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有学者提出国内法理学界难与国际法理学界对话的主要原因就在法学研究方法上。而又在我们这样一个漠视方法的文化里,探讨方法在法律学科中的意趣,则显现的十分必要和有意义。  相似文献   

2.
认真看待当前法理学界的理论是非陈桢一、法理学界理论上的是是非非去今两年,法理学界经历了它发展过程中异乎寻常的艰难阶段。当前法理学界的风风雨雨,理论上的是是非非是从张光博先生宣布我国已经出现了一个自觉地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法学学派开始的。下面就一些观...  相似文献   

3.
中国法理学三十年创新的回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30年来,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法理学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对法学领域的普遍性和根本性问题展开了深入的研究与广泛的交流,并在法的本质属性、法律原则、治国的理论与方略、人权的原理与保障、法理学研究范式、法理学研究方法、法理学学科、法理学理念等方面取得了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重大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4.
哈特是新分析实证主义法学的代表人物,其创立的以法律规则论为核心的实证主义法学在法理学界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长期以来,我国法理学界多是基于民法法系制定法传统去研究哈特法理学,忽视了哈特法理学诞生的普通法法系判例法的背景,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误读了哈特的学说。哈特的法律规则论实际上是对普通法产生、发展、运作进行分析和论述而得到的产物,其"规则"概念所指向的对象迥异于民法法系中"法律规则"这一概念所指向的对象,而是指普通法的法律发现和法律论证过程。厘清哈特学说的真正对象,才有可能恰当地理解哈特的学说。  相似文献   

5.
法理学的中国性、问题性与实践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理学不应被降格为琐碎的技术,而应坚守精神的高度,应为一种德性的法律生活提供精神的牵引与人文的支撑。法理学界在围绕法律全球化、法律理想图景、法制现代化、法治与和谐、法治与社会公平、人权保障、司法改革、法学方法论等问题展开的研究中,中国意识、问题意识、实践意识的日渐凸现,加速了法理学研究的分化与聚合、进深与提升。取道中国,立足当下,发乎问题,关注实践,将是未来中国法理学成长的支点。  相似文献   

6.
论法理学教学与教材的改革——从“一分为二”谈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法理学教学与教材的改革是法理学界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这不仅仅是涉及向学生传授什么知识的问题(这个问题并非不重要),而且也是法理学如何面向实际、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问题,还是法理学是否真正勇于并能够打破计划经济束缚的问题。世纪之交的中国法理学应该对此有个明确的回应。这不是说法理学界以往不关心教学与教材的改革,而是说,我们尚没有把法理学的革新与法理学教学、教材的改革挂钩,更没有把这个问题作为一个学术上的重大问题认真对待。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以来,我国法理学一直在致力于推动法治建设领…  相似文献   

7.
一、概况 1999年正处在世纪之交,法理学研究的热点是20世纪法理学的回顾与展望。 本年度法理学的主要学术会议有:1999年8月在上海召开的法理学年会,研讨的主要问题是“法理学的回顾与展望”;1999年10月清华大学法学院召开的“中国传统法文化与当代法理学”的研讨会;12月中旬在中南政法学院召开的“法理学向何处去”研讨会。...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法理学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与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的正确指导分不开;也与我国法理学界广大同仁的勤奋努力分不开。回顾过去,成绩是基本的,是我国法理学研究的主流,应当充分肯定,但对发展中、前进中出现的问题,也应有足够的重视,以便及时改正,保证和实现进一步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立法中心主义视角之下,中性行为处于法律的调整范围之外,违反了法的渊源;司法中心主义视角之下,法律包括正式法律渊源和在司法程序中被适用的非正式法律渊源。法理学界所谓的中性行为,实质上是指处于正式法律渊源的调整范围之外违反非正式法律渊源的行为。从法理学的视角审视中性行为,其属性取决于如何界定法律以及相关的非正式法律渊源是否被援引成为司法裁决的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10.
法理学三十年之法的价值问题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爱龙 《北方法学》2009,3(1):141-152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法理学已走过三十年的成长历程,法的价值问题是中国法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对三十年来法理学界关于法的价值研究的三个主要方面进行了述评,一方面使我们对学界同仁的研究成果有一个总括性的了解,看到中国法理学人的学术贡献;另一方面,通过对研究中存在问题的展示,使我们认识到法的价值问题探讨的多维性、复杂性。促使我们将该项研究推向深入。  相似文献   

