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武昌红楼     
《长江论坛》2006,(4):F0002-F0002
武昌蛇山南麓、阅马厂广场北端的绿树丛中,掩映着一组红色的建筑,武汉人称它为红楼。它就是辛亥革命的著名胜迹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现在这里为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并一举成功。第二天,革命者们即在起义士兵的簇拥下汇集红楼,并在红楼组建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推举黎元洪任都督,同时宣告废除清朝宣统年号,并以都督黎元洪的名义通电全国,号召各省独立,响应武昌,推翻满清王朝,建立中华民国。红楼就这样度过了它历史上最辉煌的一天,从而开启了划时代的“民国之门”。1956年,湖北省人民委员会以“武昌起义…  相似文献   

2.
9月18日、19日,市社科院、市社联、江汉大学联合举办了武汉市纪念辛亥武昌首义90周年学术讨论会,冯天瑜、萧致治、陈辉、皮明庥等近60位中国近代史研究专家和有关单位负责人到会。会议指出,1911年10月爆发的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长达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迎来了现代文明的曙光。武昌起义打响辛亥革命的第一枪,这一史实及其蕴含的“首义文化”和“首义精神”有着重大的历史  相似文献   

3.
武昌辛亥首义不是偶然的。从城市现代化的视角来看,鸦片战争后武汉城市现代化进程取得显著成果,是辛亥首义在武昌爆发并获得成功最重要的经济社会条件;辛亥首义又进一步加速了武汉城市现代化进程。在当前历史条件下,大力开发首义历史文化资源,并充分加以利用,是将武汉建设成为国家中心城市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辛亥武昌首义,是中国转向全新现代文明形态的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标志性事件。而领导策划与发起这场以驻武昌湖北新军士兵为主体的城市武装暴动的两湖籍辛亥革命党人,却是一群产生于20世纪之初的新式读书人,即脱胎于晚清新式教育与近代都市文明的新式知识分子。探讨近代传媒在晚清武汉地区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进而在武昌首义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或许是解释这一特定历史现象发生的另一个角度。  相似文献   

5.
《长江论坛》2011,(4):2+97-F0002,F0003
武汉是打响了辛亥革命第一枪的城市,被称为“首义之城”。孙中山在武昌首义第二年亲临武汉,不仅体现了他对首义区人民怀有的深厚情谊,而且表现出他对素称“九省通衢”的武汉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视。他指出:“现在汉阳已有中国最大之铁厂,而汉口亦有多数新式工业,武昌则有大纱厂,而此外汉口更为中国中部,西部之贸易中心,又为中国茶之大市场,湖北、湖南、四川、贵州四省,及河南、陕西、甘肃三省之各一部,均恃汉口以为与世界交通唯一之港。至于中国铁路既经开发之日,则武汉将更形重要,确为世界最大都市之一矣。”所以他为武汉规划了“略如纽约,  相似文献   

6.
作为辛亥武昌起义建立的革命政权,特别是作为民元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前一度代行并发挥过中央政权作用的地方政府——湖北军政府,即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它的官制与人事,特别是辛亥年的官制与人事,不能不引起研究者的关注。然而,由于“当其时也,军事初兴,众议纷纭,一制度也,时兴时废,一职任也,或甲或乙”,使得这个课题的研究殊非易事。作者读史之余,留心于此,略窥一二.似与习见著述有悖或为其不录,试述三题,以就教于识者。  相似文献   

7.
一、近些年鄂台文化交流的基本情况 1、辛亥首义文化的交流。近些年来,武昌首义文化对台交流已成为鄂台文化交流中的最响亮的品牌。一是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与台北国父纪念馆交流往来密切。二是在辛亥革命史研究上的鄂台学术交流。三是诸多台湾的中国国民党政要参访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如胡秋原、李焕、郝柏村、唐飞、王作荣,蒋仲林、蒋孝严、江丙坤、连战等。四是今年纪念辛亥革命百年,  相似文献   

8.
<正> 海内外学人翘首以盼的第一部辛亥革命专史辞书——《辛亥革命辞典》,终于由武汉出版社推出。这部大型辞书,凝聚了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辛亥首义武昌纪念馆、武汉市社会科学院等单位数十位专家、学者的心血,是湖北地区史学界献给辛亥革命80周年的一份厚礼。反映历史规律高扬时代强音《辞典》向读者昭示: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下,不论是经济上的“实业救国”,文化上的“教育救国”,政体上的“五权分立”,也不论是“广州黄花冈起义”、“安庆马炮营起义”,甚至“辛亥武昌起义”,都未能  相似文献   

9.
《台声》2010,(12):78-80
<正> 1911年,这一年为农历辛亥年。10月10日在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下集结起来的湖北革命党人,蓄势既久,为天下先,勇敢地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并一举光复武昌。次日在此组建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推举湖北新军协统黎元洪为都督,宣告废除清朝宣统年号,  相似文献   

