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古代朴素自然法到中世纪神学自然法,再到近代古典自然法、现代新自然法,自然法思想拥有旺盛的生命力和悠久的变迁史。而且,在历史上,自然法以其独特的思想和精神,为人类社会的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新自然法学派代表人物登特列夫在《自然法:法律哲学导论》一书中,对自然法的价值、功绩等方面进行了相关解读。跟随登特列夫探索自然法的足迹,感悟自然法的理论魅力,找寻自然法的历史功绩。  相似文献   

2.
最近,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了胡光凡同志的《周立波评传》。这是我国第一部传论结合的周立波研究专著,全书二十七万字,王首道作序,周谷城题写书名。 这部书史料翔实,内容丰富。作者从一九七八年冬天开始,先后到益阳、长沙、武汉、上海、北京、延安、东北等周立波生前生活和工作  相似文献   

3.
<正> 长江文艺出版社近期出版的湖北美术学院副教授陈池瑜撰写的《现代艺术学导论》一书,是作者本着一个青年学者的良心奉献给渎者的一部佳作。当我以急不可待的心情匆匆看完此书后的第一印象是,慎独而出新、即慎辨、独思而富有新意。这个总体印象的支撑点如下: 一、作者通过近十年的教学与科研,发现文学原理等方面的专著印数甚多,而艺术学方面的专著为数甚少;即使是那种名为《文艺学》的教材或专著,又多以文学作品为其主要研究对象。为给艺术院校的学生提供更为适当的教材,给艺术工作者提供更为实用的专著,于是作者用心血撰出这部学术性很强的专著。全书由艺术本质论、艺术特征论、艺术作品论、艺术思维论、艺术美学论五编构成,而绘画、雕塑等造型  相似文献   

4.
21世纪是信息的时代,知识创新、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愈加重要。王永生同志的《创新方略论》一书,就创新的渊源和内涵,创新的思维、途径和方法,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这既是一本有关创新的理论专著,又是一本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教科书。综观全书,特色鲜明,读后收益匪浅,感受颇多。一、时代感。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是人类社会不断前进发展的根本动力。中华民族历来就是一个富有创新意识、饱含创新激情、积极进行创新实践的伟大民族。在人类社会进入新世纪之际,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之时,我们从来也没有像今天这样感到创新…  相似文献   

5.
《溪蛮丛笑》一书为南宋中后期人朱辅所著 ,是书以条目体例形式记述了公元 12世纪沅江流域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土产方物、文物古迹 ,是研究南宋中后期民族关系和五溪地区少数民族科学技术、风俗习惯、社会组织和历史语言的珍贵资料 ,具有其他典籍不可替代的特殊价值。  相似文献   

6.
1963年原云南省民族历史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的学者合作编写了《云南少数民族简介》一书。此后原云南省历史研究所又对该书加以修订,定名《云南少数民族》,于1980年、1983年两次出版。多年来,这部著作既为国内外人士了解云南各民族的历史与文化提供了一个窗口,也作为一本学习云南民族知识的基础教材,引导几代学人走上了民族学研究的道路。改革开放之后,特别是近年来有关云南民族的研究产生了一个飞跃,其内容已从注重社会形态的分析扩展到对经济、政治、文化、艺术、宗教乃至科技的全面考察。在此背景下,编写一…  相似文献   

7.
美国学者道恩斯教授从浩翰的书海中,选择了从文艺复兴到20世纪中叶出版的16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名著。在对其所给予人类历史发展的影响进行了评价后,给它们定名为“改变世界的书”。它们是——社会科学类:1、马基雅弗利:《君主论》(1532);2、潘恩:《常识》(1766);3、亚当·斯密:《国富论》(1776);4、马尔萨斯:《人口论》(1789);5、梭罗:《不服从论》(1849);6、斯托夫人:《汤姆叔叔的小屋》(1852);7、马克思:《资本论》(1867);8、马汉:《论制海权》(1890);9、麦金德:《世界历史的地理枢纽》(1904);10、阿  相似文献   

8.
由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哲学教研室孙志东教授、谢林平副教授和詹颂生副教授主编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导论》一书,最近已由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拜读了这部由11人集体合作的对30万字的著作,觉得有下面几点体会值得一提:一、本书时代性强,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一要生存、二要发展,这乃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然而社会进步和发展的观念却是近代以来、工业革命以后才凸现出来的。特别是二战以后,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发展问题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核心问题。于是,一大批研究发展理论的专家、学者纷纷出现;经济增长论、增长极…  相似文献   

9.
《前进》2021,(3):14-19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的习近平同志《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一书,收入习近平同志2012年11月29日至2020年11月24日期间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的重要文稿40篇.现将这部专题文集的主要篇目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在北京大学举办的第二届社会学人类学高级研讨会上,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提出“文化自觉”的问题。他指出,“文化自觉”这4个字“正表达了思想界对经济全球化的反应,是世界各地多种文化接触中引起人类心态的迫切要求。人类发展到现在已开始要知道我们各民族的文化是哪里来的?怎么形成的?它的实质是甚么?它将把人类带到哪里去?”根据费孝通先生的提议,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香港浸会大学、香港中华文化促进中心在香港举办了“二十一世纪中华文化世界论坛”,会后由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出版了《文化自觉与社会发展》一书,收录了近百篇论…  相似文献   

