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8 毫秒
1.
目的:以护理综合技能训练课程为例,探讨如何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开展学习活动设计研究。方法:按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从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2009级护理专业学生中抽取2个班共92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另抽取2个班共94名学生为对照,进行基于网络空间教学平台的护理综合技能训练课程学习活动设计研究。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效果调查。结果:研究组大多数学生肯定了教学改革的内容和效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课程考核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护理综合技能训练课程学习活动设计改变了教学和学习的环境与模式,提高了学习的效果和满意度,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2.
Blended-Learning的教育理念在高等教育领域逐渐引起重视。项目以《道路工程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为例,提出混合教学新模式,并从教学平台、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考核以及教师角色等方面,对基于Blended-Learning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和讨论。实践证明,混合教学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指出,今后在知识网络建构、平台信息推送、学生自主学习效能评估方面有待进一步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3.
《高级日语》课程是日语专业本科高级阶段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是高年级日语系学生学习课程中最重要的一门。笔者在担任《高级日语》任课教师期间,尝试对该课程建设进行了探索与实践。主要从以下四方面进行:一、建立网络教学平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二、加强教学方式的改革,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三、摆脱课文固定化的教学模版,因“课”施教,因“课”实践;四、丰富教学内容,增加课外趣味知识。  相似文献   

4.
基于建构主义和合作教学的教育理念,《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教学改革探讨独立学院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总体设计思路以及具体操作过程。课堂精讲是理论教学的主要形式,是教学过程的基础环节,课外实践是知识的应用和巩固,过程考核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通过精讲授课内容、丰富授课方式、强化调查实践、增加过程考核等方面的教学改革,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文中基于计算机网络专业模块化教学模式改革平台,根据《Windows目录服务》课程教学实际体会及空间建设与运用成果,从课程模块重构、ISAS选题设计、学生探究与教师指导等方面探讨ISAS教学法在计算机专业教学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6.
作者在文中通过在世界大学城网络空间构建《传统老年康复保健》课程实践教学平台,探索了利用虚拟空间打造中医康复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思路,总结了平台中六大模块的功能和特征,分析了运用网络空间开展实践教学时存在的硬件、技术、服务和应用等四个方面的局限和不足,并提出了问题解决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基于信息化环境服务性学习在中医护理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9级护理本科的两个平行班分为实验组(57人)和对照组(56人)。对照组沿袭传统教学方式,实验组采用服务性学习教学方法。教学结束后,对两组学生的理论和实践技能知识进行考核,对实践操作得分进行比较,并对实验组的服务性学习实践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实验组理论、技能知识及实践操作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82%以上的学生认为实践教学改革有助于端正学习态度,提高知识掌握能力、综合能力和文化认知能力。结论 基于信息化环境的服务性学习是适合中医学科特点的中医课程实践教学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在公安院校学生思想教育中的实效性,进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在教学改革实践中,要注重突出“忠诚”素质培养的教学内容改革、突出运用案例式教学的教学方法改革、突出“申论式”考试的考核方法改革.三者结合,构建出一套具有公安院校特点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9.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程之一。长期以来,《基础》课教学普遍存在理论讲授过多、教学针对性不强、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实践教学吸引力不足、教育效果欠佳等现象。本文以乐山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以专题教学改革为突破口,以教学方法改革为关键,以实践教学改革为重点,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不断改进教育教学的内容、形式和方法,积极探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专题教学改革,并取得明显教育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OBE教育模式由于其具有良好的培养效果而在行政管理专业逐渐受到重视。具体而言,OBE教学模式需要从制定基于社会需求导向的学习产出体系,构建基于学习产出体系的人才培养方案,打造聚焦应用能力的学习评价体系方面入手。需要强调的是:学习产出体系的制定是OBE教学模式改革的关键,人才培养方案在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地位,学习评价体系是教学改革的关键环节,对教师教学和学员学习起到引领和指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以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推动着教学模式的改革.文章应用行动研究方法开展基于网络环境下的生理学PBL教学模式的试验研究.研究表明,这种教学模式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核心思想.  相似文献   

12.
结合公安院校人才培养特性和SPCA教学理念,创造性地将SPOC教学模式引入《治安案件查处》课程教学,形成"SPCA+SPOC"教学模式——借助SPOC平台进行教学,以学生自学、老师讲授、学生合作学习、学生内化知识为主要教学要点,形成教师"导"和学生"学"对分的教学模式。通过线上课程资源整合、线下课程设计、评价体系多阶段构成的"三步走"策略将《治安案件查处》课程体系重构,为学生提供精细化、个性化的课程安排,实现了任务驱动型教学,完成了以学习成效为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转变,并打破了教学的时空限制,有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教学实效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3.
《管理学基础》是管理类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目前有关该门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多局限于教学过程某些环节的变革,而如何适应高职教育发展的新要求、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全面提高综合管理素质,这些问题成为课程改革的难题。文中在教学实践和调查研究的前提下,着眼于管理学的基础性特点,从对学生综合管理素质能力的培养角度探讨《管理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4.
翻转课堂的引入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其在公安院校教学改革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教学效果不尽人意。将学习进阶理论引入翻转课堂,并结合公安院校教学实践,对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再次细化,是大学物理的教学改进的新思路。其教学改进的具体路径是:以学习进阶核心概念指导微课程,明确学生进阶起点;以学习进阶发展层级设计课堂讨论,促进学生完成进阶目标;以信息化软件搭建测量平台,为教学效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基于案例推理(CBR)是指由案例检索、案例重用、案例修改和案例保留组成的循环推理和学习过程。《侦查策略》为西南政法大学研究生院侦查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核心专业必修课,西南政法大学研究生院选定四名教师组成教学小组全面实施CBR教学改革。《侦查策略》CBR教学改革内容包括七大方面;改革过程涵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管理和考核方式。在课程学生、授课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科发展方面都实现了相应的改革预期目标,同时,也存在某些困境。《侦查策略》CBR教学改革将更加强调教学的连贯性、考核的实时性、学习的互动性和信息的全面性。  相似文献   

16.
文中将PBL为主的复合教学模式应用于《针灸学》教学中,通过PBL和课件的制作、视频演示、设计问题、教师引导、互动练习等方式实施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思考的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PBL为主的复合教学模式的开展,将有利于深化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提高《针灸学》教学的水平和质量.  相似文献   

17.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结合互联网信息技术,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基于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经验,提出了思政课程实践教学改革中几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包括教材内容与教学内容相统一性问题、“接地气”与“达真知”关系问题、教师与学生角色定位问题等.  相似文献   

18.
当前信息技术高速发展,教育教学模式正面临着深刻的变革,传统教学模式已不适合"互联网+"大背景下的教育教学需求,必须利用信息化手段来辅助教育教学,借此增强教育教学效果和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以《计算机网络》课程为例,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要求学生课前有线上学习活动;课中根据课前任务调整课堂教学策略,精准用力,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淘汰满堂灌和单声道的教学模式,破解课堂教学危机;课后精准补救。提出了"在线学习+讲授演示+学生实践+在线互动+课外个别辅导"的新型教学改革模式,设计了线上线下教学实施流程,最后给出了线上考核过程中的几点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9.
根据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刑事理化检验》课程的教学模式应进行必要的改革和创新。具体来说,应从三个方面入手: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建立科研促教学的机制。  相似文献   

20.
通过调查,对竞争合作型教学模式在高职会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存在的问题及拟解决的办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竞争合作型教学模式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会计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还可以提高学生沟通交流合作能力以及敢于竞争的良好品质。经过一年多的实践表明该教学模式适用于高职会计课程的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