拉及大洋洲拥有广大殖民地的大英帝国,在战后已趋向没落,为日本资本对马来西亚的输出提供了方便。战前英国资本在马来亚有着极为深厚的基础,英国是马来亚的宗主国,使英国资本在马来亚的投资从开始就处于优越和特别雄厚的地位。战后,已经持续了两个世纪的大英帝国分崩离析,殖民地纷纷独立,今非昔比。政治势  相似文献   

16.
文官制度在东南亚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本文所及东南亚五国都采纳了西方国家文官制度的基本方法,即具备一定资格,通过竞争考试,才能进入文官队伍;国家设立专门机构按职位或官衔分类对文官进行统一管理;实行以功绩或功绩和资历相结合的考核晋升制度;文官职业稳定,非过失不受免职和  相似文献   

17.
马来西亚华人与广州经济周洁萍,陈炳马来西亚华人与广州侨乡的关系已经历了漫长的岁月。1786年,英国殖民主义者占领槟榔屿后,分别从广州等沿海城市诱拐、抢掠中国劳工,把大批华工贩运到马来西亚,使槟榔屿一时成为“苦力贸易中心”。广州市属的白云区、黄埔区、番...  相似文献   

18.
旅游业的发展 马来西亚的旅游业在战前就已存在,把它作为争取外汇的一个重要来源,那是在战后、特别是马来西亚成立(一九六三年)以后的事。 最近几年,到马来西亚的旅客逐年增加,计从一九七五年的一百四十二万人增加到一九七八年的一百六十五万人,每年的增长率为百分之五点一。槟榔屿是马来西亚旅客较多的地方,一九七九年上半年有八万二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马来西亚为例,以奥尔森的国家兴亡理论为分析工具,认为导致马来西亚中等收入陷阱的深层次原因在于制度因素。在马来西亚,由于特殊利益集团的存在,导致制度僵化,致使投资和创新动力不足,技术能力难以提升,产业结构无法升级,经济增长阶段也就不能从既往的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进化到创新驱动、财富驱动阶段,从而摆脱不了中等收入陷阱。  相似文献   

20.
引言 马来西亚拥有两部分地区:1)马来半岛(从克拉地峡延伸到柔佛海峡)上的西马来西亚(下简称西马——译者);2)婆罗洲岛的西北沿海地区(沙巴和沙捞越)。根据一九七五年的人口普查,马来西亚的总人口(包括马来人、华人、印度人及沙巴和沙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