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近年来,高校被诉案件时有发生,高校学生管理中的法律问题日益突出。从法律角度分析高校的法律地位、高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对有效解决高校与学生之间的纠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前高校频繁出现学生起诉高校的案件,最后处理方法和结果各异,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对高校主体法律地位的不同解读。本文基于高校的法律地位解读,提出了从立法上明确高校的法律地位、引入正当程序原则及比例原则、在学生管理中体现法治化和民主化的解决高校"依法治校"在学生管理中问题之对策。  相似文献   

3.
随着高校改革的深入,学校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许多方面也出现了新问题和新矛盾。本文指出在依法治国和教育体制改革的双重背景下,高等学校应当认清自身的法律地位,运用法律观点来认识学校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转变传统学生管理工作理念,树立法治观念,实现学生管理的法治化,值得高校认真思考和研究。  相似文献   

4.
邢晶晶 《法制与社会》2011,(25):273-274
高校学生社团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形式,是学生行使结社权的主要方式。作为各高校课堂教育的延伸和补充,学生社团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学生社团在建设、管理和运行上存在诸多问题,例如社团管理无章可循、社团经费极度缺乏且管理、使用不合理、社团法律地位、法律关系以及法律责任模糊等等。笔者拟通过对上述问题的研究分析,提出可行性建议以促进高校学生社团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李森  薛力 《法制与社会》2010,(11):55-56
高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具有多重属性,而高校与学生法律纠纷的频发本质上反映出高校的管理权与学生隐私权、知情权、申诉权等权利的冲突。如何平衡高校公共管理权与学生个人权利,构建有效的高校与学生间法律纠纷消解机制,既保障高校正常的管理秩序,又能维护学生的正当权益,构建和谐校园,已经成为高校亟待应对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6.
我国公立高等学校的法律地位问题日益成为教育法制的焦点。本文认为,高等学校在不同方面具有不同的法律地位:其在行使法律、法规授予的行政管理等职权时,是行政主体;在接受有关行政主体监督、管理时,是行政相对人;在管理有关资产以及进行平权性质的活动时,是民事主体。此外,公立高校与其内部群体如教师、学生等存在多种复杂的法律关系。因此,我们把握公立高等学校的法律地位需要一种综合性的视角,并注意具体区分授权基础、行为类型和事务性质。  相似文献   

7.
党存红  许佩宁 《行政与法》2012,(12):113-117
我国高等教育管理法律规范体系主要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法律法规中调整高校与学生之间关系所涉及的高校的法律地位、高校的主要权利和义务、学生的主要权利和义务、学生权利的救济等方面内容的法律规范的总和。本文通过解读并分析其主要内容,探讨了我国高等教育管理法律规范体系在内容和形式方面的立法缺陷,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对策,以期有利于保障高校依法治校。  相似文献   

8.
目前,高校与学生之间的诉讼越来越频繁,在这些诉讼中,高校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成为诉讼中的焦点。高校与学生之间是教育法律关系、民事关系还是行政关系应如何构建高校法律制度高校与学生之间关系的模糊给法院审理、高校管理带来一定困惑,为此,笔者撰此文以供探讨。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高校与学生法律关系进行了讨论,指出高校与学生法律关系的学术之争,针对以上内容对高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提出了相对应的建议.对高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进行了明确,即是高校与学生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作为高校来说,对学生进行管理过程中要依据相关法律,对于学生的权利要加以尊重;重视法治教育,建立权利的理念;对于现有的学生权利机制以及学生维权机制进行完善,以此来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姜辉 《法制与社会》2010,(4):116-117
高校学生人身伤害事故赔偿的解决主要取决于如何认定高校与大学生的法律关系及高校责任的归结问题。高校与大学生的法律关系不是单一的,包括教育行政法律关系、民事法律关系等,决定民事责任其归责原则是过错责任原则。本文指出加强对学生伤害事故中高校民事责任认定的研究,有助于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理高等学校学生伤害事故,依法维护大学生和学校的合法权益,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  相似文献   

