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公安研究》2013,(4):92-93
马贵侠、许小玲在《重庆社会科学》2012年第7期撰文认为,在社会工作介入社区特殊群体服务的运作模式上,政府、社区与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三方应相互协作,提供社区特殊群体服务。专业社工针对社区特殊群体的服务需求,整合社区内外资源,综合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技巧与方法开展服务,  相似文献   

2.
严书翔 《广东民政》2010,(6):47-47,49
不可否认,中国社会工作经过20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和不少的成果。但与西方、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比较,从总体上看,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是很不完整、不全面的,属于典型的“瘸腿型”,一条腿长,另一条腿短。即政府和学校这条腿长,而实践性和民间专业服务机构这条腿短。  相似文献   

3.
2006年7月,国家人事部、民政部联合下发了《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暂行规定》和《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首次从国家制度上将社会工作者纳入专业技术人员范畴,标志着我国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评价制度的正式建立。随着社会工作对困难群体、弱势群体提供帮助与服务,为社会公众提供社会服务职能的开展,大量的针对个人或社区的专业化服务的进行,社会服务档案极有必要整理与保存,以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广州市萝岗区香雪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是2010年12月在萝岗区成立的一家本土化的专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该中心的成立得到了街道办、民政局等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随后本中心承接  相似文献   

5.
《中国民政》2011,(9):49-49
谭磊、丁建定在《广西社会科学》2011年第3期撰文指出,民政服务机构是指以国家或地方各级民政部门为主体举办的各类社会服务机构。社会工作介入,是指由包括高校、研究机构在内的民间力量兴办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进入民政服务机构,通过“以人为本、助人自助”的专业理念与个案、小组或社区工作等专业手法来提升机构工作人员专业素质与机构服务质量的工作过程。  相似文献   

6.
从社会工作专业进入我国高校,到国家承认社会工作职业、出台社会工作职业资格考试制度,到政府开始从民间社工机构购买专业服务,社会工作这一舶来品在本土化进程中越来越受到应有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社工资讯     
《广东民政》2011,(3):56-56
我省民办社工机构发展形势喜人 民办社工机构是吸纳社会工作人才的重要载体,是有效整合社会工作服务资源的重要渠道,是开展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的重要阵地,对预防和解决当前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青少年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的重要实务领域,是指以青少年为服务对象,根据青少年成长和发展的规律,借助社会工作专业的理念、理论、方法和技巧,协助青少年解决问题,最大限度地发掘青少年的潜能,促进其全面健康发展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的专业活动和服务过程。  相似文献   

9.
党的二十大为中国式现代化新阶段擘画的宏伟蓝图为社会工作发挥专业优势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前景和空间,同时赋予了社会工作更加崇高的历史使命和目标任务。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并从十二个方面对今后工作进行具体部署,为社会工作发挥专业优势提供了不少新的契机。其中,“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等战略任务中不少内容跟社会工作直接相关,是新时代新征程社会工作发挥专业优势的重点场域。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发挥社会工作的专业优势也对社会工作自身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社会工作需要在做好顶层设计、提升自身能力、强化服务效能等多方面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10.
张莉萍 《广东民政》2009,(11):44-46
目前,内地专业的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广州市的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在社区层面上一定程度发挥了青少年社会管理功能:即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承担了预防犯罪的重要使命。同时,对游离于社区之外、城市外来犯罪未成年人,广州市也开展了犯罪后康复服务,使其成功重返社会,不再犯罪。由于广州市促进违法青少年社会融合的社工专业服务刚刚起步,尚未进入总结服务经验阶段……  相似文献   

