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5 毫秒
1.
明代新安医家汪机主张针灸必以《内经》、《难经》为本,并对后世诸家针灸之书中违背经旨、“错杂紊乱,繁冗重复”之处,提出了批评。其针灸学术思想主要体现在《针灸问对》一书中。认为金元医家朱丹溪提出“针法浑是泻而无补”的观点不无道理,指出经中所言补法,即张子和所谓祛邪扶正、去旧生新之意。此外,汪机重视灸法的应用,反对无病滥灸;强调施针疗疾,必先以诊视为务;要求医家临床施治,“当知圆机活法,不可守经无权”。汪机的针灸学术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为针灸医学的正本清源、拨乱纠偏、传承光大,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汪机是明代中期著名的新安医家。汪机一生勤于临证,著作颇丰,〖JP2〗其针灸学术思想主要体现在《针灸问对》一书中。汪机在《针灸问对》一书中观点纷多,主张遵从经旨、“治病无定穴”、针灸必先诊脉、针法“有泻无补”、灸主温阳、无病忌灸等,并且勇于批判诸家之说,包括《金针赋》针法、“子午流注”针法、针灸补泻手法等。  相似文献   

3.
新安医家对针灸理论形成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汪机提出“灸治疮疡”“治病无定穴”理论;吴崑将经络辨证和脏腑辨证相结合,按照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分别取五输穴,且补注《金针赋》;郑梅涧提出“开风路针”“破皮针”“气针”之三针说,编写针灸歌赋;徐春甫倡导针药并用,尤其推崇灸法;王国瑞提出“穴法相应三十七穴”,首创“透穴针刺”法。新安医家针灸学术思想对丰富针灸学术理论和指导临床实践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论针灸治法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一个主要理论特点.辨证求因,审因论治,对疾病成因分析透彻后,确定治法便是论治的关键.方从法立,以法统方,方可不定,法须确立.治法是指导临床遣方和创造新方的主要依据.方药治法理论历来为医家所重视并已经发展得相当完善而系统,它不仅成为临床遣方用药之圭臬,同时也是关系到临床疗效成败之关键.但与方药治法理论同出一源的针灸疗法不仅至今没有完整系统的理论,而且历代典籍也鲜见涉论,这与针灸学科在中医学中的重要地位极不相称.鉴此,笔者就针灸治法试作论述,希冀抛砖引玉,以提高针灸理论学术水平.  相似文献   

5.
新安医学源远流长,著名医家与医著甚多,且各具特色。广泛深入地研究新安医家的学术思想、系统而全面地整理新安医家的医学著作,对继承祖国医学宝贵遗产,促进中医学术的繁荣,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刊从今年起,开辟“新安医学研究”专栏,欢迎广大作者积极撰稿。  相似文献   

6.
我国古代传统道德文化中的“以民为本”、“为吏之道必洁正直”、“和为贵”、“重义轻利”、“诚实守信”以及法德并举等思想 ,内涵丰富 ,蕴含着伦理道德的哲理智慧 ,有批判地继承这一宝贵遗产 ,吸取其精华 ,古为今用 ,对我们今天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化解纠纷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维护社会稳定 ,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中西医汇通学派产生的社会背景、发展阶段、某些代表医家、历史作用及局限性,认为中西医汇通学派,为保护、发展祖国医学有一定贡献;为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三支力量长期共存的中西医关系格局奠定了历史基础;对未来医学的发展也有促进、影响作用,在我国医学发展史上有较重要的地位。但由于限于当时历史条件,他们没有对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中医和西医作出理性分析,“汇通”方法简单,有急于求成心理,没有取得突破性成就,对此不能离开历史去苛求他们。  相似文献   

8.
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儒家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占份量最大,并对传统文化的各个层面起主导和支配作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还包含有其它成分,如道家文化、佛家文化等等,然而都未能属于主导地位。自汉代以后,历代王朝均以儒家学说为治国的指导思想。儒家思想经过长期的积淀,影响甚至形成中华民族的心理结构、民族性格。近年来,随着“亚洲四小龙”的经济腾飞和中国大陆自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迅速发展,儒家在现代生活中又重新表现出它的蓬勃生机。这在国际上称为“儒教的复兴”,在中国大陆称为“儒学研究的复兴”。这表明,传统儒学思想对现代社会仍具有不可低估的影响,我们应该继承、借鉴这一思想中的优秀成分。  相似文献   

9.
2014年10月 24日、25日由上海行政学院、上海哲学学会联合主办的“文化·改革·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上海行政学院召开,来自美国、加拿大、德国、意大利等国家多位学者与国内学者共40多人,围绕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发展问题展开了充分研讨,并取得了重要共识.一、继承与弘扬优秀文化传统以儒家文化为主要代表的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当前文化建设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继承与弘扬.继承保护传统文化既是文化多样性发展的要求,也是当代核心价值观建设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本文指出,新安医家家族链涌现了大量的新安医家,促进了新安医学专科特色形成,有效地继承和发展了新安医学理论与临床。认为新安医家家族链是新安医学发展的重要形式,新安医家家族链形成的特殊原因主要是与新安的宗法制和文化发达有关。  相似文献   

