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时期的思维方式突出了对矛盾斗争性的认识与运用,在党的执政地位确立后,要求思维方式必须突出矛盾同一性,即思考问题的方法必须与时俱进,从突出斗争性转变到突出同一性上。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进一步强调矛盾的同一性思维,并提出了和谐社会理论,实现了从革命党向执政党思维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时期的思维方式突出了对矛盾斗争性的认识与运用,在党的执政地位确立后,要求思维方式必须突出矛盾同一性,即思考问题的方法必须与时俱进,从突出斗争性转变到突出同一性上。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进一步强调矛盾的同一性思维,并提出了和谐社会理论,实现了从革命党向执政党思维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汪建武 《理论月刊》2003,4(2):38-40
中国史学改革必须从理论和方法两个方面同时着手;中国史学改革必须破除陈旧的、僵化的思维模式而代之以现代科学的思维模式;中国史学改革必须建立以还原论为研究的基础,以系统观为研究的主导科学的方法论体系。  相似文献   

4.
从思想方法与CIO(首席信息官)的生存关系入手,阐述了互联网的发展催生了CIO以及思维方式转变对CIO的影响等问题;进而从全局与局部的关系、工程思维与效益思维的辨析、以组织目标设立信息化项目、可行性思考与价值性思考、专家思维与企业家思维、理论导向与机会导向、理论思维与设计思维、管理思维与领导思维等方面论述了CIO应学习和遵循的思想方法;最后,着重指出只有从理论和实践的多个视角去感悟信息科学才能造就出优秀的CIO。  相似文献   

5.
构建和谐重庆,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要从发展理念上思考,从思维方式上突破。中共重庆市委书记汪洋在市委二届九次全委会提出,要发扬“自强不息,开拓开放”的人文精神,渝北区委一班人,理论联系实际,进行了认真学习讨论,一致认为渝北要在新一轮竞争中有所作为,必须冲出心理的“大山”,突破思维的“峡谷”。  相似文献   

6.
真正理解和把握实事求是必须给实事求是以综合定位。从功能上说,实事求是内含学术原则的实践原则,即面向现实,以科学的精神在实践中探寻解决实践问题的科学理论或指导思想的原则。从思维方式上讲,实事求是是不同于常识思维、包含复杂思维机制的辩证思维方式。从应用方面看,实事求是通过研究/决策发挥作用,它在个人、集体、党和国家不同层面有着不同要求。  相似文献   

7.
理论创新必须既借助理论又摆脱理论的束缚,克服既成概念对现实的遮蔽,走出唯理主义与经验主义的二元对立。本文通过对思维两大心理要素──语词概念与经验表象在创新思维中互相依存,互动互生,互促共进,由对立到统一的矛盾运动描述,揭示了创新思想生成的言语思维机制。  相似文献   

8.
为适应我国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我们党必须尽快完成执政思维的六大转变:从泛政治化思维到职能分化思维;从官主型思维到民主型思维;从人治型思维到法治型思维;从对立型思维到协调型思维;从单值突进式思维到多值整合式思维;从教条型思维到创新型思维。  相似文献   

9.
文章认为,自然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战斗力的中介环节是技术手段或方法;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的中介环节是思维方式、方法。这就表明,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必须先入脑,变成据以思考问题,据以决策,据以运作的思维材料,然后才能成为战斗力。文章论述了科学的发展就是一部思维的发展史,只有进入科学思维这道门坎,社会科学理论研究才能取得高质量的成果并向战斗力转化。文章还指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提倡不断调整思维方式,主要是从习惯性思维向创造性思维、从单一思维向系统思维的调整。思维方式的调整,只有加强社科理论的学习和研究才能实现。事实证明,社科理论研究成果转化为战斗力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日积月累的过程,而且往往是集约性地起作用,即众多研究成果之和被综合应用在起作用。所以,要致力于提高一个部门、一个地区、整个学科、整个国家的科研水平和学术水平,重视思维的传承性,以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构筑高质量的研究成果,转化为战略性或战术性战斗力。  相似文献   

10.
教师教育科研的偏差从深层看缘于教师实践性思维的缺失。教师教育科研的实践性思维缺失主要表现为从研究选题、研究实施到研究成果,基本不是从指向实践、改进实践来进行思考的。强化实践性思维,必须明晰实践性思维的基本路径、把握实践性思维的关键环节,确保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做真、做实、有用。强化实践性思维要从聚焦实践性的研究问题、构架具体化的研究设计、开展真实性的研究实施、形成可物化的研究成果等基本路径入手,积极采用典型案例提炼、操作经验借鉴、理论的具体化等策略,构建具体化、可操作的研究设计。  相似文献   

