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潘怿晗 《前沿》2009,(9):100-103
本文运用象征人类学仪式研究的相关理论对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盘村在社会变迁大背景下的村落祭社仪式及其象征意义的变迁进行探讨,并从祭社仪式与村落社会结构之间关系的视角对其进行阐释。认为祭社仪式是村落社会结构性变迁的一种文化影像,其内涵与实质是村落社会的变迁,在此过程中,祭社仪式本身也在实践中得以重构。  相似文献   

2.
少数民族信仰仪式是少数民族以实现某种超自然影响为目标,自发组织的一系列具备象征意义的社会行为程序,包涵了少数民族在特定场合中的物质形态、语言器物以及连续性的活动展示,从中可鲜明地窥见依附于少数民族传统信仰习惯且较少受到现代文明冲击的原始体育样式,是地方性原生态体育起源的微缩体现。基于少数民族信仰仪式的类型,论述了其与原始体育发生、发展的重要联系,具体分析了处于少数民族信仰仪式中的原始体育物质样式、文化样式以及心理样式,指出了少数民族原生态体育自立于中国民族之林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3.
军旅仪式是一种综合运用军旅文化符号以实现某种象征意义和情感体验的程式性活动,具有象征性、程序性和实践性等特征.军旅仪式对军队内部具有身份认同、信仰培育和审美拯救等功能,对外则具有引导大众文化的功能.  相似文献   

4.
警察仪式是一种综合运用警察文化符号以实现某种象征意义和情感体验的程式性活动,具有严肃性与象征性、程序性与实效性、实践性与可重复性的特征。警察仪式对警察队伍内部具有角色体验功能、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培育警察核心价值观功能和强化警察意识功能。  相似文献   

5.
马健雄 《思想战线》2004,30(6):18-24
用不同的文化象征法来研究少数民族年节仪式的象征因素时 ,不仅要借鉴不同的分析方法 ,还必须考虑到塑造社会文化象征意义的各种社会历史条件和内在差异。在相关分析中 ,研究者应该明确 ,不同层次的意义和对社会意义的不同方式的解释 ,都是从不同角度表达的社会真实 ,不要忽视那些动态的社会文化意义 ,特别是隐藏在动态的文化再生产中的权力关系。  相似文献   

6.
侗族在建房过程中要举行两大仪式:其一是新房落成庆典;二是开财门仪式。过去由于人们对这两大仪式的文化涵义理解不够,所以对产生于两大仪式中的仪式歌未予以重视。为帮助人们理解侗族两大建房仪式与仪式歌的关系,本文将从分析侗族两大建房仪式的文化涵义入手,以揭示其内在的联系。  相似文献   

7.
文章将反排木鼓舞的动作语汇置于仪式场景,对反排木鼓舞的四次展演情景进行了具体的阐释与分析,指出反排木鼓舞的仪式展演可视为一个结构与反结构相互转化的过程,只有结合具体的场景与象征意义,才能更深入地了解舞蹈与仪式在社会整合过程中的功能与作用。以过程视角来看,仪式指导着人们的行动,并体现着社会的整合与延续,通过仪式展演与舞台表演,反排木鼓舞不仅强化着当地的祖先崇拜、历史记忆与集体认同,同时也是当地日常生活、社会秩序、人际关系与个体情感的一种交融体验与象征表达。  相似文献   

8.
芦笙文化是苗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苗族的社会生活中具有文化认同、增强不同父系家族间社区组织的凝聚力、传承乡土知识等社会功能.但由于苗族分布面广、方言土语尚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因而在不同地域里以芦笙文化为主题的节日活动仪式中呈现出"区域性板块"结构的特征.本文通过对贵州省从江县岜沙社区苗族芦笙节活动仪式的符号系统及其文化象征意义的研究和分析,从人类文化的视野中初步地揭示了苗族芦笙文化的丰富性和独特性.  相似文献   

9.
“孕育仪式”是农耕文化的一种文化现象,是许多农耕民族都曾存在过的农业祭祀。作为古老的原始宗教祭仪,它寄寓着农业民族的许多观念和信仰,在农耕社会中经历着传承和蜕变的历史演进过程,近代许多少数民族的民俗活动中还有遗存。透过“孕育仪式”的文化表象,我们依稀看到人类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把握自然规律过程中所走过的一段曲折而漫长的经历。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丽江纳西族社会历史上的殉情死亡仪式为例,分析殉情习俗的发生之因和后续之因,神话与习俗、习俗中的仪式的关系,并尝试运用人类学通过仪式理论及象征理论等探讨仪式过程的深层含义,以解析纳西民族的心理及思维结构.  相似文献   

11.
礼义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段时间以来,许多地方都在举行成人仪式和复兴古文化,但对古代的成人仪式不甚了解.只有依托传统,明白其礼仪精神,才能使今天的成人仪式更具文化内涵和教育意义.冠礼是国家推行礼义的开始,它促使青年"弃幼志,敬威仪,顺成德",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树立起为整个国家和民族服务的情感,培养起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12.
民族特色仪式对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的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小东  丰凤 《求索》2011,(11):68-70
民族地区的社会政治稳定往往受到传统的民族风俗习惯的影响和制约,而民族特色仪式是传统民族风俗习惯的具体表现形式,具有强化社会规范,促进社会整合的政治功能。因此,国家需要通过一系列技巧性符号的运用介入一些民族特色仪式,生成符合国家意志的少数民族节庆仪式,从而强化国家认同,有效实现民族地区的社会控制和政治稳定的维护。  相似文献   