11.
由于医学模式的转变,亚健康问题已倍受人们的关注。祖国医学中“医学目的、预防学思想、健康标准”等方面都涉及亚健康不同层次的内容。“从继承病因学说精华,发展形神统一观念;继承辨证论治模式,发展专病微观辨证;继承传统四诊方法,提高诊断科技含量;继承传统医学成果,促进临床疗效飞跃”等角度思考亚健康的有关问题,在保持中医学术特色、弘扬中医学术的优势、寻找中医现代化的突破口等方面将产生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新安医家叶天士继承前人对肝风的认识,结合自己的临证经验,提出中风乃“身中阳气之变动”,创立了“阳化内风”学说。其认为中风主要原因在于肝肾阴亏,病机为“阳化内风”,治疗上在滋阴、化痰、息风,肝肾同治的同时,还注重因时制宜,随时施治。叶天士“阳化内风”理论对丰富中医中风理论,指导中风临床辨治均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针灸联合推拿疗法、单纯针灸、单纯推拿治疗普通型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普通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针灸配合推拿治疗组(针推组)、针灸治疗组(针灸组)和推拿治疗组(推拿组),每组30例。7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水平。结果 3组临床疗效的分布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推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针灸组和推拿组(P<0.05)。治疗后3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和血浆CGRP含量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3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推组治疗后血浆CGRP含量降低值显著大于针灸组和推拿组(P<0.05)。结论 针灸与推拿联用治疗偏头痛可提高疗效,其机制与降低血浆CGRP有关。  相似文献   

14.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归宿处,也是中国文化对人类社会最大的贡献。系统研究这一思想的正负价值,客观剖析其扬弃问题,有助于我们以理性的态度和务实的精神弘扬优秀传统,发展先进文化,在批判继承与开拓创新的结合中,寻求促使传统与现代接轨、传统文化适应并服务于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5.
“民族”一词是西方文化的产物,近代传入东方后,日本、中国的知名人士都依据自己的传统,并借鉴别国的理论,创造了“自我”的民族主义价值观。刘师培的民族主义思想即是一例:中国文化至上主义的夷夏观、西方及日本的集于一体。这表明,在传统与近代之间,民族主义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6.
“批判继承”是我们对待民族传统文化最为基本的原则。历史已经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了这一原则的科学性,但这却仅仅是问题的一个方面。由于这一原则在其表述上的极端简约性致使人们在理解过程中产生种种歧义,在对这一原则的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因此我们才感到迫切地需要对“批判继承”原则进行重新思考。一、批判性继承:涵义再释“批判继承”,其概念涵义极为模糊,人们于是便从各自的角度加以理解。大致讲来有  相似文献   

17.
浅析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综述了近年来针灸结合康复疗法在脑卒中偏瘫临床治疗中的进展,从中医针灸学与康复医学理论结合、针灸疗法与康复训练方法结合角度进行阐述,并探讨了针灸与现代康复医学的结合机制,及其结合治疗脑卒中偏瘫存在的问题与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18.
儒佛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深刻地支配了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今天依然对社会文化生活产生着广泛的影响。但在儒学的性质、中国传统宗教、儒佛道三家的基本内涵和相互关系等方面,有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澄清。从历史发展和现代性挑战来看,以儒佛道为代表的传统文化需要进行现代转化,在新的基点上实现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的发展。近代以来:与西方文化的碰撞与融合;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经历了马克思主义的批判与改造;改革开放新时期:适应经济、政治变革要求的发展与创新。但在实际发展中仍存在较大缺陷,表现为:不能始终用批判继承的科学方法发展传统政治文化;对于发展创造性的政治文化, 认识不够全面;在发展过程中,对大众的引导与教育不够。传统政治文化科学发展的主要途径归纳如下:一、正确处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同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以及西方的政治文化之间的关系;二、发展、变革与创新相结合; 三、进一步推进政治社会化。以实现先进的政治文化之于民主化进程的精神动力作用。  相似文献   

20.
成人教育的概念和对象,世界各国不尽相同。目前有一种颇为流行的提法,即所谓“非正规教育”。在我国通常是指以在职人员为主要对象,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人才的一种特殊的、多维的教育活动,本文仅就针灸成人教育论述如下。 一、内涵及基本要素 针灸成人教育的内涵,一般地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主要是对从事各种不同医疗工作的在职人员进行针灸专业培训和继续教育,使他们能够胜任本职工作。其次是为由于社会、经济、家庭、年龄等种种原因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