11.
专业社工介入社会性突发事件精神救助的瓶颈与突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性突发事件的特性要求在其精神救助系统建构中需要专业社工介入.而专业社会工作作为服务社会、发展社会的专业和职业,只有当其成为社会制度重要组成部分的时候,才能在制度层次上使得精神救助成为社会性突发事件,乃至人们相关需求的常态服务.在此过程中,专业社会工作服务专业化、政府职能转变、公共服务提供模式转变、经济政策向社会政策转型、服务本土化切合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体系,是专业社会工作介入精神救助发展模式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2.
在近二十年的快速发展进程中,中国的社会工作出现了社会性和专业性双重弱化、专业泛化等亟待关注的问题。社会工作的泛化是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界定不清晰而引起工作重心不明确、专业属性和优势丧失所导致的。因此,重新聚焦兼具社会性特征和专业性需求的“社会边缘人群”,将其作为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发挥社会工作“促进人与人的交往联系”的专业优势,并将工作重心聚焦到“人与社会的良性连接”不失为一种良好的解决方案。而围绕“社会边缘人群”建立的相关理论模型,为社会工作研究和实务提供可参考的框架和指引,从而提高社会工作的专业性与社会性,避免泛化陷阱,更是一种务实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透过深度融合的赵庄子村社会工作服务、协同发展的通运街道两级社会工作服务、吴店村社工站党群服务三个探索实践,我们发现北京市的镇(街)—村(社)社会工作服务的发生机制主要是得益于三方力量的良性互动:基层党、政部门对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积极态度、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师资学生的优质资源、社会工作组织机构灵活机动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4.
王志 《中国民政》2013,(3):42-43
社会工作组织是传递社会福利和社会服务的重要载体,也是吸纳社会工作者就业、推动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是社会工作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培育和发展社会工作组织,是推进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重要途径.社会工作组织可以发挥专业功能和个性化服务功能,实现真正的个案服务和人文关怀,以弥补政府在某些方面的力不从心和工作不足.本文以南昌市为例,对创新社会工作组织模式提出一些建议和看法.  相似文献   

15.
鲁青 《中国民政》2021,(4):28-30
用脚步丈量民情民意、用专业提升服务能力,乡镇(街道)专业社会工作者通过高质量、专业化、心连心的服务密切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提升了基层民政服务效能。广东、湖南等地加强乡镇(街道)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创新实践表明,以专业化社会工作人才队伍补充基层民政服务力量,以规模化社会工作站点夯实基层民政工作阵地,以规范化社会工作服务提升基层民政服务效能,有效解决了长期制约民政事业发展的基层力量薄弱这一老大难问题。  相似文献   

16.
<正>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支持群团组织依法参与社会治理,发展专业社会工作、志愿服务和慈善事业"。这为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发挥基层各类组织协同作用,实现政府管理和基层民主有机结合,指出了明确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也是对推进"三社联动",构建现代民政,创新社会治理,提升服务水平进行的部署和要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三社联动"是以社区为平台,以社会组织为载体,以社会工作专业  相似文献   

17.
《广东民政》2010,(8):1-1
曾经,社会工作、社会工作人才,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陌生的概念。如今,社会工作逐步进入公众视野,社会工作人才在社会福利、社会救助、减灾救灾、扶危帮困、社区建设、社区矫治、协调劳动关系、调整医患关系、服务特殊人群等领域崭露头角,开展“助人自助”的专业服务,在社会建设与服务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8.
社会工作介入农民工服务:需要、内容及主要领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近年来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进程中,社会工作人才服务农民工的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专业社会工作服务农民工不仅是深化解决农民工问题的需要,同时也是推动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动力。但我国专业社会工作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在专业如何介入农民工服务方面还存在许多理论和实践的难题。本文依据具体的经验调查,分析了当前农民工对专业社会工作服务的需要状况,当前社会工作机构及社会工作者服务农民工的主要内容,以及加强社会工作服务农民工的主要领域。  相似文献   

19.
《广东民政》2011,(10):14-14
社会工作人才是具有一定社会工作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在社会服务与管理领域进行创造性工作并作出积极贡献的人。人类社会发展实践证明,社会工作人才是社会政策的直接执行者、社会服务的专业提供者、社会矛盾的有效化解者、社会公平的积极维护者,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专业力量。  相似文献   

20.
许芸  李骏 《群众》2020,(6):46-47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发挥社会工作的专业优势,支持广大社工、义工和志愿者开展心理疏导、情绪支持、保障支持等服务。这既是对社会工作积极参与疫情防控的充分肯定,也为社会工作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作用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疫情发生以来,广大社会工作机构和社会工作者努力发挥专业优势,以多种方式积极参与疫情防控。一是募集物资。一些社会工作者利用各种渠道,对接企业、基金会、校友会等机构,募集口罩、消毒液、呼吸机等医用物资,捐赠到医院和一线社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