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安院校涉外警务专业的警务英语教学水平在国家、社会、行业以及学生需求的驱动下正面临着亟待提升的挑战,这使得涉外警务专业开设的警务英语课程群建设也在逐渐丰满增项。面对公安工作中对口译人员需求的增大,公安院校涉外警务专业更是关注学生警务口译能力的培养。实践证明,在警务英语教学中关注警务口译能力培养不仅能有效提高学生警务英语的听说读写译能力,也能为开设警务英语口译课系统培养学生的警务口译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公安院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合格警务人才。涉外警务专业的设置应以公安学和管理学为依托,既不能隶属于治安学或侦查学,也不应直接指向国际警务合作,而要根据公安机关涉外警务业务的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凸显外语特色,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执法能力的现代涉外警务人员。  相似文献   

3.
<正>我校涉外警务专业已初步形成了"以卓越涉外警务人才培养为目标,以中外合作、校校合作、校局合作为培养方式,以国际化师资团队为保障,以国内外警务实习基地为平台"的学科交叉、多元文化、多导师制的"2+1+1"人才培养新模式。涉外警务专业已成为享誉省内外的公安高校品牌专业。开放办学,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为促进公安教育的国际化,拓宽办学渠道,2006年,我校与美国山姆·休斯敦州立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合作,开设了治安学国际警  相似文献   

4.
上海市涉外警务的范围不断扩大,任务明显加重,构建涉外警务运作机制迫在眉睫:建设以专业力量为主导的涉外案(事)件查处网络机制;建设以属地公安机关为主的境外人员管理机制;建设高度集中统一、垂直管理的办证机制。  相似文献   

5.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际形势日益复杂,国际间的警务合作更加频繁,涉外警务工作中的跨文化交流已成必然趋势。我们将结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跨文化能力概念与行动框架》,对涉外警务跨文化能力范围进行进一步延伸,提出除了普遍认为的文化渗透和语言运用外,跨文化能力还应包括建立身份认同、及时反思和学会适应,并以此提出转变培养方式的一些建议,并通过结合互联网技术、过程性评估和实践教学来促进学生跨文化能力的提升,培养真正符合国家发展战略的复合型涉外警务人才。  相似文献   

6.
上海市涉外警务的范围不断扩大,任务明显加重,构建涉外警务运作机制迫在眉睫:建设以专业力量为主导的涉外案(事)件查处网络机制;建设以属地公安机关为主的境外人员管理机制;建设高度集中统一、垂直管理的办证机制。  相似文献   

7.
警务工作者要在"金砖会议"涉外事务中充分履职,与涉外服务对象进行良好的沟通,除了具备英语的语言能力外,还需要了解"金砖国家"的相关文化,尤其是他们的风俗与禁忌。因而,警务英语教学中要注意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同时在文化导入中要注意相关性和实用性的原则。  相似文献   

8.
针对藏区警务人才存在的"下不去、留不住、用不上"的问题,四川警察学院涉藏治安管理人才培养工作按照"培养资源根植本土、为国维安嵌入能力、值守藏区融入价值"的总体思路,从夯实人才培养的专业基础、打牢学警守藏固边志向、以忠诚为核心培育时代新警修为和坚实推进实战化教学改革四个方面着力,建构了本土化藏区警务人才培养的素质能力体系、课程及教学体系、多元融合联动育人体系、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探索形成了生源本地化、培养资源本土化、素养对接藏区社会时空、能力对接藏区警务需求的本土化藏区警务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9.
公安院校微型警务英语口语语料库的构建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型警务英语口语语料库的构建对公安院校警务英语教学研究、我国行业英语语料库的建设以及培养懂外语的复合型人才,服务于涉外警务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整体设计、语料搜集、分类标注三个步骤加强微型警务英语口语语料库的构建,并根据微型警务英语口语语料库的特点和外语教学中的现实情况,尝试将其应用于公安院校的警务英语教学是一条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在国家通过政府统筹强化高校智库建设和公安高等教育倡导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等背景下,警务研究人才训练项目对于推进"卓越警务人才计划"、储备公安智库后备力量起到示范引领作用。警务研究人才培养策略包括明晰学员选拔标准,组织智库研究人员辅导学员学习警务研究课程,开展课题研究及调研工作,并依托科学严谨的考核评价机制规范化运作,努力培养高素质创新型、符合警务现代化需要的卓越警务人才。  相似文献   

