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国际交流日益频繁,而涉外刑事等法律问题也随之增多。涉外警务工作面临着重重考验,急需具有良好的外语沟通能力、敏锐的跨文化意识及完善的法律知识储备的复合型涉外警务人才。然而,目前涉外警务人才的培养机制尚不完善,乏力的人才供给现状难以满足涉外警务工作的实际需求。为解决上述问题,涉外警务人才培养应采用“双轨制”,通过学历教育机制与优化职业培训机制的并行优化,为“一带一路”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充足的高素质涉外警务人才。  相似文献   

2.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问题。涉外警务专业以培养国际警务执法合作人才为目标,为我国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提供安全领域人才。在涉外警务人才培养的内外动因驱动下,以能力培养为要义,通过营造专业学习的语言环境,提升涉外警务学生跨文化能力和建设专业的教师队伍等路径,打造公安外事工作的生力军,主动服务和保障国家总体外交大局。  相似文献   

3.
在当前时代背景下,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以及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拓展。将涉外警务学设为公安学的二级学科,不仅是我国公安学继续发展和繁荣的需要,而且是解决涉外警务实际工作面临困境的需要。同时,根据通行的学科衡量标准,涉外警务学已初步具备增列为二级学科的条件,即研究对象从属于公安学研究对象的范畴,具有较完整的专业知识体系和公认的专门术语,已取得较丰硕的教学科研成果。具备独立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4.
公安院校涉外警务专业的警务英语教学水平在国家、社会、行业以及学生需求的驱动下正面临着亟待提升的挑战,这使得涉外警务专业开设的警务英语课程群建设也在逐渐丰满增项。面对公安工作中对口译人员需求的增大,公安院校涉外警务专业更是关注学生警务口译能力的培养。实践证明,在警务英语教学中关注警务口译能力培养不仅能有效提高学生警务英语的听说读写译能力,也能为开设警务英语口译课系统培养学生的警务口译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经济与社会的高速发展,与此同时,上海警方在城市化进程中所应对的涉外警务的规模以及范围也在不断扩大。涉外警务工作与改革开放城市化进程之初相比,无论是在工作内容上,还是在工作性质上都有了不同的变化,因此,涉外警务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日益显现,涉外警务管理的改革与创新也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6.
根据国际警务交流与合作的要求,特别是适应恐怖犯罪、毒品犯罪、跨国有组织犯罪等涉外刑事犯罪面临的新形势,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较高的外语应用能力,熟悉国外相关的司法制度和国际警务合作专业知识与能力的国际化警务专门人才,已成为公安教育教学的任务之一。为此,应借助中外在培养警务专门人才方面的优势与资源互助,探索合作培养的途径与模式,设计特色鲜明的教学内容体系与教学方法,确保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公安院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合格警务人才。涉外警务专业的设置应以公安学和管理学为依托,既不能隶属于治安学或侦查学,也不应直接指向国际警务合作,而要根据公安机关涉外警务业务的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凸显外语特色,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执法能力的现代涉外警务人员。  相似文献   

8.
<正>我校涉外警务专业已初步形成了"以卓越涉外警务人才培养为目标,以中外合作、校校合作、校局合作为培养方式,以国际化师资团队为保障,以国内外警务实习基地为平台"的学科交叉、多元文化、多导师制的"2+1+1"人才培养新模式。涉外警务专业已成为享誉省内外的公安高校品牌专业。开放办学,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为促进公安教育的国际化,拓宽办学渠道,2006年,我校与美国山姆·休斯敦州立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合作,开设了治安学国际警  相似文献   

9.
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我国研究生教育近年提出的新政策。专业学位是相对于学术性学位而言的学位类型,培养适应社会特定职业或工作岗位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为适应新时期我国公安工作对警务专门人才的迫切需求,完善警务人才培养体系,创新警务人才培养模式,提高警务人才尤其是基层在职民警的综合素质,有条件的警察院校近年获批开展警务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四川警察学院在警务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中。  相似文献   