11.
陈雄章 《当代广西》2012,(12):57-57
我区知名党史专家何成学研究员和党史党建学者朱新玲撰写的《从中国特色革命理论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以下简称《两大特色理论研究》)一书,最近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共分总论、历史回溯、历史研究、比较研究四编十六章,四十万字。综观这部中共党史史论新著,立意高远、视角新颖,内容丰赡、史料翔实,结构严谨、分析透彻、文本扎实,具有极强的时代性和突出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从文化视角来看,《两大特色理论研究》一书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12.
<正> 社会历史批评任何时候都是文学批评的一个重要的原则,这是因为文学作品作为一种社会的精神现象,就其根本性质来说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但是社会历史批评作为一个批评流派,严格地说还是十九世纪初在法国诞生的。它的创始人是法国的作家斯达尔夫人。她在《从与社会制度的关系论文学》和《论德意志》等著作中,否定了当时文学理论界广为流传的以作家的天才和个人生活当作说明文学现象依据的观点,试图从文学与宗教、风俗和法律  相似文献   

13.
文明一词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标志着人类的开化、进步和发展的状态。中国古代早就有“文明”一词,如《周易.乾挂》曰:“见龙在天,天下文明”。到了十九世纪,文明一词,开始被西方一些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用来明确表示一些先进民族在一定历史阶段上的社会生活所显现出来的总的特征,以区别另一些原始社会群体生活的野蛮状态。如美国的人类学家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一书中,就把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按照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顺序,依次分为蒙昧时代、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文明标志着人类历史…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以人类社会历史整体为考察和分析单元,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如何由单一的、地方的和民族的历史演变为整体的、世界历史性的统一的世界历史过程。体现了人类历史整体的纵向统一性和横向一致性,即五形态的演进系列。也内在地包含了各民族国家特别是落后民族国家在向世界历史演变过程中的特殊性与跨越性,即各民族具有不同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5.
由云南大学旅游系副教授、青年学者田里主编的《现代旅游学导论》(以下简称《导论》)一书,最近由云南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对现代旅游学若干概念的界定和对当代国际旅游的发展趋势,做了系统的分析和探讨.《导论》一书密切结合当代国际旅游发展的特征,分析了国际和国内旅游学研究的最新动态.国际上一般认为,人类最初的旅游活动起源于公元前四千年左右.二次大战后,旅游业得以迅速发展,至1992年旅游业的规模已超过石油、钢铁和汽车工业,而成为世界上第一大产业.一般看来,国际上旅游业发展的道路有两种:一种是发达国家所走的道路,即从发展国内旅游到发展国际旅游的输出与接待并举的模式;另一种是发展中国家所走的道路,  相似文献   

16.
由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著名经济学家陶大镛同志主编的《社会发展史》一书,最近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一本政治理论的基础读物。全书依据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为主线,深入浅出地阐明了人类社会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历史过程,科学地论述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  相似文献   

17.
《共产党宣言》是对马克思主义首次完整、系统表述的重要著作,它不仅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同时也意味着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成熟。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运用世界历史眼光对资本主义社会历史进行了深刻的剖析,从而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走向。考察《共产党宣言》中蕴含的世界历史思想,对于当下走向"世界历史"的中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8.
<正> 经历半个多世纪曲折艰辛的道路之后,卢卡奇在晚年写下了《社会存在本体论》一书,企图对自己一生的理论发展加以总结,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作出新的贡献。现在,卢卡奇的这部未完成的手稿作为一份重要的理论遗产引起了全世界学者的兴趣,无论在东方还是在西方都不乏潜心研究者。本文拟对这部著作作一初步的剖析。 (一) 卢卡奇本人把写作《社会存在本体论》说成是对自己的哲学良心的一种自我批判。在这本书中确实充满着对其以前的缺点错误,特别是他的《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的批判精神。他在1967年《历史与阶级意识》  相似文献   

19.
王清华 《今日民族》2006,(11):23-27
澜沧江是亚洲的一条大河,一条塑造、滋润、浇灌中国西南崇山峻岭和东南亚高山丛林沃野平川的大河。作为一条国际河流,她素有“东方多瑙河”之称,美丽而神奇。这条大河自古就是中国西部四大族群迁徙流转追求幸福生活的自然通道,很早就以多民族的文化走廊突出了其文明的地位,一直是中国西南及东南亚众多民族公认的母亲河。本文摘编自《从世界屋脊到太平洋:澜沧江——湄公河全景纪实(丛书)》之《畅游民族走廊》一书,这是作者探访澜沧江这条民族走廊的田野考察笔记。在他的笔下,澜沧江各民族的生存环境、生产生活、习俗民情、精神信仰次第呈现,犹如一幅幅时而淡雅、时而壮阔的历史与现实交织的风情画,使人不禁产生对这条伟大江河、沿江各族人民及他们所创造的文明的由衷欣赏、热爱和赞叹。  相似文献   

20.
在人类历史哲学史上,乔巴蒂斯塔·维科的《新科学》堪称划时代的伟大巨著。该书初版于1725年,书名为《引导发现部落自然法新体系原则的民族本质的新科学原则》,俗称第一新科学。尔后经过一再修改,终以第三版《关于各民族共同性的新科学原则》为名(即第三新科学),于1744年以后陆续在罗马、巴里等地印行。贯穿该书的主题思想是,人类世界是由人创造的,研究人类心智的种种变化就能揭示出人类历史发展的共同规律的基本原则,从而也就能描绘出每个民族在出生、进展、成熟、衰微和灭亡过程中的历史”①。正是基于这一看法,维科通过对人类思想史、人类习俗史和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