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建立和完善城市应急救援和社会求助保障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州市110应急联动系统全面启用后,倍受全国关注。该系统的建成,标志着“以人为本”的社会应急救援和求助保障体系以及城市应急机制渐至完善成熟,对满足广州市社会紧急救援需求,增强城市治安防控和应对重大突发事件,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及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该系统由先进的设计理念建设而成,在日常运作中通过强化管理,着重提高指挥运作效能,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仍需从多方面着手对之健康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2.
信息化是统筹避难场所资源的有效手段.为进一步借助信息化手段提升应急避难场所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其在抢险救援和应急避险中的重要作用,在应急管理部的统筹部署下,国家减灾中心组织建设了全国应急避难场所综合信息管理服务系统.  相似文献   

3.
宁政发[2006]278关于表彰承办全国中央企业应急管理和预案编制现场会应急救援演练先进单位和个人的通知  相似文献   

4.
李大春 《中国减灾》2011,(15):52-53
2010年10月26日至11月15日,由青海、湖南、安徽、山东四省应急管理机关,医疗卫生、水利、气象等部门和单位的21名同志组成的城市应急联动系统建设培训团,赴德国进行了为期20天的学习培训。期间,培训团成员对德国的城市应急体系建设、防灾减灾、应急救援等方面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5.
正9月15日,第二届全国应急管理普法知识竞赛决赛在线上举行,主会场设在应急管理部指挥大厅,应急管理部党委委员、副部长尚勇出席活动并讲话,司法部有关负责同志在现场宣布决赛成绩和获奖情况,决赛通过全国应急管理视频会议系统进行现场直播。  相似文献   

6.
试析应急管理中的志愿者参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5.12”汶川地震发生后.我国政府迅速响应.有效应对.获得了国内外的普遍赞誉.在地震救援的过程中.全国各地涌现出大批志愿者。志愿者的积极参与是汶川地震应急管理的一大“亮点”。从真总结汶川地震志愿者参与的经验.对于我们完善应急管理机制、开展应急社会动员,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城市公共安全应急救援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城市公共安全是研究城市由于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带来的各种公共事故灾害的风险。城市公共安全的研究范围包括城市工业危险源、城市公共场所、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城市自然灾害、城市道路交通、恐怖袭击与破坏和城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七个方面。城市公共安全应急救援系统是由若干中心组成的工作机构,负责城市公共风险预测和评价、应急计划的制定、应急救援行动的开展、事故应急培训和演习等事务。城市公共安全应急救援系统研究的重点是针对城市公共安全研究范围的七个方面建立应急救援子系统以及制定应急专项计划。  相似文献   

8.
根据十二次民政会议的基本要求,我们的工作目标,就是要在未来三到五年,基本建成有中国特色的灾害应急救援体系与社会扶助体系,以使灾害管理行政与慈善事业发展管理行政能够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发挥出重要的杠杆作用。确定这样的目标,主要是基于以下的考虑:首先,这是国务院对于全国民政工作的总体部署。回良玉副总理代表国务院要求民政系统未来五年着重建设的八个工作体系中,明确要求,健全灾害应急救援体系,努力提高灾害救助水平;支持慈善事业发展,逐步健全社会扶助体系。也就是说,一个是灾害应急救援体系,一个是社会扶助体系,都已经摆在了国…  相似文献   

9.
(渝办发[2012]313号2012年11月28日)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2012年9月10日,安全监管总局和重庆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了重庆市2012年事故灾难综合应急演练。这次应急演练充分展示了我市应急管理工作所取得的创新成果,检验了参演各单位应对事故灾难的快速反应能力、协调配合能力和抢险救援能力,得到了国务院应急专家组高度肯定和全国安全监管监察系统观摩人员的好评,达到了展示形象、示范引路、宣传培训的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0.
杨凯 《人民论坛》2014,(6):143-145
在应对自然灾害的过程中,国内民间应急救援组织扮演着积极的角色。但是国内民间救援组织与政府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以及国内民间应急救援组织之间的协调机制也尚待完善。文章尝试通过平台建设与购买服务等方式解决民间应急救援组织之间,以及民间应急救援组织与政府职能部门之间协调和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11.
叶慧 《今日浙江》2021,(5):50-51
直升机在螺旋桨的旋转声中升空,迅速前往指定区域实施救援,这样的空中应急救援“大片”场景,如今在浙江成为现实。从2020年7月起,浙江启动直升机常态化备勤工作,高水平推进应急救援航空体系试点省建设。浙江提出:近期力争实现“全省区域范围内45分钟响应(15分钟准备,30分钟飞行),覆盖半径100公里”的国际航空救援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2.
《山西政报》2011,(1):36-39
晋政办发[2011]3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厅,各直属机构:《山西省应对地震灾害应急救援队伍管理办法》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二○一一年一月六日山西省应对地震灾害应急救援队伍管理办法第一条为最大限度减少遭受地震灾害的人员生命财产损失,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  相似文献   