10.
公安院校微型警务英语口语语料库的构建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型警务英语口语语料库的构建对公安院校警务英语教学研究、我国行业英语语料库的建设以及培养懂外语的复合型人才,服务于涉外警务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整体设计、语料搜集、分类标注三个步骤加强微型警务英语口语语料库的构建,并根据微型警务英语口语语料库的特点和外语教学中的现实情况,尝试将其应用于公安院校的警务英语教学是一条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外国人的出入境手续不断简化和便捷,来华外国人人数逐年大幅度增加,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也日益严重。主要表现在:非法入境、非法居留、非法就业现象突出,涉外违法犯罪案件逐年增加,我国公安机关在针对外国人管理上存在的不足日益凸显。外国人违法犯罪多发的原因涉及经济、社会、执法等方方面面,制定和完善针对外国人违法犯罪的防范和打击对策,应从多方面入手,主要有: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建立健全涉外警务工作机制,加强部门间协调指挥;强化外国实有人口管理与查处力度;推进涉外警务信息化建设,提高科技管理能力;加强国际警务合作;加强涉外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涉外执法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2.
论涉外刑事案件侦查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我国涉外刑事案件侦查存在国内法律制度不完备、机构设置不合理、侦查人员素质不高、侦查行为不规范、涉外警务合作不得力等问题.要有效地侦查、打击和防范涉外刑事犯罪,必须完善国内相关涉外刑事法律法规,健全涉外刑事案件警务机构设置,提高侦查人员的素质,规范涉外侦查、起诉、审判和执行等刑事司法行为,拓展涉外警务合作的形式和渠道.  相似文献   

13.
试论公安派出所涉外警务工作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创新公安派出所的涉外警务工作,是我国公安机关面临的重大课题。派出所对境外人员的管理,应当在住宿登记的基础上,全面掌握本辖区人员的基本情况,强化信息收集意识,建立覆盖社会面的群众性情报信息网络,提高公安机关预警能力,做好涉外案件的先期处置工作。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际形势日益复杂,国际间的警务合作更加频繁,涉外警务工作中的跨文化交流已成必然趋势。我们将结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跨文化能力概念与行动框架》,对涉外警务跨文化能力范围进行进一步延伸,提出除了普遍认为的文化渗透和语言运用外,跨文化能力还应包括建立身份认同、及时反思和学会适应,并以此提出转变培养方式的一些建议,并通过结合互联网技术、过程性评估和实践教学来促进学生跨文化能力的提升,培养真正符合国家发展战略的复合型涉外警务人才。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涉外警务出现了新的情况,比较突出的是治安管理范围扩大,国内安全保卫形势严峻,刑事犯罪呈上升态势。基层涉外警务的任务越来越繁重,执法活动的中外接轨,系统管理的加强、职能定位的改变,都是派出所的涉外警务所必须注意的。  相似文献   

16.
我国涉外刑事案件处置存在着处置依据变异,中外公民法律地位不平等,成本与效益失衡及国际警务合作脆弱等困境。摆脱困境的主要对策是强化法治观念,依法处置涉外刑事案件;不断完善我国涉外刑事案件处置法律体系及机制;夯实国际警务合作基础,大力加强国际警务合作。  相似文献   

17.
涉外刑事案件处置之司法困境及对策探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涉外刑事案件处置存在着处置依据变异,中外公民法律地位不平等,成本与效益失衡及国际警务合作脆弱等困境。摆脱困难的主要对策是强化法治观念,依法处置涉外刑事案件;不断完善我国涉外刑事案件处置法律体系及机制;夯实国际警务合作基础,大力加强国际警务合作。  相似文献   

18.
从Halliday系统功能语法的人际功能角度出发,以《涉外警务英语口语语篇的功能语言学研究》中的两篇涉外警务英语口语语篇为研究语料,试从语气系统、情态系统和语言特色三方面对两类涉外警务英语口语语篇不同的人际功能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并归纳出两类语篇不同的人际特点。认识到不同类型涉外警务英语口语语篇的特点不仅有利于改进当前警察院校警务英语专业的科研和教学,更有利于提高我国公安干警涉外警务管理的水平。  相似文献   

19.
警务保障是实现警察法治和构建和谐警务的各种资源保障.当前警务工作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尤其是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以及高科技犯罪、跨国犯罪和反恐等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问题,对警务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没有强有力的警务保障,就难以适应日新月异的警务工作的时代要求,难以实现警察法治和构建和谐警务,也就难以实现警务工作的历史使命.要充分实现警务保障,实现警察法治,必须厘清警务保障的三个问题,即警务活动法治化、警力保障法治化、后勤和技术装备保障法治化.  相似文献   

20.
警务英语作为一门特殊用途英语课程,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处理国际化警务工作的能力,尤为强调实用性。在警务英语实际教学中普遍存在传统外语教学"学用分离"的现象。基于此,可在警务英语课堂教学中融入产出导向法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流程,搭建输入性学习和产出性运用的桥梁,帮助学生学以致用,为未来的涉外警务工作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