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行政自制的三层结构——和谐社会的行政之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行政权的制约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问题之一,相对于“他制”的外部制约,行政自制是一种内部制约,是行政权在道德、法律、规则下的自我约束。道德自制为自制结构提供价值指向和主观要求,法律自制为自制结构提供合法基础,而规则自制则以其灵活性把道德要求和法律约束同时贯彻到行政人员的日常行为之中,三层自制共同构成了对行政权进行自我约束的有效通途,也构成了和谐社会中政府与公民之间和谐关系的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2.
陈业林 《桂海论丛》2007,23(2):49-51
政府权利的来源、政府责任的构成及行政人员人格的二重性决定了政府必须承担道德责任,其内容有:保障个人权利、提供公共物品、维护社会秩序和推动社会发展。政治制度的道德化、道德责任的制度化及行政人员的道德化是政府道德责任得以实现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一、公务员行为规范是行政道德的基本组成部分从道德主体层次方面来看 ,行政道德包括了公务员道德、行政组织制度道德和行政组织政策道德、政府道德。公务员行为规范作为公务员道德规范体系建设的重要方面 ,是行政道德的基本组成部分。一般说来 ,国家对公务员的行为规范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法律性规范 ,一种则是本文所要讨论的行为规范 ,其核心内容是道德规范 ,包括公务员政治行为、廉政行为、业务行为、职业道德、外事行为、婚姻家庭行为规范等。虽然其中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是以政治规范、法律规范和行政纪律的形式表达出来 ,带有强制色彩 ,但…  相似文献   

4.
行政道德(亦称“官德”)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行使公共权力,从事公务活动过程中,通过内化的信念和善恶标准,理性地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各种关系的行为规范。它作为人类道德现象的一种特殊形式,产生于各级行政机构和行政人员(或行政主体,概指领导干部和国家工作人员)对社会进行行政管理活动的实践之中,存在于行政人员从事行政活动的全过程。它作为约束行政人员的行政管理行为的观念体系,与政治文明建设互为条件,互为印证,辩证统一,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目标要素和精神动力。行政道德内涵于政治文明建设的目标体系之中。政…  相似文献   

5.
社会转型期行政人员道德人格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建国 《理论月刊》2007,1(4):155-157
在我国社会转型期,行政人员的道德人格出现多样化,“权威型人格”、“依附型人格”及“多重人格”等道德人格不同程度存在。行政人员道德人格的多样化,既源于传统文化的影响,也有着深刻的现实原因。建设与发展服务型政府,是培养行政人员自主道德人格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行政伦理失范,是行政权力的一种异化现象。克服行政伦理失范的唯一有效选择在于行政伦理制度化,即把对行政人员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制度化,它包括以公务员制度把对行政人员的道德要求规范化、以党的各项规章制度把对行政人员的道德要求纪律化、以法律法规把对行政人员的道德要求法律化和行政伦理制度化的实施机制等四个层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7.
论行政道德     
骆诚 《当代广西》2004,(23):39-39
“道德是一种在行为中造成正确选择的习惯,并且这种选择乃是一种合理的欲望。”这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伦理学》中给道德下的定义。唐朝哲学家韩愈认为:“所谓道德云者,合仁与义言之也。”尽管中西文化有很大差异,但在基本道德准则上,还是有许多相同或相近之处。正因为这种不同的文化都在不约而同地创造人类的文明与进步。各行各业都有自身的职业道德,正是依靠法律约束力和职业道德的支撑力,使一个行业得以健康发展。政府是一个国家、社会的行政管理机构,也有其行政道德准则规范政府机关人员和行政  相似文献   

8.
腐败还是不腐败:一种政治经济学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腐败还是不腐败这是行政人员道德选择最常见的一种两难困境,从政治经济学角度考察行政人员两难困境的理性选择,不难发现,只要监督缺失、软化,行政伦理失范,道德的和不道德的行政人员的道德选择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选择腐败都是理性选择。这更凸现监督权威树立与行政伦理建设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行政道德:“以德治国”的关键行政道德属于职业道德的范畴,是行政职业活动的一种反映,是国家公务人员在行使公共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服务过程中所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其最突出的特点是代表国家意志,行使国家权力。这种特殊性使行政道德处于整个社会职业道德的最高层次,而对整个社会的道德建设起着导向、示范、调节的作用。因此,党政机关及其公务人员的道德生活更容易引起社会公众和舆论的关注,加强行政道德建设成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首要任务。这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忠于政府,忠于职守,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  相似文献   

