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八五级一班全体同学,对北京市西城区24名失足女青年,解除劳教后的生活情况进行了追踪调查。一、基本情况这24名女青年,分别于一九八五年七、八、九三个月从劳教所解除劳教,重新回到了家庭和社会。她们的年龄结构是:17岁的1人,18岁的1人,19岁的3人,20岁的1人,21岁的4人,22岁的4人,23岁的3人,24岁的1人,25岁的1人,27岁的2人,28岁的1人,30岁以上的2人。文化结构是:初中8人,高中15人,中技一人。  相似文献   

2.
刘建新 《理论探讨》2006,4(2):40-43
需要是有意识的自由的自觉的概念,是人追求自己对象的本质力量,体现了人作为“类”的社会性。人的活动是实现和满足人的需要的基本途径,不断发展的人的需要成为推动人的活动的持久力量,这样,人的需要与人的活动之间就构成了双向互动的关系。人的全面发展是在人的需要不断产生并通过人的活动不断满足而得以逐步实现的。社会主义社会应注重在人的需要的丰富性和人的活动的全面性展现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有不少人说,这十二属相可灵了,哪一类属相的人,有哪一类属相的特点。我可以跟大家讲,说十二属相里边有这样的学问,就如同现在不少人研究星座似的,大多是个娱乐,当不得真。说属鼠的人聪明,属牛的人勤劳,属虎的人勇猛,属狗的人忠诚,没有一个是坏的词,都是好词。没有说:"属鼠的人狡猾,属牛的人一根筋,属虎的人凶残,属兔的人胆小,属蛇的人阴险,属猪的人懒惰,属狗的人缺德。"要这么说话,好多人就不爱听了,所以前面说的那些  相似文献   

4.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这对于我们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就是既要做到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使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充分体现在提高人的能力、激发人的活力、增强人的动力、凝聚人的合力上。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人的本质观克服了西方传统哲学中对人的本质作抽象孤立理解的缺陷,充分显现了唯物史观的精神实质。马克思人的本质观立足于现实的人,以人的感性实践为逻辑起点,使人的一切社会关系成为人的本质之形式规定,并强调人的需要是驱使人的本质变化发展的动力。马克思人的本质观为我们进一步理解人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启示:在历史性的维度上人是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统一,在理想性的维度上人是受动性和能动性的动态统一,在现实性的维度上人是自然性和社会性的完整统一。  相似文献   

6.
关注人的精神世界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耀霞 《理论导刊》2006,1(2):35-37
人的精神世界是人独有的生存过程,人的发展包括人的精神世界的丰富和扩展;关注人的精神世界是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是现实社会的呼唤;关注人的精神世界的目的是消除人的精神世界的困惑和痛苦,促进人的健康发展,最终使人获得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民主的流变     
民主不是一个恒定之物,而是一个流变之物。它经历了从“人本身”到“使人成为人”的流变过程,流变的原因在于物质技术的发展。民主源于史前人类的行为方式,人神沟通的方式,贵族制是其肇始。然而,技术的发展,使“人本身”失去了实现的可能,而只能尽多地“使人成为人”,这就是后来的“民主制”。“使人成为人”并不是一个突变的结果,而是逐步应战技术发展的结果,古希腊的民主理论是连接“人本身”和“使人成为人”的过渡阶段,近代的民主设计完全成为“使人成为人”的设计。  相似文献   

8.
人与文化是一对高度相关性的对象性的范畴。作为一种新型文化形态,网络文化不仅有效地促进了人的实践方式的变革,极大地增加了人的自由时间,拓展了人的发展空间,增强了人的自由个性;而且也会僵化人的思维方式、弱化人的组织方式、异化人的行为方式、虚化人的实践方式、极化人的距离方式。在网络环境下,人的存在方式呈现出积极与消极的效应。  相似文献   

