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何实施无领导小组讨论? 近来很多企业认为选人比培养人更重要。而企业招聘时,尤其是关键岗位,出现了种种疑虑:为什么招聘时出彩的人才到使用时总"哑火"?选错人,对于企业和员工来说都会付出很大的代价。企业的代价是带来了人员招聘成本、培训开发成本、人员流动成本的加大,组织绩效低;员工的代价是职业选择的偏离与职业发展前景的迷惘、个人绩效低。  相似文献   

2.
《干部人事月报》2014,(1):48-49
企业招聘顾问分两种:企业内部负责招聘的HR专业人员与企业外部的猎头顾问。无论是内部还是外部的人才招聘顾问,在为企业进行人才招聘时,必须关注与平衡两个终端的需求:一方面把握企业客户端的需求,这通常需要招聘顾问从企业所属行业、公司内部运营、部门业务运作以及岗位具体工作等方面分析;另一方面进行人才端的需求与评估,即招聘顾问主动联系人才、吸引人才,了解人才需求及初步评估人才与企业岗位胜任标准的匹配度。  相似文献   

3.
姜凌云 《人民公安》2006,(15):15-15
社科文献出版社发布《中国人才发展报告3》看到一个结论。根据报告,除海关职位以外,2006年,中央、国家机关及其系统共有97个部门的10282个职位面向社会公开招聘,而全国报考公务员人数已经接近100万人,平均到每个招聘职位上的成本在2.6万元左右。(7月17日《华夏时报》)  相似文献   

4.
随着一波又一波招聘高峰来临,随着大批毕业生进入就业市场,企业在招聘高素质人才的同时,也需要注意在这之中可能出现的法律问题。企业一旦发生劳动争议,无论对于企业,还是员工个人来说。都需要付出维权成本。更为重要的是。会对其他员工产生潜在的心理影响。诸多负面影响对企业正常的人力资源管理秩序极为不利。员工的招聘、录用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行为中的重要环节,构建员工招聘法律风险防范体系极具现实意义。在这个环节,有不少法律实务问题,应引起企业的注意。  相似文献   

5.
《中国保安》2013,(10):68-68
核心员工是企业核心能力的主要创造者,是企业生产运营和发展壮大的动力源。核心员工最主要的特点是高度的劳动力稀缺性,具体表现为劳动力市场上同类人才的数目相对较少,可替代性差,其招聘成本要高于一般员工。因此,如何有效地招聘核心员工成为许多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校园招聘作为一种具备规模效应的外部招聘途径,已成为很多用人单位普遍采用的招聘渠道之一。然而,许多企业在通过校园招聘引进大批专业对口、综合素质优秀的应届毕业生的同时,却出现了试用期内新人离职率居高不下的现象。这既使企业浪费了大量人力、财力、物力,又使企业陷入了想招应届毕业生培养企业所需的人才,但又担心为他人做嫁衣的两难境地。  相似文献   

7.
随着一波又一波招聘高峰来临,随着大批应届生进入就业市场,企业在招聘高素质人才的同时,也需要注意在这之中可能出现的法律问题。企业一旦发生劳动争议,无论对于企业,还是员工个人来说,都需要付出维权成本。更为重要的是,会对其他员工产生潜在的心理影响,诸多负面影响对企业正常的人力资源管理秩序极为不利。员工的招聘、录用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行为中的重要环节,构建员工招聘法律风险防范体系极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俗语讲: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每年的三四月份都是员工离职的高峰期,同样也是企业招聘的高峰期。特别是今年,各行各业均呈现出回暖复苏之势,相当一部分企业开始大规模招聘人才。企业一方面忙于招聘人才,另一方面也要面对本企业员工离职的境况。面对员工离职,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我们将如何应对?  相似文献   

9.
好的招聘广告不仅能扩大宣传、吸引众多求职者前来应聘,还可极大地降低招聘成本。否则,就易造成高成本付出,低效益收获。  相似文献   

10.
校园招聘已经成为企业最为重要的一种招聘方式,校园招聘的公正性对校园招聘效果有很大影响。本文总结了校园招聘的特点,指出了影响校园招聘公正感知的各种因素以及可能产生的结果,对企业改进校园招聘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很多发展中企业的招聘在对内责任不明确、用人标准不清晰的纷争中形成管理内耗,困扰着企业的经营,要想做好招聘,需把握七大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2.
校园招聘是很多企业配置和储备人才的重要渠道,我们公司也不例外。当下,又将进入校园招聘季节,公司的校园招聘工作也将启动。笔者把几年来参加校园招聘的一些感受进行了梳理,以指导本部门今年的校招工作,也与同行进行分享与交流。  相似文献   

13.
倘若招聘是企业不断输入新鲜血液的入口,那么,面试就是企业输入新鲜血液的源头;倘若招聘是企业改善痼疾的处方,那么,面试就是决定处方成败的关键药剂。  相似文献   

14.
一些企业招聘失败的风险始终大得惊人,失败的案例也屡见不鲜,但是人们却始终"坚信"招聘只是技术问题,往往注重招聘环节的管控,却很少关注人员的吸引和人职后的适职过程管理,这也正是企业招聘风险产生的原因之一。因此,招聘流程再造,便成为预防企业招聘失败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招聘人手少,招聘效率低,招聘渠道窄……诸多问题让招聘人员常常成为用人部门投诉的对象,那么,以往的招聘模式存在怎样的问题,如何才能达到招聘效率倍增的效果呢?  相似文献   

16.
每年的10月、11月是众所周知的校园招聘高峰期。一些企业的HR们忙忙碌碌,马不停蹄奔赴各个高校,发传单、做宣讲,忙得昏天暗地,好像一场硝烟弥漫的抢才大战。可是,还有一些企业,岿然不动,稳坐钓鱼台,对校园招聘大战的号角充耳不闻。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冰火两重天的景象呢7  相似文献   

17.
熊必军 《今日广西》2007,(19):55-55
曾有媒体报道,在推行了多年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招聘方式花样不断翻新的今天,中国企业招聘员工时,由熟人推荐的仍占多数。  相似文献   

18.
汪洋是福州市福兴投资区一家企业的人力资源主管,早上到办公室的第一件事就是翻开报纸,仔细查找人才市场的招聘信息,随后再打开电脑,上网搜索招聘信息。他还时常带人到各类人才市场去蹲守,目的只有一个:为工厂招到充足的农民工!  相似文献   

19.
博学新知     
土一族 《今日浙江》2009,(22):57-57
笔者曾经在采访时询问欧美一些著名的跨国公司、高科技企业和金融机构的人事总监和招聘负责人,他们面试应征者时通常用什么样的提问了解求职者的个人特征。这些招聘官说,面试时通常会从以下不同的角度进行提问:  相似文献   

20.
黄金旺 《现代人事》2000,(10):42-42
有一位大学毕业生参加一次招聘公务员的面试,自我介绍后,主考官就向他提出了一个问题:“请回答1+1=?”这位毕业生稍加思考便十分自信地回答:“你需要它等于几,它就等于几。”结果他被淘汰了。有一位企业的老总在招聘部门经理时也问过“1+1=?”的问题,其中一位应聘者的答案与这位毕业生的答案一模一样,结果这位应聘者被录用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