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道德意识是学报编辑主体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他人作嫁衣”作为学报编辑主体的“道德原点”,是形成编辑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前提,具有鲜明的“利他”特征.学报编辑主体的道德意识是规范其职业道德实践活动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2.
学报编辑活动中编辑主体的心理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情感"与"理智"是编辑主体心理因素中最具代表性的两个方面.在学报编辑活动中不可避免地伴随着编辑主体的"情感",如成就动机、编辑心境、编辑热情等,也伴随着编辑主体的"理智",即对编辑行为的一种自制力,包括编辑毅力、编辑自觉性、编辑职业敏感、编辑涵养,"情感"与"理智"交织运行,理智是主导,起支配作用,情感是主体,起动力调控作用,二者缺一不可.因此编辑活动过程应该是编辑主体感性与理性的统一,即"情" 与"理"的统一.  相似文献   

3.
学报编辑工作既是在策划、审稿、加工、设计等编辑环节中融入了编辑的思想观念、价值判断、艺术倾向、审美情趣的创造性工作,又是按一定顺序和规范,一环扣一环地相互联系又相互约束的非常规范的工作。只有发挥创造性,才能使学报办出特色和风络,进而总结出经验,上升为新的编辑规范。只有坚持规范性,才能进一步发挥编辑主体的创造性,保证刊物的质量,使刊物走出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4.
编辑观是指编辑主体在其对象性活动及其同周围关系的调整中所形成的对编辑工作实践的总体看法和基本观点,是统摄编辑主体对象性实践活动、形成编辑工作指导方针的重要思想基础,是编辑主体意识中最核心的理念。树立正确的编辑观要坚持以读者为本,同时还要坚持科学、实践、发展和创新等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5.
论高校学报编辑工作的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报编辑工作的变革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时代的要求。高校学报编辑工作要实现一系列的变革,主要包括高校学报编辑思维方式的变革,高校学报编辑工作手段的变革,高校学报编辑工作创新意识的变革,高校学报编辑学术素养的变革,高校学报编辑工作传播方式的变革等。  相似文献   

6.
学报编辑工作是人类社会先进文化活动的一部分,其功能是积累和传播人类共同创造的社会先进文化成果。学报编辑工作具有政治性、思想性,反映一定阶段社会集团的利益和愿望。学报编辑工作是一个具有多样性、社会性的文化工程;学报编辑是人类文化创新的调控者;学报编辑是先进文化的策划者、生产者、建设者和创新者。  相似文献   

7.
青年类学报编辑队伍的代际传承问题是青年类学报能否可持续发展、学术繁荣能否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现实问题。学报编辑队伍的代际更替既要注重传承,又要在传承中有所变革。其中,编辑人才成长环境、人才选拔、培训机制、考核与竞争激励体制及实践创新是编辑队伍的代际更替需要重要考量的内容。  相似文献   

8.
如今,出版业面临着改制、转制的大趋势,高校学报编辑人员需要承受观念变革、利益调整甚至是人员重组等压力。学报编辑的心理素质又会直接影响学报编辑队伍素质的提高和学报工作的效率和效果。提高高校学报编辑的心理素质,要增强对学报编辑工作的责任感和自豪感,要有计划地学习心理学知识,学会自我调节,不断自我完善和提升,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处理好工作与健康的关系,事业与家庭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9.
面对成人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和成人高校师资结构的改善 ,学报编辑工作也需要创新变革 ,这是时代的召唤 ,是当今社会一个响亮的共时性的话题。基于此点 ,本文提出了关于学报编辑创新思维的命题 ,提出并分析了高校学报编辑的学术创新、话语创新及形式创新等三个方面的问题 ,并呼唤成人高校学报编辑的精品意识。  相似文献   

10.
面对成人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和成人高校师资结构的改善。学报编辑工作也需要创新变革,这是时代的召唤。是当今社会一个响亮的共时性的话题。基于此点,本文提出了关于学报编辑创新思维的命题,提出并分析了高校学报编辑的学术创新、话语创新及形式创新等三个方面的问题,并呼唤成人高校学报编辑的精品意识。  相似文献   

11.
不断提高刊物质量,努力创建名栏工程,是成人高校学报编辑部近期的工作目标和努力方向.创建名栏工程应根据教育部的相关精神,结合各个学校学报的自身特点和优势,拟定工作计划,逐步实施.创建名栏工程要求进一步加强编辑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编辑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2.
将编辑学作为一门科学研究,必须使研究系统化,改变以往就事论事式的局部研究.编辑学理论建构应当从编辑主客体之间的关系,以及与此相关的各个主体际之间的关系出发,进行深入的研究,其中编辑主体意识应当成为编辑学研究的主要角度之一.编辑主体意识是一种内涵丰富的自我意识,它规定了编辑主体在编辑实践中的行为选择,是一种具有利益取向的意识,具有自主性和奉献性等特点.编辑主体意识在形态上,可以划分为多种形式,其中编辑主体的"精品"意识是其中最重要的意识,具有实践性、主导性、直接性和目的性等特点,是决定刊物质量、促进刊物发展的重要意识.  相似文献   

13.
劳动关系是重要的社会经济关系,关系到劳动者、企业和政府等多方主体的切身利益。中国目前正处在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历史性变革时期,身处其中的劳动关系也将发生深刻的变化,即由目前兼具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特征的转型期劳动关系向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劳动关系转变,从其价值取向上来讲就是向政府主导的利益协调型劳动关系方向转换。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关于劳动价值理论的基本原理,具有其科学性和实践性.其科学性在于它是对经济实践的客观反映;实践性在于它所涉及的劳动内涵和价值范畴具有其真理的相对性,即随着经济实践的发展和社会劳动内涵的不断丰富,人们对价值构成、价值决定、价值实现、价值分配原理的认识将会"与时俱进".因此,需要结合当代的新实际,深化对劳动价值理论和社会分配原理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体现了人的本质特征。劳动既是人改造自然界的客观行为,也具 有人的主观目的性。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可以从实然和应然两个层面来理解劳动价值,实然价值体现的是劳 动的物质财富价值,应然价值体现的是劳动的人文精神价值。马克思认为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在新时 代的历史背景下,劳动的实然价值是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的逻辑起点。幸福是人通过劳动得以实现自身价值 的主观感受,真正的劳动幸福体现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扬弃异化劳动,重视幸福,实现劳动价值中实然与应 然的统一正是新时代劳动价值观的时代阐述。  相似文献   

16.
劳动价值论对商品经济社会的生产与经营起着基础的指导作用。人们从劳动价值论出发,确立劳动价值准则,就会使商品经营凝结着人的精华,使物质性的商品转变为"人化商品"。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信用档案是大学生在信用活动中形成的第一手资料,它通过制度来规范大学生的诚信行为,其建设过程蕴含着重要的诚信教育价值。因此,高校应充分认识大学生信用档案本身和建设过程包含着的诚信教育内容,并将诚信教育贯穿于信用档案建设过程中。  相似文献   

18.
经过劳模群体长期实践所形成的劳模文化,具有巨大的潜在价值。从劳模文化的本质内涵、劳模文化的社会效应及影响力、劳模文化的价值趋向加以论述,可以看出它以潜移默化的功能作用促进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劳模文化在当今时代越来越显示出它的社会作用及其影响力,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推动我们的事业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