9.
《民主》2020,(8)
正民进太原理工大学委员会是隶属于高校的一个民进基层组织,按照"高学历、高职称、高素质"的标准发展会员。目前在校在岗40名会员中博士比例达75%,教授比例接近50%、副教授占30%。自2008年10月换届到2019年底,会员人数由44人增加到69人,教授由15人增加到23人,副教授由20人增加到31人,具有博士学位的会员由8人增加到37人,博士生导师由2人增加到10人。12年共发展新会员28人,其中博士24人、硕士2人、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8,(11)
对人的本质及存在方式的追问是哲学所关注的重要领域,每个时代的不同哲学流派对人的存在方式的解读不尽相同,马克思深刻地揭示出人的本质特征是实践,人的存在方式也恰恰蕴含于实践之中,人的实践的存在方式包含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这三种关系的对立统一之中,正确把握人存在于的实践之中的对立统一关系,建构人的实践发展模式有助于我们构筑更加和谐的社会,实现真善美的人生价值以及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的观念现状评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595名大学生分布于我校15个系,其中:文科290名,理科305名;师范类专业426人,非师范类169人;男生380人,女生215人;公费生470人,委培生111人,自费生14人。  相似文献   

12.
因为人类文明社会的阶级矛盾与冲突,"我是谁"成为人类文明社会的历史哲学之迷。马克思把未来社会人的本质界定为在没有阶级、人与人和谐相处的基础上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人。只有在消除阶级对立的社会,才能实现人的平等,人与人之间平等的本质是人的人生价值平等。只有人的价值平等,才能科学揭示人的本质属性。  相似文献   

13.
人权是人之为人的基本权利,人性是人之为人的根本属性,人权与人性具有密切的联系。只有从人性入手,才能深得人权的要义。人不仅仅是“经济人”、“政治人”、“道德人”、“社会人”或“文化人”,人是追求各种价值的“经济人”。从“价值人”理论的视野里,人权的实质是人对各种价值的追求权;人权确保的不是某种具体的权利,而是权利的全面性;人权全面性的实现是一个历史过程,我们必须积极地促进人权从片面人权向全面人权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人,不是物。因此,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着眼于人,着限于提高人的思想觉悟,培养人的献身精神,发挥人的聪明才智,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上,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掘人的潜力,开发人力资源。那么,怎样才能落实思想政治工作的着眼点呢?  相似文献   

15.
刘丽江  程婵媛 《学理论》2013,(14):35-36
人的本质不是一种状态,而是一个过程,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变化发展的。人不仅是自然存在物,还是社会存在物,人的本质只能通过自己后天的实践创造活动获得。马克思对人的本质做了现实性的考察,马尔库塞从人的自然性入手,没有抓住人的社会性,同时马尔库塞对人的本质的理解浮于理论层面,没有从其现实角度观察,所以不如马克思人本质思想理解的深刻。  相似文献   

16.
从人的需要出发考量人的解放的现实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需要理论是马克思关于人的解放理论的逻辑起点和现实依据.与历史上其他思想家否定或片面强调人的需要的某一方面不同,马克思认为人的需要是一个关系范畴,具有现实性、社会性、发展性.人的解放是伴随着人的需要的发展而发展的一个历史过程.在满足需要的实践活动中,人与世界结成了各种关系,人的解放就是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随着满足需要的人的本质力量的发展,人类必将实现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需要,从而实现真正的人的解放.  相似文献   

17.
高洁 《学理论》2011,(26):20-21
人的存在方式,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人的存在方式,就是指人的现实生活的表现样式,是人表现和实现现实生活的具体的相对稳定的形式。人的存在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具体说,人的存在的确定性主要是指人的存在方式的自然性、既成性和现实性;而人的存在的不确定性则表现在人的存在方式的社会性、创造性以及可能性。通过对人的存在方式的分析和研究,可以探讨在复杂或风险的社会中人的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8.
李帆  吴国清 《学理论》2010,(17):100-101
"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的一个重大历史起点。马克思主义把每个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在马克思看来,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过程就是人的能力得到发展的过程,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从人的能力来考察人的全面发展,不仅可以进一步深化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而且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人至大无边,是世界的全部和一切。社会发展应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应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命题,党的宗旨的集中体现,解决人的"物化"问题的迫切要求,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尊重人,尊重人的生命和人格,尊重人的利益和权利,尊重人的能力和劳动,尊重人的个性和自由,是以人为本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0.
一、山西省政协成员的基本概况山西省政协成员现有448人,中共党员172人,占委员总数的38.6%,非中共党员276人,占委员总数的61.4%,妇女委员82人,占委员总数18.4%,少数民族委员18人,占委员总数4%,各民主党派成员105人,占委员总数的23.5%。委员的文化程度,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有287人,有高级职称的142人,两者共429人,占委员总数96.1%。从年令来看,70岁以上只有23人,年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