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继团  杨琳  曾蔚 《电子政务》2013,(3):117-121
概述了云计算的基本概念以及云计算环境下电子政务服务模式的创新转变;详述了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系统服务模式的基本架构、创新契机和服务优势:采用电子政务IaaS、电子政务PaaS及电子政务SaaS的云计算基本架构,可以较好地从信息共享及协同服务角度解决目前电子政务存在的信息分散、信息安全、缺乏信息共享和协同办公等问题,实现政府部门内部协同服务、区域内政府部门间协同服务及跨区域政府部门协同服务。  相似文献   

2.
Accenture公司在调查各国电子政务发展水平时认为,中国电子政务建设一直以来比较追求表面的东西,而在电子政务建设到底为老百姓带来什么,电子政务在改善政府部门合作和沟通是否发挥了作用方面的思考却远远不够。首先,重硬轻软、重网络轻应用是中国电子政务的切肤之痛,这种由技术启动、厂商推动的发展模式已经成为电子政务建设的最大误区;其次,系统建设和规划时没有将  相似文献   

3.
外包:产业的服务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政务外包服务,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资源浪费和大量的重复建设,也是解决电子政务建设资金缺乏问题的有效途径。外包服务,电子政务的主要运行模式,也是发展电子政务的关键,是电子政务产业的服务点——电子政务外包是信息技术外包的一种方式,指政府部门的信息技术外包服务。信息技  相似文献   

4.
根据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北京市电子政务总体框架要求,结合北京市在政务信息资源管理中的具体需求,通过总结北京市近年来科研和实践经验,提出面向区域电子政务的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整体架构设计;分析了共享交换平台中所包含的主要模块及模块之间的关系;探索了如何通过信息技术来支撑政务信息资源管理,实现区域政务部门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交换,解决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纵强横弱"难题的途径,为建设区域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提供了参考模型。  相似文献   

5.
电子政务集成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政务是沿着政府机构工具信息化、事务信息化、管理信息化和组织信息化的发展轨迹而成长起来的。作为电子政务具体表现形式的电子政务应用系统也经历着从替代手工劳动的易学易用的桌面型应用系统,到为了实现政务系统简化而开发的独立应用系统,到较大业务范围内执行业务任务的集成业务信息系统,再到朝着功能交叉可变、各类应用并行运行的综合业务应用系统以至于覆盖政务及其管理全方位、内外部用户驱动下的综合信息系统发展,最终实现在恰当的时间、给在任何地点需要信息的任何人提供最恰当的信息服务。因此,根据电子政务业务范围,最终的电子政务系统主要包括3种应用模式:一是各级政府机关内部的电子化和网络化办公;二是各级政府部门之间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局域网之间的互连、信息的共享和实时通信;三是政府部门通过互联网与公众之间公共信息的发布与双向的信息交流,同时由政府职能部门提供相应的服务。在中国,继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把电子政务建设作为2002年国家信息化工作的重点之后,各行各业都把推进电子政务建设提到了议事日程。各部门、各地方从实际出发,结合自身特点,在电子政务建设中做了大量工作。但在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多年来存在的部门和领域信息割据、网络不能互联互通、信息不能共享、低水平重复建设等问题,形成了所谓的“信息孤岛”。如何将分散的“信息孤岛”进行有机的集成是非常迫切的问题。只有进行集成和整合,才可能有完整的电子政务,电子政务才能向更高水平的应用发展。  相似文献   

6.
对华东地区的科技发展现状、发展趋势和科技电子政务发展现状和发展模式做了初步分析;同时,通过对国家信息化发展模式的研究,结合华东地区不同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特征,提出了华东地区科技电子政务的2种不同发展模式,并就科技部门电子政务和科技创新体系等建设模式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7.
以我国中西部地区电子政务试点S县为例,通过现场访谈与问卷调查等方法对该地区电子政务建设进行考察。研究发现,虽然县级政府电子政务已建成网络系统,但县与县之间(区域与区域之间)信息资源的交流与共享仍存在对接瓶颈;公务人员的信息素养与理念不适应电子政府的发展需要;面向公众的政务交互平台并不成熟;数字鸿沟仍然广泛存在。据此提出,我国中西部地区发展电子政务需从以下个几方面着手:建立权威的电子政务管理部门,对地方电子政务的标准化与资源共享进行统筹管理;提高政府工作人员对电子政务的认识,转变传统观念,对员工进行电子政务基础知识培训;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同时确保投入-产出效益;推出优惠政策,吸引电子政务人才到中西部地区发展。  相似文献   

8.
从信息技术的角度对当前我国电子政务深化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政府部门在电子政务建设应用过程中只关注应用系统的效应是否满足要求以及计算机设备、网络能否良好运转,而缺少应对业务变化的能力;对数据和业务、数据和应用之间的各种关系以及根据数据本身的逻辑关系构造数据的体系结构缺乏了解,不注重相关开发文档的保存管理;忽视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从而导致在进一步转向智能和更多应用的时候无法满足要求;除了少数地方在电子政务建设中有了类似于整体架构体系的考虑之外,无论是中央级还是省市级,电子政务还没有引入并形成体系架构。  相似文献   

9.
电子政务的发展对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我国的电子政务虽然取得了较大进展,但整体水平仍然较低,而且各地区、各部门发展也极不平衡。在推进我国电子政务工程的建设过程中,须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充分认识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性,学习国外的成功经验;加强政府统一规划、统一技术标准与领导,注重信息资源的整合;进行与电子政务相适应的体制创新;提高办公自动化水平,加快各级政府部门的电子政务培训;加强电子政务的立法工作。  相似文献   