13.
赵玉中 《思想战线》2008,34(1):9-12
地方知识精英对"绕三灵"这一民俗活动的叙述与诠释都因他们与仪式参与者之间时间、空间和社会的距离而与仪式参与者本身的实践和解释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他们对地方风俗的诠释因应着社会政治文化环境的演变而演变,他们的诠释也因之成为"民族风俗知识"的建构过程,而与民族志意义上的叙述存在着较大的差别.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在我国上海、广东、北京、贵州、陕西、甘肃等省市相继为青年举行成人仪式活动。譬如 1994年 12月 30日,一个以“托起明天的太阳”为主题的成人宣誓仪式在广州举行,广州市共有6万多18岁的人参加了这一仪式。成人仪式活动的开展,不仅受到青少年的欢迎,而且也引起了世人的瞩目。 事实上,成人仪式并非始于今日的创举,古今中外,在不少地区、民族都曾有过这种象征社会成员步入成人社会的礼仪。成人仪式,可称成年礼或成丁  相似文献   

15.
直村彝族祭祀仪式以多元信仰为基础,以人神交换为祭祀逻辑,以神鬼各司其职为祭祀目的。祭祀仪式的社会基础主要体现在通过信仰建立人与自然的平衡、确立人的生存策略和建构社会组织。祭祀仪式的文化阐释主要是仪式背后隐藏的符号、象征和隐喻。社会基础是祭祀仪式产生的根源,是文化表达的载体。文化阐释则深化了社会基础存在的合法性。考量祭祀仪式的社会基础与文化阐释,能够呈现祭祀仪式的全貌,折射人们生存的社会规则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6.
丧葬习俗是哈尼族基于灵魂不灭的观念而产生的一种社会习俗,包含着一套完整的丧葬仪式,蕴含着哈尼族丰富的精神内涵和悠久的文化传统,在历史和现实的时空中展示着民族之魂.哈尼族的丧葬习俗从哈尼族的道德生活史、社会伦理关系、对生死的态度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等方面演绎着哈尼族深厚而丰富的伦理意蕴.从道德教育的方式看,研究哈尼族的丧葬仪式具有重要的伦理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祭祀仪式是以信仰超自然力量存在为基础的一种文化展演,是内心信仰世界的外在表达,隐含着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理解。在民族地区,由于地理环境、传统民族文化等因素导致原始宗教因素得以较多保留,祭祀行为较为常见。祭祀仪式是一种地域性文化的"灵魂",内涵丰富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结晶。祭祀仪式的各种器物如同人们生活中的密码,  相似文献   

18.
田杰 《青年探索》2010,(1):11-18
当代中国青年文化与社会政治生活有着最紧密的联系。它承续了中国近现代以来社会政治革命的传统,经历和参与了新中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全部过程。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它成为现代性风险社会中的一种政治仪式,并在自己的各种文化表达和诉求中实现对社会政治和民族国家的文化认同,同时也初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个性和思想品格。在建国后的30年中,青年文化具有单一政治文化和意识形态色彩,是社会一元文化系统的附属物。政治紧张中的文化焦虑一度成为青年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巨大矛盾。20世纪60年代的文化大革命是中国青年文化发生根本转折的重要契机,红卫兵以自我燃烧的方式宣告一个青年文化时代的终结。改革开放后的30年,是青年思想解放、自我解放的30年,是青年追求新的生活方式和自由表达权利,在新型青年文化与青年社会运动中实现新的民族/国家认同的30年。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在各种社会矛盾不断增长、国际关系错综复杂的情形下,青年对社会以及民族国家的认同将出现某些新的问题,青年文化与社会政治生活的联系亦将形成某些新的格局。因此,中国青年文化的发展首先仍属于社会政治领域中的文化认同问题,或文化认同过程中的社会政治问题,且其中蕴涵着诸多的风险和机遇。  相似文献   

19.
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青年在国家事务和社会活动中的参与态度表征了他们对国家和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认同与对政治思想、时代文化的践行程度。本文将 2019 年庆祝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大会这一重要的国家仪式活动作为研究背景,围绕仪式理论运用质性研究方法以目的性抽样的方式共访谈了 15 名参与此次国庆仪式的在京高校大学生,考察他们在仪式参与中的荣誉感演变过程。研究发现:青年"荣誉感"的培养与建构的过程是一条包含连续的生命经验的互动符号链,国家通过创设具有"青年在场"机会的仪式场,为青年创造了更多认识国家、思考自我与国家关系的机会。国庆仪式场中青年人迸发的荣誉感促进了青年"榜样力量"的形象输出与媒体建构,仪式中的青年再生产的国家认同及青年文化形成了集体记忆及文化符号,进而在融入青年日常经验的进程中有效地抵御了糟粕文化对"青年与国家关系"的腐蚀。青年在国家事务或者活动参与中彰显出来的荣誉感演变与建构的过程,对我国当前的青年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胡全柱 《前沿》2009,(1):139-141
本文将现代奥运会视作一种仪式,利用维克多·特纳的仪式理论对其进行人类学的解读,以拓宽现代奥运会研究的视野。文章认为,现代奥运会是一种地位逆转仪式,且仪式主体是以运动员为代表的民族国家。在前阈限阶段,民族国家处于全球社会结构中固定的位置,这是结构的状态;在阈限阶段,以运动员为代表的民族国家因为同台竞技而趋于同质化,出现了反结构状态;在后阈限阶段.民族国家的关系重组,全球社会结构再结构化并得以强化,又回到结构的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