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改善民生和扩大人民民主成为党和国家近年来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着力关注的问题。解决这两个问题,就必须认识到两者是一个整体.着力改善民生可以为扩大人民民主提供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努力扩大人民民主可以为改善民生提供积极因素和政治保障:民生和人民民主的最高命题是“人的白由而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代表们的阵阵掌声,反映出重庆市人大常委会2011年在推进民生改善、促进社会和谐、推动民主法治建设中发挥的积极作用。代表们认为,民主法治建设成为护航重庆民生导向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七大报告和温家宝总理的政府报告都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其中老有所养是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有所养”正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在农村,老年人口规模大,养老问题突出。建立符合中国实际的养老方式,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是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老龄化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要“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根据这一要求和现实民生的实际,迅速改善农村牧区民生势在必行。并提出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新理念,并将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作为报告的独立部分进行了系统阐述,响亮地提出“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这在我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充分彰显了我党执政理念的新调整、执政方式的新变化和执政重点的新转向,标志着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将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下面,我就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和谐社会建设谈点个人的学习体会。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七大报告对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提出了“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的重大战略任务。各级公安机关和广大公安民警全面贯彻落实这一重大战略任务,加快推进公安工作向纵深发展,一是要深入解读十七大报告对改善民生的重要论述,深刻认识公安机关在新的历史时期的重大职责和庄严使命;二是要牢回确立改善民生的新要求新理念,进一步建立健全公安机关的管理服务机制;三是要紧紧围绕当前改善民生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全面提升公安机关的管理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6.
邱瑜 《云南人大》2010,(8):22-23
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两个方面,发展社会事业有助于推动民生的改善;而民生的改善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社会事业的发展。教科文卫事业是社会发展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度发展的教育事业既是公民受教育权利的基本保障,也为经济建设提供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  相似文献   

7.
“回顾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历程,一个显著特点是,政府将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表示。  相似文献   

8.
陈立生 《传承》2012,(13):4-5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央领导集体,一直关注民生和重视民生,为改善民生和解决民生问题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发展了一系列富有创见性的民生思想。通过对我党成立以来中央领导集体解决民生问题所做出的探索和发展进行梳理,并将他们分别置入不同的阶段加以解析,试图为我党进一步推进民生建设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9.
《广东民政》2011,(12):16-19
近年来,广州市民政局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按照更加注重加强社会管理能力建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注重服务经济社会和国防建设,更加注重法治民政建设的要求,着力完善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体系建设,积极推进慈善捐赠各项工作,充分发挥民政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谐稳定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国民政》2012,(3):35-35
2008年以来,北京市委、市政府从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和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发展战略高度,要求全市牢固树立大民政理念,全力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1.
怀化地处湖南西部,位于湘、鄂、桂、黔、渝五省市周边区域中心。是我国中东部地区向大西南地区过渡地带典型的后发展区域,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任务十分繁重,群众要求也十分迫切。为进一步加强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我们通过对做好新形势下的社会救助工作的调研,得出了关键要增强“三种力量”的共识。  相似文献   

12.
统筹兼顾民政各项工作关系,是促进民政科学发展的根本方法。在党和国家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新的历史起点上促进民政工作科学发展,需要认真研究和正确处理实现民政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五个方面的重大关系。  相似文献   

13.
刘日知 《中国民政》2009,(10):51-52
近几年,广东省梅州市各级党政致力民生建设,加快改善民生步伐,凝聚了民心和民力,全市上下齐心协力,在推进绿色崛起、实现科学发展上取得了重大成效。全市社会经济和城市建设、社会治安建设等方面成效显著,民生建设多方面领先全省,先后荣获“中国十大最具安全感城市”、“全国十佳绿色环保标志城市”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七大以来,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在实践中至少取得了三大进展:一是将基本公共服务作为改善民生的实施理念和操作性目标,进一步完善了社会建设的层次结构;二是在强调民生优先的同时,更加重视社会管理,促使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逐步向全面社会建设阶段过渡;三是将社会建设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相结合,使改善民生成为政府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社会建设的地位进一步明确和提升。这三个方面的新进展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对未来的社会领域改革发挥着重要的指引作用。  相似文献   

15.
顺应历史必然 建设民生政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了重大"拐点",随着大量的民生问题聚集和社会矛盾凸显,我们党进入了"民生政治"时代。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建设一个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行政目标的"民生政府",已成为各级政府面临的必然选择。一、建设民生政府,是顺应我国社会发展新阶段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6.
民生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种,它是以民生为本,致力于唤醒和尊重民生意识和民生文明的一种文化建设理念。发展民生文化是中国共产党文化思想的重要特征。中国共产党民生文化观的产生与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民主革命时期,民生文化的基本特征是唤醒民生意识,启发阶级觉悟。第二阶段从新中国建立到改革开放前,民生文化强调坚持统筹兼顾,侧重精神激励。第三时期从改革开放到现在,民生文化的突出特点是尊重民生诉求,强调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7.
唐镇乐 《新东方》2007,(12):89-90
注重改善民生,追求社会和谐。党的十七大翻开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新篇章。这一历史新篇章,以以人为本为核心,以改善民生为手段,以社会和谐为目标。因此,在经济发展基础上,注重社会建设,着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偕,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新期待。  相似文献   

18.
《江苏政协》2012,(12):30
中共十八大提出要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作为加快推进以改进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一项重要任务。民生科技是涉及民生改善而开展的科学研究、产品开发、成果转化和科技服务。"十二五"时期,公众健康、公共安全、生态环境改善、防灾减灾等重大民生需求将日益紧迫,发展民生科技、促进科技惠民将越来越重要。为此建议:一、实施一批重大民生科技工程。围绕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19.
黄亦武 《群众》2011,(8):66-67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并提出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六大任务,优先发展教育为首要任务。作为民生之基的教育工作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  相似文献   

20.
民生金融的本质精髓在于创新,创新是金融机构适应市场环境变化、追求经济利益和承担更多社会责任的内生要求。民生金融集中体现了金融的经济和社会属性,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持久的动力。因此,民生金融的发展,将有助于形成一个多样性的金融创新服务体系,成为我国改善民生、服务民生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