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述由中毒性案件引致的医疗纠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毒性案件是法医学鉴定的一个重要内容。目前中毒法医学鉴定的任务主要是解决是否中毒、中毒时间、毒物种类及毒物量、案件性质等。然而随着人们的医疗意识的增强,近年来由中毒后产生的医疗纠纷案件时有报道,尤其集中在患者的死亡是由中毒直接导致,还是由医疗行为的不当引起。这为中毒的法医学鉴定提出了新的课题。由于中毒性案件的鉴定有时本身就存在相当大的难度,病史采集的不确定性及中毒者不配合治疗又可使这类案件更加复杂,因此,中毒引起的医疗过失的判断主要还是遵循中毒性疾病的诊治原则。笔者就我院发生的中毒救治医疗纠纷案件,结…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中毒性死亡案件和与中毒死亡有关的医疗纠纷案件的法医学特点,探讨此类案件的防护重点和鉴定要点。方法 对四川大学法医学院1985~2004年106例中毒死亡尸体剖验病理材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性别:男性61例,女性45例。男女比例1.36:1;年龄:以21—40岁年龄组(60.38%)为主;死亡方式:意外死亡最多见(52.83%),其次为自杀(33.02%)和他杀(14.15%);死亡原因:CO中毒、有机磷类中毒、毒鼠强及药物中毒多见(72.64%);医疗纠纷:发生医疗不当12例(11.32%),7例为医源性中毒性医疗纠纷。5例为中毒后在医院抢救中发生的医疗纠纷,主要发生于乡镇医院和县级医院(83.33%)。结论 加强毒物的管理、提高安全意识、加强法制教育、增加生产安全等是减少中毒性死亡的重要手段。提高城乡医疗水平.加强中毒急诊抢救临床技能是防止中毒性医疗纠纷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中毒死亡案件的法医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中毒性死亡案件和与中毒死亡有关的医疗纠纷案件的法医学特点,探讨此类案件的防护重点和鉴定要点。方法对四川大学法医学院1985~2004年106例中毒死亡尸体剖验病理材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性别:男性61例,女性45例,男女比例1.36:1;年龄:以21~40岁年龄组(60.38%)为主;死亡方式:意外死亡最多见(52.83%),其次为自杀(33.02%)和他杀(14.15%);死亡原因:CO中毒、有机磷类中毒、毒鼠强及药物中毒多见(72.64%);医疗纠纷:发生医疗不当12例(11.32%),7例为医源性中毒性医疗纠纷,5例为中毒后在医院抢救中发生的医疗纠纷,主要发生于乡镇医院和县级医院(83.33%)。结论加强毒物的管理、提高安全意识、加强法制教育、增加生产安全等是减少中毒性死亡的重要手段。提高城乡医疗水平,加强中毒急诊抢救临床技能是防止中毒性医疗纠纷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Liang M  Zheng N  Zhou L  Liu Q  Zhang HD  Zhuo L  Liu Y  Huang GZ  Liu L 《法医学杂志》2011,27(3):200-204
目的研究不同年份中毒案例的毒物种类、中毒途径、中毒方式等相关问题,为此类案例的法医学鉴定提供参考。方法对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法医学系(湖北同济法医学司法鉴定中心)1957—2008年鉴定的607例中毒案例尸检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999—2008年218例中毒案例中死者男性居多,30~49岁占50%,中毒以口服方式为主,意外中毒居首位,毒物种类以杀鼠剂、有毒气体、农药类位居前三位。与1983—1998年及1957—1982年的中毒尸检资料对比,不同年份间毒物种类明显变化,近年农药、氰化物中毒减少,杀鼠药、有毒气体及醇类中毒增加,毒品滥用激增。结论农药中毒是长期威胁公众健康的一类毒物,须对此提高防范意识;对联合中毒日益增多的趋势应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5.
药物不良事件及其法医学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hen T  Ru XP  Gu SZ  Han W  Jia XD  Gao Y  Zhang QC 《法医学杂志》2007,23(1):26-29
目的研究药物不良事件的法医学鉴定原则及注意事项,为此类案件的法医学鉴定提供参考并积累基础资料。方法通过对33例药物不良事件法医学鉴定案件的回顾性分析,总结药物不良事件相关案件的法医学鉴定原则及注意事项。结果药物不良事件的法医学鉴定案件有增长趋势,患者以女性多见(20例,60.6%)。33例药物不良事件中,以医疗过错鉴定案件多见(21例,63.6%),21例医疗过错鉴定案件中,只有1例(4.8%)与医院过量使用药物有关,其他均未发现医院存在医疗过错;非法行医案8例(24.2%),均与使用药物不当有关。法医鉴定类型以活体鉴定为主(27例,81.8%),死亡案件6例(18.2%)。结论药物不良事件的法医学鉴定案例在不断增加并具有自身特点和复杂性,应引起鉴定人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医疗纠纷的法医学鉴定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研究医疗纠纷法医学鉴定的特点,并讨论医疗纠纷法医学鉴定的重点及难点。方法将医疗缺陷分为责任性缺陷、技术性缺陷、管理性缺陷、学科性缺陷和其他缺陷,对36件案例分别进行分类并进行统计。其中把18例由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鉴定的结论与我室的鉴定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其他18例另行统计。结果36例案件中存在医疗缺陷的占86.11%,其中技术性缺陷66.67%,责任性缺陷和管理性缺陷均占25%。18例由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鉴定的结论与我室的鉴定结果进行比较,医疗缺陷的认定两者有明显差异(P<0.05),对于医疗缺陷已对患者造成不良影响的认定,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法医进行医疗纠纷的鉴定,对医疗纠纷诉讼案件的处理起着积极的作用。目前,医疗纠纷的法医学鉴定仍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讨论。  相似文献   