11.
论大学生的劳动者性质——以“洋快餐兼职事件”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洋快餐兼职的大学生应当具有劳动者身份。在实定法上,虽然《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似乎否认了这种劳动者资格,但通过条文的学理解释可以发现,真正的结论并非如此。在劳动法理论上,以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劳动者身份判定标准来检测,也可以认定兼职大学生的劳动者身份。从社会利益衡量视角看,否认大学生的劳动者资格并无公益上的立足点,且造成了劳动力市场的不公平竞争,因此兼职大学生的劳动者资格应当得到承认。  相似文献   

12.
试论我国高等法学教育与法律援助之整合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伍浩鹏 《河北法学》2006,24(7):136-139
高等法学教育与法律援助的有机整合,是法律援助自身发展的要求,又是法学教育改革之必然.西方国家所采用的诊所式法学教育为我国高等法学教育与法律援助的整合提供了有益借鉴.然而,在我国的制度整合实践中还存在着难点,应从以下四个方面予以完善:通过相关立法完善法学学生参与法律援助的权利保障、各地法律援助机构应给予相应的经费支持、法学教育管理体制的相应改革、完善法学学生提供法律援助的服务质量监控机制.  相似文献   

13.
高旭 《行政与法》2010,(8):62-65
本文认为,政治参与是大学生践行法制精神的必要途径。民主观念、法制精神是统领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内在思想灵魂。法律素养和政治意识对大学生自我完善具有重要的价值。因此,切实加强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增强大学生的法制观念,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从公立高等学校的发展历程及我国司法实践和理论研究的现状人手,通过比较国外高等学校行政法地位的理论实践,提出行政权是确定我国公立高等学校的行政法上地位的动态标准.并进一步从公立高等学校作为行政相对人、行政主体两个纬度进行分析,厘清公立高等学校在行政法的具体司法实践中的二元地位.  相似文献   

15.
赵任  刘鑫鑫 《行政与法》2014,(12):26-30
近几年来,由于我国高校学生管理的"人治化"倾向,导致了学生管理法治化的进程十分缓慢,高校学生法律纠纷案件也呈明显增加趋势。本文在分析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现状的基础上,秉承"学生中心性,权益救济性,法律优位性,程序透明,平衡利益,兼顾教育"的原则,探索了高等学校学生管理工作法治化的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6.
胡肖华  徐靖 《法学论坛》2005,20(6):37-44
高校校规是高等学校自主管理权的重要外化形式,其内容关乎大学生切身利益的方方面面,合法、合宪是法治对之所提的基本要求.然而实践表明,高校校规中不乏与大学生合法权利相背离的条款,其中某些规定甚至已悄无声息地侵入到大学生的宪法权利领域.对此,我们除了审视校规本身的瑕疵与缺陷外,更应当对作为校规制定依据的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规章等上位法规范进行全面的合法性与合宪性检讨,并以之为突破口寻求权利救济的最优机制,实现"良法"治校与大学生权利保障的和谐互动.  相似文献   

17.
沈晓燕 《行政与法》2006,(12):59-61
高校内部管理法治化是依法治国方略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现代高校的管理权力的法治化要求实现对管理权力的法律治理。高校管理权力运作越来越依赖于一个理性化的运行机制,其过程和结果要充分表达制度理性、程序公平、结果正义。如果说在以往高校内部管理的功能的最初指向是秩序,而后逐渐地转向了公正并通过更多的公正来实现秩序的话,那么在现代社会,高校内部管理法治化的内涵成为公正的一个重要渊源进而也成为现实秩序的价值基础。  相似文献   

18.
加强高校教师师德建设,对于提高教师德行素养,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无不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以法治德,对于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应该作为指导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的方针。在以法治德方针的指引下,着力提高教师队伍的道德素质和法制素质,是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的基本任务。采取自律与他律并重,以自律为主、他律为辅的工作方式,将是行之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依法治国方略的推进拉开了高教领域法治的序幕,依法治校的实践成如火如荼之势。为实现高校的和谐与稳定,"高校法治"提供了一种理论维度的反思,实现了现实问题的学术化。现行研究存在混淆"高校法治"与"依法治校"、高校法治万能论及价值立场的忽视三种理论误区。只有合理地解析高校法治的内涵才能正本清源、消除歧见,完善高校法治的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