11.
警务英语作为一门特殊用途英语课程,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处理国际化警务工作的能力,尤为强调实用性。在警务英语实际教学中普遍存在传统外语教学"学用分离"的现象。基于此,可在警务英语课堂教学中融入产出导向法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流程,搭建输入性学习和产出性运用的桥梁,帮助学生学以致用,为未来的涉外警务工作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12.
公安院校是培养人民警察的主要阵地,明确培养目标对于促进公安专业实现内涵式发展至关重要。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交通管理工程专业作为公安技术类专业历经了30多年的发展,分析表明长期将"高级专门人才"作为交通管理工程培养目标已不适应新时代。现阶段我国本科教育致力于素质教育,注重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依据国家、学校以及专业层面对公安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主导,研究认为将"高素质复合性应用型交通管理警务人才"作为培养目标更加科学,体现了与时俱进,有助于促进交通管理工程本科专业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四川藏区自然环境恶劣、警务社会资源稀缺、警务重心相对独特,警务人才建设面临着警力不足、个人能力与警务时空要求不匹配、警务人才队伍稳定性差、警务专才稀缺、警务人才待遇低等问题。应当在回应和吻合藏区警务时空背景前提下,改革藏区警务人才培养模式、调整藏区人民警察招录政策,提升警务人才的核心能力,建立拴心留人机制,以切实推进藏区警务人才建设。  相似文献   

14.
我国警察类高职院校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普遍存在发展速度、质量、类型的多重发展不平衡。科研、教学工作存在重形式、轻实效的情况。对此,基于OBE理念,构建出以学习成果为导向的专业才培养模式,有利于培养更贴近实际警务工作能力需求的专业化警务人才。  相似文献   

15.
自由贸易区建设事关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和经济体制改革。自由贸易区警务管理或警察训练,已经具备作为独立研究领域或研究方向条件。因此,应立足我国自由贸易区发展背景和边境的区位特征,分析边境自由贸易区警务有涉外、涉国家安全、涉宗教和民族关系等特点,有提高警察国际理解、国际素养和外语沟通等能力要求。将坚定政治信仰和立场、反"内乱"技术、规范和文明执法以及服务自由贸易区经济建设等内容作为边境自由贸易区警察训练教材体系构成的必然内容。  相似文献   

16.
警察警用枪支使用能力是很重要的警务实战能力,加强公安院校公安专业学员警用枪支使用能力培养教育,对提高警察警务实战工作能力,意义重大.以湖南警察学院为例,对公安专业学员警用枪支使用能力培养状况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指出了在培养中存在的不足,并根据警察警用枪支使用能力构成因素,结合其不足之处,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一些建设建议,旨在为提高公安专业学员警用枪支使用能力服务,也为其他公安院校在警用枪支使用能力培养建设上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外国人的出入境手续不断简化和便捷,来华外国人人数逐年大幅度增加,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也日益严重。主要表现在:非法入境、非法居留、非法就业现象突出,涉外违法犯罪案件逐年增加,我国公安机关在针对外国人管理上存在的不足日益凸显。外国人违法犯罪多发的原因涉及经济、社会、执法等方方面面,制定和完善针对外国人违法犯罪的防范和打击对策,应从多方面入手,主要有: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建立健全涉外警务工作机制,加强部门间协调指挥;强化外国实有人口管理与查处力度;推进涉外警务信息化建设,提高科技管理能力;加强国际警务合作;加强涉外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涉外执法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8.
警务技战术训练是针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社会治安形势及其基层和一线公安机关警务实战行动的特点,以提高公安民警保护人民、惩治和制止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稳定的能力为主要目的,以依法妥善处置各种突发性紧急情况时的基本处理手段、程序和方法为重点内容的训练。强化警务技战术训练对提高公安机关的实战能力、完善训练制度、提高训练效果、改善训练条件、减少不必要的伤亡有着重要意义,是培养应用型和实战型警务人才的必备环节。  相似文献   

19.
实践教学作为高校教育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司法警察系在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上要结合专业特点,突出"司法警务"特色,构建科学、高效并具有警务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以培养政治坚定、作风过硬、实战能力强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20.
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警察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警察职业能力。警察职业能力是指运用知识、技能和态度等要素履行警察职责的能力,由专业能力和通用能力构成。警察职业专业能力包括了核心专业能力和基本专业能力;警察职业通用能力包括了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警察职业能力的培养为警察部门的警务活动服务,而不是相反。警察职业能力培养至少涉及到两个基本层面的建设:一是学校与警局的合作、学习与警务工作的结合等办学体制、机制层面的建设;二是专业、课程、师资队伍、教学训练方法等教育教学层面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