7.
法医学鉴定的对象是人及与人相关材料,因此在法医学检案实践中需要考虑伦理问题。基于法医学鉴定中的公平正义、尊重、真相告知三大基本原则,进一步衍生出法医学检案实践活动的具体伦理要求,即法医学鉴定的称职性、对鉴定涉及案件及其当事人伦理考虑、如何处理案件检材。然而当前法医学鉴定却存在部分法医鉴定人不称职、重技术轻程序、鉴定机构选择出现争议、利益输送与利益冲突等问题。笔者针对以上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并重点讨论三大矛盾,保证法医学鉴定称职性。  相似文献   

8.
周敏  黄云  邓振华 《法医学杂志》2009,25(3):192-194
目的研究妇产科医疗纠纷鉴定案件的一般规律及其医疗过失的特点.为法医学鉴定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对2002--2008年在华西法医学鉴定中心鉴定的82例妇产科医疗纠纷医疗过失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妇产科医疗纠纷司法鉴定案例逐年增多;发生纠纷的医院以市(区)级与县级医院为多见,发生纠纷的案件中又以分娩和手术者为多见;医疗过失的主要原因为医疗技术缺陷与医疗管理缺陷。结论法医学鉴定时应参照临床医疗规范,考察医师义务履行情况,重点观察有无医疗技术缺陷或管理缺陷。  相似文献   

9.
214例中毒尸检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毒死亡案在法医学尸检工作中较为常见。本文通过对214例中毒尸检资料的统计分析,着力从毒物种类、中毒途径、死亡性质、年龄结构及农村中常见农药中毒尸体征象等问题进行分析,现总结如下。材料和方法本文收集的资料源于本地区1987年以来受理的中毒死亡法医学检验档案,经筛选资料齐全的计214例;经调查证实及医院抢救或尸检后进行毒物化验其毒物种类明确的案例。1.性别男性78例,女性136例,男女比例为1:1·74。2.年龄见表1。3.毒物种类和中毒死亡性质214例中毒尸检涉及两类毒物,一类系农药中毒,另一类系抗疟药物中毒,农药中毒之…  相似文献   

10.
一例药物过敏性休克死亡的医疗问题鉴定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药物(低分子右旋糖酐)过敏性休克医疗纠纷案件的法医学鉴定思路及关键点,从而为审判提供划分侵权责任及医疗赔偿的科学依据。方法详细报道一例低分子右旋糖酐药物过敏性休克死亡的两级医疗事故鉴定,法医学鉴定及二次不同的法院判决结果的医疗纠纷案例。结果两级医疗事故鉴定均认为该例属医疗意外,不属医疗事故,一审判决驳回起诉。法医学鉴定认为在对该例的抢救过程中确存在不当之处;患者确因药物(低右)过敏性休克死亡,未发现院方有违反医疗常规的行为,对该例的治疗方案属非必要治疗措施。在抢救过程中,肾上腺素没有作为首选用药,肾上腺素应用不及时,药量不充足。因抢救地点的限制致使抢救质量不好。据此,二审判决被告院方对患者方予以赔偿。结论药物过敏性休克的法医学鉴定应注重:①全面审查所提供的详细医疗材料,分析整个医疗过程的临床变化特点;②全面尸检;③进行药品检验、毒物分析;④排除疾病及其它死因;⑤进行确证死因的检验。在此基础上分析确定死因及医疗过程是否存在问题,如存在医疗不当之处,分析此种医疗不当在患者的死亡中的关系比例,并适当表述鉴定意见。  相似文献   

11.
法医学活体检验鉴定是据有法定鉴定资格的鉴定人,依法在诉讼活动中运用专门知识或技能,对司法机关在诉讼活动中委托检验鉴定的活体进行检验和文证审查,鉴别和判定分析后所作出据的科学判断。其对案件及时、公正的解决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法医学活体检验鉴定案件,绝大部份的鉴定对象均有医疗单位在检查治疗的过程中,而产生的诊断证明以及相关的医疗资料,便成为法医学鉴定的主要文证依据。  相似文献   

