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权问题是当代国际社会的一个重大问题。战后,发展中国家根据自身的国情和利益需要,赋予人权以新的内容,形成了与西方国家人权观不同的特点,而赋予人权生存权与发展权的内涵,是发展中国家实践人权的根本所在。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政府一贯重视人权,维护和实行社会主义人权。中国坚持尊重主权与不干涉内政的国际法的基本原则,积极谋求现代国际人权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西方非政府人权组织近年来在国际人权保护中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在它们的倡议下,一些世界人权公约的实施与监督机制得到了进一步完善,联合国人权委员会的工作也因它们的参与而得到加强。西方非政府人权组织的人权思想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是西方社会市民人权道德价值观的反映,同时,它们在人权标准上与西方大国政府的人权政策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它们通过发布人权信息、游说等活动,“羞辱”那些被它们认为有侵犯人权现象的国家,在实施国际人权保护的同时,也违背了《联合国宪章》中的不干涉内政原则。可以说,西方非政府人权组织已成为西方人权政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织部分。 一、西方非政府人权组织概况  相似文献   

3.
主权是发展中国家的最后一道屏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人权与主权之间的关系日益成为冷战结束后国际上激烈争论的焦点。阿尔及利亚总统布特弗利卡代表非洲国家在1999年9月22日第54届联合国大会上抨击以维护人权的名义干涉他国内部冲突的倾向。布特弗利卡强调,非洲国家“对自己的主权遭到任何损害仍然极为敏感”,主权是非洲国家“防止出现不平等世界秩序的最后防线”。这个讲话充分反映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如何看待主权与人权之间的关系上存在不同的处境、看法和立场。发展中国家对人权与主权之间关系的争端之所以极其重视,因为这是涉及到他们根本利益的大事。  从常理上来讲,人权与…  相似文献   

4.
二次大战后 ,联合国内外一直存在如何对待人权与主权间关系之争。西方大国发动了两次人权攻势。“人权高于主权”论曲解、混淆和颠倒人权与主权的基本内涵 ,对西方国家和其他国家实行双重标准。经济、科技、军事力量是物质基础 ,群众觉悟、人心向背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干涉主义”有时代的特点。借人权压主权 ,蛊惑人心 ,是当代霸权主义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联合国人权委员会成立于1946年2月。成员国最初为18个,1979年增加到43个,1992年起为53个(亚洲国家12个,非洲国家15个,拉美国家11个,东欧国家5个,西方国家10个)。其成员由经社理事会按地区分配原则选举产生,任期3年,每年改选1/3,可连选连任。我国自1979年起连续3年以观察员身份出席,1982年当选为该委员会成员,连任至今。人权委员会每年春季在日内瓦召开一次全体会议,即日内瓦人权会议。 自1990年联合国第46届人权会议以来,美国等西方国家始终将中国列为会议重点攻击目标。除1991年因爆发海湾战争外,西方国家年年在人权会议上抛出反华提案,对中国的人权状况进行粗暴干涉和无端指责。但由于我在人权会议上和会下针锋相对的斗争及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大力支持,西方的反华图谋屡屡受挫。现将我连续7次打掉西方反华提案情况简介如  相似文献   

6.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和学术交流基金会于去年10月28-29日举办题为“冷战后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和作用”研讨会。在京学者、专家以及企业界代表20多人与会。基金会的领导和中央外办、外交部的有关同志也出席了会议。与会者主要讨论了以下三方面问题:一、冷战后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和作用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发展中国家在冷战后世界经济、政治中所处的地位,决定了它们仍然是反霸和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力军。不少专家认为,本届联大关于主权、人权的辩论说明,多数发展中国家反对“人权高于主权”论,认为主权仍然是发展中国家保护其利…  相似文献   

7.
由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主办的“人权与国际关系”中青年学者研讨会于5月17日在京举行。来自中国人权研究会、中国社科院、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等国际问题研究机构和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党校、外交学院等高校以及外交部、中联部等国家机关的中青年学者和外事工作者共40多人,从人权与国际关系的理论和历史、人权在外交政策中的表现及对策两个方面,分别就人权与主权的相互关系、人权的国际机制、西方“人道主义干涉”的理论与实践以及发展中国家的人权观念及政策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会议在首都学术界引起较…  相似文献   

8.
一随着东西方冷战结束以及1993年1月1日欧共体大市场正式开始运转,欧共体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欧共体对发展中国家提供发展援助政策的内涵、重点等都有了新的变化: 一、外交、安全政策内涵转变。冷战时期,欧共体国家首先将发展援助作为在东西方两种不同社会制度对峙中争取第三世界国家的政治工具。苏联东欧集团解体后,欧共体的外交、安全政策目标转向利用发展援助传播西方式民主、人权和市场经济。这一政策目标新  相似文献   

9.
自70年代卡特政府以来,人权作为美国基本国策之一,在其对外关系中占有相当份量,是对付社会主义国家和某些发展中国家的大棒。苏联、东欧巨变之后,美国人权外交矛头直指中国,同时也指向亚洲一些发展中国家。但是经数年实施,美国对亚洲的人权外交非但没有奏效,反而引起亚洲的"反美大合唱",这是美国所始料不及的。  相似文献   