11.
“法理学向何处去”专题研讨会纪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法学研究》2000,(1):152-160
为了系统分析我国法理学目前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探讨法理学的使命与作用及与部门应用法学的关系 ,谋求 2 1世纪中国法理学的大发展 ,《法学研究》编辑部与《法商研究》编辑部联合 ,于 1 999年 1 2月 1 7日至 1 9日在武汉召开了“法理学向何处去”的专题讨论会。与会的学者约有 2 0人 ,其中既有硕果累累的老一代学者 ,也有近年来活跃在学坛的中青年新秀。尤其有特色的是 ,民法学、刑法学界的几位知名学者也应邀与会 ,这使得会议的讨论充满新意。会议主要讨论了四个议题 :法理学现状分析、法理学的基本使命和作用、法理学的承继、引进与创新…  相似文献   

12.
在“有”与“无”之间——法学方法论杂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方法论成了法学界的热点话题,不仅在法理学或法哲学圈子里,在这之外的法学圈也是如此,只是稍稍滞后一些。法学方法论的问题通常是研究法理学或法哲学的学者所关注的问题,主要是作为一个学术问题来对待,并未走出纯学术的范围,与部门法研究进行充分地对话。以前,即使法理学界也并未像现在这样集中关注于方法论问题,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近代,梁启超、胡适和王振先开创了"中国法理学史"的研究,从而"发现"了"中国法理学"。他们分别撰著的《中国法理学发达史论》、《中国哲学史大纲》"法的哲学"部分和《中国古代法理学》,作为"中国法理学史"的三个典型文本,对"中国法理学史"的范围、论域和方法,都进行了创造性的探索。其意义在于,促进了学界对"中国古代法理学"在文化与学术上的认同,使近代以后的"中国法理学"具有回访渊源和返本开新的可能。  相似文献   

14.
张文显 《中外法学》1993,(1):23-24,57
<正> 八十年代以来,我国法理学研究是逐年深化,在一系列法学基本理论问题和民主法制建设的重大问题的研究上取得了国内外注目的成就。但由于我国法学起步晚、起点低,加上实践提供的经验有限,法学研究中还存在诸多薄弱环节,法律行为研究就是其中之一。尽管一些有识之士早就呼吁加强法律行为研究,但似乎没有引起法理学界足够重视。为此,我拟就  相似文献   

15.
法理学研究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法理学研究述评谢鹏程刘翠霄最高人民检察院理论研究所研究人员、法学博士。1996年,法理学界借着江泽民圈定“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东风,迎来了法治理论发展的春天。1月23—25日,中国法学会在北京召开了邓小平民主法制思想研讨会;2月份,《...  相似文献   

16.
美国后现代法理学概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的法理学运动加速了现代法理学变迁的进程和危机。这一变化中最令人震动的方面即今于新的法理学话语形式在穿透、颠覆和使传统法律话语非中心化方面所获得的成功。不同的法理学话语的扩散已经抹去了描述与倡导之间的界线 ,使传统主义者在保持其中立和客观的法律信念时更为困难。语言和解释的新理解对法学家的幻想发起了攻击 ,这种幻想是他们在重新考察和批评分隔法律和社会整体的极端化分类时产生的。各种类型的理论工具已经被用来重新考察在多元文化社会中本质上作为一种文化媒介的法律。法律与社会关系的重新发现 ,已经把当代的法律思…  相似文献   

17.
全球化对传统法理学体系结构的封闭、研究对象的狭隘和理论视角的片面提出了挑战。特瓦宁教授提出要复兴一般法理学,为描绘世界的总体法律图景提供适当的概念工具,为在更广阔的背景中审视法律现象选取有效的观察视角,为提炼和概括超越特殊法律文化的元语言(meta-language)探求实际可行的道路。尽管他的理论设计是完美的,却难以付诸法理学研究的实践。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民国时期法理学译著总体情况的对比考察,我们可以察觉法理学作为法学基本理论学科是如何适应社会的大背景并调整理论导向的。同时把法理学译著数量的发展变迁放在社会文化因素之下进行透视.可以展现法理学是如何影响社会形态的演进和发展的。法理学译著仅仅是一个视角,学术是面镜子,但最终凸显的都是知识社会学意义上特定“社会居所”的变迁。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关于法的价值冲突问题的研究在法理学界十分活跃,不少学者也取得了一些成果。法律价值冲突有多种表现形式,本文从法律的价值出发,探讨庞大的法律价值体系中正义价值与秩序价值之间的冲突及其解决。  相似文献   

20.
论《学风》的学风陈桢一、令读者悲叹的《学风》及其学风(一)《学风》即《法学争鸣应当讲求学风》,载《当代法学》1997年第6期。据考,《学风》是由于学风的原因而使法理学界步入极不正常发展阶段的第3年年底的情况下发表的。此时此刻,法理学界是多么需要有人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