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3 毫秒
1.
朱真真 《法制与社会》2013,(24):212-213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当前我国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时代课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时代背景下,坚持以法治为主导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使法治成为社会管理创新所必须坚持的基本理念和重要基点,实现社会治理的法治化,是社会管理创新持续有效推进的重要保障。因此,本文在对社会管理创新和法治建设内涵、两者关系分析和法治理念之下,提出了一些关于社会管理创新领域的法律体系建设路径,从而为实现社会管理创新的法治状态和依法治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张进 《中国司法》2010,(5):22-23
社会管理创新是加强社会建设、推进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政法系统的三大重点工作之一。司法行政部门既是维护群众权益的救援队、化解社会矛盾的排头兵,更是法治文明的传播者、法治进程的推动者,在社会管理创新中具有独特的职能优势。要按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在依法治国的战略框架内和公民社会兴起的新形势下系统谋划,以建设法治国家、和谐社会为目标,充分运用司法帮扶、法治引导、法律服务、人民调解等多种手段,推动建立民主法治化的社会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3.
创新社会管理是对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现实要求,而在建设法治化国家进程中,社会管理也需要在法治的语境下讨论.本文试从社会管理法治化的内涵及现状入手,提出实现社会管理法治化的部分对策.  相似文献   

4.
正社会管理法治化是一个国家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这充分表明国家已将"社  相似文献   

5.
在法治方略下寻求社会管理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北庚 《河北法学》2012,30(6):9-10,11,12,13,14,15
社会管理创新是我国社会建设事业推进过程中回应现阶段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法治方面成为国家根本治国方略的当代,在法治方略下寻求社会管理创新具有现实正当性和优越性;依法适度培植社会组织和规范引导社会组织发展、在立法模式上改过去的行政主导立法为博弈立法、完善税收法制、立法中更多地吸收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习惯和惯例、构建政府与社会分工合作各司其职的适法格局等是法治方略下寻求社会管理创新的根本性举措.社会管理法治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和法治发展之逻辑必然.  相似文献   

6.
许娟 《政法论丛》2012,(2):12-22
2011年2月19日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社会管理离不开社会主义法治,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五要素是创新社会管理的前提和理由,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五要素更加符合创新社会管理的需要,为创新社会管理创造现实条件。先确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再提创新社会管理,在逻辑上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相似文献   

7.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命题,深刻揭示了法治与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内在逻辑。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意味着要在法治框架内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要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的法治化,彰显了法治在治国理政中的基础性作用,蕴含着法治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架桥铺路的使命,标志着中国法治建设进入体系化建构的新阶段,关键要处理好法治与改革的关系。要将法治要求落实到经济建设、科学技术发展、政治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等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各领域。中国式的现代化要以中国式法治予以保障,实现中国特色、法治底色与人类共同价值有机融合、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尽可能统一等方面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创建法治县(市、区),是“五五”普法的突破性工作,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基础。如何采取得力步骤和措施.真正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彰显法治的力量,提高县(市、区)法治化管理和服务社会水平,在人民群众中播撒公民意识、法治观念,应是创建法治县(市、区)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9.
殷建国 《法制与社会》2011,(36):199-201,203
社会管理作为一项重要的管理活动,其根本目的是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保障人民安居乐业、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借势已经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之大好形势,借力依法治国理念和战略指导思想的进一步引深,充分发挥法律的指导、引导.监督作用,展现法律能力提升带来的公平、公正,公开的社会环境。本文从社会管理的内涵和实现社会管理法律能力提升的重要意义出发,从树立依法治国和法治化治理的新意识,用法治建设推进社会建设和管理是时代的迫切要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需要法律提供坚实保障是新时期的基本标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需要建设社会公平公正的制度体系建设是实现新目标的基本前提来阐释实现社会管理科学性的必要途径,为实现我国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在新的起点和新平台上的突破和创新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经济成分、就业方式、分配方式日趋多样,社会阶层进一步分化,人口大量流动,社会整合更加困难,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政治诉求也不断增多,社会结构的巨大变迁使得社会管理范围扩展、难度加大,社会管理面临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在这种大背景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然要求提升社会管理的法治化水平,走法治模式。司法行政机关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重要力量,其职能优势为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奠定了根本基础,提供了广阔空间,也决定了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其特征是:  相似文献   