10.
随着电子政务建设的不断推进,信息技术与政府管理的关系、电子政务系统构建的方法、电子政务建设的技术选择等问题,逐渐引起电子政务建设主体的足够重视;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电子政务的建设质量和效益,越来越突出地反映出电子政务建设信息资源服务的重要意义。研究如何提供高质量的信息资源服务以及采用什么样的模式为用户提供方便的服务,是本文希望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由于区域经济和科技发达水平不同,现阶段我国的区域电子政务发展水平极为不平衡,存在着许多制约电子政务发展的因素。我国电子政务健康快速发展需要从制度层面创新思路,探讨电子政务发展的动力问题。本文认为,强制性制度创新和诱致性制度创新是推动电子政务发展的动力源,这两种制度创新促进电子政务发展的主要动力分别来源于排斥效应和自发效应。不同的区域应采用不同的制度创新模式:经济发达区域应建立以诱致性制度创新为主、强制性制度创新为辅的电子政务发展模式;经济欠发达的区域应建立以强制性制度创新为主、诱致性制度创新为辅的电子政务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2.
论区域现代化水平对电子政务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域现代化水平是影响区域电子政务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但区域现代化水平对电子政务发展的影响具有阶段性:在电子政务初创期,区域第一次现代化水平对电子政务建设的影响大于区域第二次现代化水平的影响;在电子政务发展期,区域第一次现代化水平和第二次现代化水平对电子政务建设的影响程度不相上下;在电子政务成熟期,区域第二次现代化水平将成为影响区域电子政务发展的第一位因素。党的十六大报告确立了“电子政务带动信息化,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远景。信息化与工业化都是区域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因而,在肯定电子政务对现代化的促进作用基础…  相似文献   

13.
本文试图从政府部门间信息共享的角度分析中国电子政务效能相对低下的原因,在总结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指出中国电子政务效能不高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政府部门间缺乏足够的信息共享。因此,必须建立信息补偿制度,改革行政文化,建立新的标准以评估电子政务建设以及完善立法等措施,加强政府部门间信息共享,进而提高电子政务效能。  相似文献   

14.
总结了2001年以来中国电子政务建设取得的进展:主要政府部门的核心业务信息化基本上完成,业务对信息化的依赖度大幅提高;电子政务网上公共服务取得明显进展,公众对政府电子服务的接受度也有很大提高;电子政务进入到重视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的阶段;电子政务的总体框架建设日益受重视;电子政务的安全保障体系受到相当的重视。指出了中国电子政务的三个发展方向:要突出以用户为中心、以公共服务为主,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及低成本高效益的建设理念。  相似文献   

15.
大力推进电子政务应用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子政务系统在政府部门的应用是电子政务建设的最终目标。在分析国内外电子政务发展状况的基础上 ,结合北京市市政管理委员会电子政务的建设现状 ,对进一步推进市市政管委电子政务的具体应用进行了规划 ,并展望了其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16.
总结了2001年以来中国电子政务建设取得的进展:主要政府部门的核心业务信息化基本上完成,业务对信息化的依赖度大幅提高;电子政务网上公共服务取得明显进展,公众对政府电子服务的接受度也有很大提高;电子政务进入到重视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的阶段;电子政务的总体框架建设日益受重视;电子政务的安全保障体系受到相当的重视.指出了中国电子政务的三个发展方向:要突出以用户为中心、以“公共服务为主,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及低成本高效益的建设理念.  相似文献   

17.
新阶段电子政务的三个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2001年以来中国电子政务建设取得的进展主要政府部门的核心业务信息化基本上完成,业务对信息化的依赖度大幅提高;电子政务网上公共服务取得明显进展,公众对政府电子服务的接受度也有很大提高;电子政务进入到重视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的阶段;电子政务的总体框架建设日益受重视;电子政务的安全保障体系受到相当的重视.指出了中国电子政务的三个发展方向要突出以用户为中心、以"公共服务为主,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及低成本高效益的建设理念.  相似文献   

18.
从多个视角对电子政务效益机制进行了探讨,指出电子政务业务的长期效益在于机制,业务长期生存的硬道理在于创造效益;发展电子政务项目要警惕大手笔工程,大手笔工程有很大的盲目性,会增加电子政务的效益风险;电子政务建设不要盲目迷信理论,要重视实践,注意回避低成功率项目,从实践案例中挖掘成功理论;要综合考虑信息技术的优势和劣势,面向基层、面向公众、面向企业、面向操作的电子政务才能取得效益;电子政务事务处理业务与分析研究业务的成本结构不同,要慎重选择确能带来效益的政府信息共享项目;实现复杂电子政务系统的路径可分为构建和成长模式,复杂电子政务采用构建模式难有效益,而应按照效益导向原则逐渐成长、扩展、充实;要建立促进电子政务效益的良性循环机制,根据地区条件因地制宜推进当地电子政务建设。  相似文献   

19.
基层电子政务作为电子政务发展的基础和终端,其建设刻不容缓。分析了中国基层电子政务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对基层电子政务应用SaaS(软件即服务)模式进行了探析:概述了SaaS的基本概念及其核心特征;阐释了基层电子政务应用Saas模式的可能性;构建出基于SaaS模式的基层电子政务架构,为消除城乡、区域数字鸿沟,提升基层电子政...  相似文献   

20.
对电子政务专业人才的概念和职责进行了界定,认为电子政务专业人才包括政府部门中从事电子政务领导和管理的人才,以及政府所属信息中心中从事电子政务建设和管理的人才。论述了加强我国政府系统电子政务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必要性:是深化电子政务建设的基础,是克服电子政务建设瓶颈问题的前提,是弥补电子政务专业人才培养能力不足的有效手段。揭示了加强我国政府系统电子政务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紧迫性:迫切需要解决电子政务专业人才的管理体制与其职责定位不符、能力结构与其能力要求不符、管理制度与其职责要求不符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