10.
袁磊 《政策》2006,(10):57-57
辛亥革命博物馆收藏着一张非常珍贵的照片——武昌起义中打响首义第一枪的熊秉坤与中国封建社会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的一次历史性会面。这张照片摄于1961年10月的全国政协会议期间,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总理安排了这一历史性的会面。在辛亥革命中,熊秉坤是致力于推翻封建王朝的革命先锋,代表着蓬勃发展的资产阶级革命力量;溥仪则是中国末代封建王朝的统治者,是行将灭亡的封建势力的总代表。熊秉坤(1885-1969),湖北武昌人。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前夕,他的公开身份是新军第八镇工程营的一个正目(相当于班长),其秘密身份则是湖北革命党人在工程营…  相似文献   

11.
皮明庥 《世纪行》2011,(1):28-28
在一次讨论会上,有同志向我提问。我不假思索地说,因为辛亥革命首先在武昌爆发。故人们便称为辛亥革命首义。设问者说,难道在辛亥年是武昌首先起义吗?广州在同一年3月29日就发生黄花岗起义,比武昌还早半年。也没有叫广州首义。又说,在保路运动中.四川发生成都起义,而且各地起而响应者有全省各州县。  相似文献   

12.
近代文明的奠基与武昌首义成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号称“东方芝加哥”的近代武汉,曾经拥有许多令人赞叹的辉煌。90年前爆发的武昌起义是其最辉煌的一页。武汉何以成为首义之区?辛亥革命对武汉的近代化进程带来何种影响?日前举行的“武汉市纪念辛亥武昌首义90周年学术讨论会”上,众专家学者对此进行了热烈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尹汉宁 《政策》2011,(11):4-7
今年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日。以武昌首义为标志的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为改变自己命运而奋起革命的一个新的伟大起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之前的一次最重要的革命。武昌起义的爆发,具有特定的时空条件。以把握大势、乘势而上、勇于担当、敢为人先为主要内容的首义精神百年延绵。首义之地的湖北儿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各个时期,不断推动社会变革进步。今天,历史又赋予首义之地新的神圣使命,我们要承继首义精神,谱写新的发展诗篇。  相似文献   

14.
在辛亥革命的洪流中,陈宏诰等省城中等工业学堂部分学生受到革命思想的影响,从青年学生成长为革命者。其中,陈宏诰在武昌起义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他是革命团体的重要骨干、武昌起义的领导者、湖北军政府的重要人物。其成长经历体现了在校青年学生在这场革命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蒋翊武,作为武昌起义的总指挥早为人们熟知,作为一位早期的民主革命家,他在湖北新军中秘密开展卓有成效的政党建设,使“文学社”成为辛亥武昌首义最坚定的革命力量之一,其组织和领导才能是不容忽视的。在宋教仁的影响下,他的政党建设思想还在民国初年的政治风云中得到升华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罗华庆 《两岸关系》2011,(10):24-25
发生在1911年的辛亥武昌起义,第一枪由清末湖北新军工程第八营中的革命党人打响。  相似文献   

17.
孙中山在多种场合、多次演说中均念及武昌首义,充满了感怀。孙中山总结武昌首义的目的为实行政治革命、推翻专制;进行种族革命、排满兴汉。孙中山评价武昌首义在于一呼百应、开创民主共和之功。孙中山剖析武昌首义成功因素,一是首义之士的勇锐之气与牺牲精神。二是舆论宣传之功。三是各省军民响应、浴血奋战。孙中山多次凭吊首义忠魂,力图抚平武汉伤痕,力主建都武汉。同时,他也提出武昌首义胜利过速也是后期革命党人精神颓靡的诱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辛亥武昌起义爆发后,旬月之间, 已有十几省继起响应,宣布脱离清廷独 立。为统一独立各省的行动,组织北伐, 彻底推翻清廷的统治,建立统一的政权 机关已是当务之急。但是如何组建这统 一政府,在当时则有不同的方案。 一是湖北军政府都督黎元洪提出 的方案。1911年11月7日,黎元洪致 电各地军政府.以“现在义军四应,大  相似文献   

19.
《世纪行》2011,(10):F0003-F0003
由湖北省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省社会科学院编辑出版的《新编辛亥首义回忆录》(上下册),省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省文化厅、省文物局编辑出版的大型画册《中山舰》已于9月由中国文史出版社正式出版。《新编辛亥首义回忆录》共60万字,收集、整理、汇编了五十余年来湖北省各级政协关于辛亥革命武昌首义的“三亲”(即亲历、亲见、亲闻)史料的代表性作品。大型画册《中山舰》收录珍贵图片近400幅,  相似文献   

20.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1,(6):F0004-F0004
2011年10月11日,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群众出版社、湖北省辛亥革命研究中心、湖北省公安文联、湖北警官学院联合在我院警官文化沙龙举行辛亥革命研究专著《首义警事——辛亥革命中的武汉警察》首发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