10.
法国没有资格侈谈人权 在第52届人权会议上,中国代表团面对德国外长金克尔在贵宾发言中对中国恶意指名攻击予以驳斥,这是中国在西方贵宾发言答辩中第一次点名对傲慢的西方进行反击。当时中国驻法大使吴建民口述答辩,其中云:“世界在变,但历史不会变,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法西斯犯下的大量侵犯人权的罪行永远是人类的耻辱。金克尔先生大概有点健忘,你没有资格来教训中国人!”  相似文献   

11.
论邓小平的人权观武汉大学法学院汪习根人权问题是当今国际社会存在着尖锐对立和根本分歧的一个焦点问题。西方某些大国奉行“人权外交”政策,为达到以“人权”作幌子,干涉别国内政,推行强权政治的目的,在人权理论领域颠倒是非、制造混乱、扰乱视听,造成极坏影响和严...  相似文献   

12.
防范金融霸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冷战结束后,世界形势总体而言趋向和平,西方大国用政治对话和经济合作取代了传统的军事对抗观念,地缘政治论也逐步被地缘经济论所取代。进入90年代后,金融霸权成为西方发达国家控制世界经济金融、剥削发展中国家的主要形式,也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最大威胁。金融霸权...  相似文献   

13.
发展中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发展问题——关于墨西哥政治改革的几点思考曾昭耀许多西方政治学者都以西方发达国家的政治模式为参照来研究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发展问题,认为政治发展就是不发达国家趋向于西方发达国家政治模式的过程。近20年来,西方政治文化的全球性扩张...  相似文献   

14.
国际社会在人权问题上的分歧导致有关国家之间关系紧张,西方国家采取保护人权的国际行动造成了更大的人权破坏,背离了国际人权法的目标要求。国际人权法所面临的困境,根本原因在于国际人权法自身的局限性和法律实践中的因果倒置,目标和手段错位,将国际人权法和国际法基本原则对立起来  相似文献   

15.
金波 《国际安全研究》1994,(3):23-31,58
本文以法理学原理为基点对国际人权的历史沿革、法律界定、运作限度以及美国“人权外交”的理论依据作了全方位的探讨。作者认为,国际人权作为一种新的权利机制,是社会主义国家和广大第三世界国家同少数西方国家在国际范围内相互合作、长期斗争的产物,是人权理论与人权实践国际化的产物,是对传统的权利框架的一种突破和发展。国际人权本质上是一个典型的法律的范畴,它依各国国内法和现代国际法的双重结合而存在,且由两者的双重限约而生效。各国国内法和现代国际法的相互协调和双重保障使国际人权成为国际社会普遍承认的运作有效的权利形式一基于对美国“人权外交”理论依据的考察,作者认为,“人道主义的干涉”这一国际“例外”主义原则就是美国“人权外交”的理论依据,而这一原则实际上并没有为现代国际法学家们所接受并纳入国际法的正式条文中,所以它不具备国际法的效力和权威。因此,美国“人权外交”实际上是一种非法的国际外交实践。  相似文献   

16.
不干涉内政是中国所倡导的国际秩序的一个基本原则,但在利比亚和叙利亚危机中这一原则正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冷战结束后,西方主导的国际社会以人权干涉主权成为一种国际行为范式,并有得到越来越多发展中国家支持的趋势,这也使得中国外交面临一种两难困境.孟子在2000多年前齐燕战争时期关于仁义干涉的思想或许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人权观察     
人权观察(Human Rights Watch)与大赦国际并称为两大最有影响力的人权组织,但二者在组织机构和活动方面有所不同。人权观察是最主要的反华非政府组织之一。冷战结束以来,人权观察配合美国等西方国家推行的“人权外交”,对华发动人权攻势,图谋从非官方途径达到对我“西化”、“分化”之目的。  相似文献   

18.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崛起将改变世界格局金德湘90年代以来,许多发展中国家未受西方衰退的影响,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经济振兴。这一举世瞩目的发展绝非偶然,它是发展中国家推行经济改革开放政策,与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国际资金流向变化等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趋势,具有长...  相似文献   

19.
美国在非洲的“人权外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权”是美国推行其价值观、维护国家利益的一个有效武器以及实现其全球战略的一项重要措施。非洲作为美国全球战略大棋局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依托,也是美国推行“人权外交”的重点区域之一。本文从人权与南非种族隔离制度、人权与非洲民主化、人权与非洲经济发展三个方面的联系来剖析美国对非政策中“人权因素”的两面性本质,指出美国对非“人权外交”的出发点和实质是捍卫其价值观和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20.
发展经济学是现代西方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是第二次大战结束后逐渐形成的新学科。这门经济学专门研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理论问题,包括经济增长、经济结构、部门平衡、发展战略、工业区位和规模经济等重要方面。随着战后发展中国家纷纷取得政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