13.
正7月20日,应急管理部召开视频会议,传达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抢险救灾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分析研判汛期安全形势,对全国应急管理系统各部门各单位进一步做好当前安全防汛和抢险救灾工作进行部署。应急管理部党组书记、副部长黄明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要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  相似文献   

14.
城市社区人口密集,各种风险因素叠加,社区公共安全面临多种风险挑战。社会应急力量作为政府救援体系的重要辅助力量,近年来积极参与社区防灾减灾救灾,呈快速发展之势。通过搜集整理广东省7个城市发生的116次社区应急救援案例,从定量角度分析社会应急力量参与、救援组织协调度对社区应急救援的影响发现:社会应急力量在社区应急救援中的参与比例和数量比例分别是41.6%和31.8%,社会应急力量已成为参与社区应急救援的重要参与者。不同城市和不同灾害事故类型在社区应急救援成功概率上存在显著差异,在救援响应时间和社会应急力量参与方面不存在显著差距。社会应急力量参与能显著降低社区应急救援的响应时间,但不能提高救援成功概率。参与救援社会组织的协调度并不影响社区救援响应时间,但能显著提高社区救援成功概率。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灾害应急管理体系和志愿者管理问题,2012年4月底,在亚洲基金会的大力支持下,由民政部救灾司领导带队,江西、四川、浙江等省从事救灾减灾工作的同志组成考察团赴美,考察了美国的灾害应急管理体系;招募、培训、管理和留用志愿者的政策和程序;如何确定志愿者在灾害管理的角色和任务;如何协调志愿者与专业救援队伍之间的工作;在紧急情况下调动志愿者,保证志愿者技能水平等方面的情况。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江苏省盐城市应急管理系统开展"担当争先年"活动,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和应急救援等工作亮点纷呈。盐城市安全生产监察支队党支部坚持以落实"三项"责任、打造"三型"机关、建设"三为"队伍为抓手,进一步提振工作状态、提升工作标准、提高工作效率,以党建工作全力推动执法迈上新台阶,为做好新时代应急管理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7.
袁艺 《中国减灾》2005,(8):8-10
备灾、抗灾、救灾工作的提升离不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民政救灾系统作为我国灾害管理部门,特别是灾情和救灾工作的主要管理部门,十分重视信息技术在全系统的推广、应用。目前,已经构建了以83559999为龙头的全国民政救灾应急电话联络系统,在全国范围正在推广使用新的灾情上报系统,正  相似文献   

18.
陈厦 《中国减灾》2023,(3):28-31
全国应急管理与减灾救灾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于2022年1月成立,主要负责减灾救灾与综合性应急管理领域国家标准制修订工作。该委员会自成立以来,归口管理了多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国家标准计划和行业标准计划,多次组织会议聘请专家对应急管理领域的标准开展技术审查,推动多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实施、立项。本文邀请专家介绍全国应急管理与减灾救灾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工作内容与机构组成,列举目前我国已发布实施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并梳理2022年全国应急管理与减灾救灾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大事记。  相似文献   

19.
专业数字集群( PDT)通信系统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数字集群技术体制,符合我国国情,适合应急指挥的需求。应急管理部门选择PDT作为应急指挥窄带无线通信网的基础体制,加以改造和完善,形成新的技术体制。目前全国应急指挥窄带无线通信网的建设已取得初步成果,在各地应急救援工作中,在"应急使命·2021"抗震救灾演习中,都发挥了显著作用。PDT在应急管理行业中获得了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20.
正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渝府办发[2013]235号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重庆市应急志愿者管理办法》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重庆市应急志愿者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促进和规范全市应急志愿服务活动,打造一支"训练有素、服务专业、经验丰富、反应迅速、覆盖全市"的应急志愿者队伍,提升全市应急管理社会动员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重庆市突发事件应对条例》和《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全市应急队伍建设的意见》(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