10.
行政道德是指行政人员在行政管理活动中遵循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它是行政主体对行政行为的善与恶,对与错,公正与偏私,光荣与耻辱的认识和评价,是维持和调节行政机关、公务员、公民与法人三者之间关系的隐性规范。  相似文献   

11.
行政伦理困境中的行政行为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伦理困境是行政行为选择时经常会遇到的一种道德伦理方面的两难情境。行政人员的道德自主性是行政行为选择的前提,责任冲突是行政伦理困境产生的原因。走出伦理困境,在于构建负责任的行政行为。  相似文献   

12.
论政府责任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民主政治与民主行政的本质是责任政府。责任政府是一种政治原则以及建立在这种政治原则基础上的政府责任制度。政府责任制度包括宪法责任、政治责任、行政法律责任和行政道德责任 ,这四类责任都是客观存在的 ,它们之间既相互区别 ,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转化 ,从而形成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政府责任体系。但我国政府责任体系还存在诸多缺陷 ,如何完善政府责任体系 ,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行政模式已经过时,一种新的公共管理模式已经有效地取而代之。这种变化表现为从官僚的行政模式向市场化的管理模式发展的典范转换,后者与私营部门的模式密切相关。管理上的改革不仅意味着向公共管理的转变,而且意味着市场与政府、政府与官僚制组织、政府与公民、官僚制组织与公民之间关系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现代政府及其公务员应该是负责任、有道德的。负责任、有道德才能有效能、得民心。在历史和现实的公共行政领域中,公共行政伦理一直都在根本价值的层面上影响或指导着每一个从政人员,影响或指导着各级政府、各类公共行政主体的行政目标与行政行为  相似文献   

15.
浦东在线     
《上海支部生活》2006,(11):53-53
新区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改革。一是形成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具体方案,主要包括理顺政府与企业,市场,社会的关系,进一步完善各行政层级之间上下错位,职能互补的管理模式,确定政府组织架构的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16.
现代政府的改革及其道德化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非人格化和技术化是现代科层体制的特征,新公共管理对政府的改革只是在形式上满足了社会的要求,并没有实现对现代科层制的超越。本文认为,实现对科层制的超越就必须实现政府的道德化治理,在行政伦理制度化建设中实现行政人员的道德化,使行政人员获得道德自主性。  相似文献   

17.
《公安研究》2014,(9):92-93
万方在《行政论坛》2014年第3期撰文认为,我国政府在公共服务供给领域往往面临着双重困境:一是资源不足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做不了”困境;二是民众理性无知产生的“不便做”的效率与公平困局。面对这种形式的政府失灵,资源依赖理论提供了超越单一行政组织分析的高阶组织集视角,指出政府之外作为环境的社会组织对其的支持作用,同时更强调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互动的一种依赖关系,而通过优化社会情景、培育社会的自组织能力、规范权力的分配结构等三个方面强化这种依赖关系,是消解我国政府在公共服务供给领域两重困境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8.
切实加强公务员队伍的行政道德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切实加强公务员队伍的行政道德建设余青公务员队伍的行政道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道德,属于职业道德的范畴。它是人们以行政管理为职业,在履行行政管理职责活动中形成并应当遵守的道德原则和规范的总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为行政道德的进步提供物质基础,而行政道德又为市场经...  相似文献   

19.
传统社会中,行会作为经济内生性的产物,是维持经济秩序,规范企业经营活动的中间组织.行会规范经济秩序的功能使得行会具备了相应的道德维度.然而现今社会中,行会是政府行政指示下的产物.行会的组成人员经济边缘化和行会的“二元管理模式”使得行会异化为政府机构的附属品.行会的异化让行会维持经济秩序的功能消失,行会的道德维度呈现缺失状态.  相似文献   

20.
岳远尊 《前沿》2013,(3):186-188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国优秀的传统行政道德思想已经深深地扎根于中华民族的心理,是培育当代政府文化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从整体来说,服务型政府建设需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作为“硬实力”的政府制度建设;二是作为“软实力”的政府文化建设。政府文化是构建服务型政府的“软实力”和核心。因此,我们应该充分挖掘中国优秀的传统行政道德思想,积极培育当代政府文化,促进服务型政府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