11.
西部大开发与西部民族地区法制建设问题论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部大开发作为我国面向21世纪作出的重大决策,其顺利实施的基本保障在于法制建设。本文分析了西部民族地区的法制建设状况,论述了西部大开发对西部民族地区法制建设的影响与要求,讨论了新形势下民族地区法制建设的主要思路。作者认为,西部民族地区的法制建设应以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坚持国家法制统一与民族区域自治相结合的基本原则;依法行政、秉公执法和完善法制监督则是当前和今后西部民族地区法制建设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2.
梁琴 《桂海论丛》2007,23(2):65-67
地方政府决策者要实现决策的成功,必须充分发挥群体的聪明才智,实现地方政府决策的民主化;必须遵循科学决策的原则和程序,实现地方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必须把决策置于法律的监督制约之下,实现地方政府决策的法治化。  相似文献   

13.
张波 《桂海论丛》2004,20(6):29-31
目前,中国正处在从人治文化走向法治文化的转型期,从法律文化转型的角度来看,公务员应该摒弃权力至上主义,确立法律至上意识;应该摒弃法律虚无主义,全面确立法的功能意识;应该摒弃法律工具主义,全面确立法的价值意识;应该摒弃法外特权观念,强化法的责任意识。这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也是目前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努力建设法治政府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杨月如 《桂海论丛》2004,20(3):8-10
科学发展观是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在当代实践的基础上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进一步深化认识的结果。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与正确的政绩观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进一步深化的结果,“五个统筹”的提出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经验的深刻总结与提升,坚持发展的全面、协调、可持续性原则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与归纳。  相似文献   

15.
蒋介石儒化三民主义之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独揽孙中山三民主义解释权之后 ,蒋介石获得了统摄全党思想的合法性 ,为走上个人独裁道路 ,从理念上打开了一扇大门。蒋介石对三民主义解释的实质 ,是儒化三民主义。他将孙中山描述为中国儒家伦理道德的集大成者 ,将儒家伦理道德与三民主义融为一体 ,使之成为孙中山三民主义的“精髓” ,进而在全国范围掀起思想文化上的尊孔复古。在这一过程中 ,蒋介石还充分利用了戴季陶主义。随着三民主义被儒化 ,其原有的民族民主革命与现代化之精神也逐渐消解与湮没。  相似文献   

16.
论军事程序法在军队法制建设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注重程序是世界各国法治实践的共同趋势。依法治军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依程序法治军,加强军队法制建设,必须高度重视军事程序法。首先,完善的军事法体系是军队法制建设的前提,军事程序法则是构成这一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次,军事行政执法是军队法制建设的中心环节,严格遵循军事程序法的各项规定是提高执法水平的关键。再次,军事司法是军队法制建设的重要工作,科学合理的军事程序法是实现军事诉讼过程公平和诉讼结果公正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7.
李勇 《青年论坛》2009,(4):91-95
在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中民意一直是统治者十分重视的问题。在西方“被统治者同意”法治理念的影响下,民意在中国法治国家的建设过程中得到了新的理念和表达形式。民意之“意”的形成过程、方式、“民”在表达“意”时其自身的主观状态以及其所持有的价值判断标准关系到其是否有自我指涉的能力并付诸实践从而使得民意总是正确的。民意之“民”一定要有理性且能充分地占有事件相关的材料。民意在当下中国自然处于一种相对道德优势的地位,在建设法治国的背景下,这样一个事实需要通过建制性途径获得合法性。相应的建制化表达途径的缺乏,导致了公民与市民社会的诉求只能通过非建制性的途径来得到实现。  相似文献   

18.
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有融合的趋势,但这种融合并不是对同一种法律关系可以同时采用制定法和判例法加以调整的融合,就我国的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现状而言,推行判例法无异于一种海市蜃楼般的尝试。只有从制定法的前提出发,探索科学的定罪量刑之道,才能推动我国刑事科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军人保险法》是一部以立法确认军人保险制度的法律,为建立科学、规范的有中国特色的军人保险制度体系提供了法律保障。但是不可否认,《军人保险法》并非尽善尽美,仍存在进一步完善之处。因此,有必要对其中的立法依据、立法前瞻性、基金与监督在总则中的缺失及法律救济的设定等立法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20.
许素菊 《桂海论丛》2006,22(3):14-17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围绕执政价值标准、执政核心、执政基础、执政要务、执政方式等重大执政问题,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扩大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科学发展观,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等一系列新的执政理念,实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