11.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党和政府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重要方针。党的十七大报告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和全局角度,第一次鲜明提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相对于以前提出的“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相似文献   

12.
在当前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背景下,加快推进地方法治建设进程,提升地方治理水准,是完善国家治理结构、维护国家统一、安全和稳定,促进地方繁荣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着重研究了地方治理法治化的内涵、意义、原则和研究方法,围绕地方立法、建设地方法治政府、地方公正司法、维权、维稳与法治社会建设等基本理论问题,提出了比较系统化的研究思路和对策。笔者以为,通过探索建立和完善地方法治建设体系,实现地方治理的法治化,是实现国家良法善治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上升为全党意志和目标,在我国法治史上树立了一个新的里程碑。习近平总书记在全会上强调,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理论。从实践领域来看,社会治理问题仍是当前我国法治建设的薄弱环节,司法行政机关需要以推进社会治理法治化为切  相似文献   

14.
社会管理创新引论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社会管理创新与社会建设有着紧密的联系,社会管理是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而社会管理创新是推进社会建设的重要手段。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变迁给社会管理带来了许多问题与挑战。当前的社会管理创新,就是要从这些问题入手,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法治政府的基础和框架内,完善社会管理的体制和机制。  相似文献   

15.
当前,中国的社会控制机制正在经历由意识形态控制向法律控制的转变,这一过程,也正是中国法治生长和发育的过程。法治不仅是一种治理国家的方式,更是一种社会管理的方式。律师与法律密切相关,既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力量,与社会管理创新息息相关,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具有独特的职能作用。  相似文献   

16.
走出立法的几个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立法上有误区。确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民社会呼唤法治;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政治国家推进法治。国家和社会的法治化进程越来越引人注目。中国的法治化需要一个前提、一个关键和一个保障。立法是前提,行政是关键,司法是保障。世界各国普遍将司法视为法治实现的最终屏障。但中国司法的独立、自主和中立还要经过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的艰难以及越来越受人关注的司法腐败,甚至让一部分人对司法能否担当保障法治的重任在相当程度上失去信心;十几年来,政府贯彻依法行政原则,行政管理和执法的状况有所…  相似文献   

17.
王春明  林斐 《法制与社会》2010,(36):215-215
当代社会管理的创新始终要求加强法治建设,唯有以法治理念为指导,以法制体系、法治程序和规范为支撑,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才能真正实现最佳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效益。因此,检察机关的依法抗诉监督,对于社会管理创新机制制度的形成和不断完善,提高其制度化、法制化乃至法治化的水平,都具有重要的规范、促进和监督制约作用。检察机关通过执法办案来化解社会矛盾,维护司法公正,理顺群众情绪,维护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执法办案是履行一切检察职能的本源和归宿,也是检察机关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18.
陈骏程 《行政与法》2000,(4):36-36,39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法治建设的发展,把干部管理纳入法治化轨道已是大势所趋,与此同时,我们仍然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要把党管干部原则与依法管理干部统一起来。 一、走出对党管干部原则的认识误区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好地坚持这一原则所必须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党管干部是我党一贯坚持的原则;坚持党管干部是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重要内容,是由我们党的性质、任务及党在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领导地位和作用决定的。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的历史条件下,党管干部仍然是我们必须坚…  相似文献   

19.
贾宇 《政法论丛》2013,(4):48-56
社会管理创新与法治国家建设密不可分,通过法治保障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具有巨大的优越性,也是人类社会的成功经验.法治可以为社会管理创新提供价值支撑,为社会管理创新设置合理的行动界限,引导民众理性表达诉求,制度化地促进社会矫正正义的实现.法治化保障社会管理创新的具体举措主要是,完善社会管理立法,促进社会结构优化;保障新型社会管理体制的合理有效运行;坚持法律原则,尊重和保护人权,依法化解矛盾.  相似文献   

20.
公丕祥 《人民司法》2012,(15):62-68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这是党中央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战略和全局的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当代中国社会管理格局中,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国家审判机关,人民法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充分发挥司法审判职能作用,积极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这是时代赋予人民法院的重大社会责任和司法使命。本文拟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