12.
本文作者通过对实际检案统计、分析 ,对外伤性膈疝的致伤工具、形成原因、创伤性膈疝的误诊原因进行了法医学分析 ;并对临床诊治及重伤鉴定标准的修订提出了建议 ,同时对医疗因素介入对法医学鉴定结论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并提出了相应的观点。资料和结果濮阳市公安局法医室及濮阳市法医门诊 1988年——— 2 0 0 3年 10月之间 ,筛选出来的创伤性膈疝法医学鉴定案件 37例 ,全部案件均有详细资料。一、鉴定内容分布情况37件案件中的鉴定内容分布情况见表 1。二、年龄分布37件案件中的被鉴定人的年龄分布情况见表 2。三、性别、损伤部位及损伤性…  相似文献   

13.
人体损伤后医疗因素的影响会改变人身损害后果,加之目前我国法理及法律方面的不完善,使此类案件的审理出现一定困难,同时对法医学鉴定也有一定的影响。本文通过对8例案件的分析,讨论了人体损伤后医疗因素影响的特点,并结合法律的观点,提出法医学鉴定中需探讨的问题:1、医疗因素与人身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2、医疗因素有无过失以及责任性过失和技术性过失的区分;3、外伤与医疗因素在人身损害中参与度的判定。从而提高法医学鉴定的科学性,为公正审判服务。  相似文献   

14.
笔者选择17例围产期脑损伤医疗过失鉴定的案例,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探讨此类医疗损害案件法医学鉴定常见问题及注意事项。1案例资料1.1案例来源及分析项目17例围产期发生患儿脑损伤医疗过失的鉴定案例,为本中心2008年7月至2010年5月期间受理的案件。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由于煤气泄漏或烤火等原因引起CO中毒的案件有增多的趋势,但是因CO中毒导致听功能障碍的案件却鲜有报道。本文报道1例CO中毒导致听力损失的案例,详细描述了该案例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改变等检查结果,并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对此类案件中导致听力损失的发病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CO中毒可通过影响内耳血液供应、损伤听觉神经和干扰听觉传导途径等三个途径导致听力损失。本文探讨了CO中毒与听力损失之间的关系,并总结了CO中毒导致听力损失的特征及相关的法医学鉴定要点,旨在提高对CO中毒案件的认知和防范意识,为司法实践提供科学依据,为法医学鉴定人员提供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毒物分析主要研究涉及法律问题的生物检材或其他检材中毒物的分离与鉴定,能查明中毒原因,澄清案件性质,在死因鉴定中是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近年来,随着毒物检验鉴定技术的不断发展,毒物分析技术手段已在侦查破案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报道了两起中毒死亡的案例,通过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关键检材中分别检出特丁硫磷和一氧化碳目标物质,后结合现场勘查等材料成功侦破,还原了案件真实面目,突显了毒物分析技术在服务和支撑实战中发挥的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7.
水溶性毒物是指在水中具有较高溶解度的毒物,一般具有吸收迅速及毒性较高的特点,极易通过血液循环分布到体内各器官组织,从而对人体造成危害。本文选择氰化物、亚硝酸盐、氟乙酸钠和硼砂四种常见水溶性毒物,对其理化性质、毒理机制、中毒症状、体内代谢过程及国内外检测技术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进行综述,希望为法庭科学水溶性毒物检验鉴定和中毒死亡案件原因调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药物(低分子右旋糖酐)过敏性休克医疗纠纷案件的法医学鉴定思路及关键点,从而为审判提供划分侵权责任及医疗赔偿的科学依据。方法 详细报道一例低分子右旋糖酐药物过敏性休克死亡的两级医疗事故鉴定,法医学鉴定及二次不同的法院判决结果的医疗纠纷案例。结果 两级医疗事故鉴定均认为该例属医疗意外,不属医疗事故,一审判决驳回起诉。法医学鉴定认为在对该例的抢救过程中确存在不当之处;患者确因药物(低右)过敏性  相似文献   

19.
1998年1月8日北京市相继成立两个鉴定重员会即法医学鉴定重员会、司法精神病鉴定委员会。主要解决人身伤害法医学鉴定和司法精神病学鉴定中存在的重复鉴定,出现不同鉴定结论及重大、技难案件等鉴定问题,为审判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也更加方便百姓诉讼,并协调各部门的鉴定工作。法医学鉴定重员会由市级公、检、法机关的法医学专家组成,负责人身伤害案件中法医鉴定的重新鉴定,重大技难案件的法医鉴定,及有关问题、相关标准的学术研讨等。司法精神病鉴定委员会由市公、检、法、司、监管和卫生部门联合但成,并聘请精神病医学专家,负责市…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美国马里兰州涉及电子武器(电击枪)死亡案件的特点,探讨其法医学鉴定要点.方法 收集2004-2009年美国马里兰州法医局鉴定的涉及电击枪死亡案件13例,案件均经详细的现场调查,尸体进行系统解剖,并进行全面的毒(药)物检测及组织病理学检验.从一般情况、电击枪类型及接触方式、毒物检测结果、死亡方式、死亡原因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